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营销下的顾客价值分析

2.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什么题目好

3.新能源汽车的论文

4.求经济型轿车的汽车营销策略论文

汽车营销论文题目_汽车营销论文

(二)汽车营销渠道的管控体系不完善。渠道商务政策的完善性、返利制度的合理性以及激励制度的有效性,都会直接影响渠道的管控能力。目前,汽车厂家都是通过对产品的控制,特别是对产品利润的控制来实现对经销商的管理,厂家处于绝对控制地位。然而,一旦产品滞销,厂商关系就会出现恶化。经销商为了完成厂家的任务指标和获得利润,就降价、窜货、甚至低于进价销售,这不仅乱了厂家的价格体系,还严重影响了品牌形象。

(三)汽车营销渠道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普遍存在重营销、轻服务现象,营销渠道服务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备件供应不及时、备件供货率不能满足备件缺货;②对于一些高档车的进口部件,普遍缺货,且供应不及时;③维修技术,对于专营店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经销商迫切需要厂家提供支持,而目前一切厂家的技术支持还不能满足经销商的需要;④商家不仅需要产品的营销广告,也需要增加服务营销广告的投入。

(四)汽车营销渠道忠诚度降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车厂家的销售体系一般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对渠道的控制。以前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都是汽车厂家靠经销商获得高额利润来维持其忠诚度。目前,随着我国加入WTO时间的延续,国外汽车大量进入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销商的利润不断降低,导致经销商对厂家的忠诚度也降低。三、我国汽车营销渠道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的限制,以及各种不同形式的汽车营销渠道都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都具有特定的使用范围和消费群体,这就决定了我国新一轮的汽车营销渠道不能建立单一的汽车营销模式,要依据市场规律和变化,结合企业的特征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建立多种形式的汽车营销渠道模式。笔者认为,中国的汽车营销渠道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汽车营销渠道的发展趋于扁平化。扁平化是指营销渠道的层次要尽可能地少,厂商与消费者的距离要尽可能地拉近,降低渠道的经营成本。扁平化的营销渠道不仅能大大降低运营成本,而且在信息反馈上也有着十分独到的优势,汽车厂家在终端能与用户直接沟通,做好售前、售中和售后的衔接服务,更加满足客户的要求。这一点是企业在进行渠道变革时考虑的因素,以避免营销渠道的变革风险。

(二)汽车营销渠道的发展趋于信息化和一体化。信息化是指对营销渠道的信息化建设,用于提高企业营销渠道的信息反馈速度。比如,订货、车型选择、订单处理、资金往来、物流配送等都可以在网上实现或通过网络提供信息支持。一体化是指整合服务,实现营销渠道建设的一体化,即整车销售、维修服务、配件供应的全面整合。

(三)汽车售后服务趋于完善化。售后服务在汽车销售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几乎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共识。根据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bfblw 毕业论文网,汽车售后服务的受关注程度高达95.5%。事实上,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可占据总利润的60%~70%左右。

(四)汽车营销渠道的网络化。这种新的营销渠道模式正在逐渐地改变汽车销售方式,对汽车的营销将会产生很大影响:首先,汽车网络营销改变了汽车的销售模式,只要进入汽车制造企业的网址,用户便可以便捷的了解这个品牌4S店的销售网络,进行查询、网上下订单等活动;其次,网络营销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只要轻轻点击手中的鼠标,就可以在互联网中任意选择和直接订购,并且在计算机屏幕上会即刻地呈现出,客户所选的车型、颜色和车的立体模型,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感受。客户还可以在各大汽车公司的网站之间任意转换,对同类型汽车性能进行比较;再次,每个汽车企业网站上都有客户评论,浏览的客户直接点击就能了解大家对这个企业或者某个车型的评论,比如诚信度、性能、售后服务等。

总之,只有把握好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才能做好汽车市场营销渠道的改进和应用。新的、适合市场的营销渠道必然取代旧模式,这为汽车制造企业、经销商和汽车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和利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在加入WTO以后,汽车行业方面的竞争加剧,原来的营销渠道的不足也被逐渐地暴露了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缺乏战略营销的理念与管理。尽管中国汽车业界已经认识到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并把规模经济看成是优先于财务的企业关键目标,但是以竞争优势与竞争能力为导向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上,至今还没有形成分析未来市场需求、判断产品定位走势、建立滚动开发设计的汽车需求战略管理与开发体系,这一问题将会导致一部分优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开始下滑。

汽车营销下的顾客价值分析

汽车配件营销方向论文

 汽车配件是构成汽车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的产品,是构成汽车的零件和配件。下面是我收集的汽车配件营销方向论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摘要] 本文对汽车后市场中汽车零部件的产品销售中的零配件产品来源、销售渠道,以及零部件销售中的“柠檬”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中零部件产品销售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现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汽车 后市场 零部件 销售

 一、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主要来源

 汽车售后零部件的产品从生产来源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类:纯正零部件、配套厂件、副厂件、进口件、通用件5类。纯正零部件是指由为整车厂配套的OEM厂生产且从整车厂售后部门统一供货到各4S店的零部件,一般都印有整车厂的标识;配套厂件是指为整车厂配套的OEM厂生产且直接供货给市场(包括直接销售到市场和通过非正常销售途径而流向市场的零部件);副厂件是非该整车厂OEM配套厂生产的产品(一般以冒伪劣产品居多);通用件是由非该品牌的OEM配套厂或其他独立零部件生产厂生产的可以供多种车型使用的零部件(如机油、轮胎、通用型的紧固件等)。

