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财务状况?拜托了各位 谢谢

2.[有追加]07年南京菲亚特西耶那1.5 ,跑了50000公里,白色,值多少钱?

3.老牌车企黯然离场 六款消失的合资车 你认识吗?(上)

4.老牌车企黯然离场 六款消失的合资车 你认识吗?(下)

5.离开中国就落魄?押宝印度利润却大幅下滑,铃木后悔了没?

6.与法拉利同车企,菲亚特为何在国内屡屡受挫?

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倒闭了吗最新消息_南京菲亚特4s店地址及电话

小编整理了大家经常关注的“广汽菲亚特如何?”的相关内容,如下所示。

广汽菲亚特这款车的介绍:

1、在众多的合资品牌中,菲亚特是非常不起眼的一个,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存在感。说到菲亚特,很多人甚至想不起它有什么车型。其实菲亚特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意大利汽车品牌,是当今世界十大汽车企业之一,旗下拥有菲亚特、Jeep、道奇、克莱斯勒、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诸多世界闻名的汽车品牌;

2、菲亚特品牌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是在1999年,发展至今也是一路颠簸。菲亚特一开始跟南京汽车合作成立南汽菲亚特,有过一段辉煌的时期,后来在2010年又跟广汽合作成立了广汽菲亚特。广汽菲亚特目前主要在售的有菲翔和致悦两款车型,销量非常惨淡,如今面临倒闭的困境;

3、菲亚特之所以有今天的结果,主要还是因为轻视中国市场。菲亚特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当时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还不是很大,并没有引起菲亚特的重视。而大众、别克这些品牌却积极迎合市场,不断与时俱进,跟菲亚特的态度截然相反。不管是之前的南汽菲亚特,还是现在的广汽菲亚特,旗下的车型都非常少。即便是现在SUV这么好卖,但菲亚特也没有推出SUV车型。可以看出,菲亚特现在已经完全放弃中国市场了,倒闭也是迟早的事情。

百万购车补贴

菲亚特汽车公司的财务状况?拜托了各位 谢谢

1999年,菲亚特与南京汽车组建成立了南京菲亚特汽车公司,起初旗下的派力奥、西耶那、周末风等车型风靡市场,但受产品更新速度较慢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南京菲亚特在众多竞争对手面前逐渐失去优势,且最终导致公司解体。此后,菲亚特公司并不想放弃中国市场,很快以进口方式引进了更具有历史意义的车型,它就是菲亚特500,凭借圆润可爱的造型以及充沛的动力,很快就获得了大批女孩的青睐,可高昂的售价还是让它在不久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如今,为追赶全球汽车电气化发展大趋势,菲亚特在今年3月初推出了纯电动版车型菲亚特500e,宣告这一经典小车也加入电动大军。不过,彼时推出的菲亚特500e为限量版发售,数量仅为500台,且均用软顶敞篷设计。如今,菲亚特500?laPrima硬顶版车型官图正式发布。

外观:延续经典造型

菲亚特500?laPrima硬顶版基于FCA纯电动平台打造,外观上与软顶敞篷版保持一致。与此前菲亚特500车型相比,前后灯组样式的改变让该车的精气神提升不少,搭配可爱的经典外形,或许新车将更受女孩子们喜爱。据悉,目前该车已在欧洲开始售卖,售价为34900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7.85万元)。

内饰:用撞色处理更具居家气息

相比外观,新车的内饰设计更加吸引眼球,在继承老款车型大量圆形元素的和复古元素的同时,又新增了例如镀铬饰条、钢琴烤漆按键等时尚元素,使得该车的个性更加鲜明。此外,双液晶屏幕也让菲亚特500?laPrima具备了一定的科技感。

市场前景分析:短期不会进入国内

总结:在我看来,菲亚特500是一款个性十足,且充满驾驶乐趣的小车。虽然在国内消费者眼中,菲亚特500与Smart相比更为小众,但其实它在欧洲市场其实颇受欢迎。如今全新纯电动车型的发布,令这款经典小车再次焕发的活力,在保持经典传承的基础上,融入了诸多年轻化、时尚化元素,古典与现代相融,颇有种时空旅行的味道。尽管菲亚特500?laPrima大概率不会引入国内,但新车的发布多少也会令那些依然钟情于菲亚特500的粉丝们兴奋一阵子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有追加]07年南京菲亚特西耶那1.5 ,跑了50000公里,白色,值多少钱?

