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中保研摘掉狼皮的不只是帕萨特,还有这款辉煌一时的合资车

2.5月汽车销量榜单出炉

3.为什么在欧洲一些地方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

新西兰汽车价格_新西兰九月汽车销量排行榜

市场消息称,特斯拉开始将中国制造的汽车运往欧洲和亚洲销售。此消息引发了诸多遐想,特斯拉接下来有什么战略布局?对中国车市有什么影响?我们接着往下看。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该尚未正式对外公开,Model?3的出口最快会在今年底开始,也有可能会是2021年初,国产Model?3出口的国家包含有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甚至是欧洲市场。

今年头七个月,特斯拉电动汽车在全球累计售出21万辆,在品牌销量排行榜上碾压一众老中青品牌,笑傲江湖。截至9月,特斯拉全球销量已经超过了25万。马斯克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工厂产能是目前制约特斯拉发展的一大因素,因为目前特斯拉就两座超级工厂,美国加州的弗里蒙特整车工厂和上海整车超级工厂,其他的超级工厂要么还在建设,要么还在规划中。

美国本土的产能其实已经得到释放,甚至已经满负荷运行,产能提升难度很大。上海超级工厂投资500亿,年产量50万辆,目前也还是第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潜力还是很大的。也就是说上海超级工厂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主力输出工厂。

我们再来看一下,截至9月,特斯拉Model?3今年在国内销售超过了7万辆,就算它的销量再提高,也不可能有50万辆这样的成绩(Ps:朗逸一年的销量接近50万辆)。当然了,有些小伙伴会说Model?Y这个大杀器马上要来了,SUV更能获得国人的喜欢,销量也会比Model?3更好。

Model?Y是一款中型SUV,WLTP预估续航里程505公里,长续航版显示预售价48.8万元,高性能版预售价为53.5万元。不排除国产后Model?Y会降价,即便如此它也不适合普通的消费者。Model?Y的销量超过Model?3?个人并不看好。

以电动车在国内的接受度,满打满算特斯拉的销量都不太可能突破50万辆,甚至连产能的一半都达不到。不排除特斯拉会有更加实惠的车型出现,但现阶段国内并不能消化上海超级工厂全部的产能,运往欧洲和亚洲销售,也是应有之意。

这并不是无的放矢,在中国制造的Model?3车型,成本更低,据统计,除去三电系统核心之外,Model?3的零部件由国内相关下游企业供应,成本下降了50%以上。就算是电芯,国内也是由宁德时代和LG化学供应,成本比松下要低。

再加上中国有着发达的航运体系,出口到世界各地的成本也要低很多,所以国产特斯拉出口是大有可为的。

如能出口,对国内电动车行业也是有好处的,毕竟产能增加了,需要请更多的工程师、工人等电动车从业者。而特斯拉从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大部分是海归,人员整体的素质很高,这些人员的流动,也给国内的其他同行输送了大批的人才。

对于下游供应商来说,特斯拉产能增加了,它们的产能也就增加了,也是带动大批就业,带来大量税收的一个过程。

对于消费者来说有什么好处呢?特斯拉Model?3的产能有保障了,说不定价格还能进一步下探。就算价格没有多大变化,对于国产同行来说压力还是挺大的,毕竟谁也不想被特斯拉占领市场,骑在头上。应对特斯拉带来的压力,国产车企必定会有提升旗下车型的竞争力,产品更好,价格更低,对于想要买电动车的小伙伴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好处。

“生产跑车,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实惠的车;再用挣到的钱生产价格更实惠的车;在做到上述各项的同时,还提供零排放发电选项……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是马斯克2006说过的话,现在他基本做到了。

特斯拉还在疯狂的扩张中,资本市场对它极其看好,特斯拉的股价也一度暴涨,马斯克甚至成为全球富豪榜第三人。不过也有华尔街资深投资人指出,目前特斯拉泡沫过大。抛开火箭、脑机这些东西,回归到汽车本身来,特斯拉确实还有待提升的地方,估值过高并不是什么好事。

特斯拉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是续航或者智能化方面的优势,而是“粗糙”,不说Model?3,接近百万的Model?S其做工还不如二三十万的合资车。虽然特斯拉的市值超过了所有燃油车企,但真没什么可骄傲的,毕竟特斯拉连国际化的造车标准都没掌握。

特斯拉由于缺乏传统车企的国际化经验,Model系列并没有对不同市场进行座舱调整,往往导致适用于欧美体型的内座,却对亚洲消费者来说过于空旷和不适。如果要出口,我觉得不妨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在摸索中进步。

目前特斯拉的优势在于三电系统,其60%以上的专利都是来自于三电系统,不过随着近年来电动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其他车企与特斯拉在三电系统上的差距越来越小,当电动化不再是特斯拉的优势时,还会有人买特斯拉的车吗?