 二、汽车零部件销售的渠道

 当前汽车售后零部件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以下4种模式:4S店、综合型社会修理厂、汽配城和路边修理店。“4S店”就是“四位一体”的汽车销售专卖店;综合型修理厂大多是具有较高资质、配置了较好的机器和专业人员的大中型维修厂;汽配城内经营主体繁多、层次不一,有批发业务,也有零售、维修业务。路边修理店一般规模较小、资金不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但是由于其灵活性和便利型,也在售后零部件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汽车后市场中零部件销售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比较混乱。有些经销商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使用非法的手段去赢得顾客。零部件的来源也是五花八门,既有原厂零部件,也有国内合资厂产品,以及无证无照的小作坊产品。这些产品从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差别,但价格差距悬殊,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普通消费者很难看出其中奥秘。

 在整车厂和特约维修站渠道外的非纯正零部件渠道中,售后零部件市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柠檬市场”。设目前汽配城上某种常用的保险杠有纯正零部件和副厂件2种(纯正零部件价格是600,副厂件的价格是300),出售产品的商户知道是哪种件,而消费者并不知道是哪种件:消费者还不具备区分出零部件优劣的能力。因此,为了保险起见,消费者只愿意给出中间价450元来购买纯正零部件。在下一次交易时,商户可能会报出450元的价格,但是消费者会以同样的判断而只愿意支出中间价375元,如此往复多次之后,消费者将只愿意以接近300元的价格来购买产品。如此下去,纯正高价零部件将会卖不掉,商户也趋向于购买副厂件来销售。后果就是纯正零部件退出市场,整个市场则充斥冒伪劣件或者市场整体萎缩。

 四、解决汽车零部件销售问题的措施

 在通常来看,解决“柠檬”问题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由消费者根据商品的开价来推测商品的质量。因为“柠檬”原理告诉我们,在非对称信息环境中,商品质量依赖于价格,也就是说高价格意味着高质量。在零部件市场中,消费者往往会根据价格来大致判断零部件的来源和质量。当然,这一点也经常被不法商户所利用来欺骗消费者。

 2.市场供应商制造与传播信号(发信号)或者在交易中实施担保。它是最为重要和最为常用的手段,主要是供应商通过品牌、广告或者向客户提供质量保证书、保修、退货等办法,来使消费者把他的产品与“柠檬”区别开,以相信它的产品是高质量的。

 3.中介。中介利用他的专业知识为买方提供信息,通过他来“撮合”买卖双方。中介所获收益取决于他提供信息的质量。由于在普通消费者市场,零部件的单次交易额并不大,所以中介这种方式目前尚不具备充分发展的条件。

 4.建立独立的质量监督、认证机构或协会,帮助消费者识别劣质产品。在零部件市场中,汽配城往往会和工商、消协等机构一起,不定期的进行监督和检查。

 5.信誉解决办法,即允许提供优质产品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信誉租金”,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厂商一旦在信誉上出问题,必定损失利益,这就使信誉成为一种真实的信号。

 6.其他方法,消费者通过自身进行信息搜寻来改变其所处逆向选择地位,比如走访、调查、搜寻等,或者消费者仅仅与亲戚朋友交易等。

 尽管经营冒伪劣零部件短时期内可能会给部分商家带来一定超额利润,但是从长远来看,柠檬市场的发生,将会降低整个市场的效率或者收益。汽配城等渠道的`“正品”是同样具有稳定质量的配套厂件,冒伪劣件是该市场的“柠檬产品”,在4S店之外的这些零部件渠道,应该将控制的重点放在驱逐冒伪劣产品上。对于纯正零部件外的渠道来说,正如“柠檬市场理论”创始人阿克洛夫所认为的,经济主体有强烈的动力去抵消有关市场效率信息问题的逆向效应,只要经济主体共同努力去降低“柠檬市场”产生的大环境,通过找到某些传递商品真实价值既便宜又可靠的方法,“柠檬市场”是可以一定程度避免的。

 五、小结

 综上所述,无论是纯正零部件渠道还是非纯正零部件渠道的市场,其核心都是要满足消费者在消费需求、便利性、成本、沟通等方面的诉求,否则,无论是纯正零部件渠道的原厂件还是其他渠道的各种件,都无法满足消费者最终的需求。因此我们在汽车后服务市场中对零部件的销售应当在加强市场管理、严把质量关和规范市场价格方面做文章,进一步完善汽车后服务市场中的零部件销售。

 参考文献:

 [1]邓雅红雷琦:汽车后市场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12),74~75

 [2]姚丽萍:汽车零部件销售渠道冲突的解决方案[J].汽车与配件,2007,(23),14~17

 [3]张伯顺:汽车售后服务将成为市场的宠儿[J].汽车工业研究,2006,(2),33~36

 [4]姜军:世界汽车零部件市场特点与我国的发展态势[J]. 经济纵横,2004,(7),12~14

 [5]孟祥武温雅琴:浅谈汽车配件市场的规范与管理[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12),85~87

;

汽车营销专业毕业论文选什么题目好

汽车营销下的顾客价值分析

 汽车营销观念的核心问题是,以什么为中心来开展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汽车营销观念的正确与否。对汽车企业的兴衰有决定性作用。