大智慧信息地雷 发布时间:1015 上海汽车600104 上汽南汽“百日整合”全新出发 去年12月底上海汽车以20.95亿元和3.2亿股股份换得南汽集团资产。两大集团整合至今3个多月来,从南汽项目的管理层更换到南汽名爵的开发,从已经剥离意大利血统的南汽菲亚特的新规划到拟定150亿元销售收入的新零部件企业,上汽打出了一整套组合拳。 而上汽集团负责人日前表示,上南合作之后的整合重组工作已全面展开,与上汽以往任何一次国内外并购相比,上汽南汽之间的重组整合规模更大、涉及面更广、资产质量参差不齐,重组难度不小。但在两地的支持下,在双方高层的诚意合作下,本着“基本稳定、适度调整、融为一家、信任支持”的方针,上汽对于南汽的重组有序地向纵深发展,整合后的协同效应已经有所展现。 有消息称,未来五年,上汽对南汽将陆续投入80亿元,第一期主要投向MG名爵和前南京菲亚特,金额分别为4.5亿和1.7亿元。 两副总裁挂帅整合 据上汽集团透露,由于上南合作资产规模庞大、涉及领域多,上汽集团发挥了包括并购韩国双龙等在内的以往国内外整合中积累的经验优势,实施了“百日整合”行动。 记者获悉,早在1月2日,即上汽南汽双方在北京签署正式合作协议之后一周,上汽集团即已经开始管理南汽资产。此刻,南汽资产还尚未交割给上汽。据悉,这一为上汽赢得更多时间的闪电式管理交接,系由南京市国资委委托。上汽为了早日实现管理对接,提出过渡期管理原则的16字方针——“基本稳定、适度调整、融为一家、信任支持”,此举得到南京市的支持,使得资产交割之前,上汽、南汽在管理上已全面对接。 上汽由此开始了融合的“攻心战”,派出集团副董事长、上海汽车总裁陈虹遍访MG名爵、南京依维柯等生产基地,上汽董事长胡茂元则前后与南汽10多名高层干部促膝谈心,并表示:“只要目标一致,理念一致,行动一致,上南合作就一定会实现双赢。” 1月2日,上汽决定在南汽和东华公司(由上汽与南汽原股东跃进集团新设立,运营原南汽的部分零部件及服务贸易资产)分别成立指导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派出对于企业发展和整合重组有丰富经验的管理团队进驻南汽和东华公司。 上汽集团人士告诉记者,“上汽股份执行副总裁陈志鑫和上汽集团副总裁蒋志伟分别坐镇两个公司的指导委员会,充分显示上汽集团对于上南合作的重视程度;曾经主持上海通用东岳公司整合工作的黄可基和上汽集团原战略规划部部长王庆宇分别主持新南汽和新东华公司管理委员会的工作。”据悉,百日整合后,上汽已向南汽和东华公司派出管理人员20多名,充实两大公司的管理层和核心岗位。 上汽集团副总裁蒋志伟表示,“两个委员会的成立,并不是百日整合的短期安排,在资产交割,重组完成之后,指导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将基本过渡转化为董事会和管理层,实现资产整合与未来发展的前后统一。” 南汽名爵瞄准20万辆产能 上汽集团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上汽而言,如何充分利用南汽现有整车,与自身各大整车板块互补提升,是上南整合关键所在。“做得好,上南整合就能发挥1+1〉2的效果;做得差,就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协同优势无法发挥”。 据悉,自今年1月以来,南汽原有的自主品牌MG名爵、南京依维柯、跃进商用车以及南京菲亚特等整车资产,分别与上汽乘用车公司、上汽商用车事业部以及上海大众逐步衔接,整合过程全部用“上汽标准”,以“五个统一”为要求:“产品规划纳入上汽统一平台;产品研发用上汽统一流程;生产制造遵循上汽统一原则;质量保证恪守上汽统一标准,物料购利用上汽统一渠道。” 在南汽整车资产中,购自英国罗孚并险些与上汽自主品牌荣威同场比拼的MG名爵,最受市场关注。目前,来自上海通用的黄可基担任MG名爵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正在确保新品投放。据悉,上汽基本不改变今年名爵新品投放步骤,MG3、MG7以及搭载1.8T发动机的新款MG7依然将按原定推出。