教授对此是持疑问态度的,毕竟Model系列的内饰、做工一般,我何不选择好一点的车型,当电动化程度相当时。所以特斯拉看似行业的统治者,但它的根基并不稳,教授觉得特斯拉应该进步的地方还有很多。

马斯克是个很神奇的人,可能他早已看到特斯拉的现状,但是他没有动作,可能就是对自己无比自信吧。毕竟特斯拉没有了整车,在自动驾驶芯片和人工智能算法上依旧有着领先地位。把特斯拉当做一家科技公司更为贴切,就像苹果一样,其核心在于自研A系列芯片、iOS系统,组装交给下游企业就够了。

不管特斯拉未来怎么样,现阶段它都是行业的推动者,当然了,它可能会有不足,但它在续航、智能化等方面的亮点又是非常吸引人的。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还未得到释放,以时日,当国产特斯拉完成出海战略后,此时的电动车市场又是一番怎样的境地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被中保研摘掉狼皮的不只是帕萨特,还有这款辉煌一时的合资车

Nationwide?Vehicle?Contracts(NVC)今日发布报告:特斯拉Model?3是英国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NVC研究了过去三年的全球电动汽车销售情况,它还使用Ahrefs关键字浏览器工具研究了全球152个国家的电动汽车的谷歌搜索量数据。

根据NVC的数据,2020年7月,与2019年同期相比,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77%。2020年,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近300万辆。从目前来看,特斯拉是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更具体地说,?Model?3是最主要的领导者,这个品牌占据了前四名中的三个位置。

根据数据显示,Model?3平均每月在全球范围内的搜索量为1,852,356次。紧随其后的是日产聆风,其搜索关注度不到三分之一,为565,689次。特斯拉Model?X和Model?S分别紧随其后。NVC还将电动汽车搜索数据按国家进行了细分,请看下面的榜单。

全球范围电动车交付量排名(2020年上半年vs2019上半年)

按国家分类的最受欢迎电动汽车:

澳大利亚:特斯拉Model?3

加拿大:特斯拉Model?3

埃及:特斯拉X型车

爱尔兰:日产Leaf

意大利:特斯拉Model?3

英国:特斯拉Model?3

美国:特斯拉Model?3

法国:特斯拉Model?3

德国:特斯拉Model?3

中国:特斯拉Model?3

匈牙利:特斯拉Model?3

荷兰:特斯拉Model?3

新西兰:特斯拉Model?3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特斯拉Model?3

NVC还把车型受欢迎程度数据做成了一张漂亮的彩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月汽车销量榜单出炉

说到中保研这家测评机构,不少网友最先想到的一件事就是深受国人喜爱的B级车帕萨特居然没法通过中保研的严格测试,直接就被撞断了A柱,让上汽大众这家“最懂中国人”的合资车企“颜面尽失”,或许是因为帕萨特断A柱的时间引起的负面效应太过轰动,以至于不少人都忘记同样有一款车在中保研的测试中出尽了“洋相”,这款车就是曾经广受国人喜爱的北京现代菲斯塔。

早在去年8月,一辆?现代菲斯塔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直接就被撞断A柱,当车辆以64km/h的车速进行25%偏置碰撞后,菲斯塔的车头出现严重的溃缩,而且A柱的弯折程度几乎达到了90度,如果你对这些数据没有一个形象的了解,那么从现场拍摄的照片足以达到“劝退”的效果。

而在中保研公布的测试结果中,菲斯塔的这张成绩单也并不“好看”,在8项分指数项目中获得优秀级评价的,仅仅有车顶强度、座椅/头枕以及车辆安全指数这3项指标,而且获得良好级评价的指标也仅有车外行人安全指数一项,至于关系到用户性命安危的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正面25%偏置碰撞以及侧面碰撞中的表现都十分“一般”。

其实随着国内车市这些年进入了转型阶段,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格局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哪怕我们最近几年从来不看汽车新闻,我们都能从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那些曾经“趾高气扬”的合资品牌,如今和自主品牌相比也没有太多优势了。

2020都要结束了,不少北京现代的4S店还在发愁2019款菲斯特“没销路”,在最近,部分门店甚至给出了2019款菲斯特全系车型1.3万的现金优惠,可见一年前中保研测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确有着极强的长尾效应,导致这两年的菲斯塔的销量始终提不上去。值得一提的是,光是在今年前8个月,菲斯塔累计销量也不过区区2.3万辆,隔壁的本田思域的销量则是14.6辆,相当于菲斯塔销量的7倍,可见过去一年的菲斯塔的确很难得到市场青睐。

除了中保研测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外,我们也无法排除竞品车型对菲斯塔销量所带来的影响,同样是在中保研测试,同样是2019款的紧凑型轿车,领克03除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这一项获得一般级评价外,其余7项测试均获得优秀级评价。

