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月汽车厂商销量排名前十,唯一下滑的是上汽大众

2.9月汽车销量排行榜完整榜单

3.9月汽车销量排名最全版:共515款,看看你的爱车上榜了没?

4.9月SUV销量前十出炉:国产车只有4款上榜,合资车占了6席

5.9月份汽车厂商销量排名出炉了吗?

6.日系车企9月销量报告:前三季度仅丰田增长,本田日产Q4冲量

7.9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排行榜出炉,轩逸再次夺冠,自主仅一款入选

8.9月车企销量TOP 10丨吉利、长安、长城强势入围,广丰跌出前十

2012年9月汽车销量排行榜_2012年9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三句话解释。

第一句,当前销量跌的并不算多;第二句,当前市场上对于行业销量增速下滑原因的分析,基本全错;第三句,销量跌成负数,并非坏事。

第一句话

汽车销量跌幅当前并不算多

从七月份汽车销量开始负增长,很多人就慌了;9月起进入两位数负增长以来,很多人,甚至专业人士,更是慌得一批。这属于完全不知道行业为什么下跌的。

我引用我上边说的要讲的第二句话的一个结论,来说一下为什么当前汽车行业销量跌幅并不算多。后边再详细解释这个结论。

这个结论就是,汽车行业当前的短期急跌,因且只因为前期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

为什么这么决绝的说只因为这个,后边我会说。现在先用这个结论说,为什么行业销量跌的并不多。

当我们把原因锁定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作用时,我们就有了把当前数据和谁对比的标准,而不是只是一看数据就开始慌,就开始办葬礼。以购置税减半政策为锚,我们都知道最近的一次购置税减半政策是2015年10月到2016年全年,次近的一次就是2009年。

购置税减半政策并不是永久减半,他是一个减半再恢复的过程。所以他的唯一作用就是把未来的消费硬拽到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的时间区间。把当前数据做的好看,让以后的数据变的很惨。这个政策与其说是产业政策,不如说是数据。这也是为什么这次行业即使跌成这样,国家也没有再度开启购置税减半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个政策太坑了。

所以接下来,我们来看这个太坑了的政策带来的数据的效果。

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表和图都呈现给大家,哪个习惯看哪个。对应2009-2010-2011这三年从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到回复一半再到全恢复的过程,你会发现,2016-2017-2018这个完全相同的过程中,今年汽车销量增速比去年以及比2016年,跌幅其实都很平稳。

从图上看的表现就是2016年到今年汽车销量增速图的斜率极其平缓,远比不上2009-2010-2011系列的降幅,那才叫狂跌,今年只是随便跌一跌而已。

如果从表上看,我们定2018年叠加12月继续下跌后全年销量增速-4%。那么从2016年高点到今年年均跌幅只有不到9%,今年和去年比,跌幅只有7%。看看2009年购置税减半政策的结果,2009-2011年,销量增速年均跌幅高达21.85%,2011与2010比,销量跌幅30%。

刺激不刺激!那才叫狂跌,今年只是毛毛雨。所以今年汽车行业的下跌,对坑人政策的正常反应而已。你要找对正确的比较对象和比较区间,别轻易给别人开葬礼。

第一句话解释完毕。

第二句话

当前市场上对于行业销量增速下滑原因的分析,基本全错。

我还在汽车行业的时候。业内人士跟我说,汽车行业受政策影响很大,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购置税减半。

这话离本质的距离太远。

实际上汽车行业受政策影响并不大。有影响的是,汽车消费作为可选消费,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大。因此汽车价格的变化和消费者收入的变化对销量影响明显。购置税减半政策对销量有影响,只不过是因为他改变了汽车的相对价格,同时又存在时间限,所以调动了购买的积极性。

这就不仅仅是一个政策问题,更多的是一个与消费者博弈的过程。不仅要有力度,还要择时,还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没有力度、没有期限的,比如前一段时间的车船税取消,就基本没砸出水花;有力度,没有择时的,比如15、16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对汽车销量的拔高作用,就远远不如09年的效果。因为09年的汽车销量基本上是自然增长,而且消费力还很旺盛,政策需要对抗的只是金融危机下的悲观情绪。而到了15年,本身销量就是被前期购置税减半政策透支、反透支之后的结果,同时又存在收入下行的压力,购置税减半政策减下来的那5000块钱要扛的因素太多、太宏大,远不是09年一个轻飘飘的情绪可比,因此效果就差了很多。

如果今年再要实施购置税减半政策,那就不仅要扛收入下行压力,还要扛势头猛烈的16年购置税减半政策透支效应。对比2011年的下跌势头,可以知道,5000块钱的消费端减税是扛不住的。这也是今年年底,市场疯狂讨论要不要再次调减购置税时,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主任跳出来说,减税也挡不住下跌趋势的原因。确实挡不住,而且还会把接下来几年的销量搞的更糟,不如让市场自发快速出清。这是何以今年行业销量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国家没有再次开启这个政策的另一个原因。因为没有用。

进入2018年后半年,汽车行业销量开始负增长。行业内外关注汽车行业的人,谈论这个事情,都爱加一个开头——中国汽车高速增长了10年,汽车保有量已经很高了,行业进入低增速甚至负增长是很正常的事情。言下之意,因为中国汽车保有量高,所以汽车销量增速下来了。

这话其实也很奇怪。

首先第一点,中国汽车保有量一点都不高。我有数据。

世界各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情况

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2017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156辆,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980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跟我们此刻差不多,那时候日本汽车千人保有量336辆,我们对应收入只有人家一半,中国汽车保有量一点都不多。

其次,如果你说不考虑平均,只考虑总量,汽车太多了,汽车销量增速就低了。但是此刻人均拥有量是不足,这意味着你的邻居有车,而你没车。你提这个观点,意味着你认为——你的邻居们都有车了,车太多了,所以你就不买车了。这个逻辑极其可笑。只要你有钱,你的邻居都买车了,对你的刺激一定是你更会加速买车,买个比他还好的车,气死他,而不是不买车,让他在你面前炫耀。中国汽车快速增长的阶段就是这个特征,攀比风、炫富风的羊群效应,支持了中国汽车很多力量。

又有一些人说了,汽车保有量多了,中国基础设施跟不上,路堵、停车位不好找。中国人不买车了。

这看起来很对,但,你要明白,中国基础设施跟不上,不止是汽车相关的基础设施跟不上。而是整体基础设施跟不上。

你去北京街头看看,车很多,都堵在路上,很堵,很闹心。但是你去同时段的北京地铁去看看,那就不仅仅是很堵、很闹心了,那是很塞、很要命。就算没要了命,在那人贴人的车厢里也很遭罪、很不优雅、很没尊严。开车的人起码还能保持这一点尊严和所优雅,而且要舒服的多。

1992年,深圳“股疯”810爆发,百万股民炒深圳,当时为了买抽签表,股民们这样排队。

(810的拥挤状况)

