1.今天我要吹爆五菱

2.中国什么商务车最多的

3.这家车企改生产线造口罩 前身生产拖拉机

4.关于特斯拉我们无话可说,好在它身边开满百花

柳州二手比亚迪车转让_柳州二手比亚迪车

我的地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自主品牌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且,必须站在历史的维度才能回答,任何不追溯历史的空中楼阁式的回答不能准确反应自主品牌的真实处境。

20年前,自主品牌概念还没有出现

我们首先回到20年前。2000年,当时自主品牌一片荒芜,奇瑞正在努力争取汽车牌照,从福特进口的二手生产线被风吹雨打,提前下线的汽车因为拿不到官方许可,只能在安徽省内销售;吉利汽车的李书福正在全国奔走呼号,希望能够获得一张准生,李书福看准了汽车行业蕴藏的巨大机会,但是因为行业限制,民营资本无法进入,李书福的吉利汽车正在难产;当时的比亚迪正在生产电池,距离拿到汽车牌照还有3年时间;长安汽车还在生产面包车,和柳州五菱,哈飞汽车以及昌河汽车并称面包行业的四大天王。

当时在汽车行业耕耘最久的是长城,长城生产的迪尔皮卡已经连续几年蝉联中国市场第一,大批量出口海外,并且在中国民族汽车行业,第一个掌握了制造高品质汽车的技术。即便长城汽车,距离丰田大众还是遥不可及,两年后,长城汽车第一辆乘用车SUV才正式下线,后来长城汽车给这台"皮卡加盖"命名为SUV,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总之,在20年前,自主品牌几乎一无所有,今天在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品牌还没有出生,乘用车市场基本被合资控制。自主品牌甚至还没有概念,自主和合资的差距,就像一个婴儿和成年人的差距。

10年前,自主品牌成为山寨的代名词

然后历史前进到2010年,也就是10年前,。

这个时候的自主品牌和20年前相比已经有了明显进步,展开了非常艰难的探索,遇到各种挫折困难,不停缴纳学费,不停走弯路。这个时候,长安,长城,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经过千辛万苦,都拿到了乘用车牌照,吉利和奇瑞以低廉价格占领了低端市场,为了尽可能活下去,他们被迫走上了多生孩子打群架的道路,奇瑞一口气推出了5个品牌,吉利在售车型的车型达到几十款之多。当时最成功的是比亚迪,一款F3横扫江湖,月销量一度超过3万辆,排名轿车市场第一。比亚迪F3也是当时自主品牌的真实写照:山寨花冠的外形,低劣的令人愤怒的质量,三菱4G18发动机。

总之当时的自主品牌缺乏设计能力,只能山寨;品控方面非常糟糕,品牌形象低劣,缺乏核心技术,发动机只能靠买。唯一的例外或许是长城,2010年长城的哈弗CUV(今天哈弗H5前身)已经是SUV主力,一年后长城真正杀伐市场的哈弗H6真正上市,长城处于爆发的前夜。

综合评价,2010年的自主品牌,相比2000年已经有了质的提升,至少他们已经取得了准生证,获得了生存权,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建立了对于市场的初步认识。他们还非常非常弱小,他们还不懂得设计外形漂亮的汽车,要么就是山寨成熟车型(包括哈弗CUV),要么就像奇瑞QQ6那样"丑得像一坨屎"。他们也不具备核心技术,普遍用三菱发动机,当然自己也在尝试着逆向自产发动机,但是无论技术水准还是可靠性都不值一提,数据方面不够和合资提鞋。最糟糕的就是品控,除了长城之外,奇瑞,吉利,比亚迪等几家的糟糕质量,让自主品牌成为低端代名词。

当时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相比,就好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儿童,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完全无能威胁合资的地位。合资也根本没有将自主品牌当作威胁。

今天,自主品牌正在全力反攻合资

时间再前进,前进到2020年,也就是现在。

自主品牌经过20年生长,和10年前相比,和20年前相比,又有了一些变化。就在几天前,自主品牌上市两款新车,一款是长安第一款高端车型UNI-T,一款是长城WEY?VV6的年度改款车型。WEY品牌诞生于3年前,WEY品牌诞生前,长城旗下的哈弗品牌已经蝉联SUV销冠几十个月,并且带领自主品牌在SUV领域展开了大反攻,最终占据了相对优势,这是自主品牌第一次在战略市场占据相对优势。然后,不满足中低端市场的长城推出了WEY,吉利则推出了领克,奇瑞推出了星途,比亚迪推出了王朝系列,长安则推出了引力。