正是因为当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性价比早已不是自主品牌的唯一优势,不论是动力总成、智能安全甚至是高端品质,如今的自主品牌都已经具备了与外国同行们一决高低的实力。换句话说,合资品牌现在给人的整体印象,已经不足以让消费者轻易的拿出钱包了。中国品牌的高品质形象,也已经一步步建立了起来。

10年前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国内不少“键盘侠”都觉得吉利此举只会让原本作为豪华品牌的沃尔沃“跌落神坛”,事实上,正是在收购沃尔沃以后,吉利与沃尔沃两家品牌的团队始终保持着高度互动,不仅将旗下高端品牌北极星成功在国内打响了知名度,而且双方通力合作的“爱情结晶”领克汽车也成为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心头所好。

当年比亚迪曾经因为在车型设计上过多地模仿借鉴友商车型,导致不少网友“笑话”比亚迪请不起好的设计师,事实上这些年“卧薪尝胆”的比亚迪早已刷新了国人对其的认知,品牌花重金从奥迪、奔驰等高端品牌挖来了设计大师,为比亚迪汽车推出了专属的Dragon?Face设计语言,让旗下的多款车型都能靠着在外观设计特有的东方美学特质赢得更多“颜值粉”的青睐。

与此同时扎根于作为我国汽车工业重镇的上海市的上汽大通MAXUS,早在5年前就已经开启了“出海之路”,而且首次出海的目的地就选在了用户需求更加“刁钻”的欧盟市场与新西兰市场。例如在2015年的新西兰市场,上汽大通MAXUS?V80就已在新西兰宽体轻客市场位居销量前三强,占据了市场份额的15%。

作为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新西兰商用车市场也十分成熟,当地市场对产品和品牌的进入门槛要求都很高,为进入新西兰市场,上汽大通MAXUS必须通过包括ECE认证、WVTA认证、ADR认证等41项标的严格考验。在新西兰车市,南北双岛一年汽车销量不过13万辆,但是有39家车企在此抢夺市场,可见新西兰车市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如今5年过去,随着全球经济出现下行压力,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两地的车市也出现了下滑迹象,其中澳大利亚市场同比下滑15%,新西兰市场同比下滑22.2%,但是在这样“难搞的日子”里,上汽大通MAXUS依旧笑出声来:截至12月17日,2020年上汽大通MAXUS在澳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全系车型终端销量累计破万辆,达10147辆,逆势上涨30%。其中,澳大利亚终端销量9066辆,新西兰终端销量1081辆。在这样的销量增长下,上汽大通MAXUS的海外部员工估计也少不了为车辆的产能是否跟得上海外车市的需求而发愁。

这些年的合资车企终于感受到了苹果三星在面对华为小米之时感受到的那一份压力,过去在国内,不论是消费电子工业还是汽车工业,中国企业似乎都与外国同行有着不小差距,但是随着自主品牌们奋发图强,迎头赶上,国内消费电子市场以及汽车市场也早已不再是外国人的“机”。对于合资车企们而言,如果2021年他们依旧不思进取,或许未来也将在国内车市面临如同当年诺基亚手机一般的尴尬境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为什么在欧洲一些地方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

2023年5月份汽车厂商销量排名正式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的车企只有三家,分别是比亚迪、一汽大众和长安汽车,吉利汽车和上汽大众分列四五名,上汽通用、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长城汽车和东风日产也是入榜前十。

具体来看,2023年5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前三的车企分别是:比亚迪汽车、一汽大众和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蝉联冠军,5月份单月销量再破22万辆大关,占市场份额12.7%。

一汽大众和长安汽车分列二三位,5月份零售销量也都在10万辆以上,一汽大众近几个月的表现都比较稳定,5月份也是再破15万辆大关,占市场份额的8.6%。长安汽车表现不俗,5月份零售销量达到了11万辆,较去年5月份大增5成。

5月份零售销量突破9万辆的车企有吉利汽车和上汽大众,吉利汽车的环比表现比较一般,不过较去年5月份相比,还是实现了大增,新能源车型成为销量担当。

上汽大众排名第五位,5月份销量依然很低迷,不过较去年同期相比,上汽大众还是增长了35%。上汽通用排名第六位,5月份销量达到了8.1万辆,仅占市场份额4.7%,别克品牌的表现相对一般。

自主品牌持续发力新能源比亚迪稳居榜首

5月自主品牌零售87万辆,同比增长41%,环比增长11%,零售市场份额为50.3%,同比增长4%;2023年自主品牌累计市场份额达到50%,相对于2022年同期增加3.5%。市场份额的提升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