 摘要

 随着汽车行业产能的增速高于销量的增速,汽车行业进入价格大战模式,尤其是后进入企业过于强调产品价格的价值,忽略顾客其它的需求,导致汽车企业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对顾客价值进行解读,明确顾客价值是竞争优势的来源,提出汽车企业需要从树立顾客导向开始在工作实践中提升顾客价值,从而促进企业营销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顾客价值;汽车营销;提升方式

 一、前言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替代产品层出不穷,,顾客需求不断的变化,这些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价格战充斥产品营销的各个环节的大背景下,如何战胜竞争对手,谋求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成为突出问题。顾客是既是企业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也是企业产品使用的终结点,只有满足顾客的需要,企业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到自己的产品能够比竞争对手的产品提供更多的顾客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轿车的逐步普及,顾客消费逐步成熟,从以前单纯的价格选择转向品牌、服务等综合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轿车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异价值。

 二、顾客价值概念解读

 “价值”最早被应用在经济学方面,经济学对价值的定义是交易双方在交易过程中得到与失去的差值。得到多于失,交换才有可能发生。关于顾客价值,由于顾客价值应用的范围不同学者们给出不用的定义目前营销学界仍没有一个准确的、权威的定义,但是多数学者都认为顾客价值是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差异。目前国内外关于顾客价值的研究分为很多派系中,广为大家熟知和接受的是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和,成为大家较为通用的顾客价值判断方式。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因此,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

 三、顾客价值与营销的关系

 顾客价值是基于顾客的视角产生的,这种价值的产生不是依靠产品本身而存在的,而是以顾客的感知结果为存在前提的。同样顾客的购买行为也是以顾客的感知为前提的,顾客只会购买自己感知有价值的产品,感知结果是顾客选择企业的产品或是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关键选择标准。营销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环节,其最终目的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营销强调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满足顾客需求的最佳途径是满足他们的利益,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随着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顾客对于服务产品的期望越来越高,同时顾客群体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当今的顾客已不再是服务产品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比以往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与技能,更热衷于学习与实践,在日趋宽泛的产品选择中享有主动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轿车的逐步普及,顾客消费逐步成熟,从以前单纯的价格选择转向品牌、服务等综合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提供超越竞争对手的优异价值。

 四、汽车领域顾客价值的分析

 汽车产品是耐用消费品,以个人消费为主。个人购车者除购买用以显示身份地位的高档豪华车外,一般来说都注重汽车的性价比,但又不仅仅是为了买一个交通工具,而是视汽车为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增加生活乐趣的工具;视汽车为展示自己个性的方式与途径。对于个人购车者来说,他们不仅关注轿车的性能、价格、可靠性等基本的轿车价值,而且同样关注品牌、外观、颜色甚至车内的音响配置等个性化价值。随着市场的成熟以及顾客的愈发理性,顾客不会仅仅被高质量或低价格所打动,他们会在感知得利与利失之间进行权衡,做出自己认为最有利的决策。由于顾客价值具有主观性和动态性,不同的顾客在不同的时期对顾客价值各关键维度对顾客组合行为的贡献程度是不同的,从而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也不同。

 五、提升顾客价值的方式

 中国汽车市场是一个处于高速增长的大容量市场,中低端的顾客需求开始爆发,但随着后进入企业过于强调产品成本、价格带来的价值,忽略顾客其它的需求,导致许多企业的产品收益较差,给企业的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困难。竞争优势最直接的来源是顾客价值。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指出:对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有说服力的定义,那就是企业由顾客决定。因为只有顾客,通过其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才使经济转化为财富,物品转化为商品。在市场竞争激烈,各企业都在不断改进和提升顾客价值来形成轿车企业的竞争优势。我们只有从顾客价值出发,通过企业自身的改善来满足顾客的需求以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尽管不同企业战略的侧重点不同,员工工作中的重心也不同,但居于市场领导地位的企业的员工都普遍认同两个概念,一是顾客价值是员工工作绩效的最终衡量标准;二是能否改进顾客价值、做出改进的速度等是衡量员工成功的尺度。汽车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升顾客价值。

 (一)树立顾客导向的观念

 顾客的选择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企业只有清楚了解顾客的需求,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树立顾客导向的观念,就是要求企业的所有营销活动都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顾客导向观念的树立,需要企业管理者花费较长时间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转变员工的思维方式,将顾客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二)将顾客导向的观念融入日常工作

 员工能否投身于建立和保持顾客价值竞争优势,首先在于是否有强烈的顾客意识。管理层必须在企业内部倡导顾客价值优势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建立和强化顾客价值优势的全过程之中。确立建立和保持顾客价值优势的理念,所有员工都为向顾客提供价值、创造价值优势而承担起一定的责任,一方面能够促使员工在改进顾客价值方面不断做出新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员工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企业领导者必须就建立顾客价值优势的重要性,企业在谋求建立顾客价值优势方面的策略与方法等问题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员工理解企业的战略意图,而且要求企业合理设计机理和监督机制,充分认同员工在增强顾客价值优势方面的努力。

 (三)将顾客导向的文化体现于细节

 顾客导向的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应在日常工作中、服务细节中始终体现对顾客的高度关注,这是建立和维持顾客导向的文化的基础。为在细节中体现对顾客的关怀,企业首先应在制定明确的制度和规范来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并通过奖惩制度使优质的服务措施得到巩固和加强。

