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没有这几台SUV,长城或许很难成为今天的长城!

2.商务部: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可加大对俄罗斯出口

3.没钱也快乐!随便玩玩的北京212,顶配10万的纯越野SUV!

4.WRC比赛中都有哪些车?

5.看看“战斗民族”造过的那些硬核座驾

6.细说长城发展史—前20年发展

拉达汽车改装_拉达汽车老式

不会。汽车后保皮就是给买来的汽车更换皮套组件,对于汽车改装,部分很少的不伤筋动骨的改装,可以自己尝试下,下汽车门板皮的更换,斯柯达野帝后保上面的灯不会亮。斯柯达SKODA,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经典品牌之一,总部位于捷克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生产商之一。该品牌创立于1895年。

如果没有这几台SUV,长城或许很难成为今天的长城!

小鹏在最近发布了一款新车P7,底盘说是联合保时捷工程,中德双方工程师共同开发和调校,历经4国8地,在西班牙IDIADA秘密试车场进行多轮专业测试,结果“大幅领先同价位车型,越级比肩百万级跑车”。

这事听起来很给力,四舍五入相当于花一辆国产车的价格买一辆保时捷Taycan,小鹏说这是国内极少数和保时捷合作打造的车型。

实际上,如果这两年有关注自主品牌,不难发现有很多车都是“保时捷工程”调校,从轿车到SUV,从燃油车到电动车甚至到卡车,都有这家公司的身影。

新鲜的除了小鹏P7,还有荣威i6 Plus、理想One、吉利博越Pro、传祺GA3/GS4,最早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的华晨中华,早期的M1(后来改名为“尊驰”)、酷宝和骏捷都是保时捷工程的作品。

都说雅马哈不务正业,从木头到钢琴再到浴缸、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应有尽有,要不是日本的经济泡沫破灭了,说不准现在多了一项超跑的业务。

其实德国人一不务正业也是没边了,保时捷工程和保时捷设计全是保时捷用来赚外快的副业。

后者和华为等一堆品牌跨界联名,没事就设计游艇、眼镜、钱包、打火机和移动硬盘;前者为主机厂提供一些工程技术和解决方案,不是纯技术部门。

共同点是两者和常说的保时捷汽车没什么联系,仅属于保时捷汽车的子公司,好比保利有卖和卖房子的部门,但两者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

至于这两年不断有“保时捷(工程)调校”的国产新车,原因是他们在2015年成立了上海分公司,很显然接了很多单子。

当时有消息认为这是保时捷国产的前兆,实际是来中国扩大业(捞)务(钱)的。

效果嘛应该有一些,但主导的依然是主机厂原底盘的设计和调校,好比路特斯工程调校的青年莲花,你难道真以为此莲花乃彼莲花?

“保时捷工程调校”这几个字更像是自主品牌的一次镀金。

国人怎么说呢,一方面对自主品牌的三大件不放心,另一方面心里没有一杆秤,开过也不懂得分辨好坏,即使调得再好,没有人在耳边多一句“这玩意好”,他们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

自主品牌也知道的,与其在底盘下足功夫,不如把这笔钱交给“保时捷工程调校”,当然也有调好了,再交点钱镀金的负责任车企。

消费者一看连试也不用试,金字招牌摆在这。直接打定金买单,以后又多了一笔谈资,“我这车保时捷改的”。

听起来保时捷工程像一位笑眯眯收钱的反派,专吃别人没有品牌力这一块,但保时捷不是这些年才创办这个部门,早在波尔舍博士造车之前,第一家公司就是保时捷工程这样的咨询服务公司。

他老人家白手起家的时候,一开始为别人设计车身、悬挂和汽车/摩托/航空发动机,甲壳虫原型车Typ60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之一,后来看别人造的车不顺眼,干脆自起炉灶。

幸好保时捷没有放弃老本行,这个外包部门通过承包业务、和不同车企的合作,捞到的钱多次拯救了濒临破产的保时捷,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保时捷工程不务正业的代表作。

离我们最近的保时捷C88

这个"不务正业"的指数只有一颗星,毕竟是一款汽车。

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国家庭轿车”,希望小汽车开进千家万户,邀请全球20家车企参加,如果中标的话,未来将和一汽合资生产,最终只有保时捷C88和奔驰FCC有机会在1994年的北京车展亮相。

▲奔驰FCC,相比保时捷工程只是拿出一辆概念车,奔驰对这车是很认真的

C88的“C”代表了“China”(中国)、“Cheap”(廉价)、“Comfort”(舒适)和“Clear”(环保),说白了这是一辆中国人买得起的舒适省油小车。