将自主品牌作为今后发展战略重心的上汽,为了提升继荣威之后第二个自主品牌的产品质量,在MG名爵公司成立了MG TF质量攻关小组以及制造现场“作战室”等,第一时间制定改进方案。 另一方面,荣威和名爵未来在品牌定位、共享等方面的协同平台初步建立,上汽乘用车公司与MG名爵公司在综合考虑后,将MG品牌给予全新定位——具有高附加值的运动型品牌,这将与荣威作为英伦风格的中高档轿车品牌各自有所侧重。同时,作为共同拥有英国MG-罗孚血统的产品,荣威与MG名爵,在零部件、技术、上的共享已经展开,据了解,今年将上市的MG7 1.8TAT车型中将搭载上汽自动变速箱。而MG名爵未来的5年产品规划,也正在上汽安排下逐步明确,MG名爵的任何产品规划,由上海汽车品牌与产品战略委员会批准。 日前有消息称,MG名爵未来五年将有19款新产品陆续上市,而在上月的南汽MG名爵商务大会上,新南汽总经理陈志鑫表示,“新南汽名爵的未来发展定位,是上汽自主品牌总体产能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09年底将建设成为年产20万辆产能规模的基地”。 南汽菲亚特拟产上海大众 此外,在南汽拥有国内领先优势的商用车领域,以商用车为主攻方向的南汽研究院与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合作进展顺利。上汽副总裁蒋志伟表示,上汽发展商用车将充分整合南汽原有的优势,在这方面,南汽有优势、有经验,南汽研究院院长王秋景已经被任命为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负责人。 与此同时,南汽商用车今年的新车型将依然按原推出,1月17日,由意大利依维柯公司领衔设计的、符合国III排放标准的跃进欧卡正式下线。上汽人士表示,这将是南汽在轻卡市场上又一重磅炮弹,也是南汽跃进与依维柯业务整合后的标志性产品,目前,欧卡正在进行批量生产前的各方面准备工作,估计到3月份将有第一批欧卡上市销售。 上汽还表示,同样受市场关注的南京菲亚特公司资产处理问题,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自从南汽与菲亚特分手后,南京菲亚特一方面解决FIAT品牌整体撤出过程中的众多善后细节,做好原有产品停产后的工作预案;另一方面,即将在南京菲亚特投产上海大众成熟车型的准备工作正全面展开。 目前,南汽菲亚特拥有15万辆轿车产能,长城证券研究员吕磊告诉本报记者,南京菲亚特对于上汽来说最大的价值,便是其闲置的产能以及相对便宜的熟练劳动力。据上汽透露,早在1月中旬,南京菲亚特首批54名员工,已经前往上汽培训,为了做好首次培训,双方高层之前进行了30多次细致的沟通策划。 零部件业务拟破150亿元 相对于整车资产而言,南汽零部件及服务贸易资产的分布领域更广、资产质量参差不齐。南汽正在将零部件、服务贸易等企业剥离到新组建的东华公司。截至目前,东华公司已经下辖17家零部件企业以及南汽物流、南汽进出口、供应公司、地产分公司及培训中心等等。 上汽集团副总裁蒋志伟表示,新东华公司的筹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所属企业的2008年度经营预算已经分解落实,确保过渡期市场经营不断不乱。 尽管东华公司刚刚成立,但其与上汽集团零部件板块中各大企业的优势对接已经开始。2月28日,作为上汽收购南汽之后的零部件重要发展项目,上汽集团、宝钢集团与东华公司在南京签署模具项目合作协议,增资重组南京南汽模具装备有限公司,重组完成后,上汽与东华将在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各占35%和30%的股权。 据了解,南汽转向器、南汽传动轴、南汽冲压件等企业,已经开始与上汽旗下部分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业务的对接,不久后还将有一批全新的合作项目诞生。按照东华公司的5年规划,新东华力争在未来5年内,依托上汽集团、南汽基地,争取实现年销售收入150亿元的目标。 上汽集团对记者表示,按照,到2010年,南汽基地的规模将是现在的3倍;到2012年,南汽有望达到年产50万辆的规模。

