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众车系的缺点是什么?

2.续约未果 迪斯与大众内部冲突无疾而终

3.大众汽车下任一把手浮现?新车故障或成换帅导火索

大众汽车最新问题_大众汽车 新闻

大众j519常见问题有大灯忽闪。如果是新车,并且是用车规范,使用得当,那么引起的损坏原因是属于质量问题,应及时车辆送到4s店,店方会按质保政策给你免费维修。

大众的介绍

在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城”里,第一批“甲壳虫”问世,但仅仅生产了630辆就因二次世界大战而停产。二战后,大众公司划归西德,汽车生产又逐步恢复。由于“甲壳虫”车价格低廉,这种汽车很快风靡德国和欧洲。

1955年“甲壳虫”出口到100多个国家,1981年“甲壳虫”停产时,已经累计生产2000万辆,打破福特T型车的世界纪录。随着“甲壳虫”的畅销,大众汽车公司也成长为一个强大的世界汽车生产集团,它在西班牙、墨西哥等许多国家都建立起汽车生产厂和销售公司。

继“甲壳虫”后,大众公司在1980年实现四轮连续驱动大客车大批量生产,推出80年代世界最畅销的高尔夫汽车,从而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公司。

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曾迁往柏林,现在仍在沃尔斯堡,现有雇员60余万人。在全世界有13家生产性子公司,海外有7个销售公司,23个其他公司。国内子公司主要是大众和奥迪公司,整个汽车集团产销能力在300万辆左右。

大众车系的缺点是什么?

大众DSG变速箱故障现象:换挡顿挫、加速抖动、异响、故障指示灯亮等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变速箱问题较为严重。

常见的有6速湿式和7速干式两款双离合,7速DSG车主反映升级变速箱软件和更换变速箱油,而反观6速湿式双离合这种故障率倒比7速的少很多。大众DSG变速箱故障涉及的车型主要有迈腾、朗逸和高尔夫6等。

主要问题是dsg变速箱的机电控单元故障。据调查显示,有关大众DSG变速箱的投诉所占比重很大。相同的问题曾经在6速双离合变速箱上也出现过。日常的降挡动作会造成离合器片剧烈摩擦。油门给下去发动机转速迅速飙升,车速未有任何提升。

扩展资料:

大众DSG变速箱介绍如下:

发动机在空转,等低档位啮合完成后发动机转速下降并伴随有离合器的焦糊味。显然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手动挡轰高转速后迅速松离合,离合器片剧烈摩擦。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不言而喻。

而7速干式双离合这个问题更胜,原因用干式离合器,在频繁换挡以及高强度工作情况下缺乏有效的散热途径,导致变速箱控制系统取过热保护措施。没有液力变矩器的DSG变速箱只能通过电控半离合状态来实现蠕动。

凤凰网-央视曝光大众DSG变速箱行驶中动力消失

凤凰网-大众DSG变速器曝出故障 车主不满软件解决方案

续约未果 迪斯与大众内部冲突无疾而终

大众 汽车 在华“DSG”爆发于2011年,彼时,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称,该年共收到 汽车 产品缺陷信息投诉8840例,DSG 变速箱 抖动、顿挫问题排在首位。实际上,大众曾就DSG在海外发起过多次召回。但针对中国大陆地区,大众方面一再表示,他们的DSG双离合变速箱并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只是未充分考虑中国的使用环境而已。

大众 汽车 :变速器

直到2013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大众汽DSG变速器存在安全隐患,自此,长达数年的大众DSG风波终于落下大幕。3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要求大众 汽车 针对DSG变速器动力中断故障问题实施召回;3月20日大众 汽车 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决定自2013年4月2日起,召回部分缺陷 汽车 ,共计384181辆。

数月之后,国家质检总局于2013年11月14日再发通报,大众决定自2013年11月25日起在国内召回部分大众、 奥迪 和 斯柯达 汽车 ,共计640309辆。此次召回产品涉及大众中国、 一汽 -大众、上海大众生产或销售的奥迪、大众及斯柯达等品牌。根据公告,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变速器中使用的合成油可能引起变速器内部供电线路故障,导致变速器无法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同时,上述三家公司也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DSG变速器更换了齿轮油——从合成油变换为矿物油,同时免费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控制软件。至此,大众“DSG”告一段落,但安全隐患是否真正得以妥善解决目前还不得而知。

大众 汽车 : 迈腾正时链条故障投诉频繁

就在DSG过去不久,大众在中国又遭遇了“正时链条”风波。2012年,对于迈腾、昊锐的正时链条故障投诉开始陆续出现,到了2013年投诉量持续攀升,出现问题的车辆也基本上都集中在2009、2010、2011款。

在 汽车 质量投诉网、中国 汽车 质量网等网站可以发现,关于迈腾发动机顶缸、无法启动、张紧器故障、正时链条错齿等相关投诉不下100起。面对如此多的 汽车 故障,厂商却没有主动实施召回,而是私底下通知4S店建议行驶里程达到或超过6万公里的车主更换正时系统,费用车主自理,而如果车主不即时更换,维修费用将达2万元。目前,面对众多车主的愤慨投诉,大众还没有给出官方说法。