在5月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前十中,自主品牌占据了4个席位,其中比亚迪更是稳居榜首,5月销量达到了220735辆,同比增长94%,市场份额为12.7%。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今比亚迪已经坐稳自主一哥的位置,并打破传统合资品牌的市场地位,实现了自主品牌的突围。

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比亚迪也在积极的布局海外市场,5月乘用车出口10203辆,已经成为以色列、泰国、新西兰等市场的热销品牌。

其实不管是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很多日系厂家在欧洲投放的产品都有限,有些甚至还是特供的,比方说旅行版的卡罗拉。

而且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大部分欧洲的 汽车 品牌压根就没有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这个级别的产品,或者说欧洲的厂家很少研发跟普拉多和兰德路路泽定位相近的产品,而目前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最大的市场就是亚洲和中东,而且就拿整个品牌来说,丰田每年的全部销量,欧洲的销量占比非常低,在欧洲市场大部分还是大众,奔驰宝马,雷诺,菲亚特这类的本土品牌的天下。

另外就是欧盟一直以来都对外来的 汽车 品牌征收比较高的关税,而且还给本土的 汽车 品品牌给予补贴,这样一来外来的 汽车 品牌在欧洲,特别是欧盟成员国销售的时候,价格优势也不大,不过今年欧盟和日本签署了“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从欧盟和日本签订的这个协定来看来看,他们互相取消了不少的关税, 汽车 方面欧盟取消了日本 汽车 10%的关税,对大部分 汽车 零部件只征收3%的关税,但这个协定即便通过,也要到2019年生效。

而这还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其实一直都对日本 汽车 没什么兴趣,即便是在全球销量第一梯队的丰田,一直以来也挤不进欧洲销量的前五名,2017年的时候丰田在欧洲的销量是第八名,日产是第十名,本田在第十名以外。而且欧洲人对这种大块头的越野车兴趣也不大,因为大部分欧洲老城的街道狭窄,所以在欧洲街头最多的还是国内不受待见的两厢车。

还有一点就是欧洲的消费者其实对“越野”这种事情的兴趣也不大,像是国内那种开着越野车冲山头的情景在欧洲可是不多见的,欧洲消费者就算为了功能性,为了自驾游方便,也更喜欢旅行车和mpv,像是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这种以越野能力为卖点的产品在欧洲的手中群体其实很窄,所以不管是以往的政策方面,还是用车需求方面,普拉多和兰德酷路泽在欧洲都算是小众产品。

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希望对您有所参考。

普拉多和陆巡是非常落后的类似卡车的SUV,结构和八十年前的吉普威利斯没有本质差别,日本人在越野性能上做了一些牺牲,在舒适性上做了一些改进,意在取得介于纯越野车和SUV之间的中间市场。

普拉多和陆巡在铺装道路上行驶(操控)性能不好,舒适性上又不如大多数SUV,如果你对操控有要求,是绝对看不上普拉多和陆巡的,欧洲人更多属于这样的消费群体,所以普拉多和陆巡在欧洲肯定是卖不掉的。

其实,普拉多和陆巡在美国销售也是一塌糊涂,因为普拉多和陆巡在美国的竞争对手是美制卡车,即它们的目标消费群体重叠,而卡车是美国车商坚守的领域,对这部分消费群体来说,美制卡车要高得多,因此日本人也没有机会。

铺装道路越发达,普拉多和陆巡的市场就越小,德国人在开始做SUV的时候,也面临两种市场定位之争,第一代途锐非常强调越野,奔驰ML系列SUV干脆用非承载式车身,宝马和奥迪更强调SUV的铺装道路操控性和舒适性,演进到第二代,德国车商不约而同地用了强调铺装道路操控性和舒适性的策略。

铺装道路越来越多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道路铺装化也可以说即将结束,因此,随着国内消费理念成熟,普拉多和陆巡的路子将会越走越窄,终将被淘汰。

原因很简单-技术落后与使用成本

日系 汽车 中知名度最高的越野车有三个品牌,分别为:

这三款车在欧美市场的表现都是极差的,丰田陆巡更换雷车车标在北美销售,然而销量也是极其低;这些车早期在中国 汽车 市场销量不错,但近几年也都陆续停产了。之后的主力市场就只剩下澳洲、非洲、中东和东南亚,毫无疑问这都是相对落后且 汽车 工业很不发达的区域;也就是说这些日系车只能在消费者对车辆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市场中才能有销量,一旦市场成熟则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这些车。

欧洲市场没有陆巡普拉多之流的车还有另一个原因,简而言之就是执行了很多年的CO2排放税;参考英德法三个国家执行的标准吧,新车注册的时候就会按照“克/每公里”的标准计算CO2,英国的标准在100-460克每公里之间最高要承担460英镑的飞多高呢,但超过255克则高达1000英镑,每年还要承担还3.5k左右的用车成本,大排量的车对于这些用户而言是无法承担的。