当时媒体描述这些人:为了防止有人插队,排队的股民所有人后面一个人紧贴着前面一个人,不分男女,紧紧相依。为了发财的梦想,所有人都放弃了故老相传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认为他们为钱不顾尊严。(1992年的事,我会另写一篇文章讲述,敬请期待)

但是今天你去北京地铁的早晚高峰去体验一下,无车族(甚至有车但是被限号的上班族)每天都要经历一下比当年810严酷两倍以上的拥挤(810只排纵队,但地铁里的紧紧相依是四面八方的),而且没发财梦可信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同样糟糕的基础设施情况,只要你有购买力,你是愿意在宝马里堵车,还是在地铁里当沙丁鱼,答案其实不言而喻。

(一线城市无车地铁族的日常)

你可以再到各大写字楼看看,你会发现除了部分靠近地铁站的写字楼,在12月的寒风中,有车的人起码可以坐在车上暖暖的听着音乐堵;而没车的人,大多要顶着刺骨寒风,走15分钟到半个小时到地铁站,或者骑着共享单车,顶着更刺骨的寒风,骑10-20分钟到地铁站。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只体验过一回,就坚决不想再体验了

总之,一句话,开车族面临的基础设施差,无车族面临的更差。更不用提有车之后出行的机动灵活性和活动半径大大增大带来的乐趣。对于在新时代中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他并不需要把车天天开到140迈,风驰电掣的跑来跑去,只要能改善当前的生活状态,这就足够了。

这是公共基础设施已经十分发达了的北京的情况。更不用提公共交通更差,堵车情况更不严重的二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对他们来说,车对生活的改善性作用更加明显。一旦你从消费者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基础设施不足,远不足以妨碍消费者买车。

除了这两个最典型的解释以外,市场上其他解释汽车销量下滑的原因包括:贸易战及关税降低说。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中国进口车以豪华车为主,量很少,跟大众车型消费群体迥异,且影响力有限,而中国的车基本不会卖到美国,国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比是0.086;房价挤兑说。你可以问自己,房价高涨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偏偏就今年挤兑到车了。涨的最汹涌的2016年,汽车销量反而近几年最高。国六标准犹豫说。没什么好犹豫的,国六标准只是对新车而言,并不强制淘汰国四、国五车型。现在淘汰的国三的车,已经喊了好多年了,还有不少人在开。

总体而言,当前市场上大多数对于汽车销量下跌解释充满了各种琐碎的原因,噪音非常多,不排除这些因素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关键因素你几乎不可能指望在这里发现。我们这里主要要做的就是撇开噪音,看关键,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带来了汽车销量的下跌。

所以我对我要观察的几个关键指标,我都做了HP滤波(不用纠结这是啥,就是一个排除短期因素看趋势的工具)。得到了以下三张图。

汽车月销量增速趋势线

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及其趋势线

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居民可支配收入及GDP增速趋势线

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第一张图,对汽车销量增速去除噪音,只考虑趋势因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行业其实早在2006年就开始出现了销量增速的拐点。注意这个拐点是数学上斜率拐点的意思,不是商业媒体里经常提到的峰谷的拐点。这个拐点之前,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是在上升的,拐点之后,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成了一条水平直线。再之后,2009年的购置税减半政策开始了,行业销量增速被硬顶上去成了一条陡峭的上升曲线。我们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没有这个政策实施,行业的自然状态是什么样的?

第二张图,对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去除噪音,只考虑趋势因素,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开始下滑的拐点就在2006年。对比一下,汽车行业销量增速2006年起出现下滑趋势,这告诉了我们一些有用的信息。

第三张图,我们将GDP增速与居民可支配收入销量增速的长期趋势摆在了一起。两者的拐点都在2006年前后,而且这之后两者的下跌趋势高度相关,相关系数我测了,0.8528,非常显著。至于2006年之前,二者关系为什么是那样的,我以后专门撰文说,那是个纯经济学话题,我们只要记住当前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高度相关,且同步下滑即可。

结合以上三张图,我们来还原一下汽车行业近期发生了什么: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到2006年前后,GDP增速已经显现出L型转型,增速向中高速转型的倾向。随着GDP增速的趋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也开始缓慢下降,导致汽车这一对收入敏感的可选消费品的增速也趋于平缓及下滑。

然后,世界爆发了金融危机,金融受到打击、贸易严重下滑,汽车销量一口气转负了。政策层力挽狂澜,向宏观系统里扔了四万亿,对汽车行业开启购置税减半政策(须知汽车是除房地产外,对宏观影响最大的行业,对调节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意义非凡),经济稳住了,汽车反弹了。但是也留下了后遗症。

2009年以后,进入2010年,购置税减半政策恢复一半。汽车销量增速狂降10个点,但是仍然很高。2011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全恢复。透支作用一下显现出来,当年汽车销量只有2%。之后慢慢恢复,2012年4%,2013年甚至过度反弹达到了13.87%,然后又回落到2014年的6.86%。

2015年,“三期叠加”效应显现,GDP增速首次落到7以下。汽车销量连续5个月负增长。政策层再次出手,购置税自2015年10月起减半。效果立杆见赢,销量当月转正,2015年销量增速维持在4%,2016年被拔高到13%,短期危机被解除了。

但是2016年政策刺激下的13%,业界是很惶恐的。因为对比2009年,该政策推动下,行业增速是40%以上,两相比较差距太大。这里体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可支配收入增速下滑,这一背后长期因素的巨大力量。行业固然对相对价格敏感,政策窗口期固然能带来提前消费,但购买力的实际削弱,或者说购买了不足者收入并未显著增强,带来的压力更大。这在长期趋势线上表现出来的就是2012年9月购置税减半提前透支的急速下跌因素消失后,销量增速降低变得平缓,但依然在降。而这个长期因素也将在更长的区间内一直伴随着整个行业。

第二句话解释完毕。排除噪音后,影响汽车销量增速的最关键因素就两个:一是长期的筋骨——可支配收入增速的降低;二是短期的脂肪——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拉升作用和透支作用。

第三句话

累计销量跌成负数,并非坏事。

经济学里有个至理名言的理论,叫沉没成本。最近北大薛兆丰拿这个概念在某综艺节目里给人讲婚恋,火的一塌糊涂。我来大致说说这个理论——其实他就是告诉你,过去的糟心事已经发生了,你哭也改变不了,跳楼也改变不了。哭了枉付出伤心,跳楼白费一条命,多为他多做任何一点点动作,都是浪费成本。

所以,人不要关注过去的糟,要向前看,明天会更好。

汽车行业现在就是这样。今年跌倒0甚至以下,其实多数人都已经预期到了。车厂不会再幻想最后两个月再扩产能,投资者不会再在这个时候对汽车行业再持仓,已经套牢的也套住了。你可以指望的是明年。