大众 汽车 : 新速腾后悬架断裂仍强硬不召回

作为大众旗下最重要的战略车型之一,新速腾刚上市就取得了可观的销量成绩,然而其也因“配置缩水”而屡遭诟病,尤其是后悬架系统由上一代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被改为俗称“板车悬架”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更是遭到各界质疑。此后,新速腾后悬架出现断裂开始频繁被媒体报道。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涉及速腾非独立悬架问题的车主维权QQ群已经超过了110个,数超过了9000人。

大众 汽车 : 斯柯达水泵漏水问题

自2010年起,上海大众斯柯达的昊锐、明锐和晶锐均有多种不同问题遭遇用户投诉,总数有400余条之多。其中出现在B级车昊锐和经济型车明锐上的水泵漏水问题已成为用户投诉焦点。

水泵漏水问题主要会导致防冻液的泄漏。缺少防冻液会使得车辆夏天无法有效地防止车辆开锅,冬天也会导致结冰造成水箱或散热器损坏。有用户指出,水泵漏水在斯柯达昊锐、明锐车型上存在十分广泛,应属设计缺陷,上海大众当进行召回,但上海大众并未对这一问题取任何积极措施。

各大品牌都推出自家品牌的首款 纯电动车 ,大众也是如此,相比之下 大众 汽车 的产品要比现在常规的 电动车 型对全球大范围的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与此同时,大众 汽车 集团决定,将大众 汽车 品牌全球第一个 电动 汽车 示范车队,首先投入到中国市场运行。

大众轿车在华“DSG事情”爆发于2011年,彼时,国家质检总局缺点商品管理中心称,该年共收到轿车商品缺点信息投诉8840例,DSG变速箱颤动、顿挫疑问排在首位。实际上,大众曾就DSG在海外建议过多次召回。但关于我国大陆地区,大众方面一再表示,他们的DSG双聚散变速箱并没有任何技术疑问,只是未充分考虑我国的运用环境罢了。

大众轿车:变速器

直到2013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大众汽DSG变速器存在安全隐患,自此,长达数年的大众DSG风云终于落下大幕。3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请求大众轿车关于DSG变速器动力中止毛病疑问施行召回;3月20日大众轿车向国家质检总局存案了召回方案,决议自2013年4月2日起,召回有些缺点轿车,合计384181辆。

数月以后,国家质检总局于2013年11月14日再发通报,大众决议自2013年11月25日起在国内召回有些大众、奥迪和斯柯达轿车,合计640309辆。这次召回商品触及大众我国、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生产或出售的奥迪、大众及斯柯达等品牌。依据公告,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变速器中运用的组成油也许致使变速器内部供电线路毛病,致使变速器无法正常作业,存在安全隐患。一起,上述三家公司也免费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DSG变速器替换了齿轮油——从组成油变换为矿物油,一起免费为用户提供最新的操控软件。至此,大众“DSG”事情告一段落,但安全隐患是不是真实得以妥善解决如今还不得而知。

大众轿车:迈腾正时链条毛病投诉频频

就在DSG事情过去不久,大众在我国又遭受了“正时链条”风云。2012年,关于迈腾、昊锐的正时链条毛病投诉开端连续呈现,到了2013年投诉量继续攀升,呈现疑问的车辆也基本上都会集在2009、2010、2011款。

在轿车质量投诉网、我国轿车质量网等网站能够发现,关于迈腾发动机顶缸、无法发动、张紧器毛病、正时链条错齿等有关投诉不下100起。面临如此多的轿车毛病,厂商却没有自动施行召回,而是私底下告诉4S店建议行进路程到达或超越6万公里的车主替换正时体系,费用车主自理,而如果车主不即时替换,修理费用将达2万元。如今,面临很多车主的气愤投诉,大众还没有给出官方说法。

大众轿车:新速腾后悬架开裂仍强硬不召回

作为大众旗下最重要的战略车型之一,新速腾刚上市就取得了可观的销量成果,然而其也因“装备缩水”而屡遭诟病,尤其是后悬架体系由上一代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被改为俗称“板车悬架”的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更是遭到各界质疑。尔后,新速腾后悬架呈现开裂事情开端频频被媒体报道。据统计,到如今,全国范围内触及速腾非独立悬架疑问的车主维权QQ群已经超越了110个,数超越了9000人。

大众轿车:斯柯达水泵漏水疑问

自2010年起,上海大众斯柯达的昊锐、明锐和晶锐均有多种不一样疑问遭受用户投诉,总数有400余条之多。其间呈如今B级车昊锐和经济型车明锐上的水泵漏水疑问已成为用户投诉焦点。

水泵漏水疑问首要会致使防冻液的走漏。短少防冻液会使得车辆夏天无法有效地避免车辆开锅,冬天也会致使结冰形成水箱或散热器损坏。有用户指出,水泵漏水在斯柯达昊锐、明锐车型上存在非常广泛,应属规划缺点,上海大众当进行召回,但上海大众并未对这一疑问取任何活跃办法。