德国和法国的小型车居多,原因也是相同的,具体就不赘述了,这篇文章里说得很清楚了趣味问题:欧洲高马大却流行微型车,这真的是态度务实吗?。

日本的知名越野车都是技术很落后的,包括皮卡也不例外,比如海拉克斯的2700就和2.7L的普拉多动力一样差,差到想超个货车都很吃力;所以这些车只能依靠提升排量的原始方式提高动力,比如4.0L-V6的途乐,实际动力和2.0T的同级越野车相当。那么这些大排量的车在欧洲就不可能得到认可,与其选择价格不低且用车成本会因排量(CO2)变得很高的日系车,为什么不会选择实际售价也不高的路虎或者奔驰G级呢?

G级的4.0T可以碾压所有日系越野车,CO2的成本却相当,这对于本就不大看得起日系 汽车 品牌的西方 汽车 市场而言,不论普拉多还是途乐都不会被接受。只是为什么喜欢大排量 汽车 的美国市场也不接受这些车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首先是几乎 汽车 工业发达的区域都是不大待见日系和韩系车的,虽说这两个车系的车辆在美国的市占率挺高,但也只是因为价格足够低才会被认可。您会选择售价五六十万的现代捷尼赛思吗?这是个现代旗下的高端品牌。也许除了韩企以外不会有其他消费者考虑,因为韩系车的品牌定位和品牌形象相当差。对于美国市场的用户而言日系车也是一个熊样。所以即便换上雷车标准的陆巡也不会被认可,但原因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以陆巡为参考,它的原型车其实是威利斯-Jeep,也就是牧马人的原型车;与其选择一个山寨车,对于美国用户而言为何不选择其原型本土品牌的大切诺基或大瓦格尼呢?其实美国人对于本土品牌也是很有情节的,除非选不到才会考虑其他车系,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绝对是从娃娃抓起。

综上所述,丰田、日产、三菱等品牌的越野车无法在高标准的 汽车 市场被认可,否则合资生产的3.5L普拉多和三辆帕杰罗也不会停产,早期被认可只是因为选无可选,也就是同期的国产 汽车 还没有主攻这种车型;但随着国产越野车的快速进步,在ORV&PICKUP两大阵营已经是自主品牌和美系车的对决,欧系车都已经“退赛”,日系车企连参与的资格都没有了。

现阶段剩下的日系合资越野车只剩下个日产途达,但这个用QR25这种原始发动机的皮卡改型车销量也很差。

在皮卡阵营中日系车也已经全线败北,日产纳瓦拉的月销量很难突破四位数,五十铃的纳瓦拉也没有好哪去;现在的热销皮卡品牌均为国产 汽车 ,其中长城皮卡位列第一、单一品牌市占率接近一半,其次是以大通、福田、江淮、中兴等自主品牌为主。在SUV阵营中也是国产 汽车 主导,日系与其他合资车企最后一个筹码就是轿车,然而现在的国轿也开始崛起了。

所以未来的日系 汽车 重心还是会放在北美、澳洲、印度或者东南亚,比如铃木转战印度,三菱规划转向东南亚,日产和三菱雷诺是联盟企业;剩下的丰田和本田能熬到什么时候,这就要看涉及驾驶安全的质量缺陷还会出现多少了。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我曾经在几个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瑞士) 旅游 20天,并且因为对 汽车 的爱好,专门坐在奔驰 旅游 大巴的二层去数路上的车。

得出的结论,欧洲路上跑的车80%以上(部分地区可能90%)是两厢轿车,极少SUV和三厢轿车,尤其是加长版宝马5系7系这么长的轿车,一天 旅游 大巴上坐几个小时能见到这么长的轿车估计不超过5辆。我还专门在停车场去看车手动挡的车占50%以上,铁轮毂的车也很多。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是有一下几点:

1、欧洲几个发达国家小 汽车 进入普通老百姓家庭起码保守预估也有50年以上 历史 。已经到了 汽车 消费观念和理念比较成熟的阶段,对车的认识理解和相关口碑比国内老百姓要高很多,一些车厂的嘘头营销很多时候失效了。车已经进入每个普通家庭里面,车已经不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所以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普通的交通工具,重点已经转移到经济实惠和性价比而不是面子和地位。好比我们现在普通家庭购买摩托车一样的心态,大部分家庭不会花几万块买一辆豪华摩托车来显示面子。因为很多都可以拥有,只是觉得没有必要,6000-9000的已经完完全全能满足自己使用。摩托车也不像30年前买得起用得起就是村里面的财富和地位象征,倍有面子。我相信中国持续经济发展稳定,过几十年也会慢慢往欧美国家对待车就是一件交通工具的价值观方向发展,但可能不会那么彻底,因为 历史 原因中国攀比的面子文化还是很严重。