这车的从图纸到概念车只花了四个月,但看得出保时捷做了一定的调研,每一项都都很符合90年代的消费水平和需求。

先说造型,量产的话三厢绝对比两厢的FCC有戏,再有这SUV的离地间隙,说是考虑到中国的用车环境和农村路况。

动力使用1.1L四缸机,拥有68马力,百公里加速16秒,极速居然有165KM/H。

更惊人的是,他们严格拥护中国的生育政策,后排专门只放了一张儿童座椅,这应该是少数几款提供儿童座椅的概念车了。

此外保时捷发现“8”在中国是数字,“88”既是“发发”,也是定价8.8万元。

换句话说,我们差一点不到10万块钱就买得到保时捷,比起当年20万的普桑更经济实惠,更不是众泰这样的冒品。

为了表示诚意,时任CEO魏德金在发布会用中文介绍C88,拿这辆概念车完全是免费的,只是这个到最后不了了之,C88成为斯图加特博物馆的展车,FCC成为今天的A级。

半部保时捷的奥迪RS2/奔驰500E

前面说到保时捷工程和保时捷汽车没什么联系,当然你要是钱给到位了,保时捷也可以让他们有联系,奥迪RS2和奔驰500E就是这么诞生的。

上世纪80年代,有先天性短板的911竞争力逐渐下降,销量是一天不如一天,保时捷斥巨资准备用前中置后驱的928取代911,可惜911粉丝们不买账。

再碰上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全球股市暴跌且德国马克不断升值,保时捷的人员流失严重,工厂一度停滞,游走在破产的边缘。

▲保时捷928

为了活下去,干脆在90年代初期为奥迪、奔驰研发高性能车。

彼时的奥迪quattro凭借四驱系统和保时捷的双离合变速箱统治了WRC,皮耶希很清楚“周日赛车,周一卖车”的金科玉律,不如推出一款民用版赛车,这就有了RS的开端RS2 Avant。

保时捷负责改装这副2.2L涡轮五缸机,拥有315马力和410牛米,在四驱系统的帮助下,零百加速仅需4.8秒,相比C36 AMG和E36 M3都在6秒左右。

0到48KM/H更是只有1.5秒,比同时期627马力的迈凯伦F1快了0.2秒,甚至快过和一些F1赛车。

诚然RS2是基于奥迪80 Avant改装的,但奥迪希望RS2有更多保时捷的灵魂-外观不仅使用964的后视镜和轮毂,RS标志下也有一行低调的银色“Porsche”。

这不是蹭光环,所有RS2都在祖文豪森工厂手工组装,这正是959的诞生地。最终RS2一炮打响,本来两家人生产2200辆车,最终却有2891辆RS2走下生产线。

同样的,奔驰在80年代末期他们正忙于研发新一代S级即“虎头奔”,腾不出手研发高性能房车,于是找到保时捷,让他们重新设计E级的机舱和底盘,以塞得下SL的5.0L V8发动机。

不过奔驰在这个项目中占主导地位,他们称500E为“披着羊皮的狼”,希望更偏向于奔驰的房车风格。

所以外观和普通E级没什么区别,325马力、480牛米的发动机匹配的是4速AT变速箱,零百加速是5.5秒,更注重的是高速巡航,极速限制在260KM/H。

每一辆500E都是奔驰先发白车身给保时捷,对方完成行走系统的改装,之后再发回奔驰喷漆,最后再交给保时捷安装发动机,整个过程耗时18天。

有意思的是在500E生产末期,有120个特殊客户追加的订单刚好碰上了RS2 Avant,这两款车一度共线生产过。

家庭版保时捷

除了这些性能车,保时捷工程也很乐意和家用车品牌合作。

80年代的保时捷一样是萎靡不振,时任CEO彼得·舒茨告诉费利·波尔舍和他的外甥皮耶希,要是公司一直亏损到80年代末期,就应该考虑卖掉了。

这时候保时捷工程再次上线了,仅仅年这一年就帮拉达和西亚特完成了新车和发动机的开发。

早在19年,前苏联车企伏尔加旗下的拉达有意和合作多年的菲亚特开发一款小型家用车,意大利人担心新车不利于自己的销售,拒绝了对方的要求。

拉达不知道通过谁的关系,拉来了位于西德的保时捷,一个要车,一个要钱,两者一拍即合开工了。

整个项目一直持续了5年,保时捷的工程师在全世界最寒冷的地区之一东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大量的道路测试。

终于在年,作为拉达第二款脱离菲亚特的车型,进军海外市场的Samara正式问世。

为了提高知名度,拉达很积极地参加欧洲的越野拉力赛乃至最凶残的B组赛,Samara T3就直接搭载了959的四驱系统和3.6L发动机。

再有一款车型是西亚特Ibiza,这车大有来头,外观是Italdesign、Karmann这两位大牌设计公司操刀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和保时捷一起研发完成。

一打开引擎盖就看得到盖板的“System Porsche”,要印这一串字必须每辆车给保时捷7马克的版权费,哪怕只有63马力和96牛米,最强的1.7L也不过100马力。

但当年的年轻人一看到上面印着的“Porsche”,心理马力自动增加20匹,心情莫名奇妙地澎湃起来。

虽然我们错过了10万块钱的保时捷C88,不过Ibiza是有国产的,即南汽英格尔/新雅途,这两款车在1999年投产,2008年就停产了,现在只有一些三四线城市才见得到。