各大品牌都推出自家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大众也是如此,相比之下大众轿车的商品要比如今惯例的电动车型对全球大范围的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与此一起,大众轿车集团决议,将大众轿车品牌全球第一个电动轿车演示车队,首要投入到我国市场运转。

首推双离合,在美国不敢用,放到中国用,太让人失望,而且据我所知,就是大众中国的一帮中国人提出来的建议。原来很喜欢大众,家里用过四台车都是大众,自从知道这些消息,知道速腾后悬挂打补丁,知道双离合的各种问题,知道大众的各种简配,心凉了。。。大众对待中国人态度的缺点我觉得是他最大的问题

我拥有过的大众车不多,捷达,帕萨特,奥迪A4,捷达和帕萨特都是二手的,都开了有20万公里,奥迪A4开了有24万公里,缺点就是开几年之后发动机到处都有机油,脏兮兮的,修车师傅说的铸造技术不如日本,还有一个就是大众的保养费用普遍比日本车高,原来都说大众铁皮厚,质量好,现在,当下我真的再也不相信了。奥迪A4于2015年7月19号自燃,还好是停在停车厂里面。之后改买日本车了,现在名下三辆车,中东陆巡,锐志,凯美瑞双擎。

大众 汽车 说实话没有优点可言,一个连发动机变速箱都造不好的车企,却奇迹般的在天朝大卖特卖。质量差,小毛病多,很多先天缺陷的设计也投放到量产车上,比如DSG和EA888。售后服务差到极点,50万速腾短轴只是打个补丁,这要是在美国,得把大众罚到破产。

我觉得大众在营销和选外壳上面,技术一流。但你要在质量上和安全性上,找它的亮点,那就太难为它了。论 汽车 专利,丰田一家占全球 汽车 专利的1/4,同等销量的大众排在20名之外。论发动机可靠性,本田第一,丰田第二。宝马,大众,奥迪都在可靠性最差的前十名之中。天涯一网友余东风每天百度中国大陆上发生的国际品牌 汽车 起火自燃进行统计,一年多的时间里共统计到688件 汽车 自燃。其中大众包括奥迪就占312件,占比超过45%。

我们现在讨论的缺点,我理解应该是属于设计缺陷和单一车辆爆发的群体性故障。如非上述情况,满嘴跑火车,刑法有一条罪名在等着你——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名誉罪。

普法一下,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名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为避免牢狱之灾,大叔就不具体再说什么了,抱歉。

大众多数用双离合变速箱忽悠人!后排中间鼓包高的离谱!座椅普遍支撑短小,像朗逸宝来这样入门级紧凑型车的轴距才2614mm,价格却高的离谱,从中控台到车门内饰板都是硬塑料!而且内饰代代一样,忽悠人到家了!

现在变速箱质量好了点了,不过比如简配啦,套娃啦,黑心棉啦,不把消费者当回事啦这些还是一如既往的存在,大众比较傲娇,反正不怕中国人不买,就算在别的地方损失惨重,也一样能从中国捞回来。

个人觉得大众是店大欺客,车造的越来越烂,成本压缩再压缩,除了让大陆消费者看习惯了那VW标记唬人,其他要什么没什么。现在大陆消费群体也再不是10年20年前的水平。大众还能在大众心里活多久就看良心了。

大众汽车下任一把手浮现?新车故障或成换帅导火索

[汽车之家?行业]?3个小时后,大众汽车监事会针对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的审议没有拿出解决方案,迪斯没有下课,同时也没有赢得续约合同和填补空缺职位的支持。由迪斯点燃的冲突无疾而终,没有胜者。

德国商报称,该临时会议在当地时间12月1日举行,迪斯参加了会议,针对当前形势发表了看法,随后不得不离开,只有8位团成员出席了会议,包括大众汽车监事会潘师?(Hans?Dieter?Poetsch)、保时捷-皮耶希家族代表Wolfgang?Porsche和Hans?Michel?Piech以及下萨克森州首相Stephan?Weil,员工代表有大众汽车工会Bernd?Osterloh和德国金属机械工会代表Jorg?Hofmann等,会议对部分问题进行回应,对续约合同问题未做出决定,于晚间结束。

“狼堡”烽烟似乎随着审议结束而消散。

德国商报透露,本次会议还为下周召开的年度最后一次监事会会议进行了准备,但由20人组成的监事会也不会做出重大决议。

“迪斯的诉求不会在下周获得监事会批准,公司也几乎没有考虑两个董事会职位接替问题,这是明年春天的事。”

潘师称仍在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如果找到妥协方案,可以在接下来几天内讨论,并在下周监事会会议中做出决定。

这并非迪斯首次与大众冲突。

2020年上半年,迪斯突然提出将续约合同延迟至2025年。他在2018年4月成为大众汽车CEO,合同签约至2023年春季。按惯例,迪斯可以提前一年在2022年初提出续约。

这一打破常规的做法并未获得监事会支持,也将此前积累的矛盾推至台前。自执掌大众汽车以来,以“成本杀手”著称的迪斯积极推动大众汽车变革,以“打破”之名推动企业转身,在变革触动了“沃尔夫斯堡的利益”。