 六、结论

 在顾客看来,企业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其产出就是顾客价值的载体。而企业也正是因为创造了顾客价值才能够获得利润:企业产出承载着顾客价值,顾客为得到这些价值必须付出诸如时间、精力等非货币付出以及顾客支付的货币价格;顾客之所以愿意付出,是因为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承载着顾客价值,即顾客认为这些代价能换来了更大的利益,即所谓的感知利得大于感知利失;而对企业来说,顾客支付给企业的价格不仅可以弥补企业在创造顾客价值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还包括了企业应该获得的利润。如果企业没有创造出足够大的顾客价值,企业产出的价格即使低于成本都不能使顾客感知到价值,顾客不会购买,企业也毫无利润可言。所以,企业只有不断的对价值创造系统进行改进,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才能实现顾客和企业的双赢,企业利润才会有保障。

 参考文献:

 1.柯剑春.顾客价值视角的关系营销战略应用探讨《中国商贸》2010

 2.兰琳.浅析价值营销与企业发展问题企业导报2013年第7期

 拓展阅读: 基于顾客价值与营销战略论文

 摘要:

 企业实施CS营销战略的核心是要使顾客满意,使顾客满意的关键是要提高顾客价值。文章分析了什么是顾客价值以及提高顾客价值的两种主要途径,即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

 关键词:

 顾客价值提高满意成本领先差异化

 CS营销战略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欧美、日本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型营销战略。CS是英文CustomerSatisfaction的缩写,愿为顾客满意。CS营销战略是一种完全以顾客为中心,以满足顾客需求,使顾客满意为目的的新型营销战略,它包括五大满意系统,即理念满意系统(MS)、行为满意系统(BS)、视听满意系统(VS)、产品满意系统(PS)和服务满意系统(SS)。实行CS营销战略,企业完全站在顾客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把顾客的需要和满意放在企业一切经营方针的首位。实践证明,当企业的营销组合符合顾客的需求,顾客就会满意,也只有顾客满意了,他(她)才有可能再次购买企业的产品,并进而可能成为企业的忠诚顾客。据美国《哈佛商业评论》中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再次光临的顾客能为企业带来25%-85%的利润,一个企业只要比以往多维持5%的顾客,其利润可增加10%。美国市场营销协会的调查也表明,获得一个新顾客所付出的成本是保持一个满意的老顾客的成本的5倍。一项消费者调研资料显示,宣称满意的顾客经常变换其所购买的品牌,而那些十分满意的顾客却很少改变购买,这说明高度的满意能培养顾客对品牌的感情上的吸引力,而不仅仅是一种理性偏好。由此可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建立起高度的顾客忠诚。现代企业的竞争不仅要重视量(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应重视质(顾客满意和忠诚)的竞争。企业只有拥有一批长期的忠诚顾客,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地位,保证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和提高顾客价值已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新来源。使顾客满意,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作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笔者认为,其中的关键是提高顾客价值,通过提高顾客价值来增加顾客的满意度。

 1、什么是顾客价值

 市场营销对价值的关注始终与顾客相联系,因此,价值从营销意义上讲就是顾客获得、拥有、使用产品的总成本最低的情况下顾客需求的满意与满足。目前对什么是市场营销学术界还存在着分岐,但对于营销是“在不同的人们和组织之间促进价值的交换”这一界定是没有分岐的。这里的“交换”不仅仅是指物品、服务和金钱的交换,也还应包括时间、精力及情感的交换。现代营销学认为,企业应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观念,从这一观念出发,企业在为顾客设计、创造和提供价值时应以顾客为出发点。顾客价值应是由顾客而不是由企业决定的,顾客价值实际上是顾客感知的价值。美国学者Zaithaml在1988年总结出顾客价值的四种含义:

 第一,价值就是低廉的价格,许多顾客将价值等同于低价,这表明顾客在其感受的价值中所要付出的货币是最重要的;

 第二,价值就是我在产品或服务中所需要的东西,与关注付出的金钱不同,一些顾客将从产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利益看作是最重要的价值;

 第三,价值就是顾客的付出所能获得的质量,即质量是最重要的价值;

 第四,价值就是顾客的'全部付出所能获得的全部利益,这些顾客认为其价值是付出后的全部所得,而不仅仅是指低廉的价格或质量。

 目前学术界对顾客价值的表述和认识还存在分岐。虽有分歧,但对“顾客价值就是顾客感知的价值,顾客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这一表述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感知利失是顾客购买时所付出的所有成本,如购买价格、获取成本、交通、安装、订单处理、维修以及失灵或表现不佳等风险,感知利得既包括物态因素如从产品本身所获得的利益,也包括服务因素,如从服务中获得的价值,还包括心理因素如从品牌、企业和企业人员中获得的心理满足感、自豪感。由此又以看出,顾客价值就是顾客所获得的所有利益减去其为获得利益而付出所有成本之间的差额。这个差额越大,顾客感受的价值就越多,对企业及其产品也就越满意。

 2、提升顾客价值的途径

 既然顾客价值是利得和利失之间的差额,因此,从总的来说,提高顾客价值的有几种途径,一是增大利得的同时降低利失,二是在无法增大利得时,努力降低利失,三是在无法降低利失时,想法增大利得。全面提升顾客价值对企业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许多方面一些学者已进行了相关论述,在此,笔者试图从成本领先和差异化两方面分析如何提高顾客价值。