机械在行,设计也在行

除了整车,保时捷也做一些奇奇怪怪的车身设计。

上世纪30年代末期,人称“山路之王”的德国人Hans Stuck决定挑战陆地最速记录,他相信奔驰可以造一辆特殊的赛车做到,这个项目得到的支持,随后在1937年正式开始。

既然要跑得最快,车身阻力一定要小,同时要有充足的下压力,不然就有可能出现当年勒芒24小时奔驰CLR在慕尚大直道腾飞的场景,所以这么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波尔舍博士。

他一开始的设计目标是550KM/H,只是有人在1939年把记录提高到600KM/H,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目标设定在750KM/H。

所以你见到的T80俨然是真正意义的陆地飞行器,车身极其低矮、流线和光滑,风阻系数只有0.18,两边有类似于飞机的机翼,整车就像深海怪兽一样给人恐惧感。

这头怪兽的心脏是奔驰代号为DB 603的44.5L V12发动机,拥有3000马力,后来搭载于梅塞施密特Bf 109战斗机。

称T80为“Black Bird”,准备喷上纳粹代表性的标志和颜色,他们将在德国境内修一条10公里的大直线高速,在1940年1月通过电视直播向全世界展示德国的先进技术。

很可惜的是,二战在1939年9月爆发,T80从此尘封在车库中,没有人知道这辆车到底跑得到750KM/H吗。

续写汽车史的趣事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不务正业”就这?再离谱也是和民用车或性能车、赛车相关的,人家雅马哈那才是真正的离谱,别急,这还没完。

冲浪艇品牌Seabob有一款Cayago F7就是保时捷工程协助开发和设计的;

林德叉车的人体工程学也是保时捷设计的;

连空客A310的部分人体工程学也是保时捷搞定的;

在1959年和1981年,保时捷推出过航空发动机;

哈雷在2002年的V-Rod发动机也是和保时捷工程一起做的;

再有15年开发过流动医疗车;为德军设计军用越野车;2010年开始为斯堪尼亚卡车提供技术支持;以及为Terex Cranes这类重型机械设计车厢。

其实这些合作回头看看挺有意思的,居然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家人有这么一腿,至于保时捷工程能不能达到保时捷的一半威力,没有一个量化的数据标准,但至少给整部汽车史增加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唯独今天的保时捷汽车家大业大,更何况有大众撑腰,很难出现80年代、90年代的窘境,只是要再见到RS2 Avant、500E这些“半部保时捷”就很难喽。希望我们的自主品牌经过“保时捷工程”调校,能够出那么一两车型,可以续写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吧。

-----------------------------------------------------------

已经有数十万爱车的伙伴集聚在此想懂车就加入我们吧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车辙(直接输入车辙或长按复制微信号cartracks)等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商务部: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可加大对俄罗斯出口

作为国内最大的SUV制造商,长城汽车浸*SUV市场多年。在很多长城车主或者长城车迷们的眼中,这个汽车品牌之所以能成为国内顶级、全球一流,靠的就是十年前推出的一台神车——哈弗H6!

的确,作为长城汽车最成功的车型之一,?哈弗H6在上市十年之间,销量贡献高达千万,不负“神车”之名。但是,长城的成功之路,却并非哈弗H6凭借着一己之力完成的。在哈弗H6之前、在哈弗H6之后,有众多车型甚至也有很多不为当代人所知的车型,默默地起到了垫脚石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长城汽车在历史发展中,制造出了哪些“阶梯式车型”。

长城的造车梦,从一台魔改北京212开始

长城最早诞生于16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长城汽车最早并没有生产整车的能力。所以,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长城的主要业务是改装汽车。直到年之后,长城汽车通过多年来的汽车改装经验,基于80年代的“国民神车”BJ130,魔改出了一台被命名为CC130的载货汽车。

不过,CC130并不是长城这一时期的主角。为了开拓乘用车市场,长城汽车在八十年代,还推出了一台基于BJ212打造的八座旅行车——CC513。可以说,CC513是长城SUV的“鼻祖”。虽然这辆车并没有长城的自主知识产权,但改装都能改得比原版更好,这也奠定了长城汽车的造车信心。

自此,长城汽车确立了以后的整车生产路线,长城造车的生意也渐渐有所起色。

保定车神魏建军掌舵,起家于皮卡却忠爱乘用车

在长城开始造车后不久,一场意外却如同晴天霹雳,让长城几乎陷入瘫痪。当长城汽车的生意刚刚迈向正轨之时,长城汽车老总魏得良先生却因意外去世。不久后,时年只有26岁的魏建军,也就是魏得良先生的侄子、长城集团现任掌舵人,接过了长城汽车。

在魏建军先生接手之后,长城汽车紧锣密鼓地重启造车业务。在魏建军的手中,长城汽车于90年代先后推出了几款轿车,但由于资质问题,未能形成规模。于是,魏建军把目光投向了更适应当时国情的皮卡车型。在90年代末期,长城推出了首台真正意义上的皮卡——迪尔。这台身上有海拉克斯影子的皮卡,凭借着出色的质量与载重性能,很快就坐上了中国皮卡领域的头把交椅,甚至在后期,还出口拉美国家获得无数好评。