“在周围很多人支持下,我在几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是全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沃尔夫斯堡总部。”2020年11月28日,迪斯在LinkedIn发布《大众如何转型》信件中回溯,“最重要的是,我们集团有一系列不同利益和政治议程,让这个已经是重大挑战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

矛头更多指向大众汽车工会。由于成本削减,改革触及到了工会利益。今年2月,Osterloh写信抱怨管理层责权不明,存在管理问题。事实上,后者一直与迪斯进行权力斗争,让沃尔夫斯堡这家汽车制造商喘不过气。

彼时,交织在迪斯指责大众“犯罪”中,沃尔夫斯堡氛围一时剑拔弩张,潘师试图从中进行调解,但效果并不明显,并随着迪斯去职大众品牌CEO让外界浮想联翩,从“迪斯被削权”的论断至“迪斯距离下课不远”猜疑让沃尔夫斯堡稍显动荡。

此后峰回路转,冲突最终以监事会公布迪斯道歉告终,并表示“继续支持迪斯工作”。迪斯落败成为更多共识,但似乎也激怒这位有些强硬的职业经理人。

不到半年,平静再次被打破。

迪斯在11月下旬再次提出续约合同,点燃冲突火苗,并在信件《大众如何转型》中谈及大众汽车成绩、目标、挑战和战略,重申愿意肩负带领大众前进的使命,同时指出转型内部困恼。

几乎同时进行的是,迪斯还推举奥迪首席财务官Arno?Antlitz为大众汽车CFO;推举集团零部件业务负责人Thomas?Schmall为大众汽车首席购官,均进入董事会。这两位被认为是迪斯亲信,这一推荐遭到大众汽车工会拒绝。

有大众汽车内部人士透露,这两个职位属Osterloh管辖范围。“提出续约合同可能也是迪斯作为压力手段来推进他的想法。”

『大众集团工会Bernd?Osterloh』

“迪斯冒着冲突风险,因为他知道没有人能替代。”有接近监事会人员透露。德国商报进一步证实这种看法,审议之前已有迹象表明迪斯仍是大众汽车负责人,Osterloh在上周也表示希望继续与迪斯合作;Wolfgang?Porsche希望迪斯留在集团,认为他是公司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推进的保证。

大众汽车正处于转型关键期。2016年11月,大众汽车发布Transform?2025+战略,以期成为电气化时代领导者,完成向出行公司转型。

迪斯正是这一战略制定者与推动者之一。迪斯在《大众如何转型》中还透露,将以“任务T”在未来半年内通过目标实现,于2024年前在技术方面追上特斯拉。

上述内部人士称,迪斯要求提前延长合同是为了证明监事会支持其对大众改革。但对迪斯再次提出续约“没有料到”。

“迪斯可以在权力斗争中扔毛巾。”之于迪斯的举动,德国方面莫衷一是。保时捷-皮耶希家族代表称:“我们不会这样做。”

来自德国《SZ》发表评论,称迪斯是纵火犯,经常会被激怒,是一位充满热量的人,目前点燃了一场火,结果不明,但对其选择无法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0月,延迟上市的ID.3在欧洲以过万成绩超越雷诺Zoe等车型,成为最畅销的电动车。

如果没有冲突,这将为大众汽车电气化时代描绘不错的开始,现在却在权力争斗中让沃尔夫斯堡有些紧张。

但为何已遭遇拒绝的迪斯会再次提出续约,争斗之下迪斯又是什么样的一张面孔?对于大众转型,迪斯到底有何规划?《车市物语》编辑了《SZ》的评论文章和《大众如何转型》,以飨读者。

01?纵火犯的计策?来自德国《SZ》

迪斯是一个充满热量的人:清楚说出问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会是点燃一把火,然后再加入一点汽油,当一切都整齐发光时才达到所期,而那时,每个人都必须移动,这就是他在宝马所做的事情。

他已在大众汽车工作五年,最初作为品牌老板,现在是集团负责人。他经常被激怒,当然也取得很多成就。

但现在,他点燃了一场火,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是否可以熄灭。这影响了他自己:迪斯抱怨他的工作系统与条件。正如必须需要解释的那样,他提出了信任问题。前者是可追溯的。但第二个方面并不是特别有远见,因为目前很难赢得对他有利的合同决定,而是需要他继续认真经营公司。

不排除他扔毛巾-或被扔毛巾的可能。无论如何,星期二下午,大众汽车监事会团会对此次危机进行讨论。

这对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损失,尤其是集团。因为迪斯是在困难期将大众汽车推向正确轨道的关键人选。

他做了必要的事情:大众汽车正在从汽车制造商转型为电子移动出行数字公司。如果这不起作用,就证明大众汽车对未来过于自满,那么很快它就不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但持续推进是困难的,这几天迪斯在信里写道,并提出了自我批评,但最重要的是,信件读起来很难被指责,有些人也有受到挑衅的感觉。

事实上,大众汽车不是一家普通公司:它由保时捷-皮耶希家族所有;它也是一家国有企业,下萨克森州拥有20%股权;这也是一家员工共同经营的公司。它的股票价值与内部工作和业绩等持一致,同时还要关注技术转变。