 2.1实施成本领先战略

 既然许多顾客将价值等同于低价,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成本领先战略,努力降低自己产品的总成本,进而降低价格,从而达到降低顾客利失,提升顾客价值的目的。每个行业都有驱动其战略行为的一定的成本组合。成本领先并非仅由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两个环节成本控制来达到,企业更应注重价值链中每项活动之间的联系,即总体上成本控制的卓越。企业不仅应该通过有效的管理、技术和工艺的创新、厉行节约等方式来降低价值链中的各项成本,而且更应把最大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最大成本上,并从战略上来减少这些成本。值得注意的是,既然成本与价格成正比,而顾客又希望能用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企业应认真研究分析顾客对产品属性的利益需求,尽量保留产品属性中顾客需求的利益属性,减少不必要的或者可有可无的利益属性,以此来降低产品的成本和顾客的付出。对产品或服务形成的环带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科学的管理,努力改善进货系统和销售渠道系统,实施有效的信息沟通,从而降低营销方面的成本。

 成本领先是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低的市场价格去满足顾客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价格是市场需求的调节器。顾客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产品的支付能力始终是有限的。无论产品质量如何优异,一旦其价格超过一定界限,必然会抑制顾客对其需求,特别是对价格敏感的顾客更是如此。不管顾客有什么样的需求动机,物美价廉的产品始终是受顾客欢迎的。通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努力降低产品的价格,不仅会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为企业向顾客让利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从而达到了提升顾客价值的目的。

 2.2实施差异化战略

 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目的就是要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所谓特色是指本企业具备而竞争对手没有或是优越于竞争对手的因素。很明显,特色是企业提供给顾客的一种重要价值,也是吸引顾客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差异应是有意义的差异,即企业形成差异的因素对顾客是有吸引力和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仅是指的实际的使用价值,也应包含顾客心里需求上的满足。实施差异化战略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表现在特色、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风格和设计等方面,其中“设计”又是形成产品差异的重要前提之一。美国布朗公司著名的设计师迪特尔·拉姆提出了好设计应遵循的十条准则:好设计是创新;好设计能增强产品的效用;好设计体现了美学观念;好设计能体现一个产品的逻辑结构,其形式符合其功能;好设计是谨慎的;好设计是诚实的;好设计是耐久的;好设计与具体内容溶为一体;好设计应具有生态意识;好设计是简约的设计。

 第二,服务差异化。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原因,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之间很难形成明显的差异,这时就需要企业在产品之外的服务上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更完善。企业的竞争力越能体现在对顾客的服务水平上,市场差异化就越容易实现。服务差异化主要表现在订货方便、送货、安装、顾客培训、咨询、维修等方面。在产品质量、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优质、完善的服务能明显提高顾客的价值。企业提供的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不仅是顾客购买、使用产品所必需的,而且也是降低、消除顾客购后失调感和不满意感最重要的措施。调查表明,如果对顾客的抱怨、不满置之不理,至少有19%的顾客不会再上门了,反之,如果顾客能得到满意的答复,高达54%的顾客愿意再度光临,如果能立即解决顾客的不满,再度上门的比例会增加到9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这说明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降低了顾客的不满感,增强了顾客的满意感,实质上也就是提高了顾客价值。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服务具有不可专利性和模仿性强的特点,企业实施服务差异化战略应该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第三,人员差异化。企业可以通过聘用和培训比竞争者更为优秀的员工来获取差异优势。菲力浦·科特勒认为,经过严格训练的员工具有六个方面的特性:称职、谦恭、诚实、可靠、负责和沟通。人员差异化为什么能提高顾客价值?因为,首先产品差异和服务差异要靠人员差异来实现;其次,企业有一支训练严格,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会增强顾客对企业及其产品的好感、信心和信任感,这对顾客来说也是一种价值。

 参考文献:

 [1]菲力浦·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执行和控制[M],第9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白长虹.西方顾客价值研究及其实践启示[J],南开管理评论,2001.2

 [3]倪自银.顾客价值提升的定位及途径[J],企业经济,2003.1

;

新能源汽车的论文

提供一些汽车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

1、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意义,策略)

2、汽车自主品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3、日本汽车工业发展对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影响

4、降价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5、汽车税费对汽车消费的影响

6、汽车生产企业应对危机公关的案例分析

7、中高档汽车购买决策分析

8、高档汽车购买决策分析

9、经济型汽车购买决策分析

10、国内汽车销售促销手段分析

11、影响我国汽车企业发展的几大瓶颈

12、奇瑞QQ轿车的销售技巧

13、民营资金对推动我国的汽车产业的作用

14、售后服务是建立汽车品牌的主要推动力

15、本田汽车的销售技巧

16、关税下调对国内汽车消费的影响

17、汽车自主品牌与长远利益

18、购应倾向于自主品牌

19、“限小”与发展经济型轿车

20、加入WTO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影响

求经济型轿车的汽车营销策略论文

你自己按照个人情况改改! 摘要:本文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开始,利用营销中市场的概念和SWOT分析法,阐述和分析了海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阐明了海口新能源汽车还属于产品的导入期,并建议“先公后私”引入新能源汽车等观点。

关键词:新能源汽 SWOT 产业化

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 “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从2009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进入产品导入期,由科技部牵头的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工程将全面启动。新能源汽车将在我国一批中心城市全面开花,并有望形成一定规模。 各家汽车企业都希望能够占据先机,从日益膨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分到更大的一块蛋糕。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于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也将为新能源汽车加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上海市作为下届世博会的主办城市,有关部门表示,为迎接世博会,明年上海将有1000辆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投入使用。那么对于中国最南端的省会城市并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的海口市,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又是如何呢?