这10年,自主品牌掌握了制造高品质汽车的方法,掌握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核心技术,掌握了设计具有艺术美感汽车的诀窍,自主车型相继突破了8万元天花板,10万元天花板,15万天花板,20万元天花板。

以刚刚上市不久的UNI-T和WEY?VV6为例,看看自主品牌已经成长到什么水平。UNI-T和WEY?VV6的设计已经完全具备原创性和艺术性,即便是找爹党拿着放大镜,也找不到任何山寨的痕迹。尤其是WEY品牌,从品牌LOGO汲取的竖型元素已经遍及全车,形成了家族图腾元素,它的艺术魅力和威猛气场,即便和奔驰GLC,宝马X3以及奥迪Q5L相比,也是不输气场。

在最重要的核心动力系统,UNI-T和WEY?VV6全部掌握了核心技术。UNI-T搭载一台长安自主研发的蓝鲸1.5T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喷射压力高达350b,热效率超过40%,最大扭矩300牛米,可以类比的是本田冠道那台买发动机送汽车的1.5T最大扭矩是243牛米。WEY?VV6搭载一台2.0T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最大输出扭矩是387牛米,可以类比的是奔驰GLC搭载的2.0T高扭矩版最大输出扭矩370牛米,宝马X3搭载2.0T高扭矩版最大输出扭矩是350牛米。我们列举这几个数据,并非说明自主品牌的发动机技术已经超过了宝马奔驰或者本田,而是说,至少在核心技术的核心指标方面,自主品牌初步具备和世界顶级水平分庭抗礼的实力,这在20年前,或者10年前不可想象。

在消费者最担心的品控方面,自主品牌完成了,这几年,长城汽车成为自主阵营品控提升的黄埔军校,自主阵营的品控能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合资的水准。10年前,你买一台比亚迪F3,可能不到一年就各种问题,现在你买一台宋pro,一般开上10万公里可能一颗螺丝都不用动。长城旗下的WEY在2019年新车品质排名中,排名自主阵营第一;在包括合资车型在内的总排名中,仅次于雷克萨斯和马自达,超过奔驰宝马大众和丰田。

写在最后

总之,今天的自主品牌在综合实力方面依然无法和合资相比,两个大众两个通用两个丰田两个本田和一个日产依然在中国乘用车占据优势地位,但是长安长城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也已经不是那个跌跌撞撞的儿童。即便他们在很多方面,包括企业规模,利润水平,品牌形象,以及发动机燃耗,底盘调教,整车轻量化方面等具体技术方面依然逊色于合资,但是整体上,他们已经成长为有着强健骨骼和肌肉的青年,而且他们依然在茁壮成长。他们目前或许还不具备和丰田大众决战的实力,但是他们一直在为了决战的一天积蓄力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天我要吹爆五菱

市内四区的莱阳路28号的琴岛通客服中心、深圳路公交停车场(汽车东站对面)的琴岛通客服中心(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8:30~17:30、周六 、周日:9:00~16:00)。此外,在隧道的另一端黄岛,市民也可以在胶州湾隧道薛家岛收费口设立的琴岛通ETC业务办理点或者黄岛武夷山路161号的客服网点进行现场安装。

ETC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ETC专用车道是给那些装了ETC车载器的车辆使用的,用电子收费方式.