老牌车企黯然离场 六款消失的合资车 你认识吗?(上)

兄弟,跟你说 07年的车5万公里你觉得有可能嘛? 4年多的车。。。

一辆车一年怎么也得跑2.5万公里吧? 5万公里100%是骗人的。

价格的话我觉得3万~4万之间吧。 3万多一点差不多。

当时3年前我买的时候5万买的。2年的车 跑了2万8千公里的。

所以价格要3万5 以上就不要考虑了。

这西耶那1.5的你开过吗? 有没有发现毛病?这车有通病,波箱哗啦哗啦响而且响的很厉害

你开窗户低速开开看,很明显的听得到哗啦哗啦的声音,很烦的。 没法治

当时我也因为这个响声折腾了不少,后来累的不去管了,当时只想赶紧赚钱换车。

而且这个车厂已经倒闭了,知道吧?

特别是零件很难买,当时我找配件去深圳最大的八卦岭汽车配件市场就一家卖这车的配件但也不多,又超贵,因为就一家肯定卖的很贵的。

当时我的三元催化器坏了,真是悲剧,那玩意儿很贵的 1500米左右。

我几乎都找了深圳卖配件的,结果还没是找到。

三元催化器没有的话 第一就是不环保车了,过不了年审,超标 , 第二就是踩油门就是跑车的那种声音,也不能说跑车的声音,跑车的声音还挺好听的。

结果没办法,只能卖了 ,当时卖的时候没跟二手市场老板说三元催化器坏了,还好运气好那老板既然不太懂自己也转来转去看看 ,他说好像排气管有漏所以声音乖乖的,我说好像是 呵呵

这样悄悄的卖出去了,当时卖了4万3 好像。

总之,买这车前你得先考虑配件问题,到时候什么配件坏了找不到的话很心烦的。

动力简直差的要死,开空调加速会急死人的,而且油耗不低于9升百公里。

但是你3万出头可以买下来的话有必要玩玩,反正开一两年不怎么样的话2万出头总得可以卖出去吧

老牌车企黯然离场 六款消失的合资车 你认识吗?(下)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国,中国市场永远不会缺乏诱惑力,而这恰恰也是众多海外车企选择中国建厂的主要原因。虽然,现在我们说合资第一反应就是大众、丰田、本田,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就出现许多合资车企,只不过连年的亏损最终以退出而告终。那么接下里,我将用两篇内容,带你找寻那些消失的合资车。

广州标致

1985年,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合资品牌,广州羊城汽车厂与法国标致汽车共同出资的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在广州正式成立了。而它是继上海大众之后,我国第二家合资汽车公司。不过,由于当年国家对于这次合资项目的建议是:利用广州羊城汽车厂现有基础,和标致公司以合资经营的方式生产轻型货车,所以最初的广州标致最初是不具备生产轿车资格,所以这家合资品牌的第一辆汽车是标致504型皮卡,而且由于没有实现国产化,以至于这款车依靠全散装件进口方式运到国内,再进行组装。

之后,广州标致经过一系列运作,终于获得生产一定比例轿车的资格,于是在1986年广州标致又引进标致505?SW8的8座旅行版汽车,恰恰当时国家“公检法”用车换代,再加上这款车又是全散件进口国内组装,在性能上比国内其他车型有着巨大优势,所以收获喜人的销量成绩。

到了1989年,广州标致又引进了标致505?SX车型,该车用前中置2.0L纵置直列四缸发动机,后轮驱动,前/后完美的配重,再加上当时较为豪华的内饰,让这款车一经问世就将广州标致公司的辉煌推向了顶峰。甚至有一车主还开着一辆91年的505,他说,这车弯道、发动机都没的说,看了《头文字D》后,真想也用505漂移一把。

是不是有人想问“为何当时比大众还牛的车企,最后却消失了?”,据了解,由于1994年中国汽车产业出台“整车40%的国产化率”政策,而当年广州标致生产的汽车均为散装进口国内组装,所以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