现在这个时候加速下跌,对明年是有好处的。这叫快速出清,快速迎来新的平衡。

一个简单的逻辑,由于购置税减半政策干扰,汽车行业的销量增速你不能看单年,你要把整个政策周期连起来看。所以你看2018年的汽车销量不能只看2018年的,要把2016年以来的都算进来。最简单的,做个简单算术平均,2016-2017-2018三年平均数,定今年跌的是4%,那么平均数就是4.23%,三年年均增速4.23%,这数看起来都还不低,甚至高于业内普遍预期的,汽车行业增长率3%的长期趋势水平。我上边第二部分做的那个趋势图里的数,到10月份,趋势平均增速还能到3.7%,高于长期趋势3%。这意味着还得跌。如果2019年前低后高,最后实现增速0%呢,我们把2016-2019年4年的销量增速都算进来,平均数3.17%,差不多长期趋势水平。这意味着行业就能够稳住。2019年还过的去。

上个月的时候,市场对行业的预期还是2018年全年0%,我拿平均数来算,左算又算,2019年还要再-4%,四年行业平均才能实现长期平均水平3%。今年降到0,明年还要降到-4%。现在不够糟心,明年还要接着再糟心,和沉没成本反着来了,压力不在脚底下,全在头顶上了,你说可怕不可怕。

现在好了,11月单月销量跌幅-18.9%,累计跌幅-2%。12月份再努把力,把全年负增速搞到-4%,加速出清,明年挣钱。这是很好的事情。我很喜欢。

那么关键问题就来了,明年能不能反弹?

我的答案是能。因为我列的关键因素,明年都能好转。

一是2016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作用大概会在明年6-7月份左右消失。

我再请大家看下这张汽车行业销量长期趋势图

汽车月销量增速趋势线

数据支持:AVALON系统

看图中第三个绿圈,图形在那里出现了拐点,拐点之前销量增速急跌,拐点之后销量增速缓跌。急跌毋庸置疑,就是购置税减半政策的透支。缓跌呢,记得2006年以来,可支配收入长期趋势性下滑吗?就是那个因素在起作用。图形上出现拐点,基本上就是作用力不同了。所以这个拐点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他是政策透支作用消失的点。那里是2012年9-10月,从2009年1月到这里,经历了3年零9个月到3年零10个月。

把这个周期移到2015年10月,上一次购置税减半政策开始的地方,3年零9-10个月之后,是2019年6-7月。在大概那个时间点附近,购置税减半政策透支的急跌因素会消失。大跌停止,之后的半年恰好是对应2018年下半年疯狂下跌的低基数时期,同时也进入传统旺季。你说行业是不是可以乐观一把?

急跌因素消失后,缓跌的动力交给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变动。前边我们也论证了2006年以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滑与GDP增速高度相关。这样我们就需要关注明年的宏观即可(实际上汽车行业销量和宏观的直接相关关系,我也测了,很相关。见前文《我们回测了过去十年的宏观与汽车行业数据,得到以下25条结论》)。

那么明年的宏观怎么样呢,因为又是一个巨大的话题,我就不展开说了,只说结论。从存货周期来看,明年的宏观在6-7月将触底反弹,政策分析也基本支撑这个结论。

所以,前期政策透支这一急跌因素明年会消失,GDP增速代表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明年会企稳。汽车行业增速的两大下滑因素明年都会好转。今年的急跌,又是符合规律的加速出清。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反倒是持币的投资人,可以研究研究这个行业,该准备入场播种了。

让我们一起期待12月继续下跌,争取超额完成全年-4%的销量增速水平。

(原创作品,原文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商业说。)

9月汽车厂商销量排名前十,唯一下滑的是上汽大众

10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为中汽协)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于9月产销量分别完成252.4万辆和256.5万辆,环别增长19.1%和17.4%,同别增长14.1%和12.8%。截至本月,今年来汽车产销已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五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究其原因,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介绍道,9月国内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成效日益显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供需循环逐步改善,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增强,叠加各地促进消费的相关改策、活动以及双节效应,汽车市场恢复形势继续向好,当月产销保持增长,展现了“金九”的实力。

基于9月的优异表现,今年前三季度中,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95.7万辆和1711.6万辆,累计汽车产销降幅已收窄至7%以内,同别下降6.7%和6.9%,降幅较1-8月分别继续收窄2.9和2.8个百分点。

从1-9月分车型的销量来看,乘用车完成1337.6万辆,同比下降124%,降幅比1-8月收窄3个百分点;商用车完成374.1万辆,同比增长19.8%,增幅较1-8月继续扩大2.5个百分点。从数量上看,乘用车占有近4/5的市场份额;从增速上看,乘用车累计增速目前仍为负值,商用车累计增速已实现个月同比正增长,且增幅持续扩大。

乘用车结构变化,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同比微降

数据显示,9月我国乘用车销量达208.8万辆,环比增长19%,同比增长8.1%,创年内新高。1-9月,乘用车共销售1337.6万辆,同比下降12.4%,降幅比1-8月收窄3.0个百分点。

具体到细分车型,与上月相比,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增速略低,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均呈两位数较快增长,SUV增速更为明显;前三季度来看,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降幅均收窄至10%以下,总体表现好于其他乘用车品种。

从乘用车分排量的销量变化来看,今年1.6升及以上排量乘用车的表视明最好于1.6L以下乘用车,同时,豪华车从4月以来一直保持大幅僧长。仅9月,豪华车销量达29万辆,同比增长31.6%,占乘用车市场份额为13.9%。对此,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分析认为,一是得益于当前乘用车市场增换购人群扩大,从而推动了一部分消费升级;二是豪华车市场降价幅度较大;三是可能与海外疫情有关,即海外疫情的蔓延导致很多人回国发展,进而带来了一部分中高端产品的消费需求。

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78.4万辆,同比增长7.5%,占乘用车销量总量的37.6%,占有率较上月提升0.3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微降0.2个百分点;1-9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487.3万辆,同比下降17.7%,市场份额为36.4%,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对于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回暖乏力,陈士华分析认为大致可分为两大主要原因,一是近两年汽车产业处于波动调整期,市场同样进行结构调整,合资品牌产品不断下探,挤压、抢占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中国品牌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影响;二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剧了主要由中国品牌组成的中低端市场压力,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低端市场的潜在消费人群对经济波动更为敏感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导致中国品牌销量下滑幅度高于整个行业水平。

但他进一步指出,6月、7月期间中国品牌乘用车已出现明显回升,此次同比微降,仅是金九银十阶段性抢购中出现的微幅波动,整体仍在稳步提升中。同时,中国品牌内部也在呈现分化,据中汽协统计,1-8月,超过85个中国品牌中,有近20个品牌累计销量同比增长,如长安、红旗等品牌。这意味着,只要产品力足够强大,中国品牌乘用车仍能在逆势中吸引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表现突出,产销量双双刷新9月历史记录

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别增长48.0%和67.7%。“这主要得益于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支持,及国内车企促进销售的有力举措,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本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刷新了9月历史记录。”陈士华表示。

从细分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9月份产销量分别为10.7万辆和11.2万辆,同别增长40.0%和7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9月产销量分别为2.9万辆和2.6万辆,同别增长89.5%和53.9%;燃料电池汽车9月产销分别完成3辆和1辆,同别下降.6%和99.2%。