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 不停车收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在收费站 ETC 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之间的微波专用短程通讯,利用计算机联网技术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达到车辆通过路桥收费站不需停车而能交纳路桥费的目的。

2018年1月1日以后使用ETC卡或用户卡交纳的通行费,以及ETC卡充值费可以开具通行费电子,不再开具纸质票据。2019年5月10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戴东昌表示,取消省级收费站后,要确保在今年年底之前,ETC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以保证整个路网运行通畅。

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ETC,ElectronicTollCollection),是智能交通系统的服务功能之一,它特别适合在高速公路或交通繁忙的桥隧环境下使用。目前高速公路收费处,有专门的ETC收费通道。车主只要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安装感应卡并预存费用,通过收费站时便不用人工缴费,也无须停车,高速通行费将从卡中自动扣除,即能够实现自动收费。这种收费系统每车收费耗时不到两秒,其收费通道的通行能力是人工收费通道的5至10倍。使用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可以使公路收费走向无纸化、无现金化管理,从根本上杜绝收费票款的流失现象,解决公路收费中的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另外,实施全自动电子收费系统还可以节约基建费用和管理费用。

该系统需要在车辆上安装载有车辆信息的车载装置。车辆进入不停车电子收费通道人口时,公路数据集处理系统的站级装置便读取车载装置内的车辆信息,从数据库中调出匹配车辆数据后进行放行处理,储存记录的同时上传至公路数据集处理系统的数据管理中心。该数据管理中心对通行车辆进行分析,形成扣费交易事实上传银行,银行完成交易处理后实时返回该数据管理中心。

中国什么商务车最多的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疫情已经持续了1个月,看似远离生活的汽车行业,实则情况已经非常严峻。

我不是夸张搞噱头,一些销售朋友发现疫情期间卖不出去车了,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冒着生命风险进店看车。

4S店上游的主机厂发现自己也开不了工,一方面是员工不愿意或者回不去,另一方面是没有口罩无法开工。

主机厂上游的供应商发现原材料没有了,一方面是里的库存不够,另一方面是他们上游的原材料商因为疫情也无法生产。

于是,就这样一环扣一环,谁也动不了。延伸到汽车行业的上下游产业,受影响的那不是几十万人,而是几百万、几千万人。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北京奔驰现在求爷爷告奶奶也要让天津批准供应商恢复生产,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如果北京奔驰不能在?2?月?10?日复工,经济损失每天将超?4?亿元人民币?"。

一向财大气粗的北京奔驰都开始求着恢复生产,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的状况已经越来越接近极限了。但这时候,却有一家企业火了。

2月5日,五菱从海外买了2万只医用口罩送给一线;

2月6日,五菱发布联合供应商造口罩之事,改了供应商12条生产线,日产量月底达到170万个;

2月8日,第一批20只口罩下线,符合民用标准,医用的正在准备中;

2月10日,五菱发现产能还不够,决定自己也要造口罩;

2月13日,自己产的口罩也出货了,50万只/天;

2月14日,第100万只口罩下线,一部分交给,一部分送给一线医护;

2月19日,五菱第一台口罩机下线,仅仅用了76个小时,意味着,大哥不仅要造口罩,还要造口罩机。。。

今天(2月20日),五菱交给了一批智能移动测温车,可以在2米内对大面积移动人群进行测温。。。。

从买口罩,到劝供应商造口罩,到自己上手造口罩,到造口罩机,再到今天交付了移动测温车,整个过程只过了15天。

sorry我是个汽车媒体,但在这次抗击疫情的速度上,我真的忍不住想要吹爆五菱。。。

(关于五菱为什么要造口罩,大家可以戳上图看之前的文章)

而这次五菱的口号也很硬核,“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生产什么”,这句口号也被大大的写在口罩盒子上。

我为什么说想要吹爆五菱呢?

今天我闲来翻各种历史材料才发现,他们这口号真不是瞎喊博噱头,五菱就在人民百姓身边也是从娘胎里就带有的特点,而如今我们惊叹的“五菱速度”更是从很久以前就能看出苗头。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甚至会颠覆一些认知,因为这句口号还得从建国初期开始说:

五菱是建国初期响应国家号召建的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成立了柳州动力机械厂。

很快发现当时的农业依赖人力和畜力,国家号召振兴工业、发展农业,人民百姓需要啊,于是他们反手就干起了拖拉机,还干到了八大拖拉机厂之一。人民效率提高了,国家GDP也开始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往上走。果然做超跑的,都是做拖拉机发家的。

但很快随着国企改革,五菱的拖拉机一夜之间突然没了销路不说,库存还积压了1713台,距离破产只有几步之遥。

在国家不帮忙的情况下,五菱唯一能依靠的,就是继续响应人民的需求——人民需要什么,它就生产什么。那时候人们急需民用工业产品来提高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五菱一看,人民百姓需求有了一点变化,于是抛下拖拉机,转身就干起了缝纫机、织布机。