经过五年努力,迪斯现在承认该系统无法以其挑衅的管理方式(他喜欢谈论“打破”)来实现目标,特别是沃尔夫斯堡总部。因为“结痂和复杂”,有很多事情呈现出的结果是太慢了,无法跟上发展。尽管他与特斯拉模型的持续比较有点错误:美国汽车制造商没有共同决定,也没有67万名员工。迪斯仍然可以将其写下来,以吸引沃尔夫斯堡一些人继续思考。

另一方面,迪斯将这种被封锁的指控与人力问题联系起来似乎并不明智:这是关于他对董事会职位的理想人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通过,而且让工会锁定了自己。过去的几天,他对提前延长合同愿望变得明显,这背后依然是针对监事会的信任问题。

这几乎削减了内部对他的积极态度。一方面,无论如何,他的合同一直持续到2023年4月,与足球不同的是,提前延长将是非常不寻常的,即使它是一个无聊的前锋想要提前开球,就像迪斯一样。

另一方面最后的麻烦还没有消失:在夏天,迪斯指责监事会犯罪,因为内部公开了他的决策。奇怪的是,当时还讨论了续签合同的问题。迪斯站在了按钮上,以各种形式道歉,然后重新得到信任。监事会中的所有权威团体都认为:现在公司可以从这个错误中脱离,休息一会,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迪斯现在又开始权力斗争,无论如何,这是不可理解的。特别是他刚获得很大回旋余地:他赢得了监事会认可,在未来五年可以花费150亿欧元。看看他是如何设计大众汽车未来才更令人兴奋。

但是,只有当他点燃火,再次撤回信任问题时,他才会成功。当然,如果系统反过来给他一些必要的自由可能会更好。

02?大众如何转型?来自LinkedIn,作者:迪斯

大众汽车是独一无二的:如此庞大、复杂的集团,对任何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重大挑战!

仅用几个事实和数字就能体现它的庞大:年销量超过1100万辆(含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12个品牌、67万名员工、50%股份属于保时捷-皮耶希家族、20%的股份由下萨克森州、有影响力的工会以及利益广泛的股东共同持有。

在费迪南德·皮耶希影响下,管理者们接受了内部竞争的教育和培训。但大众汽车的规模、历史、品牌的当前价值以及在经典汽车制造领域的独特专业知识,在剧变时期却无法得到保护,甚至可能成为一种负担。

『前大众掌门人费迪南德·皮耶希』

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目前正在经历经济史上最全面的转型。成功带领这艘巨轮驶向未来是我在大众的责任,也是我职业生涯最大的挑战!

目标:带领集团走向可持续的和成功的未来

目前,大众汽车的汽车排放量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1%。因此,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们负有特殊责任。

我对未来目标很明确:带领团队走向可持续的、成功的未来。无论有没有大众汽车,汽车业全球转型大约需要十年时间。为了缓解气候变化,我们必须让汽车电动化。人工智能的进步,特别是在情境感知方面,很快就会让一个学习型的全球神经网络取代驾驶员。这将使个人出行更持续、安全和方便。这也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

为了在新时代取得成功,保障相关方受益,包括商业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大众必须彻底改变:从拥有一系列有品牌和卓越内燃机产品的整车厂,变成一家数字化公司,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可靠地运行数百万台移动设备,与客户不断沟通,每周甚至每天都能改善服务、舒适度和安全性。

抵抗只会激励我们

作为首席执行官,我认为关键问题是:如何才能让这个庞大团队及其利益相关者重新思考自己的观点,放下过去的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优先事项,努力开发新的能力。

我们不是初创企业,我们的结构和流程在过去几十年得到长足发展,但现在很多都已过时和复杂化。最重要的是,我们集团有一系列不同利益和政治议程。它们让这个已经是重大挑战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然而,任何阻力只会鼓励我们,激发我们。

五年前,我在大众汽车任职时,我们缺少时间,现在也很紧缺。大众汽车在电气化和数字化起步时间很晚。这就是为什么5年前我们彻底反思战略,并要为未来规划一条新的道路。但只有在所有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支持下,才能在强大基础上实施新战略。

协同整合是关键工具

根据实践经验,我已经知道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的“协同整合”策略。它使参与者能分解大型复杂公司的复杂挑战,并与关键利益相关者一起解决问题。他们分析形势并进行辩论,共同决定一项战略,然后在公司实施。我发现马利克教授的方法独特且有效,如两个例子所示:

2015年秋季,我来大众汽车任职后,立即为大众品牌组织了第一次战略研讨会,后因为柴油机排放问题被迫推迟到11月。最终,丑闻推动并加速了转型进程。除了柴油丑闻以及由此产生的数十亿美元成本外,我们在大众品牌上也遇到了重大问题:车型系列在某些地区已经过时(拉丁美洲)或不合适(美国),利润率低于2%——甚至不足以为当前运营进行再融资,更别提未来关键投资。

必须做出改变!来自大众品牌42名高管参加2015年11月研讨会。马利克的方法总是从当下问题开始。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问题是“在未来三到六个月内,我们要做些什么,能利用这次危机作为未来跳板?”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高管们在不同小组中会面。马利克说,选择这些小组是为了使参与者集体智慧得到最佳发挥。与传统方法所不同,这对每个人都产生了积极结果,而不是被稀释。