从数据可以看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产品,当月产销量都有大幅增长,增幅超过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相反,今年热度高居不下的燃料电池汽车于市场中,整体表现仍较低迷。

今年1-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分别完成73.8万辆和73.4万辆,同别下降18.7%和17.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6.8万辆和57.9万辆,同别下降22.9%和1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万辆和15.4万辆,同别下降0.4%和13.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70辆和579辆,同别下降56.7%和53.7%。

从目前趋势来看,随着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回升,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降幅已经有明显收窄。如果能继续保持近几个月的增长势头,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的表现有望与去年持平。

四季度或延续销量增速,疫情危机仍不容忽视

对于接下来国内汽车市场走向,陈士华表示,四季度,商用车受政策、投资的拉动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乘用车方面,9月下旬开幕的北京国际车展推动了企业新品的全面投放,叠加各地促进消费政策的延续,都将对市场产生利好影响。基于此,中汽协相关负责人预测,全年汽车整体销量跌幅将小于此前10%的预期。

左起: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陈士华,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盖世汽车研究院资深分析师亦认为,基于目前国内经济强复苏,推动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大幅回升,同时,为了弥补上半年疫情带来的损失,车企下半年会加大营销力度,四季度国内车市仍将保持三季度的高昂热情。对于全年销量预期,他表示,轻型车(乘用车、微货、轻客、轻卡、皮卡)降幅将达6.2%,中重型载荷商用车涨幅预计25%-30%,优于此前预期。

但陈士华进一步指出,当前稳就业稳企业保民生压力仍较大,国内消费信心还未完全恢复,进而低端产品需求的完全释放尚需一段时间;同时,近期局部地区突发的疫情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车市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进入10月,海外疫情再次爆发,进而国内包括云南瑞丽、山东青岛等地区也已出现疫情。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10月11日在接受媒体访时认为,综合多方面因素,疫情秋冬季反弹已经开始,第二波疫情的发作已拉开序幕。

对于第二波疫情发作对车市带来的影响,陈士华分析指出,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当前疫情影响已逐步减弱,企业也基本建立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机制;针对秋冬季可能发生的疫情以及局部偶发性疫情,大部分企业已经开展了应对准备,具体集中在四方面:做好防疫物资的储备、完善防疫应急预案、预测市场需求并提前做好重要生产原材料及配件的储备、加强人员防疫知识培训。基于以上,他认为,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生产经营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产经营工作稳定,但不代表潜在隐患不会存在。今年初,疫情的爆发,上游供应链企业停工停产,无论是洲际、国际还是省际物流全面停摆,全球汽车产业链面临零部件断供危机。目前国内疫情影响逐渐减弱,“断供”风险已基本消除,但对于个别需要进口的核心零部件仍有该方面风险,“尤其是受地缘政治影响,SM电子物料,特别是芯片类零部件依然存在潜在的断供风险。”陈士华指出。

正是经历了疫情,我国汽车产业上下更加明白,唯有将关键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汽车产业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极大程度降低因地缘政治、经济、技术甚至于疫情等因素才来的不确定性。基于此,10月9日,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突出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院总理指出,“同时,要推动建立新能源汽车全国统一市场,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陈士华亦呼吁,扩大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及国产化,不断完善产业链,以建立较为稳固且强大的汽车产业。

此外,中汽协对于未来中国中国汽车市场相关政策提出相关建议,包括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持续刺激消费活力;加强对汽车企业的支持力度;科学评估新能源乘用车双积分政策的实施预期,并以市场导向为核心制定相关政策,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良心发展;鼓励企业走出去等等。“从经济、政策、市场等多方面综合考虑来看,2020年或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峰底年份,2021年将有望实现恢复性正增长。”陈士华如是说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月汽车销量排行榜完整榜单

疫情好转,车市回暖,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了191.0万辆,同比增长7.3%,增势迅猛,“金九银十”?的概念果然名不虚传。从近日乘联会公布的车企销量前十榜来看,9个品牌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仅有上汽大众出现销量下滑。

NO1?一汽大众?同比增长8.7%?同样名不虚传的还有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位列前二。其中一汽大众9月销量达到20.9万辆,成为唯一上20万+的车企,同比增长8.7%,远超第二名上汽大众4万多辆,可谓优势明显,旗下奥迪、大众、捷达三大品牌把高、中、低端市场涵盖完整,位居冠军也实至名归。

NO2上汽大众?同比下滑8.5%?9月,上汽大众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6.1万辆,同比下滑8.5%,成为前十车企中唯一销量下滑的车企,同时,这也是上汽大众连续三季度出现销量下滑,看来上汽大众得多看看自己产品布局的问题了,此外,之前的帕萨特对其销量也有不少影响。

NO3上汽通用?同比增长18.7%?9月,上汽通用零售销量14.7万辆,依旧位居厂商销量第三,其18.7%的增长速度相比其他车企百分之几的表现,显得十分亮眼。旗下两个主力品牌——别克与凯迪拉克都有巨大增幅,这与他们目前以价换量的策略有巨大关系。

NO4东风日产?同比增长5.3%?9月,东风日产零售销量11.9万辆,增长5.3%,位居第四。其中,离不开常年霸占轿车销量榜冠军轩逸的加油助威,9月,轩逸家族销量增长51.4%至57,438辆,这样的销量成绩甚至可直接媲美众多自主品牌销量。

NO5吉利汽车?同比增长6.4%?9月,吉利完成年目标66%,实现汽车销量11.8万辆,位居总排名第五,自主品牌里的第一。妥妥的自主品牌老大,目前吉利汽车基本涵盖了30万以内的所有细分市场,目前吉利品牌和领克品牌销量还在不断增涨。

NO6长安汽车?同比增长46.7%?前面提到上汽通用的18.7%增长速度已经显得十分亮眼,可长安汽车更猛!同比增长46.7%,零售量为9.8万辆,为前十厂商中销量增长幅度最大的车企。其销量主要得益于CS75系列、长安逸动以及UNI-T的持续热销,尤其是UNI-T车型,街上见到得越来越多。

NO7长城汽车?同比增长8.4%?9月,长城汽车单月零售量增长8.4%,卖了9万辆。其实在8月份,长城汽车是没有进入榜单前十的,不过得益于旗下哈弗、WEY、欧拉和长城四大品牌在“金九”的不断发力,长城汽车又重回榜单不会让人惊讶,只是没想到它居然把广汽丰田给挤出了前十。

NO8东风本田?同比增长20.2%?东风本田9月销量8.7万辆,同比增长20.2%。在今年汽车销售环境整体恶劣的情况下,东风本田一方面不断挖掘现有在售车型潜力,另一方面,推出像两厢思域这样的重磅走量车型,未来随着两厢思域的不断入市,东风本田销量可能还会有更好的表现。

NO9一汽丰田?同比增长37.4%?得益于新产品较好的市场反馈,以及品牌营销、技术投入和产品战略,一汽丰田表现也是非常不错,9月零售量为8.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7.4%。不过其同门兄弟广汽丰田带着同比24.62%的增幅仍然跌出了前十,让人意外。

NO10广汽本田?同比增长21.7%?广汽本田和一汽丰田的市场表现接近,9月零售量在8万辆左右,同比增幅为21.7%,?排名第十。增长迅猛的背后离不开雅阁的持续热销,9月雅阁销量达到22,563辆,同比增长10.4%,不出意外,或将再次夺得B级车销量第一。

图|网?文|漫流尾袋

9月汽车销量排名最全版:共515款,看看你的爱车上榜了没?