但东拼西凑究竟不是长久之计,此时正值1980年初,中央农机部军工局引进一台日本三菱小货车,组织国内相关厂家研究攻关,不过五菱并没有被选上。

不甘“出局”的五菱,干脆自己引进一辆日本微型车,从它身上拆下2500余种、5500余件零件,用皮尺一寸寸量,一件件手工测量、绘图之后,再用机床车、用锤子一点点敲打出第一辆万家牌微型货车,由此开启了五菱神车的时代。而所谓的“万家牌”无非就是因为它正好能适应千万家庭的不同需求。

当时因为顺手把名字和logo也一起学了,所以名字都比“三菱”多了俩菱的“五菱”,有些人并不看好,甚至认为这只是山寨。

不过后来它确实用自己的销量打了那些人的脸:从1991年产销1万台,到产销10万台成为国内微车行业产销第一,五菱只用了7年。并且从此再也没从神坛下来,毕竟了解人民需要什么,比什么都重要。

在这7年之中,五菱做了很多很多的小事情: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最简单的车门宽度,五菱宏光其实是非常有讲究的——它要比其他产品宽几毫米。

但就凭借着这几毫米,就让市场上常见尺寸的门板都可以直接塞进五菱的车里。要知道当时很多车主拉货都要拉建材,在这种别的车都无法塞进门板,就五菱可以的情况下,五菱的火爆销售也就不难理解了。

成千上万像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一点一点的积累着人们对中国制造的信赖,毕竟这样的企业知道老百姓在当时的情况下,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当时的人们需要它啊。

于是后来有了“五菱封神”的传说:

上山:

下河:

兜风:

能装:

无坚不摧:

惯性漂移:

防水补漏:

蚂蚁战大象:

战绩很猛:

深藏功与名的五菱,后来甚至还一度干上了《福布斯》,“朴实无华的五菱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好卖的车,这款汽车可以在中国任何乡村都可以看到,他们用它来拉任何货物,从电器到甘蔗都可以。”

——他们非要给五菱封神,我倒是觉得不仅仅是调侃,除了过弯漂移、除了跑得快、除了经常把顶级豪车撞烂,还因为它帮助了中国的经济,你很难想象3万块钱皮实耐造的车,究竟为广大劳动省了多少血汗钱。

社长家在湖南娄底,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地级市,在娄底的街头你随处可见五菱车,而小时候在农村跟外公外婆长大的我,更是在乡间地头看惯了五菱。

外婆家山里有个开养猪场的谢伯伯,他平时会把座位拿掉?拉猪饲料,毕竟家里40多头猪就指望它了。不过有时候他也会把座位安上,说是要带着老伴儿去接小孙女放学。前几天听我妈说,他准备再赚点钱就养100头猪。

张师傅,传说中的“黑车师傅”,每天开着他的五菱在娄底到双峰增桥之间往返6、7趟,和他一同往返的每次会有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人,一天下来拉的乘客得小100个,他们大多数家里没车,又有急事等不了一个小时一趟的客车。最近娄底回老家有公交车了,只要3块钱坐全程,半小时一趟,张哥生意不好了,不过他说老家房子盖好了,儿子有地儿结婚了。

李哥,在增桥小学附近开了个商店,平时都是开着五菱宏光去城里进货,每次去娄底的时候,他也会赶着放学点儿,开着他的五菱去市重点小学门口,他就停在路边坐在车里抽烟,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他说是在看城里的小朋友都在玩什么新鲜东西,也想试着进一点回去卖。他说再赚几年钱,想在市里小学边上开个店,那时候还想要换辆车。

安伢子,我幼儿园同学,他没念高中,十几岁就去工地打工了。20岁那年相亲认识了个在服装店卖衣服的女朋友,于是他回了娄底老家,在街上开摩的。那时候两个人虽然没钱,但他不管刮风下雨都会骑着摩托车接女朋友回家,直到有一天看到女朋友在屋檐下躲雨,虽然从来没跟他抱怨过,但他第二天就用2万多积蓄买了辆二手五菱。同样是一个下雨天,南方的冬天刺骨的冷,女朋友上车之后说,这车真好,还有暖风。他当时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娶这个姑娘。现在他们结婚了,前段时间生了个肉嘟嘟的小男孩。