2、欧洲国家因为要保留 历史 古迹文明建筑和道路以及一些环境,所以很多地方道路比较狭窄,这些环境情况无法支持超长超大的车行驶。国家也不会因为要满足大车的行驶去拆除古迹环境(中国则不同),所以只能车去配合。

3、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家里人手一辆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对空间、长度、后排空间要求就没有国内高。一辆小型的两厢车已经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

4、欧洲国家大多很小,有些可能还没有我们国内一个大型地级市那么大。道路小但是密度大(我们国内大多城市是主干道道路大密度小),小型两厢车合适这些环境使用。

5、欧洲很多国家经过那么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城市和农村道路差异不是很明显(类似我们国家这10年做的村村通工程),加上道路施工质量和维护质量都还不错,在这种路况下95%都不需要SUV。

6、欧洲很多地方弯曲山路多且道路不是很大,在这种路况就需要多车的操控和底盘提出了较高要求(这个也是美国和欧洲用车文化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SUV车身高重心不稳,三厢超长轿车不利操控。所以这些原因对SUV和三厢轿车的生存都不利。

7、熟练开过手动挡的人都知道,再好的自动挡目前在判断复杂盘山路上对档位转速等方面,还是没有手动挡来得自如并且有更好的驾驶乐趣(不堵车)。所以我预估手动挡多这个是一个主要原因。

8、两厢车的尾箱使用比三厢车空间大(放倒后排座椅),并且更灵活,三厢车车搬不了的家电两箱车可以。

以上个人根据20天欧洲 旅游 的同时专题观察的个人论调,不代表全部正确,但是观察到的确实是事实。尤其80%是两厢轿车。德国豪华SUV和超长轿车肯定不是主要为欧洲市场而考虑,中国在欧洲品牌中应该占有很大市场,很高地位。

在欧洲如果你想买一款越野车或者SUV,可选性太多了,路虎、奔驰G都行,确实找不出让自己买一辆普拉多或者陆巡的理由!所以像普拉多这种日系硬派越野车的保有量,没有国内那么大!反而北美等国家,比较喜欢这种硬派越野车!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丰田的可靠性强呀,不爱坏!没错,这点大家都知道,但是按照目前欧洲的 汽车 制造工艺,可靠性只是衡量是否要买一辆车的最基本条件,没有一辆车天天坏,也没有什么修不好的故障。

我曾经问过我一位在欧洲生活的华人朋友,能让当地人去心甘情愿买一辆车的初衷是什么?他回答:因为喜欢,就这么简单!这是购车观念的问题。国内有多少消费者会单纯因为自己喜欢,去买一辆车?大部分人反而更加看重空间、油耗、面子、以及皮实耐用。国内买普拉多和陆巡的用户有两种,一种是比较喜欢普拉多和陆巡的外形,但是基本都在城市里代步通勤开。第二种是越野爱好车,喜欢开车去自驾游穿越。

自驾游这种 方式欧美等国家早就玩过时了,人家从80-90年代就开始流行自驾游,咱们才刚刚开始适应自驾游这种休闲方式。欧洲的路况和条件,买普拉多这种硬派越野车基本属于无的放矢的情况,而且还要支付进口税费。与其这样,倒不如买自己本土的 汽车 品牌,既便宜又实用。而且普拉多和陆巡销量比较好的国家并不是欧洲,而是亚洲!

岩哥的观点:欧洲的 汽车 文化和路况条件跟国内完全不同,人家比较流行旅行车、轿车、以及SUV车型。对于普拉多和陆巡这种硬派越野车,没有太多需求。就算是有需求,人家也有本土自己的越野车品牌,没必要去买去买日本车!所以在欧洲很少看到普拉多和陆巡,也很正常!

很多车本身品质并不差,但就是在某个区域买的不好,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 水土不服 ,比如说法系车在中国一直都在水土不服之中,是法系车品质不好吗?其实不一定,中国消费者就是不认可而已。

日系的全尺寸越野车也是这种情况,虽然在中国、西亚都买的极好,但其实在美国和欧洲都不算特别受欢迎。

求其原因,美国市场是因为大家更喜欢全尺寸皮卡,越野能力不虚日系越野车,但比越野车更能装,因此生活在乡村的老美更喜欢皮卡。

新西兰也和美国一样属于地广人稀类型的,虽然在新西兰日系越野车很多,但紧凑型皮卡和中型皮卡更多,全世界的皮卡品牌都能看到,也包括长城和大通,就连大众这种不怎么玩儿皮卡的车企,都有商品投放,这也能反映出皮卡车在西方乡村的受欢迎程度。