9月汽车销量排行榜:长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奇瑞集团、吉利。

1、长安汽车

9月销量:215411辆

10月10日,长安汽车公布了9月产销快报。快报显示,2022年9月长安汽车新车销量215,411辆(含长安福特和马自达),同比增长14.42%。2022年1-9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1680740辆,同比下降2.%。

2、比亚迪汽车

9月销量:201259辆

10月3日,比亚迪股份公布了最新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比亚迪股份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过20万辆,达到201259辆,同比增长151.2%;与去年同期的71099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相比,大涨183%。

其中,比亚迪汉家族销量314辆,比亚迪宋家族销量46475辆,比亚迪秦家族销量39515辆,比亚迪元家族销量23503辆,海豚销量24956辆。2022年1-9月,比亚迪股份累计新能源汽车销量1180054辆,同比增长249.56%。

3、上汽通用五菱

9月销量:164200辆

10月9日,上汽集团公布了旗下上汽通用五菱9月份产销数据。数据显示,9月份上汽通用五菱新车批发销量164200辆,与去年同期的150000辆相比,增长9.47%;与8月份的145100辆相比,环比增长13.16%。

2022年1-9月,上汽通用五菱累计新车销量1076391辆,与去年同期的1051441辆相比,增长2.37%。

4、奇瑞集团

9月销量:145380辆

10月8日,奇瑞控股集团公布了9月销量月报。月报显示,奇瑞集团9月销量145380辆,同比大涨92.1%。其中,奇瑞汽车销量112980辆,同比大涨112.6%;星途汽车销量7840辆,同比增长111.5%;捷途汽车销量19018辆,同比增长89.6%。

2022年1-9月,奇瑞集团累计汽车销量893930辆,同比增长37.3%。其中,奇瑞汽车累计销量679863辆,同比增长55%;星途汽车累计销量36412辆,同比增长67%;捷途汽车累计销量115734辆,同比增长11.8%。

5、吉利汽车

9月销量:130528辆

10月10日,吉利汽车控股公布了2022年9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控股9月销量130528辆,与去年同期的103936辆相比,增长约26%。

其中,吉利销量101533辆,同比增长15%(含几何品牌销量18649辆);领克品牌销量16177辆,同比增长2%;极氪品牌销量8276辆;睿蓝品牌销量4542辆。

2022年1-9月,吉利汽车控股累计销量989638辆,与去年同期的921796辆相比,增长约7%左右。其中,吉利累计销量794993辆,同比增长3%(含几何品牌销量104252辆);领克品牌销量123540辆,同比下降17%;极氪品牌累计销量39474辆;睿蓝品牌销量31631辆。

9月SUV销量前十出炉:国产车只有4款上榜,合资车占了6席

随着2020年9月份销量数据的公布,各大车型细分市场的销量排名相继出炉了。据乘联会公布的9月综合销量排名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91.2万辆,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12.2%;1-9月累计销量1292.7万辆,累计增速-12.5%,降幅进一步收窄。

其中,9月轿车销量达92.9万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13.0%;1-9月累计销量622.9万辆,同比下降15.0%,不过轿车依然是最大的细分市场。9月SUV销量达87.6万辆,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11.9%;1-9月累计销量为596.4万辆,同比下降7.3%,是恢复最快的细分市场。9月份MPV销量为10.6万辆,同比下降6.3%,环比增长7.8%;1-9月累计销量为73.4万辆,同比下降27.3%,MPV市场还是不太乐观。

从榜单上看,9月共计有1款轿车(比8月多了29款)、277款车SUV(比8月多了35款)、41款MPV(与8月少1款)取得销量,共计515款车型。那么,又有哪些轿车、SUV、MPV车型取得了比较好的销量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9月最全的销量排名吧

9月1款轿车销量排行榜

轿车方面,?东风日产轩逸以57525辆的绝对优势排到总榜第一,朗逸也回归了,销量达39595辆。前十名中,只有排第九名广汽本田雅阁一款B级车。自主品牌轿车方面,吉利帝豪、长安逸动表现出色,分别排第11、13名,前十排行榜中已经没有了自主品牌的身影。

9月277款SUV销量排行榜

SUV方面,哈弗H6凭借新老同堂依旧排第一,长安CS75被CR-V超越,位列第三,且与哈弗H6的差距被拉大!9月份自主品牌SUV在前15名仅剩下5席,退步明显,甚至前20也仅剩下6席了……

9月41款MPV销量排行榜

MPV方面,8月好不容易迎来了增长,不过9月份又同比下降了,且销量破万辆的依旧只有五菱宏光和别克GL8两款车型,宏光再破2万辆。

看看你的爱车排在第几,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月份汽车厂商销量排名出炉了吗?

自从2011年崛起以来,SUV一直是国内市场主旋律,凭借着良好的视野、宽敞的空间等优点成为人们除轿车以外的第二选择。俗话说:多人买的东西就一定不会差,毕竟市场表现不会说谎,既然如此,不如秉着这个“多人买”的原则,看看SUV销量排行榜前十中有哪些车型深的消费者喜爱的呢?9月SUV销量前十出炉:国产车只有4款上榜,合资车占了6席

NO.10:本田XR-V

销量:16984辆

售价:12.79-17.59万元

本田XR-V作为旗下入门款SUV,凭借出色的空间优化能力成功将身为小型SUV的劣势转换为优势,并且经过中期改款后,整车造型更加年轻时尚。动力系统换装本田思域同款1.5T发动机,最大马力177匹,峰值扭矩220Nm,一时间让其拥有钢炮SUV称号。

NO.9:本田缤智

销量:17072辆

售价:12.78-17.68万元

本田缤智与?本田XR-V同为兄弟车型,两车差别主要集中在外观方面,缤智比较偏居家风格,而XR-V则更强调个性运动化。选择哪款就任凭个人喜好,不过就我个人看来,广汽本田在做工方面要比东风本田要好上一些。

NO.8:大众探岳

销量:17215辆

售价:18.69-26.49万元

大众探岳之所以能进入榜单第八位,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终端有着大幅现金优惠,低配1.4T车型提车价已经突破14万元,另一方面是途观L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取得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的成绩,导致一部分有意欲购买途观L的消费者选择与它同级的探岳。而在产品力方面,探岳表现同样出色,虽然没有经过加长,车身长度不到4米6,但的得益于大众优秀的空间优化能力,使得探岳拥有越级的后排乘坐空间。另外,即便是全系最低配,也依然配备定速巡航、倒车雷达、8英寸中控显示屏等实用功能,对于车辆配置需求不高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入门款,毕竟不到14万就能买到中型SUV还是非常划算的。