你看,不管懂车精英和汽车圈大V怎么调侃,买它的人依旧在努力地为了前途奔波,而五菱宏光似乎就是他们前进路上的好伙伴,陪着他们,在大街小巷、在批发市场、在乡间地头,和很多同样用汗水在创造未来的人儿们一起,一直相信着“命运可以靠努力改变”。

在很多拥有五菱宏光的家庭,这辆车代表着唯一的收入来源,也代表着过上更好生活的支撑,甚至在更早些时候,一辆车可能是一个村子的希望。

“每辆五菱宏光的背后,都有一个男人的创业故事,都有一个普通家庭的奋斗史”,这句话一点毛病没有。

而这一次,肺炎来势汹汹,当别的车企跪地求复工时,五菱看了看造口罩的原料和工序,问自己的隔音棉供应商能不能造?从沟通到改建供应商的生产线,再到第一批口罩下线,仅仅用了3天。

后来发现口罩还是短缺,反正也无法大批量复工,于是直接改了自己的生产线。除了造口罩,五菱已经开始造起了口罩机和移动测温车,而做到所有的这一切,仅仅用了15天。

理论上来说,口罩、口罩机和车的生产环境是一样的,搭上机器、买来材料、配上工人,就可以把目前老百姓和任何要复工的企业最需要的东西造出来了。

所以这一次,五菱和历史上的每一次一样,还是没有迟疑,甚至连生产工具都造了出来。像极了一个朴实无华的农村小伙,用尽自己的一切死心塌追你,自己只有10块钱就想给你10块钱的模样。

好在让人欣慰的是,在五菱之后,我们还看到了很多中国制造也加入了这个队伍:

电池大王比亚迪,不仅跟着造口罩而且还生产了消毒水;

生产重卡的陕汽,开始造起了护目镜;

石油巨头之一中石化,迅速开始生产医用器材所必须的原材料,并与合作伙伴开始生产口罩;

广汽说“我不会,但我会学”,工人们学习了15天,今天已经让第一批口罩下线;

一直为苹果造手机的富士康,开始造起了口罩;

我们小时候熟悉的三枪服饰,开始造起了口罩;

爹地宝贝这家做纸尿裤的公司,停止了纸尿裤生产转为造口罩;

日资企业康多乐原来是生产日常保洁用品,现在也开始转产造口罩;

生产手机的OPPO,调派了一批技术人员与工人,支援相关企业进行口罩生产;

就连备受争议的董**,也表示格力已经在2月10日完成了“高格医疗科技“的生产厂房的注册,在3月将投入2条口罩生产线,预计将达到8-10万枚的日产能;

……

你看,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企业,纷纷在这场疫情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不管只是为了响应号召,还是为了老百姓;不管是从前造拖拉机、缝纫机,还是现在的口罩;这些都是原本平淡无奇的东西,但它们都成为了每一个历史阶段里?中国经济的中坚,也因为有了这样的中国制造,我们相信,这一次抗击疫情我们必胜。

社长这几天还访了几个在抗击一线的车主,他们从事的都是不同的行业,不管自己负责的是什么,他们也在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努力着,过几天分享给大家。

奔!走!相!告!

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做一家良心且客观公正的新能源汽车媒体,也在尽力写出对大家有用的新闻和评论内容,如果觉得我们的东西有点意思,记得关注我们~

前段时间,我们根据销量和热度榜

刚做了11款热门车的真实续航测试

当我们把这11款车的电全部跑光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关注电动车公社

回复「续航」,就可以看到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这家车企改生产线造口罩 前身生产拖拉机

2020年11月全国MPV销量排行榜完整版,五菱宏光又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我都懒得说了,一点悬念都没有啊。五菱宏光本月销量超过了3万辆,看来市场需求还是依旧稳定啊。