之后,尽管法国人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推出较为先进的标致405,但在19年亏损高达29亿元的广州标致最终让本田以1美元的象征价格购买了法国标致在中国的股份和债务,标志着属于法系车的时代结束了。

此外,还有一个说法是1992年11月18日,法国对外宣布称已经向出售60架幻影2000战斗机,而当时中国正爆发台海危机,法国在此时向台湾军售,严重损害了中方利益,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no作no带”。

所以中国做出一系列的经济制裁,其中就包括撤销了与法国在谈的所有大型项目,不再与法国进行经贸合作,并且限制公务车购广州标致汽车。可想而知,取消购让广州标致的依靠荡然无存,没了依靠,还那么个性,最终必然会以失败结束。

贵州云雀汽车

谈及贵州云雀,那不得不提到中国航空工业公司旗下的贵州航空工业公司。这家诞生于1964年的老牌军工企业,当年不仅研发制造飞机,同时还研发技航空发动机等航空器材。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为响应国家军工产业完成了向民用产业的转型的号召,作为其中之一的贵州航空工业公司(以下简称“贵航”)面临着企业转型。

1988年,贵航将企业转型发展指向了汽车领域,虽然方向有了,但作为一家从未涉及过造车的企业,贵航必须要寻求有着丰富造车经验的企业一同合作,由此在1991年,贵航与日本富士重工商谈合作商讨技术引进合作事宜。第二年,贵航便以支付技术转让费的方式将斯巴鲁REX车型引入国内组装生产,由于该车造型小巧,所以贵航将其命名为:云雀轿车,之后贵航汽车整个公司名称也被更名为“贵州云雀汽车”。

与其说是支付技术转让费,不如说是买进斯巴鲁REX车型的零部件,因为与标致505一样,它只是在国内组装生产,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化。不过,尽管是在贵州本地组装,也是受到贵州省的欢迎,同时也向贵州云雀汽车投向了“橄榄枝”,希望云雀汽车拿出一部分车型投入到省内的出租车产业的建设中去。在当下,这种扶植的项目足以让不少车企合不轮嘴,但贵州云雀汽车却很“个性”的拒绝了,最终以10年累计1.2万辆的成绩,生生把自己玩死了。

南京菲亚特

南京菲亚特,成立于1999年,是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股份公司共同组建的大型合资企业,双方各持股50%。虽然这家合资公司论资历不及上面那两家车企,但总投资额高达30亿元,也许现在你会说一家车企一年研发成本随随便便就好几十个亿,但你别忘了,那是在1999年,可见当时这家车企有着多么雄厚的资金支持。

正是有了这30亿的资本,让这一个走下坡路的大型国企和一个困顿中的全球品牌组成的合资公司有了惊人的发挥,它们在国内共推出派力奥轿车、西耶那轿车、周末风旅行车和派朗四款车型。尽管当时人们对两厢车的接受程度不高,但两厢造型的外观却在当时有着比较时尚的一面,以至于派力奥销量也不错。

不过,照理说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汽车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而南京菲亚特也有拿得出手的车型,不可能没过几年就走向了衰败。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国内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给这家车企带来巨大压力,可南京菲亚特不争气,光凭这四款老车来敷衍中国消费者,显然是自寻死路,而且在管理、营销等方面存在很大的自身问题,再加上与南京汽车集团闹矛盾,直接让这家合资品牌与大家了说BYE-BYE!

写到最后: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众多自主品牌为谋求发展,纷纷向国外造车“老炮”伸出了橄榄枝,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优胜劣汰是不变的定律,而从今天这三家车企恰恰印证这一特点,尽管在当时的确收获颇丰,但时代在变化,消费者也在变化,没有超人一步的眼光,谈何未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离开中国就落魄?押宝印度利润却大幅下滑,铃木后悔了没?