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魏建军除了是长城汽车的掌舵人,在接手长城公司前,还是一位酷爱玩车的“富二代”。他经常开着当时国内最高档的拉达轿车,在保定的封闭场地内玩漂移玩竞速,这也使得他成为了众人口中的“保定车神”。也正是因为他酷爱玩车,所以长城汽车并不只是想要发展皮卡等商用车。在迪尔皮卡大获成功后,年轻的长城汽车开始紧锣密鼓地研发乘用车型。

赛影赛弗,开启长城的现代化SUV之路

很显然,要在新世纪初期,制造一台能适应新世代的乘用车,光靠BJ130、BJ212的老底子显然是不行的。于是,进入到千禧年之后,长城汽车推出了两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车型——赛影与赛弗!同样,这两台车也让长城经历了车企初期的阵痛——逆向工程。在这两台车上,无不显示出当时丰田4Runner的影子。

不过的是,4Runner并没有成为赛影与赛弗热销的绊脚石。上市后不久,它便凭借着10万元左右的售价迅速占领了国内SUV市场前三的位置,并且引领长城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站稳了脚跟。可以说,是这两台车的热销,让长城汽车拥有了研发、制造更高品质SUV车型的信心。

家用与越野,长城选了对的路?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赛影、赛弗以及CR-V等车型火遍全国之后,国内的SUV市场逐渐增长,并且呈现出了细分化的趋势。而此时,长城汽车手中仅有非承载式纵置平台,在横置前驱平台上,依然是一片空白。

在赛影与赛弗收获成功后,长城汽车乘胜追击,推出了哈弗CUV、哈弗H3等优质硬派越野车。当然,凭借着不错的质量与不高的价格,这些车也获得了成功。但随着市场细分化,再加上城市SUV持续热销,一道选择题摆在了面前:到底是持续生产市场越来越不喜欢的硬派越野车,还是引入全新的城市SUV?

长城的答案是两方面都有所兼顾。因此,市面上才有了哈弗H3的换代车型——哈弗H5。同时,长城汽车还在2011年推出了首台城市SUV——哈弗H6。可以说,这两台车型为长城开启了分水岭。与此同时,长城汽车在这两方面都投入大量研发,才有了今天的WEY豪华SUV、哈弗H9豪华硬派越野车以及一系列优质城市SUV车型。

如今,随着长城发布柠檬平台、咖啡智能架构、4C20发动机、9速DCT变速箱等技术。再加上坦克300、哈弗H9等一系列优质车型,足以证明,在当时长城显然做了正确抉择,可以说在奠基与发展之路上,长城始终都脚踏实地,潜心研发。

结语

如今的长城,早已完善了SUV的产品矩阵。但是纵观哈弗系列、WEY系列,谁又能想到,在几十年前,长城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慢慢从无到有再到精?可以说,长城汽车的发展史,几乎就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侧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没钱也快乐!随便玩玩的北京212,顶配10万的纯越野SUV!

易车讯 近日,商务部欧亚司发布《俄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的调研结果》,建议中国品牌汽车制造商可以考虑把握住俄罗斯市场的增长机遇,加大对该国新能源车出口及在俄罗斯营销和推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以下是原文:

一、天然气汽车

一是保有量小,市场占有率不及10%,整体渗透率低于5%,轻型轿车新车销量占比仅0.2%,轻型商用车占比8%-10%、公交车占比11%-12%。二是增速较快,俄车用天然气消耗量年增长25%以上,加气站从2015年的200余个增至目前的500个左右,耗气量从4亿方增至9.5亿方,业内对市场发展前景较为看好。三是产能集中在重型车,目前俄天然气车年产量5600台,共127款车型,其中轻型汽车仅有4款,其余均为重卡、机械车辆、市政用车、客运车辆等。

二、电动汽车

一是市场规模有限,受寒冷气候影响,电动汽车在俄销售规模有限,主要停留在展示新产品、推广环保创新理念层面。截至2020年,俄电动汽车保有量约6300辆,渗透率仅0.01%。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尚处起步阶段,首都莫斯科市作为“电车先锋”,仅2023年前将市内充电桩增加五倍至600个,同时着手规划电动汽车停车位等工作。三是自主研发初见成效,俄“拉达”公司已推出本土电动汽车品牌Ellada,圣彼得堡理工大学成功研制城市电动SUV“卡马1号”、紧凑型电动车平台Zetta等。

三、俄加大政策扶持

(一)积极出台规划。根据《俄能源发展国家规划》俄拟在2024年前将车用天然气耗气量提升至27亿方,加气站增至1273个,天然气汽车年产量7960台。俄拟每年拨款650亿卢布(约10亿美元),发展自动驾驶、混动、电动技术。2020年5月,欧亚经济联盟宣布对纯电动汽车实行零进口关税,执行期至2021年底。

(二)加放补贴。一是购车补贴。俄对购天然气车给予定额补贴,以“拉达”品牌天然气轿车为例,补贴规模约占购车金额的10%左右;对电动车在内的环境友好型车给予购车补贴,补贴规模最高可达25%。二是改装补贴。俄轻型轿车改装费用一般为5-8万卢布(约合650-1040美元),俄、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分别承担改装费用的60%和30%,个人实际仅需支付一成费用。

下一步,我企业可考虑把握俄市场增长机遇,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加大对俄新能源车出口及在俄营销和推广,逐步扩大在俄市场份额;与俄探讨开展新能源车基础设施合作,包括充电设施建设、管网优化、调度输配优化、智慧服务、边远地区供应等,共享新能源汽车市场新机遇。

WRC比赛中都有哪些车?