别克GL8当之无愧的商务车之王,在商务车领域虽然对手很多,但没有一个能撼动别克GL8的地位。

五菱又有一个新来的小兄弟,上市一个月,表现可圈可点,那就是五菱凯捷,不过六千多辆的销量,在五菱里面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这个榜单的前四名全部是上汽通用集团旗下的车型,真猛啊

一起看榜单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贰』 目前中国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

中国排名前十的汽车企业

第十名:江铃汽车。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地方小厂起步,江铃以开放的理念和富于进取性的发展战略从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商用车领域最大的企业之一,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和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连续三年位列中国上市公司百强,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汽车类上市公司第一名。

第九名:力帆汽车。力帆汽车位于重庆市汽车园,总体规划用地700亩,一期建设300亩。力帆轿车将用民族品牌,力帆LIFAN。第一个产品定名目前,力帆汽车旗下的全线产品都实现了出口,从轿车到SUV,再到力帆微车,全线产品都在参与全球市场的国际化竞争。

第八名:长安汽车。长安汽车的前身是上海洋炮局,由洋务运动发起人李鸿章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12月授命英国人马格里和中国官员刘佐禹在上海松江城外一所庙宇中创办。

第七名:吉利汽车。自吉利1998年第一辆车下线,吉利先后拥有了经济型轿车美日、豪情;中级轿车自由舰、华普、金刚;以及跑车美人豹。

第六名: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是中国汽车企业中,或者也可以说是世界的汽车企业中,坚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最坚强的公司之一。

第五名:长城汽车。长城汽车以稳健经营而著称,已连续10余年创造高增长和盈利的业绩,在市场竞争中创造并保持了国内四项第一。

第四名:哈飞汽车。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飞汽车,隶属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为中国微型车制造和研发的奠基者和先行者,是中国汽车骨干生产企业和研发基地。

第三名:华晨汽车。现在,华晨旗下已拥有两大整车产品。它们分别是在国内同类车型中市场占有率接近60%的海狮轻型客车和以引进丰田高端技术生产的阁瑞斯多功能商务车。

第二名:奇瑞汽车。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股份制企业,19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

第一名:红旗汽车。红旗是一汽红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旗下汽车品牌,公司成立于1958年5月12日,主要生产中高端商务车。

关于特斯拉我们无话可说,好在它身边开满百花

上世纪50年代,意大利北部的兰博基尼拖拉机有限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农业设备制造商,这家生产拖拉机的公司就是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前身。第一台兰博基尼是拖拉机。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南部的柳州动力机械厂破土动工,正式投产“丰收牌拖拉机”。这家生产拖拉机的工厂就是上汽通用五菱的前身。

兰博基尼的延伸产品有自行车、笔记本电脑、手机、咖啡机、蓝牙耳机、座椅、保险柜、游艇,居然还有高跟鞋。

柳州拖拉机厂生产过缝纫机、织布机。80年代初改革开放,工厂转产微型车,就这是五菱汽车的前身,那个W的标记的前身是该厂生产的万家派缝纫机的标志,后进行改进。至今,五菱一直占据中国MPV销量榜首,从未被撼动。

2020年2月新型冠状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官宣,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柳州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

按照项目建设,无尘车间由广西建工集团负责改建,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将能快速缓解广西区内医疗物资紧缺的状况。

回顾一下五菱的发展史,着实让人佩服,企业能发展到今天,在《老柳说车》看来就一个字“变”,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如果有一天五菱开始造跑车,那一定不是为了造跑车而造,是因为市场有需求才造。

在这场防疫战役中,更多企业加入到行动中,吉利汽车第一批从欧洲购的防护用品下陆续运抵疫情地区,比亚迪、米其林、宁德时代、博世中国、壳牌中国、玲珑轮胎等,都已行动起来。各地的二手车市场、二手车车商也在自发发起捐款行动。

有消息称,吉利已投入3.7亿研发具备防范功能的“全方位健康汽车”,普通的传染病负压救护车主要是为了避免车内感染源传播到外部,而“全方位健康汽车”,则是要达到车内避免交叉感染,同时隔绝车辆外部。

截止《老柳说车》发稿时,德系、日系车等销量大的品牌还没有具体行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夏天是每年车市销量的波谷,一方面为秋天金九银十铺路,另一方面上半年目标的实现对传统经销商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春天忙得很辛苦。七、八月就像是一个「暑」,很多工厂也会在附近的日子安排「高温」。到了市场上,叫淡季。