NO.7:吉利博越

销量:17513辆

售价:8.88-15.68万元

自从博越推出“Pro”版车型后,新老同堂销售一直是其销量有力增长点,不过在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中,博越销量不升反降实属让人摸不着头脑。上车质网查询才发现,博越双离合变速箱在行驶时存在低速顿挫问题,难怪销量下跌。希望厂家能正视问题,给到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以及提供补偿方案,始终放任不管的话,久而久之,很可能对车型口碑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NO.6:丰田RAV4荣放

销量:18318辆

售价:17.48-25.88万元

自进入国内以来,丰田荣放凭借皮实耐用、经济实惠以及超高保值率的车型特征迅速征服广大消费者,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做出迭代升级以保证其产品竞争力。目前在售的新款荣放野性化元素更加明显,这使得它拥有不同于同级竞争对手的外观造型,在辨识度方面更胜一筹。TNGA架构下荣放变得更加安全,新车被动安全方面标配8安全气囊,同时A柱、B柱等碰撞受力点均用高强度热成型钢,给到人员更周全的安全呵护。主动安全方面全系带有L2级别自动驾驶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防碰撞预警、主动刹车、车道保持等行车安全配置。除此之外,新车首次配备THS混合动力系统,在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方面取得平衡,同级独创E-FOUR电动四驱系统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NO.5:荣威RX5

销量:18630辆

售价:9.98-13.98万元

最近国产SUV总是喜欢搞“超大杯”双车战略,荣威RX5也不例外。经过重新设计的RX5?PLUS外形更加年轻运动,尤其是贯穿全车的荧光绿装饰条,更是凸显其与众不同的一面。当然,以互联网SUV起家的它自然在车机方面有所升级,新车搭载与阿里共同研发的VENUS智能车机互联系统,界面菜单UI更加扁平,美感度直线上升,小程序的加入也能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便利性。

NO.4:大众途观L

销量:122辆

售价:21.58-31.18万元

大众不愧为大众,虽然经过中保研碰撞后低迷过几个月时间,但随着终端优惠的加大,消费者还是抵抗不住“真香”定律。不过我想说的是,一台车连最基本的安全都做不好,搞国内外区别对待,纵使它在其它方面再有性价比,我们都应该去唾弃它。但无奈销量证明国人就是黄忠,而大众就是周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NO.3:长安CS75

销量:25180辆

售价:10.69-15.49万元(CS75?PLUS)、10.39-11.99万元(CS75)

很可惜,长安CS75在前几个月有望终结哈弗H6连续80多个月的销量冠军,但无奈市场认可度还差那么一丢丢,导致始终没能突破。更令长安难受的是,不仅没能拉哈弗H6下马,而且还赔上了自己第二名的位置,如今只能屈居季军。但抛开这些外在要素不谈,单看CS75产品力的话还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全系用爱信自动变速箱,在稳定性方面对比用双离合车型有着明显优势。

NO.2:本田CR-V

销量:27447辆

售价:16.98-27.68万元

本田CR-V刚刚进行中期改款,补齐老款车型在外形、配置以及隔音等方面的缺点,使其市场关注度再次上升。外加广汽本田皓影最近也遇到些小麻烦,部分客户回流至CR-V处,在天时地利完美结合下成功登上榜单第二位,而且未来终端优惠进一步扩大后,销量有望继续攀升。

NO.1:哈弗H6

销量:39168辆

售价:9.8-14.1万元

闭着眼睛猜都能猜到哈弗又一次成功卫冕,虽然在前几个月颇有被反超趋势,但随着第三代哈弗H6上市,哈弗H6用接近4万辆的成绩再一次向其它车企证明自身标杆地位。新哈弗H6外形一改过去成熟稳重风格,变得更加凶悍且运动,并且,新哈弗H6支持三屏联动功能,能随时随地将车机信息映射在不同屏幕当中,无论是科技感还是实用性相比老款都有着巨大飞跃。除此之外,新老同堂销售有效降低购买门槛,从而覆盖更多消费群体,销量也会进一步腾飞,预计短时间内很难有车型能完成对其的超越。

十款SUV之中有各位关注的车型吗?目前处于“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下半场,车企为弥补上半年落下的进步往往会给出比较有诚意的优惠政策,选择在这个时候入手不失为一个好时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日系车企9月销量报告:前三季度仅丰田增长,本田日产Q4冲量

出炉了,2021年9月汽车销量如下:

日产轩逸9月销量39250辆,再次夺得轿车销量排行榜第一名,自新款轩逸发布以来,销量节节上升,超过了曾经霸占冠军的大众朗逸,成为家用轿车标杆。不过9月销量同比下跌较大,下跌达到了31.8%,8月销量47937辆,9月却没有超过4万台,不知道是何原因。

宏光MINI 9月销量35169辆,超过了大众朗逸,再次夺得轿车销量亚军,同比上升142.6%,成为轿车销量上升最多的车型。相比之下,8月销量为32847辆,排行第三位,9月排名上升了一位。这款小巧可爱的电动车,价格实惠,深受国人喜爱,还深得**姐的欢心,只要不出意外,这款车的销量会持续火爆下去。

9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排行榜出炉,轩逸再次夺冠,自主仅一款入选

2020年9月的车市表现基本上走出了疫情的“阴霾”。中汽协数据显示,国内汽车9月销量为256.5万辆,同比增长12.8%,已经超过了2018年的水平,持平2016年的表现,算是产销两旺。

至此,包括丰田、本田、日产在内的日系品牌都迎来了销量的历史新高,并且丰田、日产都实现了连续六个月的增长,而本田虽然因为东风本田身处疫情中心的拖累,但也已经是连续三个月销量上涨。

数据上看,丰田和本田已经在前三季度完成了百万辆的销售,特别是在9月份双双增速超过20%,势头正猛。其中,丰田的全年目标完成率达到了71.7%,遥遥领先于对手;本田的目标完成率则为68.8%。

日产和马自达只能算是回到正常状态,这里面更多是因为大势回升的带动,都仅是个位数的增长,并没有看到新车带来的贡献。(说明:日产乘用车数据包括了东风启辰品牌)

从销量榜单来看,曾经一度占据日系品牌榜首位置的日产已经滑落到第三位,现在形成了本田和丰田双雄格局。只是从发展角度来看,由于讴歌的“路人角色”,使得本田超越丰田的机会几乎不存在——去年单单是雷克萨斯就给丰田中国贡献了20万辆的销量。

今年,雷克萨斯方面给出的数据显示,?1-9月这一日系豪华品牌销量为15.8万辆,9月单月销量为2万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雷克萨斯曾经提出过“2020年中国销量30万辆”的目标,这从目前的进度来看基本不可能实现了,但至少能够超越去年20万辆的水平。