本次研讨会为“Transform?2025–新大众战略”铺平了道路。5年后回首过去,研讨会制定的很多措施都能始终如一实施。

一个关键的措施是,我们不想使用MQB模块化平台,新是建立一个专用的电动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动汽车优势。

如今,仅在明年,我们就将推出基于模块化电动动力总成平台(MEB)的五个品牌十款车型,而福特也会基于该平台打造一款新车。我们还开发了一种新的电子体系结构,只有几台中央计算机——可更新且可直接与客户联系,也会将其引入电动汽车。

为了筹集资金和增加收入,我们在世界各地实施了周转,每个都包括效率提升和新产品带动增长的措施。总体而言,大众决定将更多精力放在利润更高的SUV细分市场。在这些市场上,大众有很多优势能与对手竞争。

我们在沃尔夫斯堡磨练体系,并进行权力下放,用一个更现代的结构重新组织了系列流程,以消除阻碍产品决策的瓶颈。这些地区被赋予更大空间更快决策,与当地市场更紧密。我们与员工代表的“未来契约”使我们能够根据人口统计因素缩减劳动力,而无需强制裁员,从而持续降低固定成本。

该战略分为三个阶段。

目前,我们的第一阶段即将结束,核心品牌将恢复盈利,并推出第一款纯电动、联网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众ID.3。我们的气候目标更雄心勃勃,反之加快了转型进程。当然,具有类似IT业务能力的新竞争对手,如特斯拉也在加快变革步伐,制定新的标准。

「任务T」追赶特斯拉

因此,我们不得不调整大众战略,以跟上这些新对手。我们于2020年4月与马利克教授组织了第二次研讨会。31名来自大众、奥迪和保时捷的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了被称为“任务T”的活动。

这次活动主题围绕着我们如何赶上特斯拉。特斯拉是一家专注于未来的公司,没有传统的汽车业务。它的硅谷式生态系统受软件能力、技术和风险文化影响。这次研讨会持续三天,由于COVID-19流感,人们戴着口罩保持距离进行交流。

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在未来6个月内,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才能在2024年之前在技术方面赶上特斯拉?”

我们找到的答案是快速提高软件能力,并在Markus?Duesmann和Artemis?project的领导下,将软件和硬件集中到奥迪公司,这是一个在现有企业结构之外的主体。

为什么我们需要新的组织架构?在介绍MEB、模型系列和软件组织时,我们意识到,现有公司结构无法像特斯拉这样资金充足、缺乏公信力的初创公司发展速度和能力相匹配,因为它具有更大的风险倾向。新的组织单位于10月成立,在第一次大众管理会议上给人留下干练而果断的印象。这是我们4月会议开场白中设定的目标。

我确信,我们将与去年一样成功实现今年马利克研讨会的目标。该方法对成功结果的影响和意义不容低估。它创造了对现状的共同看法、共同、共同协议和承诺,这些都是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尤其是在像大众这样复杂的实体中。

Artemis项目和软件组织是我们建立技术的基础,尤其是数字技术,这是整个集团所需要的。这将使我们的汽车变成数字设备,为用户提供新选择。

为沃尔夫斯堡调整领导方式

大众的企业文化是我们转型过程中的另一个重点。当我开始在沃尔夫斯堡工作时,我决心改变“大众系统”。我的意思是打破陈旧结构,使公司更灵活和现代化。在周围很多人支持下,我在几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是全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沃尔夫斯堡公司总部。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通过强调、解决问题和直接行动,带来了很多改变,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而我的个性有时也是有对抗性的。其中一些变化对相关公司至关重要,大众就是如此。当然,我也重新评估了我在大众5年的领导风格,现在已经适应了沃尔夫斯堡。

熟悉沃尔夫斯堡体系且经验丰富的高管现在有了更多的责任:冈纳·基利安、拉尔夫·布兰斯特、托马斯·施梅尔和克里斯蒂安·沃尔默——他们知道沃尔夫斯堡的运作方式,他们的风格不那么对抗,更富有同情心。他们做出的优异成绩不言而喻!

移动出行公司最有价值

汽车的未来令人兴奋着迷——大约十年后,我们将拥有自动驾驶汽车。这是一个巨大的新领域,将创造大量新机会。例如,它将给儿童和病人一种全新的移动模式。对许多公司来说,通往这个目的地的旅程充满挑战。这当然是我们大众的事。

然而,我相信,在这一转变中领导公司前进是一项有价值的事业,我们能够成功。我们应该把转型看作是一个机遇。十年后,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将是一家移动出行公司。(文/车市物语)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却又经常押韵。

赫伯特· 迪斯(HerbertDiess),这位时常带着巴伐利亚绅士般微笑的“成本杀手”,在履新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之后的第三年,或亦难逃前任马提亚斯·穆伦(Matthias Müller)提前下台的命运。

5月底,德媒最先爆出迪斯申请延长合同至2025年、却遭大股东保时捷家族和皮耶希家族拒绝的新闻,引发了外界对其聘期即将结束的各种猜想。据悉,大众集团内部对迪斯的批评之声已日益高涨,新款高尔夫和ID.3软件技术问题缠身,作为掌门人的迪斯难辞其咎。