历来,七月相比六月的环比都是下降的,点位还不少。

而?2020?这个多事之年的七月,迎来了很长时间以来整体车市最强的同比增长势头,同比去年?7?月增长高达?14%。当然这与?2019?年同期的车市政策有关,可结果依然令人振奋。

这其中,纯电动车同比增长超过?200%,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率在?15%?以上了。去年?7?月总量为?21575?台,今年?7?月是?70715?台。?去年?7?月纯电动市场经历补贴退坡前?6?月的提前消化,销量萎靡,导致这次计算的「同比」基数低、增长高,可?70715?这个数字还是超过了?2019?年几乎所有月份的数据。

新能源整体也在纯电动的引领下同比、环比双增,下半年开了个好头。

来看?7?月纯电和插混分别的?TOP10。

每款微型?BEV?都有「一座城池」

和上月相比纯电的排名里出现了五菱的小可爱,上市第一个完整月就冲上了第四。不同于同门前辈宝骏?E?系列的是,mini?EV?开始在上汽通用五菱的青岛分公司生产了。新能源微型车的视角看,青岛有成为下一个柳州的潜质——宝骏?E?模式可以被复制。

刚上市就得第五名的荣威科莱威同样是一款本地属性很强的微型车,销量暂集中在上海和宁波,有趣的是,科莱威销量第三的城市就是柳州。

仔细一想,宝骏、五菱、荣威他们的名字前面都冠着「上汽」二字。

新势力三巨头之蔚来、小鹏

P7?上市第一个完整月交出了?1719?的答卷,非常耀眼,当然这个数字不算高不算低,也恰巧进入了?TOP10。

在?P7?之前只有一款新势力车型能保持在纯电动?TOP10?的位置:ES6。ES6?在交付后第三个月进入前十,至今已连续保持了?13?个月。?而且,它在?TOP10?里始终是价格最高那个。

又好又贵。

小鹏之前的?G3?在过去?20?个月里?7?次进入纯电前十,7?月排在了第?17。

P7?面临的问题在于:相对?ES6,强对标?Model?3?的?P7?维持较高销量的难度要高的多,下个月还有线下火爆的比亚迪汉参战。

优势也同样明显:与蔚来相同的,小鹏的渠道不光有直营的体验店,再加上通过?G3?积累的渠道经验和合作,P7?一上市很可能就成为了新势力品产品中线下露出率最多的一款车。

小鹏和蔚来的惺惺相惜还有在充电网络上建立的合作。

前些日子李想的一段聊天记录直接指出「特斯拉赢在超充」引起热议,表达的其实就是充电问题的解决程度直接决定了市场表现上限这个意思。

不能让用户不敢要。

蔚来的一键加电、换电再到如今的?BaaS,不光解决了「充电焦虑」,还一并尝试消除「二手电池焦虑」。无论?BaaS?多么难让用户算清楚账,心智上的坎已经迈过。

小鹏从最开始就在充电网络上主动投入,不过现在打开小鹏?APP?还是合作运营的第三方充电站点更多。任重道远。

小鹏和蔚来在这个话题上的合作必然双赢。

如果体验过?P7,你会感受到小鹏在它身上灌注的心血。随着?P7?交付、纽交所的钟声响起后,小鹏和蔚来两大来自中国的百亿美元级新造车企业头部,在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能否合力撼动无论是市值还是销量都处于霸主地位特斯拉,拭目以待。

新势力三巨头之理想

说到来自中国的百亿美元级新造车企业头部,早小鹏一步敲响上市钟声的理想和小鹏蔚来一起并称新势力三巨头。

「智能电动车」是他们共同的基因。

背负着因「增程」产生的质疑的理想,和蔚来小鹏还有另一点不同:坚持自营。

回想?4?月的时候看?ONE?对比汉兰达的数据,那时理想的店在全国覆盖了?12?个城市,如今再看这个数字已经翻番——?24?个城市,28?家店面。光?7?月就开了好几家。