一、市场=购买规模+购买力+购买欲望

1. 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规模

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底海口市常住人口180多万人,2008年12月31日,海口市机动车保有量28.7万辆,较2007年增长8.24%。目前新车入户日均100辆,高峰期达380辆,年增长3万辆,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有机动车驾驶人40万人。随着海口市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改善,私家车成为机动车增长的新亮点。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15.28万辆,比上年增长18.6%,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0.48万辆,增长26.5%。民用轿车拥有量8.61万辆,增长25.6%,其中私人轿车拥有量6.78万辆。据了解,在5年的机动车增长过程中,私家车占了46%,位居全国前列。但是从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海口的汽车市场前景还是非常的广阔。

2. 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力

《2008年海口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年海口市生产总值(GDP)实现443.18亿元(不含农垦,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已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增长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从三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1.4亿元,增长8.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13.28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8.5亿元,增长14.4%。一、二、三产业结构为7.0:25.6:67.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3573美元(按平均汇率),比上年增长8.0%。2008年末,全市城镇从业人员29.1万人(不包括私营企业、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及个体劳动者),比上年增长3.2%,其中,在岗职工人数28.9万人,增长6.5%。全年实现新增就业人员3131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377人,职业技能培训11798人,其中再就业培训573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290人,创业培训1149人。按照众泰2008EV公布基本型以11.98万元的市场价格出售的新能源汽车来看,它创造了目前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领域的最低价,但这一价格与传统汽车相比,仍高出了一大截。如果用锂电池改造一个传统动力的轿车,附加成本是15万元-16万元,而如果是公交车,就是50万元-60万元。所以从人均生产总值和就业情况来来看,海口居民购买电动车的购买力还比较弱。

3. 海口的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欲望

日前,新华信针对消费者的新能源汽车购买意向调查显示,仅有7.8%的被访者表示肯定会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七成以上的被访者态度不明朗,另有16.5%的被访者表示肯定不会购买。是什么原因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表现迟疑?此次调查显示,“车价太高”成为阻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新能源车“技术不信任”、“担心维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也是消费者不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新能源汽车普遍售价过高,而纯电动以及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需要电源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如果财力不能给予足够的补贴,或者无法建成完善的充电设施,相对于技术成熟稳定的传统动力车型而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这一新生事物的认识还不足,所以从购买欲望来看,海口的大部分居民没有够买新能源汽车的意向。

市场=购买规模+购买力+购买欲望,从市场构成的三要素来看海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没购买规模,从其他大中型城市的保有量和人口比例来分析,还是非常的广阔,但是从人均生产总值和就业情况来来看,海口居民购买电动车的购买力还比较弱,由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车价太高” 、“技术不信任”、“担心维修便利性”、“燃料添加不方便”等原因,使其购买欲望偏低。

二、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

1.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优势(strength)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态势将至少再持续15 年,需求年均增长率大致相当于GDP 增长率的1.5 倍左右。2009 年轿车将大量进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具备购车能力)。从定性角度看,轿车市场至少还将有20 年的快速增长。如果国内GDP2020 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话,2020 年前后我国将超过美国,汽车需求量将达到2000 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自1988年,海南建省并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以来海口市便获得了十佳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 等城市美誉。海南一贯的发展思路是旅游岛、环保岛、健康岛,新能源汽车便是这个城市的另一种环保和健康。 从海口市的经济发展前景和汽车市场发展规模来看,在城市的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2.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劣势(weakness)分析

(1)交通拥挤、混乱。近5年来海口机动车和驾驶员数量持续增长,给道路交通管理带来了空前的压力。据了解,海口现有城市道路859条,总长度17公里,机动车拥有量为25万辆,且正以每日200辆的速度增长着,其中私家车占有量高达26%,以当前海口的交通网络显然是无法满足机动车行驶需求的。其次,城市中心区域道路改造速度缓慢,对原有道路改造还未形成系统工程,特殊是多颈路,断头路长年以来未得到有效改造。严重制约着其他主干道的通行及分流量能力。再次,还存在精态道路交通及建设滞后问题,如海口现有的停车场因不能容纳下过多的车辆,导致司机在一些路段两旁停车。这使得本来就不宽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还有就是海通发展落后,市民出行方式单一,摩托车、私家车等出行成为市民首选,使道路资料利用率降低。如府城的中介路是海口摩托车与风车泛滥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在候车店旁,挤满了摩托车与风车。他们占道抢客,阻碍了其他过往车辆的正常通行,轻易引起堵车。海通警力不足,路面管控点,盲区过多,人们的交通, 观念淡薄,公交车的线路重叠严重,站点安排不合理。有些路段的塞车严重,特别是节日或上下班高峰时,交通是混乱不堪。