反观欧洲市场,日系车可没有在中国这么受追捧,即便是在全球销量第一的丰田,也一直以来挤不进欧洲销量的前五名,2017年的时候丰田在欧洲的销量是第八名,日产是第十名,本田在第十名以外。

有以下四个原因:

1、用车环境;

2、用车理念;

3、驾驶习惯;

4、税负标准

先说第一条,再好的车,脱离了用车环境都没意义。

去欧洲自驾过的朋友都知道,欧洲的道路普遍偏窄。这其实也没啥可指责的,毕竟人家发展的早,大多数路都有上百年了,甚至很多老城的道路,都是为走马车设计的,两边都是 历史 性建筑,拓宽根本没戏。

这种路况条件下,导致欧洲最流行的便是两厢车,就图个好开、好停。所以,欧洲最畅销的是这些兄弟, 大众高尔夫、菲亚特panda、雷诺Clio、标致208、Corsa。

当然还有福特的 福克斯 ,这是一款披着美国皮的欧洲车,从研发开始就在欧洲,当然也深谙欧洲人喜欢什么!

明白了道路状况,您就知道了全尺寸的越野车,在欧洲城市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反而成了憋屈的代名词。

如果你对这点理解不深的话,找一个买了F—150在大城市里开的朋友问一下,就知道猛禽在笼子过得憋不憋屈了。

2、其次,欧洲的用车理念已经成熟;

国内开豪华越野车的人里面,绝大部分并不是不知道这车油耗高、难停车。但人家要的就是这种高高在上的赶脚,最喜欢听的就是“你看某某或某某家的孩子,就是牛逼!都开上霸道(陆巡)啦!”

但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很少出现,因为已经富了几百年,车和房子不再是身份的标签,喜欢什么来什么才是他们的追求,至于别人怎么看,这重要吗?

所以,你能看到在欧美,开着一个老掉牙的破车,依旧可以泡到靓妞,靓妞也不觉得坐在破车里面跌份儿。

所以很多欧洲人,并不觉得日系全尺寸越野车,有一种高、大、上的感觉,反倒是觉得这种车,在城里开起来很难受。

3、再次,欧洲人的驾驶习惯和中国人不同;

中国人对车的需求,除了面子以外, 还希望车尽量舒服。

换句话说,就是,希望 车内空间尽量宽大,悬挂尽量软 ,最好坐在上面,感觉像坐在沙发里一样。

而欧洲人对车的需求与中国人恰恰相反,他们很多人都是机械动物, 更喜欢车辆具有强烈的设计感和操控感。

因此,他们更喜欢紧绷的悬挂,更清晰的路感和更好的操控体验。我们看到很多欧系车, 始终在追求更好的驾驶感受,更迅捷的速度提升、更小的侧倾和更快的弯道速度, 这些其实都是欧洲人对车辆的诉求所致。

而日系车的设计理念则是追求低速省油、更柔软悬挂带来的舒适性, 两种造车理念上冲突,让大多数日系车在欧洲水土不服,也就不难理解了。

欧盟一直以来都对外来的 汽车 品牌征收比较高的关税,而欧盟内部各国车企都是免税甚至有补贴的。

例如,日系车一直都被征收10%的进口关税,所以日系车在欧洲并没有价格优势,再加上越野车本就是小众市场,不容易在欧洲见到霸道和陆巡也就比较正常了。

最后我要说一点,每个国家的车系,都是基于自己国内民众使用需求而设计的,因此 欧、美、日三大车系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性格特征, 反倒是韩系车目前还没有成熟到有性格的地步。

既然车系是有性格的,那容易被某个市场接受,或容易被某个市场排斥,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有一辆可以包打天下,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 汽车 ,就像不会有一种包治百病的保健品一样。

李老猫说车为你非专业解答各种选车用车问题

普拉多和陆巡这样的硬派越野车在国内算的上神车,价格贵的要死,少则五十万动辄上百万,普通消费者很难企及,不过它的销量和市场保有量却十分突出,土豪标配座驾,虽然是普通品牌,但一点也不低。国内消费者对丰田系的越野车推崇备至我想主要原因有几点,一个是它的品质过硬,小毛病少,再者就是有不错的越野能力,可以去翻山越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车霸气,车身尺寸大,空间大,在以大为美的国度,当然很受欢迎。