相对于蔚来和小鹏,这个数字显得太少,产品露出非常不足。

看结果的话,在上半年的订单用户基本交付完毕之后,这几个月理想快速的渠道增开还是保证了?ONE?作为一款新品牌的新车,销量平稳过度到导入期,进入了新常态。

因此,在经历?6?月预定订单消化完毕的节点后,7?月理想?ONE?的数字环比大涨?33%?以上,依然保持了插混车型中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状态。数据处在?ES6?和?P7?之间。

自营不自营没有单纯的好坏之分,只是适不适合自己、适不适合现阶段,达没达成效果。

理想曾经表示要在今年年底开到?60?家店。?到时我们回过头来,可以看看从?28?到?60?再翻一倍多,结果的数字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最近有刷抖音,会发现理想?ONE?的产品露出更多依托线上引流的方式?——?不同的发力方式,好不好,看疗效。

新势力三巨头,接近的时代背景、接近的成立时间、接近的市值、接近的互联网背景、接近的销量、接近的判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玩法……一个有趣、富有的时代已悄悄开启,看客只须拍手称快。

和?Model?3?一起,三巨头共同助力了?2020?上半年新能源市场的增长。

这个月,三巨头五车型总销量是?8619,Model?3?是?11452,加油吧。

传统品牌的新能源:各辟蹊径

Aion?S

之前有读者抱怨数据情报局的观察内容中没有夸奖常年名列前茅的广汽新能源?Aion?S?——?它确实是一款有意思的车型,为什么不聊,主要还是因为它离?C?端(个人消费者)用户略远。

如果最近去过广东,可以看到路上出租车已经纷纷切换成了低配版本的?Aion?S,导致了从数据上看,Aion?S?四分之三卖在限牌城市、70%?卖给出租运营的现象。

广汽新能源从几年前就紧跟电动化的趋势,从?GE3?到?Aion?S、LX、V……?动作非常之快,进步也非常迅速,但品牌在?to?C?市场始终还是缺少一款足够拿得出手的作品,这样的销售表现导致品牌难免要再淌一些老路、弯路。对于传统自主品牌中新能源动静最大的(包括合创?007?这样的「新势力」产品其实也与广汽新能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是品牌方还是观众、用户,当然都希望看到它能有一款用户愿意用钱投票的好产品。

荣威和?R

上汽自主板块也是在新能源领域动作奇快的玩家,从油改电、Marvel?X、Ei5、Ei6……直到最近发布的全新?R?标和?ER6,一轮一轮的打磨让上汽在新能源时代维持了自主阵营技术储备领先的地位。虽说这几轮产品投放都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水花。

全新?R?标从荣威里独立出来,给到的是更灵活、更便于操作的销售和运营空间,传统巨型公司的变革往往先外后内。和蔚来总部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上汽自主,R?标的销售在未来取一些新势力玩过的模式和手段是必然的、产品的逐渐高端化可能也在酝酿。

至于这些模式和手段能否达成更好的市场效果,对于刚刚开始转型变革的自主品牌,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试错。毕竟,短期可以出新招奇招,长期产品才是王道。

比亚迪

本月比亚迪有数款车上榜,尤其是?DM,但实际销量很低(都不到一千台),其他竞对品牌的衬托下把它凸显了出来。

更新后的秦?EV?也和?Aion?S?一样先走了?to?B?为主这条路,短期市场表现有了快速的拉升。

最近,比亚迪汉排队看车、试驾的消息不绝于耳,对它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实车的水平也相当吸引人,惊艳程度不亚于当时?Dragon?face?的唐首次亮相,甚至有特斯拉一线的朋友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用户「汉和?Model?3?哪个好的问题」。

下个月销量出来,汉方面?DM?和?EV?的销量占比是最值得关心和担心的。如果还是像唐当年的状态,则也可能重复唐当时的短寿。

特斯拉

Model?3?继续第一,继续过万,还有什么特别可说的吗?扣个题:无话可说。

写在最后

这个栏目的目的不是拿不同的新能源车互相比较,在一个局促的擂台上这种比赛极其无聊。我们要看就是去看它们分别要如何一步一步的剪开传统市场的口子,在此之前,我们保持乐观、保持相信、保持百花齐放。

所以这里有个数据留在最后作为结尾。一图胜千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