短短一周时间,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Oliver Blume)即将调任大众品牌负责人、并主导大众ID.3等核心产品生产的消息就见诸报端。内部人士透露,这是“大众巨轮管理层大洗牌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新一轮的高管换血或将在不久的将来被对外公开。

这似乎给业内一个较为清晰的信号——

迪斯的接班人已经出现。

迪斯的焦虑

迪斯聘期或将终结一事,虽然因近期的报道而在业内小范围持续发酵,但是自2019年开始,大众集团董事会、特别是保时捷与皮耶希家族对其不满的消息就频繁出现在欧洲各大汽车论坛和热门网站的评论区。

虽然这些小道消息一直无法实锤,但迪斯在集团遭遇的“尴尬”近两年也是显而易见,其最容易被大众内部和业界诟病的,是关键产品新款高尔夫和纯电动拳头车型ID.3的失误。

迪斯一直对外强调,第八代高尔夫是大众当下“最硬核的产品”,但连续跳票、软件问题亟待解决的现状一度让这家欧洲汽车制造巨头伤透了脑筋。

就在刚过去的5月中旬,高尔夫8就被爆出因软件系统问题而暂时停止交付,问题与2018年起欧盟强制要求的在售汽车上“eCALL”(Emergency Call)电子呼叫功能有关,在受影响的八代高尔夫车上,这种紧急求救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新款高尔夫第一次遇到软件问题了,此前也因软件更新及二级界面操控问题推迟交付。按照大众方面的产品规划,这款新车应该在2019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亮相,并在2019年生产10万辆,但后来因为软件方面的问题,亮相时间不仅被推迟到10月份, 2019年生产的总量也不到8400辆,远低于集团预期。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则发生在ID.3身上。

在这款关键车型交付生产以来,大众就一直与大量的软件问题作斗争,这些问题源于ID.3软件的基本架构开发“过于仓促”,导致该系统的许多部件彼此不相容,从而导致闪退。

核心产品受软件等问题拖累,迪斯很焦虑。

在今年4月的集团高管网络会议上,迪斯就敦促公司领导层尽快拿出与特斯拉软件长版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迪斯自己也承认,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而其超前的软件系统对大众已经构成了威胁。

目前特斯拉较为领先的驾驶系统方面的能力,已经让迪斯高度警惕,并告知集团高管不得掉以轻心。在迪斯看来,特斯拉是业界唯一一家拥有不断改善先进软件系统的汽车制造商,对于现阶段的大众而言,如何将强大的软件系统整合到最新车型中,这要比纯电动车的充电问题更为棘手。

“成本杀手”的功与过

回顾迪斯的职业生涯,他早年曾服务于零部件巨头博世,后加入宝马,并一度被视为该公司最有潜力的接班人。2015年,迪斯作为宝马的研发负责人闪电离职,彼时跳槽的时间节点都较为敏感,业内普遍认为,他是因为继任首席执行官诺伯特-雷瑟夫(Norbert Reithofer)无望才选择加入大众。

迪斯是以大众品牌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加入大众集团的,后于2018年接替穆伦,成为集团最高掌门人。彼时的大众正处于“大象转身”的关键节点,而迪斯和穆伦两人,也在很多维度比较相似,他们都希望为大众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在内部力推成本削减和运作效率提升——

实际上,迪斯作为“成本杀手”的能力,在宝马任职期间就已经初露锋芒,在加入大众以后,这样的优势更是在他稳坐狼堡王座的两年里被发挥到极致。除此之外,他在履新大众掌门后主要推动了以下几项变革:

第一个,是业务板块整合。

新官上任的迪斯在2018上半年就为集团构建出6个全新的业务领域及中国地区,并剥离旗下12个品牌,划归至量产、豪华和超豪华3个全新的汽车品牌群组。其中,量产品牌群组包括大众、斯柯达、西雅特三大品牌及商用车品牌,而豪华品牌群组较为单一,为奥迪品牌,超豪华品牌群组则包括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以及布加迪。

第二个,是强化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

2018下半年,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退休,这两大职位头衔也被拆分,迪斯自己挂帅中国管理董事会负责人,成为跨国车企掌门人直管中国的第一人(现在,丰田社长丰田章男也是实质性的中国业务掌门人)。

第三个,则是all in电气化转型。

早在服务宝马之时,迪斯就是电气化的拥趸,成为大众掌门人之后更是豪赌70亿美元,不仅一手打造了集团的MEB和PPE两大电气化平台,后来又力推ID.家族,让大众成为电气化转型最为激进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当然,这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电气化转型,如何把握好快与慢,在技术革新、合规守法和维持燃油车主营业务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点,仍是全球车企当下最大的考验。

大众取了较为激进的all in战略,在业内也是褒贬不一。在6月3日的通用中国媒体见面会上,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柏历(Julian Blissett)又一次对外强调了通用电气化转型的坚定决心,未来5年,他们会把超过50%的投入这一领域;而即使是较为保守的丰田,2019年以后也在这方面开始提速,正因为此,all in电气化会否成为迪斯改革的一个败笔,现在还很难下定论。

当然,被卷入大众的柴油门,虽然不是主导,但这也间接成为迪斯职业生涯的一笔负资产。就在刚过去的5月,大众汽车同意支付900万欧元(折合约7000万人民币),与德国一家法院达成和解,结束对其董事长潘师(Hans Dieter Poetsch)和迪斯的法律诉讼。

在此之前,迪斯被控隐瞒柴油排放测试的对市场的影响,在向投资者通报公司不当行为方面存在拖延。截至目前,柴油排放丑闻已经让大众损失了300多亿欧元的赔偿金和监管罚款,这些罚款主要是在美国征收的。

大众需要什么样的CEO?