北京汽车制造厂若说自己是“越野世家、军工品质”,还真的没人反驳,1960年就开发出在军营至今驰骋的北汽212现在依然在售,它的年龄比俄罗斯的拉达泥瓦(拉达泥瓦是10年出生)还要大,时至今日北汽212也终于满足国六排放了。

北汽212在我们的印象里其实是这样的:

想越野了,提个北汽212玩玩,顶配不过才10万!

想改装了,北汽212瞬间变BJ80!

北京212的可玩性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大多数见他的时候都是婚车打头阵的礼炮车,毕竟这玩意买啦随便改装一下就成了电子礼炮车,比皮卡、MPV还便宜,回本也快。

北京212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尺寸一致没有变化,而且外形设计也是我们童年时见过的样子,它的长宽高为4080/1840/1870mm,轴距在2020款增加了一些,现在达到了2460mm。

北京212有方顶、软顶、皮卡版等等,除了方顶不可拆卸之外,其余车型均可以拆卸,改装和可玩性也是其他城市SUV所没办法比较的,毕竟这个价格怎么折腾都不心疼。

北京212的内饰相当古朴,有一种80年代的感觉,那都是越野氛围,车主为了让212更有越野感,内饰杆状更加的简洁,几乎省略了一切的现代设计。

方向盘为三幅式设计,喇叭、音量键都被放在了右下方,改装味道十足,仪表盘则是最经典的机械造型,包括水温、指北针等都有。

保留了奔驰的引擎式出风口设计,这也是最现代化的设计了,副驾驶有扶手,不至于在越野时吓尿,还配备了语音对讲系统,能够与车友互联互通。

档把也是专门改为遥感设计,机械挂入感很强,手感也很棒。

北京212是一台纯越野SUV,它的离地间隙有215mm,虽然上下车没有难度,但是车内视野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后排也没有地台,乘坐经过改装后的座椅,很舒适。

北京212有1.5T、2.4T、2.8T多个版本,此车搭载2.4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11马力,匹配的是6MT和四驱系统。

北京212的涉水深度为600mm、接近角为45度、离去角为35度、纵向通过角为26度。底盘为前为双横臂螺旋弹簧独立悬架,后为四连杆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越野世家出品绝对不是工业垃圾,喜欢它的车主大有人在,当然如果玩腻了,就直接进入二手车市场,脱手还是比较容易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看看“战斗民族”造过的那些硬核座驾

WRC世界拉力锦标赛介绍

在世界各国举行达十四分站的“世界拉力锦标赛”(World Rally Championship),简称WRC。拉力赛一词取自英文“ Rally”,有集结的意思。它表示参赛车辆必须严格按照比赛 资料中规定的行驶路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每一个封闭 路段或维修区域等地点进行规定的比赛和规定时间的维修等 项目。由于比赛不仅考验车手的水平,还要考验领航员的配合、车辆的性能以及维修的力量。因此,无轮对于选手还是 车队都是一项无比复杂的综合性考验。拉力赛的赛段为各种 临时封闭后的普通道路,包括山区和丘陵的盘山公路、沙石 路、泥泞路、冰雪路等,也有无法封闭的沙漠、戈壁、草原 等地段。拉力赛是取间隔发车的形式,世界一级选手 发车间隔为1分钟,其他选手为2分钟。参赛车辆均为各大汽 车厂家年产量超过2500辆的原型轿车,只是必须经过不同程 度的改装方可参赛。无限制改装的称为A组车,除了保留外型 和原厂标志以外,几乎所有的部件都可以改装。经过A组标准 改装的赛车,如同坦克一般结实,但费用昂贵,一般都是由 汽车厂商直接赞助的职业赛车队才能达到。所谓职业赛车队 就是和那些著名的NBA球队、足球队一样,不论选手还是工作 人员,每年的工作任务就是参加比赛,并依靠比赛的收入生 活。有限制改装的称为N组赛车,它只允许进行安全改装和有 限的性能改装,引擎内部必须维持民用车的标准,不允许改 动。由于N组改装费用相对较少,因此多为业余车队和个人选 手使用。业余车队和个人参赛的选手等人员,平时都有自己 固定的职业,只有在比赛时才会出现在赛车场内。