上一篇老牌车企黯然离场?六款消失的合资车?你认识吗?(上),我们聊到国内消失的三家合资品牌,其中广州标致与贵州云雀十分相似,均以零部件进口,在国内组装方式实现合作共赢,而南京菲亚特虽然占据雄厚的资本,但光凭四款车就想征服市场,显然想多了。那今天,我们接着来聊聊另外三家合资车企,它们又是怎么把自己玩死了的。

北京吉普

说到北京吉普,相信很多玩越野的朋友都能说出一两个旗下车型。的确,这家成立于1983年的合资公司,拥有切诺基和BJ2020、BJ2021两大系列,并且凭借其方正的造型,以及通过能力红极一时。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历史上的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最开始北京吉普想做真正意义上的“合资品牌”,也就是联手打造,但众所周知,新车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时间成本投入,而上市之后又不知能否收回成本,最终北京吉普决定先通过引进来“试试水”,而引进这款车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切诺基。

1985年,第一批北京吉普产的切诺基下线了,但整车零部件的进出口许可证没有拿到迫使其一度停产,后来院在进出口、外汇等金融政策上的放松,让这家合资车企能够继续生存。尽管国家在政策上的放松,让北京吉普得以喘息,但高昂的零部件进口价格,让这款切诺基最便宜的售价也要16万多,而顶配车型更是高达30万。按当时物价,30万都能在北京二环买几套房了。

为此,北京吉普决定推出走量车型,而这时BJ212孕育而生,凭借其低廉的售价终于被中国汽车市场所接受,走进千家万户。而在之后的日子里,BJ212推出过许多变种车型,比如“狂潮”、“城市猎人”等等,而它也有了一个全新的产品代号,那就是BJ2020。

到了1993年,在克莱斯勒8亿美元完成对AMC公司的收购,同时获得AMC公司在北京吉普的股权,并且又对北京吉普追加了股份投资之后,财大气粗的北京吉普推出了两驱版切诺基,人们为了让它与大切诺基很好区分,就把这款两驱切诺基成为“小切”,而且10万元的价格更是拉低切诺基的入门门槛,不过,虽然这款车在当时赢得不少消费者喜爱,但它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不是水箱高温,就是各种异响,不是缺缸,就是分动箱坏了,所以圈内流传出“不是在修理厂就是在去修理厂的路上”的一句话。

时间到了2006年,由于受到国家相关政策和北汽战略调整的影响,北京吉普部分车型被迫停产,而公司也被合并到北京奔驰。伴随着2008年戴姆勒与克莱斯勒的分道扬镳,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也不得不正式分道扬镳,自此北汽与克莱斯勒长达25年的美好时光画上了句号。

海南马自达

说到海南马自达,那么就要从一个冲压件厂说起。1988年,海南冲压件厂高层领导认为冲压件的利润单薄,而汽车生产的利润丰厚,所以想将其转型到汽车生产企业。可对于一个冲压件厂的转型到整车制造却谈何容易,于是“豪横”的海南冲压件厂在知道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个人出资与美国福特汽车合资的工厂破产后,以极低的价格收购整条福特汽车生产线,并且在海南以复原建设的方式建立了整车生产线,同时公司也更名为海南汽车制造厂。

1990年,急于进军中国市场的马自达使用HMC6470旅行车的全套模具、夹具作为出资,与拥有整条福特生产线的海南汽车制造厂达成共识,成立海南马自达公司,生产马自达6440、323等车型。不过,没过多久因为当年国家希望在南方成立一家商用车合资公司,而作为当年合资谈判对象就是戴姆勒奔驰,提出“不希望马自达与海南汽车合资”的条件,迫使这场合资项目被暂时叫停,不过后来奔驰放弃谈判。而当年失去合资对象的海南汽车,又因当年国家没有颁发轿车生产许可证,使得海南汽车濒临倒闭。

的是正值一汽集团在全国兼并汽车企业,于是海南汽车制造厂与一汽集团以国有资产无偿划拨的方式进行了资产重组,并成立了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而海南汽车制造厂也因此获得了轿车生产许可证。在这场看似不对等的兼并重组中,虽然对一汽看似没有任何帮助,但实则一汽的目标却是马自达,当2001年、2002年海南汽车先后推出小型MPV马自达普力马和基于马自达323生产的福莱美之后,一汽想要让该车在沈阳一汽工厂生产,却遭到拒绝,马自达为了自己的长期发展,给予了一汽马自达6的国产权,成就其红极一时的合资车型。