实际上,大众的病根在幕后。

自2015年9月美国曝光大众柴油车排放之后,原先担任保时捷品牌首席执行官的穆伦,走到了大众汽车集团舵手的位置。按照大众内部规则,穆伦的任期应该到2020年才期满,但是这位“大众救星”掌舵还不到三年时间,就在2018年4月正式下台,迪斯上位。

深究其因,穆伦无论是“登基”还是“逊位”,都是保时捷家族操控的结果。全球最大汽车巨头,在现代化外衣之下仍旧是家族式企业内核,力求推行变革的穆伦终于还是碰壁。

大众的股东结构,呈现出“三角”结构:

保时捷家族(一译“波尔舍家族”)是最大股东,保时捷SE公司持股比例达到50.7%;德国下萨克森州持有20%表决股权;德国IG Metall金属工会在董事会拥有10个席位。其中,最大的那只手自然是保时捷家族,同时拥有大众创立者和头号股东的帽子。

2015年以来的大众顶层人事剧变,都是这只手在操控:身为费迪南德·保时捷外孙的皮耶希离开监事会,是由于同他的表兄弟们矛盾激化使然,宫斗输给文德恩只是表象;文德恩也并非纯粹直接因为排放门下课,这一次保时捷家族又倾向于皮耶希指定的继承者穆伦;现在穆伦的离开,仍然还是保时捷家族在背后操作的结果。

无论是当初击败文德恩登台,还是推行激进的电动车战略,穆伦都是通过背后巨手的支持,击退了保守派管理层的屏障。但是,“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穆伦失去了保时捷家族的信任,”这是内部人士在穆伦下课后向路透社等外媒透露的信息。

那么,大众需要什么样的CEO?

穆伦的行事风格,是典型的柔中带刚,在大众内部也扮演着“改革家”的角色,他曾试图砍掉大众的柴油车业务,却因此触动了保时捷家族部分高层的利益;对于大众,他也可谓忠心耿耿,而此前“排放门”给大众造成的打击有多狠,那么穆伦在那个关口的担子就有多沉,立下的功勋影响也就有多深。

穆伦用了坦诚公开的态度去积极配合解决“排放门”问题,将大众的形象恶化程度尽量减轻;通过谈判协商控制赔偿开支,并推行架构改革和放权,开源节流应对巨大负荷。尽管口碑一度受挫,但大众实际上的业绩并未真正遭到重创,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登顶全球车企销量榜之首。

如果把两人的风格对比着看,迪斯虽较为沉默,但行事上却更果敢,而穆伦对于大众的贡献,主要是在架构改革和公司文化的重塑上,迪斯则更偏向于用电气化领域和整车业务的推进。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断言迪斯缺乏更宏观、更前沿的战略规划,也不能断言他与穆伦相比缺乏勇气,身处大众集团复杂的内部关系旋涡,先不动声色把业务做上去、再拿业绩和保时捷家族叫板,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

但是迪斯当前的“弃子”遭遇,和彼时提前离任的穆伦何其相似。如若正如业界猜测的那样,迪斯在大众的仕途也以悲情离开收场,那么,反观前后两任“改革派”掌门的命运,业界思考的或许不仅仅是他们破碎的理想,还有大众这头汽车巨兽在“去家族式”的前路里经历的迷惘。

在电气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大众拥有MEB这一当下最完善、规模最大的电动车专用架构,还有更加高端化的PPE平台,以及传统燃油车积累的既有销量规模和粉丝群体,虽然在部分领域与特斯拉等新兴制造商没有太大优势,但在传统制造商里面已经走在转型升级的最前面。

在中国市场,大众因频繁的折扣导致品牌溢价下滑,还有自主品牌的后起之秀虎视眈眈,而帕萨特碰撞的负面阴云至今还笼罩在他们头顶;在另一个关键市场美国,大众旗下的奥迪也在和同级别的豪华品牌艰难抗衡,销量维度也一度式微,又遇到特斯拉这样的新势力,向上突破的瓶颈一直存在。

病根在幕后,但这一顽疾又绝非短期可改。反观当下,包括戴姆勒、宝马等在内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努力尝试去家族化,但过程只能慢慢放权,而非突然放手。

布鲁姆或将接棒迪斯,成为大众巨轮的下一位掌舵人,但对于服务于这家车企的所有职业经理人来说,病根不除,布鲁姆亦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迪斯,或是重蹈穆伦们的悲情。

文/张洁、石劼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