毫无疑问,丰田在2020年的销量跃升,主要得益于这一轮产品的双车投放。并且这次的成功不仅仅是简单的产品换代,更关键在于这是丰田近15年来最大的一次技术更新,从而引爆了消费者的追捧。再加上丰田长期坚持的品牌灌输,从而在2020年实现了销量的跃升和品牌溢价的双重胜利。

今年以来,广汽丰田频频刷新记录,9月份销量超过8万辆是企业历史上首次,也基本追平了一汽丰田。这也不奇怪,两家车企现在在产品上基本一致,广丰用?汉兰达的销量追平了一丰的卡罗拉,未来两家势必齐头并进。

从轿车榜单中可以看到,卡罗拉单车销量逼近4万辆,这还是没有新老同堂的前提下达成的,意味着这款车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车销量第一。而广丰方面导入的雷凌,在经过了一代车型的铺垫后,现在已经达到了2.6万辆的单月成绩,甚至马上要追平本田思域的年度销量。

至于凯美瑞和亚洲龙,双车超过3万辆的表现已经领先了本田的雅阁和INSPIRE。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双车投放在虽然凯美瑞和亚洲龙上有一定的级别差距,可是从合资车企的角度,一丰并没有认为亚洲龙比凯美瑞更高级,这也使得两款车型终端价格非常接近,由此整个丰田拓宽了B级车市场。可能从广丰的角度来说,一丰的这一做法有点针锋相对,可是从结果上说,整个丰田在B级车市占率大大提升,确保了凯美瑞没有进行价格战,也是另一种收获。

至于小型车领域,丰田如果不导入全新一代雅力士的话,基本上就是现有车型继续卖,在成本已经分摊的前提下利润率也不低。?

在SUV领域也是同样的举措,双车投放换来了整个丰田SUV序列强势拉升,以及在终端价格上的稳健。

背后的逻辑在于,之前为了解决销量和市占率问题,即便RAV4冲到万辆以上也会受到CR-V、奇骏的压力,不得已之下只能进行促销优惠。但是随着双车投放,一半压力由广汽丰田承担,一汽丰田不用在考虑其SUV是否是日系SUV前三,只要确保销量稳定就好,反映到价格上就可以确保价格稳健。实际上,目前RAV4和威兰达也是日系紧凑型SUV中少有能够贴近20万元价格区间销售的产品。

如无意外,在第四季度丰田将会释放多款重磅新车,包括基于卡罗拉加长的A+级轿车、全新汉兰达和全新塞纳,甚至还可能推出Harrier。这些产品同样将基于双车投放的策略抢占中国市场,所以要说“2021年丰田不行了”,那是不可能的,预计两家丰田合资公司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红利期。

本田在2020年的销量表现算是出人意料,毕竟处于疫情中心的东风本田要比别的车企多停产一个月,可是现在看起来已经追平了广本。而且从同比数据来看,两家本田的合资车企都仅仅是下滑了4-5%左右,只要在第四季度稍微发力——现在已经投放了飞度和来福酱两款车型——大概率会在年终完成之前定下的不低于155万辆的目标。?

从产品销量来看,东本在9月明显开始放量,包括CR-V已经逼近3万辆、思域也是接近2.5万辆、XR-V也同样冲到了2万辆,仅仅是这三款车型就占到了东本总量的八成以上。东本方面预计有两个原因,一是尽可能在金九银十期间补上今年上半年的缺口,当前CR-V和思域还能保持住竞争优势;二是东风集团今年业绩压力颇大,据说要求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要全力达成目标。

因此东本在9月份爆发出的销售能力几乎有点“压榨潜力”了。其实,除了思域、CR-V、XR-V之外,东本其他车型的表现可谓“堪忧”,都是三五千辆的水平。看得出来,东本经销商不愿意在非主力车型上投入太多的精力,而东本的商务政策也应该不太关注于非主力车型。尽管从现在来看,东本只要依靠三款车型就能活得不错,可是进入到新车不足、现有车型临近换代的2021年,对东本的销量压力就会陡增。

除此之外,在双车策略下导入的“Life”,被东本命名为“来福酱”,这款车型的声势明显不如广本飞度,如果东本再不发力,随着两家合资车企产品投放的一致性,东本势必被广本超越。

相比东风本田,广汽本田车型销量的均衡性明显更强,包括飞度、缤智、皓影、凌派都是月销万辆以上的车型,而雅阁则毫无意外的是核心主力。可以看到,广本正在确保雅阁单车在中高级车市场的压制力,在帕萨特和迈腾后继乏力的情况下,雅阁继续维持月销量2万辆的高位,并且得益于锐·混动车型的出色表现,已经占到了雅阁总量的20%以上。

另一个亮点是飞度,9月飞度正式开始交付,而这个月销量就达到了1.2万辆。可能飞度初期上量比较快,但是只要稳定在万辆左右,就能成为广本的第二个细分市场冠军车型——POLO现在已经退居5000辆级别,致炫也只是偶尔触及8000辆。在整个小型车市场萎缩的前提下,飞度能够贴近万辆水平已是一种成功。

值得注意的是,广汽本田正在将原来本田中国用于出口的合资工厂重新改造,用于新能源车的生产。相关信息显示,广本在现有厂区新增一条汽车生产线,年产新能源乘用车12万辆,由冲压车间、焊装车间、合成树脂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电池组装车间、发动机装配车间、零件仓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

这里提及有电池组装车间和发动机装配车间,意味着这个新工厂可能不单单是生产纯电动车,还会包括PHEV车型等等,这和广汽导入皓影PHEV,甚至雅阁PHEV车型的预测是一致的。

东风日产在今年前9个月实现了76万辆左右的销量,同比下滑7.4%,下滑幅度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特别是今年东风集团要求两大“现金牛”企业要确保今年的目标完成,所以东风日产现在是进入了“100天冲刺”状态,营销大楼的销量计数板每时每刻都在提醒。

事实上,从东风日产的表现来看,这家车企依然保持了日系合资车企第一的势头,只是说目前在特殊情况下重点投到了一款车型上——那就是轩逸。

实际上,今年上汽大众朗逸已经退出了单一车型销量冠军的争夺,而轩逸则已经连续几个月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最大的车型。虽然轩逸是两代同堂在销售,但是9月份拿下的5.7万辆的数据却是实实在在的。

对于东风日产来说,2020年是产品小年,基本上没有全新产品的投放,那重点就是维持住现有产品的规模优势。再叠加了疫情因素的影响下,东风日产决定将大部分的营销投放到轩逸上面,争取以轩逸的单点突破来稳住基盘。从目前的结果看来这个策略非常成功,并且很可能轩逸将在今年达到前所未有的单车型年销50万辆的巅峰。