以上的A组、N组或S组赛车,是可以在普通道路上行驶的。每辆赛车必须同时搭乘一名车手,和一名领航员。车手只管开车,充分发挥自己高超的驾车水平,而领航员的工作就要复杂得多,既要在比赛期间安排好一些生活琐事,而且还要在比赛时为车手指明每一天比赛的正确方位和路线,并在赛段里及时、准确地提供前方的路况,以便车手在看不见前方路况的前提下,可以准确地操作。可以说,一对配合默契的选手,领航员就是车手视线的延伸,不论前方是弯道还是陡坡,只要领航员报得及时准确,车手一样可以放心地驾车。比赛时取单车间隔出发,跑完规定的十几至二十几个赛段后,根据所有赛段的时间总和结合在各个集结点有无超时或提早报到等情况的处罚记录,时间最少者获胜。因此,拉力赛的记分方式也是最复杂的。如果将F1赛车与拉力赛车相比,前者车速较高,直线可达300公里以上,但车辆始终是老老实实呆在地上行驶的。而拉力赛一般最高的平均时速达到一百多,直道时也能达到200多公里。虽然车速没有F1快,但是车辆驶过时会带起滚滚烟尘,而且还会出现跳跃、侧滑、冲水等漂亮的画面,更具有欣赏性。另外,拉力赛要求车手的驾驶技术非常全面,不仅要有在柏油路面高速驾驶的技术,还要具备沙石路、泥泞路、土路、冰雪路等各种复杂路况上的高速驾车本领。所以,拉力赛对驾驶者的考验是其它赛事选手所没有的。因此,拉力赛的特殊魅力是吸引许多选手参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 . ↓↓↓

细说长城发展史—前20年发展

俄罗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广人稀,靠近北极。对于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来说,它的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力量都不容小觑,但是它的汽车工业却发展的有些不尽人意,这既有一些历史原因,同时也有一些现实困境。如今的俄罗斯,汽车主要依靠进口,国产品牌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在俄罗斯购买进口汽车不仅不需要缴纳车船费,也不需要缴纳购置税等多种税费。因而,进口车的价格甚至比国内的自主品牌还要便宜。这也导致了本土品牌发展愈发困难,尽管如此,这样另类的汽车工业之下还是催生过许多有趣的汽车,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下这10个“战斗民族”座驾。

拉达·尼瓦(LADA NIVA)

不能否认,拉达·尼瓦(Lada Niva)在欧洲颇有些名气,在俄罗斯的街头巷尾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它是“战斗民族”的最爱。但在我国有很多人甚至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喜爱越野的人也许有所耳闻,拉达·尼瓦早已通过平行进口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售价约为人民币10万元。

这是一款简单的SUV, 自重只有1210千克,3740毫米的车长、2200毫米的轴距。尼瓦最初装备了一台1.6排量的4缸汽油机,最大功率54千瓦,最大扭矩126牛·米,因为其构造简单易于维护让这台车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通过性能。拉达尼瓦诞生于17年,如今40多年过去了,这台车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没有做出太多的改变。目前在许多国家尼瓦依旧被用作军用车辆、救护车和消防车使用。1998年,AvtoVAZ(拉达的母公司)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合资开发了一款更现代的汽车,名为雪佛兰Niva。

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甚至还发布了2020款,新款的尼瓦在外观上的变动不大,只是改动了雾灯位置,内部增加了电动车窗和加热座椅。动力系统依旧1.7L+5MT,搭配着全时四驱系统,百公里加速17秒……不过新款尼瓦由于不符合很多国家的安全标准,因此它只在少数几个国家市场有售。

伏尔加GAZ-24

这恐怕是我们国人最熟悉的“战斗民族”汽车了,它比“普桑”还要早进入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伏尔加GAZ-24是国内比较常见的一款中级轿车。作为标志性的GAZ-21的后继产品,伏尔加GAZ-24基于60年代初期美国轿车打造,分为轿车、旅行车以及敞篷车版本(后者仅被军方使用)。早期的车型搭载2.5升的四缸发动机,额定功率85马力,但伏尔加在15年推出过一款搭载5.5升V-8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90马力的高性能版本。

伏尔加GAZ-24曾在17年进行了一次改款,对整车的舒适性及发动机性能都做了小幅度提升。到1986年再次改款后的GAZ 24-10开始批量生产,直到1992年被新款的GAZ-3102替代后正式停产。GAZ-24虽然不如Niva受欢迎,但其身影依旧遍布东欧,亚洲和非洲的各个国家。

Moskvitch 408

Moskvitch是苏维埃时代苏联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Moskvitch在1964年推出了一台代号为408的小型家用汽车。当时这台车一经推出便取代了之前的407成为当时苏联最受欢迎的家用汽车之一,并一直持续生产到16年。

与上面提到的伏尔加不同,408体积更小,价格更便宜。这台轿车的外形折中于伏尔加和拉达之间,车头像拉达,车身像伏尔加。动力上有两种选择:1.4升四缸汽油机和1.8升四缸柴油机。汽油机的功率为50马力,后来为了出口将功率提升为54马力。

Moskvitch 408最辉煌的时代是在1968年,当时Moskvitch 408的出口量占苏联总常量的50%!出口对象主要是西欧的法国、比利时、斯堪的纳维亚以及芬兰等国家。