从表面看,虽然一汽海南与一汽看似同属一家公司,但实则二者分属两家,各有有着不同的销售渠道,而马自达为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极力希望两家公司合二为一,于是在2004年一汽、一汽海南和海南重组架构,但合作途中无奈被马自达“踢出了局”,最后只能被迫转变为自主品牌“海马”继续在汽车市场拼杀。

三江雷诺

当下谈及雷诺汽车,恐怕会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它还在吗?”,其实我能十分肯定的说“它还在”虽然在国内市面上东风雷诺的车型却很少见,但它也没放弃中国市场,而且还在2019年推出一款全新的车型“科雷缤”。

不过,这家名不经传法国车企,早年间“死”过一次。在1993年11月,雷诺汽车与中国三江航天集团共同出资9800万美元,成立三江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其中三江集团持股55%,雷诺持股45%。1995年,三江雷诺开始以全散件组装的方式投产塔菲克客车,并且在1998年底,这家合资车企具备了15万辆的年产能。而首款车型“塔菲克客车”于1995年5月正式投放市场,8座版,最小离地间隙189mm,搭载2.2升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79千瓦,峰值扭矩170牛米,同时该车不仅有前驱版,还可改装后轮驱动形式或四驱车型,从而满足不同用户所需。

遗憾的是,尽管三江雷诺有着15万辆的年产能,但该车同样是由法国运来进行整车散装件重新组装,以至于它的价格居高不下,最终以8年、4000辆的销售成绩“草草了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法拉利同车企,菲亚特为何在国内屡屡受挫?

近两年来,国内汽车市场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变革: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在各种变革的冲击下,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也显得尤为艰难。不过市场的竞争就是如此残忍,在巨大的变化之下,一些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的车企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譬如铃木。

退出国内市场的铃木逐渐被国人所遗忘,而在失去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后,铃木似乎过得也没想象中那么风光。

铃木印度利润大幅下滑

日前,铃木汽车公布了2020财年第一财季报告(2020年4-6月),在报告期内铃木汽车实现合并净销售额为425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9.74亿元),同比下滑53.1%;营业利润1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8600万元),同比下跌.9%;普通收益达到14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54亿元),同比下滑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18亿元),同比下滑95.6%。

铃木汽车表示,上述不理想成绩是由疫情导致的,目前这家企业最大单一市场印度肺炎感染病例持续增加,汽车需求暴跌,让铃木汽车在当地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由于疫情防控态势不明朗,这家企业尚无法预测整个财年的利润和股息。尽管财务表现下滑如此之大,可其实际表现仍然高于金融分析机构路孚特预估的亏损38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99亿元),可见外界对这家企业有多不看好。

铃木未来发展或也艰难

利润的大幅下滑,肯定还是和自身的销量有很大关系。大家都知道,在退出了国内市场之后,印度市场成为了铃木的最大单一市场。而在之前,铃木在印度发展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如今铃木也是"受挫"了。

从销量上看,作为日本第四大汽车制造商,铃木汽车在2020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955226辆,同比下滑39.7%。其中在日本本土,该企业累计销量为293428辆,同比下滑22.4%;而在最大单一市场印度,该企业累计销量为419541辆,同比下滑47.5%。

销量下滑幅度近50%,这个数字还是挺惊人的,可见印度市场也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过,铃木的艰难还不止于此,据此前印度汽车行业机构之前宣布,该国汽车市场需要3-4年才能恢复至巅峰水平,这意味着本就艰难的铃木在此后或将经受新一轮的考验。而相比之下,中国车市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正增长,不晓得当初铃木退市的时候有没有后悔呢?

它还会二次入华吗?

那么铃木有可能再次重回中国市场吗?也不是不可能,此前也有回归的例子。

比如菲亚特,1999年菲亚特品牌首次入华和南京汽车成立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2007年,因销量低迷,菲亚特退出中国市场,南京菲亚特汽车宣告破产。从1999年成立到2007年宣告破产退市,南京菲亚特累计国产三款小型车(派力奥、西耶那、周末风),累计销量为16万辆。然后时隔3年,菲亚特再次与广汽联姻,于2010年3月9日成立广汽菲亚特。不过近年来,广汽菲亚特的销量也一直处于合资车企中垫底的尴尬地位。