(2)车位供小于求。资料显示,目前,海口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6万辆,并以每年2万多辆的速度递增。据了解,目前海口市平均每天有60多辆新车上路,而在一天之间增加这么多车位显然不太现实。在未来几年内,不论是小区车位还是公共车库都会更加趋于紧张。

交通混乱、堵塞、车位难求,不仅是海口汽车市场,也是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致命症结。

3.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机会(opportunity)分析

(1)鼓励。今年2月5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宣布为鼓励节能汽车发展,中央财政将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鼓励全国13个试点城市率先在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办法》明确规定,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将按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价差,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其中,长度10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是此次补贴的重点,混合动力客车最高每辆补贴42万元,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客车每辆补贴分别高达50万元和60万元。

(2)新能源汽车技术逐步成熟完善。在“十五”电动汽车重大专项和清洁汽车科技行动攻关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在“863”中又启动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继续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这期间,我国科技累计投入近20亿元,分别组织实施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即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驱动电机、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三横”。目前,我国基本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立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平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关键零部件体系,开发出一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实现了小批量的整车能力。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布局中,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混合动力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通过持续开展的技术攻关,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成熟。在混合动力汽车方面,我国在系统集成、可靠性、节油性能等方面进步显著,依据不同混合度方案,实际路况运行节油10%至40%,混合动力整车产品开始小批量进入市场。 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我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使用大容量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的纯电动客车在奥运中心区的规模应用,代表了当代国际纯电动大客车的先进水平。纯电动轿车具有成本优势,已开始小批量出口欧美,国内市场需求也不断加大。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我国的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有了新的提高,无故障间隔里程与国外同步达到3000公里,燃料经济性优于国外燃料电池汽车,并取得了“新一代整车控制器”、“两挡变速器”、“氢电系统安全性碰撞”等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

4. 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威胁(threat)分析

(1)技术问题。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池技术是主要瓶颈。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并且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此外,如何保证由电机系统组成的动力总成与整车匹配,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2)产业化问题。 我国能源汽车战略应尽快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局面。而当前各地争相上马新能源汽车联盟和产业基地,或将导致更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新能源战略的推广。 另外,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并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迎接产业化的到来。在混合动力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国内企业的产品可靠性以及自动变速箱生产经验等方面均与国外产品存在一定差距。

从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的SWOT分析来看,海口市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有着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同时由于城市交通的混乱、堵塞、车位难求等劣势,制约着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各民族自主企业的发奋图强,攻破了新能源汽车的层层技术难关,海口新能源汽车市场又面临了新的机遇。

三、发展前景建议

1. 引导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

多年来的汽车消费习惯导致人们对汽车新事物——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存在诸多偏见,例如价格太贵、性能不稳定、使用不方便和维修太贵等等。无论是还是汽车厂家都应该从各个方面去正确引导消费者,让他们对新能源汽车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让汽车消费更加理性和科学。倡导汽车新消费=环保+诚信+车德的理念,使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感受到自己作出的社会贡献。

2. 解决交通混乱、车位难求的现状

海口目前总的交通状况是交通网络发展缓慢与车辆众多之间的矛盾,贯穿海口的交通。还有停车问题、占道拉客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构成海口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海通短期改造及长期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解决车位难求的现状。

3. 加大鼓励和指导力度

新能源汽车除了混合动力之外,纯电动车及其他代用燃料车应由国家统一标准。启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在3至5年的补贴期内增强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以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其售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建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产业结构,如充电站、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联合生产厂家建立和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4. “先公后私”引如新能源汽车

海口新能源汽车还属于产品的导入期,建议先从公交、出租车、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逐步改变消费者,特别是私家车主的消费观念,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私家车市场。

[摘要] 伴随能源环保与汽车消费税调整等政策的出台,我国小排量车型将成为国内汽车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分析小排量汽车营销环境的基础上,主要从产品、广告和公关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取有效营销策略,以促进小排量汽车的发展。

[关键词] 小排量汽车 营销环境 营销策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排量小于1.3L的车型共销售73.02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1.60%,与上年同期相比,市场占有率下降了3.7%.而排量小于1.0L的车型,仅销售25.17万辆,同比下降30.9%.这与我国大排量轿车销售量大幅度上涨形成鲜明对照,说明节油减排效果明显的小排量车型,市场占有率呈现逐年萎缩的态势。

为了更好地分析小排量汽车市场下滑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必要先分析小排量汽车的营销环境。

一、小排量汽车营销环境分析

1.经济环境对小排量汽车影响至关重要,利弊兼有。有利的方面有:一是国内经济增长较快。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二是居民收入有很大的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三是国内油价居高不下。汽车最常用的93号汽油价格从2005年初的每升3.92元上涨到2007年的每升5.34元,涨幅达到36%.这些对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发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不利的方面是其他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据统计,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8%.这种物价不断的上涨直接或间接降低了消费者对汽车尤其是小排量汽车的购买力。