为什么欧洲人对普拉多无感呢,和国内,以及美国,中东的情况完全不同,欧洲人更喜欢小车,尤其是两厢车,或者旅行车,连三箱都比较少,更不要说越野车了。欧洲的道路较窄,城市通勤,停车,泊车都是小车更方便。欧洲的道路虽然不宽但路况都比较好,对于高底盘和通过性没有很强的需求。比起粗和大来说,欧洲人还是喜欢硬,硬朗的底盘有利于操控性,开起来更有和驾驶乐趣。日系车总得来说在欧洲的占有率是很低的,整车关税和价格都比较高,另外欧洲的油价也更高一些,普拉多陆巡这样的油老虎显然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买什么样的车当然要和路况,需求,用途密切相关,欧洲人的 汽车 消费观念相对成熟,买车还是以实用为主,装x的冲动并不强烈,道路没有美国宽阔,路况也不像中东沙地较多。普拉多陆巡这种车本质上是工具车,做工内饰方面还是相对粗狂一些,也不符合欧洲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国人的消费理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大几十万买一台普拉多只是日常代步多少有些大材小用,车的特点发挥不出来,反而增加了油耗,和使用的不方便,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普拉多和陆巡,在国内被奉为神车,是硬派越野长距离穿越的首选,西藏自驾游经常能看到这两款车的身影,但是在欧洲,却很少看到这两款车。为什么在国内被捧上天的普拉多陆巡,在欧洲却不太受欢迎呢?

1、欧洲多为铺装路面

在欧洲,硬派越野车并不受欢迎。如果你翻看欧洲的SUV销量排行榜,你会发现前20名几乎都是公路SUV,很少能够看到越野车,除了少数硬派越野的爱好者以外,大多数人买车都会更倾向于两厢车和旅行车,欧洲人用来完成长途旅行的甚至都是像奥迪A6 allroad这样的车,即使买SUV,也会选择城市SUV,因为欧洲的道路修的四通发达,德国国土面积狭小,但公路长达64.5万公里,基本都是道路良好的铺装路面,因为越野车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2、欧洲道路狭窄

欧洲的道路虽然修的四通发达,但是多是比较狭窄的两车道,特别是城区内,为了保护古建筑,道路都是异常狭窄,而普拉多、陆巡这样的车型体型较大,在这种地方都很难完成掉头或停车操作,反而是小的两厢车比较受欢迎。

3、欧洲山路较多

整个欧洲大陆主要还是以山脉为主,虽然也有平原,但是去远一点的地方几乎都要走曲折蜿蜒的山路,而欧洲的路又窄,车速又快,因此对于车辆操控有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重心高的SUV并不适用,两厢车、旅行车更适合这种路况,即使买SUV,也会选择操控比较强的公路SUV,比如说奥迪Q5、宝马X5等等,带一套适时四驱系统就足够了。

4、日系品牌在欧洲销量一般

虽然日系品牌在国内销量火爆,但是在自家的 汽车 工业发达的欧洲,民众还是会支持自己国家的品牌,比如说大众,在欧洲的销量一骑绝尘,雷诺、标致、奔驰、宝马、福特在欧洲的销量都比丰田 汽车 要好,丰田 汽车 本身销量就一般,普拉多、陆巡这样的中高端车型难得一见,也就非常正常了。

因为以上几个原因,欧洲的硬派越野车很少,像普拉多、陆巡这样的国内神车,在欧洲很难看到,不是因为谁比谁更懂车,而是因为每个地区的国情和消费观念不一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普拉多和陆巡这样的硬派越野车在国内算的上神车,价格贵的要死,少则五十万动辄上百万,普通消费者很难企及,不过它的销量和市场保有量却十分突出,土豪标配座驾,虽然是普通品牌,但一点也不低。国内消费者对丰田系的越野车推崇备至我想主要原因有几点,一个是它的品质过硬,小毛病少,再者就是有不错的越野能力,可以去翻山越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这车霸气,车身尺寸大,空间大,在以大为美的国度,当然很受欢迎。

为什么欧洲人对普拉多无感呢,和国内,以及美国,中东的情况完全不同,欧洲人更喜欢小车,尤其是两厢车,或者旅行车,连三箱都比较少,更不要说越野车了。欧洲的道路较窄,城市通勤,停车,泊车都是小车更方便。欧洲的道路虽然不宽但路况都比较好,对于高底盘和通过性没有很强的需求。比起粗和大来说,欧洲人还是喜欢硬,硬朗的底盘有利于操控性,开起来更有和驾驶乐趣。日系车总得来说在欧洲的占有率是很低的,整车关税和价格都比较高,另外欧洲的油价也更高一些,普拉多陆巡这样的油老虎显然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买什么样的车当然要和路况,需求,用途密切相关,欧洲人的 汽车 消费观念相对成熟,买车还是以实用为主,装x的冲动并不强烈,道路没有美国宽阔,路况也不像中东沙地较多。普拉多陆巡这种车本质上是工具车,做工内饰方面还是相对粗狂一些,也不符合欧洲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国人的消费理念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大几十万买一台普拉多只是日常代步多少有些大材小用,车的特点发挥不出来,反而增加了油耗,和使用的不方便,事实上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象陆巡和普拉多在欧洲很少见,可能不是因为谁跟谁更懂车,而是因为每个地区的国情和消费观念不同,适合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