UAZ Hunter

起初,这台内部代号被称为UAZ 469的Hunter是一款仅为苏联和其他华沙条约国家军队所打造的轻型军用SUV,由俄罗斯著名红色军工厂乌里杨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打造。其前身是著名的军用指挥车“GAZ-67”的升级版,GAZ-6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累累。

二战结束后,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把各类军用汽车改装为民用版,而且大量装备于东欧地区的和企事业单位。UAZ Hunter凭借其超高的驾驶可靠性、通过性、安全性、承载能力,大量应用于特种车辆领域。起初UAZ Hunter并不允许私人购买,后来在装备完军队后剩余的车都作为盈利卖给了私人。

尽管UAZ Hunter在其漫长的生涯中并没有过几次更新换代,但是在2016年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制造厂成功推出2017中国版“瓦滋-猎人”全地形硬派越野车,并搭载一台2.7升发动机,匹配5速变速箱,并配有4驱系统,不过与同期的大多数产品相比,这台车确实没有多少竞争力。

拉达X射线(LADA XRAY)

Xray是2015年推出的紧凑型跨界车,可以说是Niva的现代版本。它基于Nissan-Renault B0平台打造,Xray仅在俄罗斯制造销售,可提供1.6L与1.8L两种动力组合。而关于这款车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其设计师史蒂夫·马汀(Steve Mattin),他曾参与梅赛德斯·奔驰GLE和GLS的旧款车型的设计,是梅赛德斯SLR迈凯伦设计团队的一员。

AVTOKAM 2160

与上述提到的俄罗斯品牌不同,Avtokam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小众甚至鲜为人知的品牌。它成立于1989年,临近苏联解体,并且公司仅成立十年后就夭折了。但是,Avtokam确实发布了几款小有名气的汽车,其中一款是Ranger,一年后更名为2160。Ranger诞生于1991年,定位小型跨界SUV,类似于铃木吉姆尼。该车一直生产到19年,并在1995年推出过长轴距版本。

MARUSSIA B2

提起MARUSSIA这个公司,可能除了F1车迷,大部分人还是不太熟悉。事实上,MARUSSIA是俄罗斯第一家超级跑车厂商,2010年曾收购维珍车队的多数股份而将车队名称改为玛鲁西亚-维珍F1车队。而B2是他们在200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推出的超级跑车。B2搭载一台3.5升的Cosworth V6发动机,且车重仅有1100公斤,百公里加速3.2秒。直到2014年公司倒闭,MARUSSIA B2一共生产了500台,每台售价13万美元。

卡拉什尼科夫CV-1

卡拉什尼科夫(Kalashnikov)是俄罗斯最具有色彩的品牌之一,但它并不是因为制造汽车而出名的,它旗下最出名的产品是AK-47突击!没错,这是一家兵工企业。在2018年在莫斯科的一个展会上,这个兵工厂展示了自己的第一台 “电动超级跑车”CV-1,这是一款电动概念车,看上去很像10年代的Moskvitch货车。据称这款车可在6s内实现破百,而续航里程可达350公里左右,只是两年过去了,并没有看到更多的信息更新。

UAZ 452

UAZ 452又是一台存在已超50年的车辆。该车于1965年推出,同样具备不俗的越野能力。这台车最初同样是因军事目的而开发的,后来开始面向大众出售。这50多年中,452衍生出许多变体,包括小巴、救护车、底盘驾驶室卡车,甚至是敞篷车。目前,UAZ 452仍在生产中,依然在一些东欧国家中非常受欢迎。

ZIS 110

如果你喜欢老爷车,相信你看到ZIS 110一定不会陌生。ZIS 110设计上参照了二战前夕问世的美国帕卡德180豪华轿车(几乎是完全照搬)。这款车于1945年问世,由斯大林汽车厂制造,它是当时前苏联生产的档次最高的轿车。动力方面,搭载一台6.0升的直列8缸发动机,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03千瓦,传动系统为3档手动变速箱。由于发动机扭矩强大,ZIS 110的性能还算不错,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40公里/小时。

从1945年到1959年ZIS 110总产量达到了2083辆。在当年,包括朝鲜的金日成,阿尔巴尼亚的恩维尔·霍查和越南的胡志明都曾使用过这款车来出行。我们新中国成初期,也曾进口过少量的ZIS 110供机关单位及***专车使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作为一个保定人,一个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长城汽车确实是一个骄傲。

其实之前粗略的统计一下保定的汽车企业不仅仅是长城,还有天马汽车、大迪汽车、中兴汽车,只不过相对来说长城目前是发展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保定本地汽车制造商了,17聊聊车今天就一起聊聊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是成立于年的中国汽车品牌,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 ,主要生产皮卡、SUV、轿车及新能源汽车等车型。长城汽车是中国首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民营整车汽车企业、国内规模最大的皮卡SUV专业厂、跨国公司。

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40余家,员工7万多人 ,拥有4个整车生产基地(皮卡、SUV、CUV、轿车MPV)。具备发动机、前后桥、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与配套能力? 。 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排名第60位。2020年1月9日,《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位列第84位。