相比起来,菲亚特在中国市场可以说从来没有红火过,而铃木可比菲亚特要具备优势。作为第一批成立的合资企业,长安铃木在1993年就已经成立,比在九十年代晚期来的广汽丰田、上海通用、一汽丰田都更具有先发优势。

而且九十年代进入中国的铃木,当时凭借摩托车和发动机在国内打造出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当时铃木投产的第一款产品奥拓几乎成为街车,销量排名仅次于夏利,奥拓品质精良,经济省油,操控灵活,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然,后来的铃木由于自身太过于不思进取,在中国应对迟缓,新产品投放节奏拖沓,还停留在自己的小车领域,久而久之也被大家遗忘了。

不过,铃木如今在印度的状态似乎也比较堪忧,再加上中国汽车市场确实潜力很大,也不排除铃木未来还会有再次踏上中国土地的时候,就是不晓得到时候大家还接不接受咯。

小编语

在中国最后几年的时光里,过于坚持自我的铃木汽车跟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总是格格不入,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本以为到了印度市场之后,铃木会就此大干一番,没想到的是铃木在印度发展也并不是那么顺利。面对如此现状,也不知道铃木是否还会重返中国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法拉利同车企,为何国内成了爹不亲娘不疼的放养儿,现生存堪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并逐步家庭化。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很多自主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也出现了合资车企和国产车企之间的激烈竞争。适者生存,弱者淘汰是亘古不变不变的自然法则,有快速发展的就必然有落后被淘汰的。菲亚特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菲亚特,可能很多人都只是听过,但不熟悉。但提到法拉利、玛莎拉蒂、Jeep、道奇,可谓是家喻户晓。没错,这些品牌同属于菲亚特旗下,作为意大利的著名汽车制造公司,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为何在华之路如此艰辛,面临被淘汰的窘况了?

菲亚特在华的两次联姻

1999年,菲亚特首次以合资企业的形式进入中国,与跃进汽车集团组建南京菲亚特,双方各持股50%,总资产30亿元。2007年12月,由于外方撤资,南京菲亚特宣告失败。

2010年3月,菲亚特与广汽集团联姻,总投资约为65亿元人民币,共同组建广汽菲亚特。但与广汽集团的结盟,并没有给菲亚特品牌的发展带来转机。

与Jeep无法产生联动效应

2014年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后,在中国的合资公司也更名为广汽菲亚特克莱斯勒。本来,新合资公司的成立应该给菲亚特带来一线生机。但是广汽的重心放在了品牌认可度更高的Jeep身上,也占用了菲亚特的产能,并且Jeep的品牌效应及却销售渠道无法为菲亚特产生联动效应。导致大家的关注点都放在了Jeep上,菲亚特仍然是无人问津。

菲亚特为何在国内屡屡受挫

1、国情不同

菲亚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微型汽车生产厂家,欧洲对小型轿车的需求量比较大。而中国人则是追求大空间,尤其近年来的SUV风潮,小型车自然就更难卖了。

2、企业的不重视

菲亚特的战略重心一直放在欧洲,而广汽也一心发展自主品牌传祺,完全属于爹不亲娘不疼的放养儿,在现有的车市,当然完全无法成长起来。

3、无品牌效应

汽车对于国人说,还属于较贵的消耗品,很多人在选择时,都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慎重选择,尤其是国人的跟风性,其实看重的就是品牌力,比较要有保障。菲亚特在国内的宣传及品牌搭建上完全跟不上。

4、车型较少,选择性低

菲亚特在华的国产车只有菲翔和致悦两款,进口车型也就博悦、菲亚特500、菲跃、领雅和朋多五款车型。

广汽菲亚特是否会重蹈南京菲亚特覆辙?

数据显示,在乘联会统计的国内在产的88个汽车品牌销量数据中,菲亚特今年前10月累计在华销售了638辆整车,而10月销量仅有9辆,不管是10月销量还是前10月总销量,菲亚特都是位居国内车企品牌销量排名倒数第二,也就是87名。这样的数据广汽菲亚特是否还会继续坚持了

菲亚特可以说是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若还想有所坚持,就必须“入乡随俗”,全面改进。新的一年,是在沉默中爆发,还是灭亡?就看菲亚特自身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