2.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需求存在误区。一般来说,小排量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因此,在国际油价频频上涨,我国石油消费压力日增之际,消费者应该会更加青睐小排量汽车。可事实上,消费者选择的不是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而更多的是选择被号称为“油老虎”的某些大排量的汽车。造成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需求误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购车者认为“小排量”就是劣质的代名词。其实,“排量”大小并不能反映车辆质量好坏,小排量汽车也可以是质量很好、技术水平很高的汽车。二是消费者购车主要是追求名利,张扬个性。很多消费者认同大排量汽车驾驶时很过瘾,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小排量汽车在这方面则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3.政策没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车。目前,尽管国家出台能源环保政策并进行了汽车消费税调整的改革,但小排量车型市场表现仍处于低迷状态,究其原因,还是政策没有真正惠及到小排量汽车。首先,早在2004年,国家将低税率档次由原来的排量小于1.0L提高到排量小于1.5L,这样就使得排量小于1.0L的汽车失去了竞争优势;其次,国家对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没有实行补贴、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而是实行和其他大排量车一样上缴诸如保险税、路桥税、车船税等的政策;第三,部分地方制定对小排量汽车限制行驶路线、限制行驶时间等歧视政策。可见,国家对环保节能的小排量汽车基本上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而且有些政策还无形中限制了小排量汽车销售和发展。

从上面营销环境分析看出,小排量汽车市场之路依然坎坷,因此,企业必须要主动取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有效地开拓市场。本文主要从产品策略、广告策略和公关策略三个方面来阐述。

二、小排量汽车的产品策略

要想扩大小排量汽车市场份额,关键要提高产品的价值,这样才能让市场接受,让消费者接受,真正打破消费者心目中的“小排量”就是劣质品的认识误区。

1.提高小排量汽车的质量。目前,我国小排量汽车整体上看存在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的情况。因此,必须取以下措施,提高产品质量。一是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增加小排量汽车技术含量,提高核心产品质量;二是按照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设计外观,提高形式产品质量;三是注重品牌建设。汽车品牌尤其是名牌汽车,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能满足消费者追求名利的消费心理,因此,注重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小排量汽车的附加价值。

2.提高产品售后服务水平。售后服务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小排量汽车期望质量的高低。目前,由于服务人员技术不精湛和企业服务措施不到位,使得许多汽车售后服务水平偏低,因此,必须取有效措施,提高小排量汽车的售后服务水平。一是大力培训售后服务人员,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维修技术;二是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取某些相应措施给修车者提供便利,如提供代步车,以方便那些因修车而暂时无车使用的消费者。

三、小排量汽车的广告策略

小排量汽车企业和经销商在广告上投入少,制作草率,缺乏创意,影响了广告的效果,因此,企业制作广告时必须精心策划,以提高广告的效果。

1.慎重选择广告媒介。企业和经销商应该根据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对不同消费群体选择不同的广告媒介,如对知识型白领,由于其工作时间大部分在室内,加之其比较喜欢读书看报,用报纸和杂志比较合适;而对经常外出的消费者可用以墙体广告、广播为主,也可辅以报纸杂志广告,这样广告效果相对来说要好一点。

2.广告设计要有创意。一个成功有创意的广告,能最大限度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使之产生共鸣。首先,广告设计要精心挑选形象代言人,如挑选大家公认的成功人士做轿车代言人,这样给人的联想是:拥有这样的车是成功的象征。其次,广告设计还要能表现汽车利益属性,如宝马广告有这样一组画面:在冰封雪地的海岸上,一只企鹅远远望着一辆快速奔驰宝马轿车,自愧不如,这则广告将宝马 “完美的驾驶工具”的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小排量汽车进行广告设计值得借鉴的。

3.广告投放地要以城镇为主,不断向城乡结合地带扩散。由前述可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居民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他们购买小排量汽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依据相关人士预测,当前使用低速货车、摩托车的农民将会是今后小排量车的一大消费群体。因此,小排量汽车广告不能忽略农村,否则,从长远来看,其广告效果要大打折扣。

四、小排量汽车公关策略

我国很多小排量汽车企业和经销商没有取行之有效的公关策略,这也是导致小排量汽车没有真正享受到优惠政策、没有被消费者接受的原因之一。因此,企业有必要取相应的公关策略,提高小排量汽车的整体形象,改变和消费者对小排量汽车的态度。

1.有效进行公关。小排量汽车企业应该精心策划,对进行有效的公关活动,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具体可用以下措施。一是绿色环保原则。企业应该向部门强调小排量汽车节能、环保,并出处具体的相关标准和数据,说明小排量汽车是节能环保的“护花使者”;二是公平原则。一般来说,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应该课以重税,而低耗能低污染理应征收低税,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企业以此为突破口,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相信部门会做出适当的考虑,并制定出对不同排量车型征收不同税收的法律法规。

2.提升整体形象公关策略。首先,企业可利用重大或制造重大,邀请某些部门主管领导或者当红明星参加,并运用适当方法,免费赠送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小排量汽车,让这些领导者或明星愉快的乘坐小排量汽车。这样小排量汽车就会以“高档优质”的形象出现,并得到极好的宣传,就不会出现某些地方领导为了提高城市形象,做出禁止小排量汽车通行的决定;其次,企业要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如提供绿化赞助,给为绿化做出很大贡献的人颁奖;为贫困学子设立助学基金等。这些公关活动一方面将会给很多消费者带来实惠,另一方面会使人认为这样的企业是一个道德感和责任感很强的企业,企业和产品的良好形象将会因此而永远留在收益者和相关人群的心中。

总之,在机会和威胁并存的营销环境下,小排量汽车企业只有主动出击,制定上述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真正保持并扩大其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郑祖华:汽车消费需求与营销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8(6)。

[2]崔燕:我国汽车广告与营销[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3]符国群:消费者行为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