轩逸的强势自然也挤压了日产其他轿车的空间,尤其是同平台的蓝鸟,销量基本归零。反而是老当益壮的骐达在今年改款后迎来了一波上涨,9月销量超过了7000辆,估计也是在高尔夫和飞度上量之前的最后一波。其实东风日产应该趁着劲客生命周期还有段时间,把劲客对标飞度拉一波销量,来弥补东风日产入门车型较弱的短板。

好在东风日产的SUV家族还是有“定海神针”般的表现,奇骏稳定在2万辆、逍客稳定在1.5万辆,预计完成今年的目标不是难事。但是难关在于明年——这两款车型都进入换代末期,而本田的皓影和丰田的RAV4等车型正在起量,还要面对锐际这样重返市场的产品,压力骤升。

马自达方面,长安马自达投放了全新车型CX-30和全新昂克赛拉,看上去成为今年销量的助推器。前者月均销量在2000辆左右,后者则已经恢复到9000辆的水平,这对于一个三线车企来说已经非常难得。

结论就是,三线车企虽说处于边缘,但是新车导入不能停,否则销量就会一跌再跌,典型就是一汽马自达和广汽三菱,基本上只能以几千辆的月销量来维持一家车企的运营。

其余品牌就不再多提,英菲尼迪目前看来是更有希望活下去的日系高端品牌——日产自己也不再说英菲尼迪是定位于豪华品牌,而更像是“NISSAN?PLUS”。这种定位上的调整,配合明年QX60如果能够在中国投产,那么或许真的还能再冲一下,看是否能够跨过十万级别。

文|JackieLXX

图|JackieLXX?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月车企销量TOP 10丨吉利、长安、长城强势入围,广丰跌出前十

一般来说,汽车行业赶上“金九银十”会出现供需两旺的形式,各大车企距离年终交卷越来越近,纷纷牟足劲抢占市场份额。据乘联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达到了191.2万辆,同比增长7.4%,环比增长12.2%,车市猛增势头不减。作为国内汽车市场体量最大的紧凑级轿车,在9月份也是进入到旺销期,编辑根据乘联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整理了9月紧凑型轿车销量TOP10。

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9月份轿车销量92.9万辆,同比增长8.2%,环比增长13.0%。其中?日产轩逸继续稳坐第一,单月全国销量为57548台,相比2019年9月份同比增长51.2%。在经过换代以后,日产轩逸在外观设计上更加偏向年轻化,很好的迎合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已经连续数月稳坐销冠宝座。

第二、第三名分别为大众朗逸和丰田卡罗拉,其中大众朗逸以月销48313台的出色成绩,紧追轩逸,相比去年同期跌幅为0.7%。而反观卡罗拉,在9月份以37370台的月销成绩,挤掉别克英朗,晋级第三名。

从榜单显示的信息来看,自主汽车品牌仅吉利帝豪入选,以月销20321台出色表现排名第八,领先本田思域。相比去年同期,帝豪增幅达到了28%。全新别克英朗在回归四缸发动机后,销量上涨趋势明显,相比去年同期涨幅14.5%。

从数据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回暖势头明显,进入下半场后,部分车企选择在这一时间段持续发力,有不少全新车型加入进来。不过紧凑型轿车销量排行榜来看,各个车型竞争依然十分激烈,以合资品牌车型占据主导地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今日(10月13日),乘联会发布9月最新销量数据。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1万辆,同比增长7.3%,呈现出明显回暖的态势。与此同时,各大厂商的排名也已出炉,从榜单TOP?10?中可以看到,排名前三的依旧是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吉利、长安、长城三家自主车企入围前十,并且排名较靠前;而其余位置由四家日系车企占据,不过广汽丰田则跌出前十位置。

从榜单数据来看,南北大众两兄弟依旧保持强势,其中一汽-大众9月销量达到20.9万辆,同比增长8.7%;而上汽大众9月销量达16.1万辆,同比下滑8.5%。

当然,两者出现分歧其实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一汽-大众相较于上汽大众有着更为完善的品牌体系,旗下拥有大众、捷达和奥迪三大品牌,分别覆盖主流、中低端以及豪华市场,而上汽大众唯有大众和斯柯达撑腰,双拳难敌众手;其二,也就是产品层面,目前一汽-大众旗下SUV探歌、探岳市场火热,风头有盖过途观L之势,而作为上汽大众的明星产品,朗逸近期也是被轩逸抢去很大一部分市场。由此看来,上汽大众还需要在产品层面多发力。

排名第三的依旧是上汽通用,数据显示,上汽通用9月零售销量14.7万辆,同比增长18.7%,相对于今年上半年的持续下滑已经慢慢找回了节奏。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旗下别克、凯迪拉克两大品牌的强势增长,其中别克9月销量增长28%至98722辆,凯迪拉克则增长41.7%至26000辆,不过雪佛兰依旧出现下滑。

其中别克销量的增长,离不开旗下主流轿车产品英朗重返四缸发动机,目前销量已经稳定3万台,重新回到轿车销量排行榜前列。至于凯迪拉克,在丢失了二线豪华品牌销冠后,其对旗下多款车型进行降价销售,在9月份顺利反超雷克萨斯,夺回榜首的位置。

比较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方面吉利、长安和长城均挤进前十,并且排名比较靠前,三家自主车企合计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份额的16.1%。其中,排名靠前的依旧是吉利,9月销量达到11.8万辆,同比增长6.4%。得益于旗下多款新品的投放,以及领克品牌销量的持续增长,保证了吉利在自主品牌中的地位。

紧随其后的就是长安,数据显示,9月长安销量达到9.8万辆,同比增长46.7%,增速十分迅猛,当然也是前十厂商中销量增长幅度最大的车企。从此前长安公布的数据来看,主要还是旗下CS75系列、逸动以及UNI-T的持续热销,其中CS75系列9月销量25724辆,UNI-T和逸动销量分别为10601辆和18481辆,三大明星系列车型助推品牌销量增长。

再来看看长城汽车,9月销量达到9万辆,同比增长8.4%,旗下哈弗、欧拉、长城皮卡及WEY品牌均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特别是哈弗H6,在第二代哈弗H6与第三代哈弗H6“双剑合璧”的情况下,其9月销量达40475辆,同比增长28%,明星车型名副其实。

除了以上提及到的品牌以外,榜单剩下的四个席位全部由日系合资车企占据。其中,东风日产排名靠前,9月销量增长5.3%至11.9万辆,光轩逸一款车型销量就达到57438辆,不得不说,这个新老同堂销售的策略确实见效。

至于东风本田、一汽丰田和广汽本田这三家车企,其市场销量均稳定在8万辆左右,同比增幅分别为20.2%、37.4%和21.7%。比较值得一提的是,本月广汽丰田在9月份未能挤进前十,不过根据广汽集团数据显示,其9月销量增长25%至81000辆,和其他品牌相差并不算大。

总的来说,从目前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多家车企的销量仍然保持着高速的增长,这无疑为车市打了一针强心剂。“金九”已过,在接下来的“银十”,各大厂家会不会带来更多惊喜呢?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