其实通过百度百科、长城发展史可以看到是长城发展史,今天咱们聊一聊16年到1999年的长城,也就是长城汽车的前20年。目前汽车消费者对于长城品牌的认知通常都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其实长城竟然是一家已经有了40多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

16年,长城汽车改装公司由现任长城董事长魏建军的叔叔魏德良创办。虽然创立时间比较早,可由于当年中国汽车工业极度不发达,最早的长城还不是汽车制造厂,而是修理改装厂,所以长城汽车直到年才正式开始生产汽车,且数量极少。

截止到1987年,在这11年间长城一共制造了355台汽车,其中就有80年代国民车型BJ130的魔改版本CC130(长城130),另外长城还用BJ212底盘打造了一台8座的旅行车CC513。

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就在工厂刚刚有起色时,魏得良先生却出去世了,而这个意外也直接把长城汽车推向了群龙无首的境地。

无奈之下,当时长城汽车所在地的河北保定大园乡只好派人接管了长城汽车公司。但由于新领导管理不善,公司很快便出现了经济危机,一时间负债200万濒临破产。

1990年当时年仅26岁的魏建军承包了长城汽车,魏建军本人极其热爱汽车!作为“富二代”的魏建军在当年就拥有着国内能买到最好的汽车--拉达,他的梦想是当一名赛车手!魏建军玩漂移早已名震保定,被当地人称为保定车神。

长城工业公司最初作为一家汽车改装企业,魏建军在1990年到1995年期间几乎天天和技师,各种汽车专家混在一起,拆解各种类型的汽车,研究汽车内部技术构造,对各个品牌汽车的技术特点了如指掌。长城汽车每周四早晨7点20分,公司高层、子公司老总们、工程师、技术人员都会赶到长城汽车试车场,参加质量评审会,魏建军每次必到。在长城汽车员工眼里,他们的老板是一个技术狂人。但又不同于技术精英,“他的技术都是在实践中学来的,他能自己拆发动机。”跟随魏建军多年的商玉贵表示,魏建军是一个学习能力极强的人。他经常自己跑到底特律,去日本研究汽车工业,回来的时候带给大家唯一的礼物就是和汽车有关的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城人”不懈的尝试和经验累积,他们最后终于造出了一台汽车!魏建军当年造出的第一台汽车也是通过已有产品拆装复制所打造的。魏建军则拆的是一台日产公爵王Y30,并命名为CC1020。

不过很尴尬的是,当时的长城汽车只“攻克”出了日产公爵王的外观,但却没能攻克公爵王的底盘,所以早年间CC1020都是在BJ 212的底盘基础上所打造的…

此外长城还利用BJ 212的底盘打造出了模仿丰田S130的CC1020S车型。同时为了扩大产品线,长城竟然还造出了丰田S130的旅行版车型CC6470。

时间来到90年代末期,长城汽车也终于找到适合自己生产的车型--皮卡。其在19年推出的新款皮卡车型迪尔,凭借着相对出色的品质和价格直接让迪尔坐上了中国皮卡市场的头把交椅,同时也出口到了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等地区!

进入到千禧年之后,长城汽车共推出了两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车型,分别是长城赛铃和赛佛,它凭借着10万元左右的售价迅速占领了国内SUV市场前三的位置,并且引领长城品牌在乘用车市场站稳了脚跟。

今天看来,长城汽车稳健发展来源于战略聚焦,事实上,长城汽车不是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它的聚焦战略,而是在各种失败和对未来危机的巨大恐惧中得到的确立。

魏建军说: “我们这些年犯过很多错误,比如曾经做过客车,虽然质量可以,但是太不符合我们企业的文化了。好在我们转变快。”魏建军考虑的永远是企业的发展的本质问题,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告诉自己长城没有出路,没有选择,我也没有,而当一个企业一个人没有更多选择的时候,干好的机会就更大。”

魏建军的企业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确乎与其家庭背景有关。魏氏家族在保定很早就已经有很大的名望,父亲魏德义年逾七旬是保定民营企业家协会的创办人。魏建军说自己不是那种要强烈博得名声的人,他的思路是:我是老板,我不需要个人名利,目前长城汽车发展的关键点在研发和制造上,我的任务就在内部管理和战略制定上,同时去推动研发,技术。

因此自称“铁公鸡”的魏建军在企业研发上花钱却没有摇过头,这是由长城汽车目前战略思维决定的。魏建军认为,企业的和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集中精力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在2011年时候长城汽车在研发上的硬件和软件投入50亿,建设5300亩的汽车试验场。

以上就是那段没有被历史记载过的长城发家史,其实,长城品牌就像是中国汽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由一个敢于拼搏的汽车爱好者创建,通过模仿挣到第一桶金,然后再逐渐投入研发积累技术站稳脚跟,甚至收购曾经的国际汽车大厂来助力前行。

很欣慰的是,在重重困难之中,中国品牌坚持住了。纵使他们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但他们进步的速度也是有目共睹,所以也请大家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毕竟放眼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汽车诞生的这一百多年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下次咱们继续一起聊聊长城汽车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