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的发展史是什么?

2.华泰汽车在发动机方面的发展历程?

3.汽车的发展史是什么?

4.汽车发动机的涡轮,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5.内燃机发展史

6.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_汽车发动机发展史简述100字

汽车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古老的蒸汽机驱动行驶进化到到如今的四缸、六缸发动机驱动行驶,还演变出了诸如跑车、货车、越野车等一系列侧重不同应用场景的汽车,这其中汽车的发展究竟经历了哪些阶段,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第一阶段: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进

在非人力代步工具出现之前,所有的劳动力都是由人类和动物来完成的,这也极大限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705年,世界上首个实用化蒸汽机被发明了出来,虽然这台机器的蒸汽效率极低,但它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可磨灭的。从此以后,各种改进型的蒸汽机被发明了出来,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瓦特蒸汽机”。虽然早期的蒸汽机大多被应用在运送煤炭等矿产,但仍有发明家投身于研究蒸汽机驱动汽车。1769年,法国人N.J居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驱动三轮汽车,依靠车上的大锅炉,可以使汽车的运行速度保持在3.5~3.9km/h。在1876年,德国发明家奥托发明了创制成功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单缸的内燃机,极大的提高了内燃机的功率和热效率,使用内燃机驱动行驶车辆成为了现实。

2. 第二阶段:进入内燃机时代

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人们意识到需要有一种效率更高的发动机去带动社会生产活动,于是内燃机出现了。内燃机是一种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它的出现,相比旧工业时代的蒸汽机,功率和热效率都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内燃机的不断优化与改进,以及石油的大量开与普及,以汽油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人们开始接受这一行动快,坐起来舒适的汽车,来自世界各地汽车订单纷至沓来,故这一阶段也是各大汽车厂商不断发展壮大的阶段。

3. 第三阶段:科技快速发展

随着和平年代的持续,社会的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开始不再仅仅是速度和外观,而开始追求安全、舒适和多功能性。故在这几十年汽车的发展中,汽车加入了许多前沿科技以此来保证乘员的安全,如安全气囊,防抱死系统等,让我们的出行更加舒适和安全。近十年来讲,随着能源危机的不断来临,新能源汽车也逐渐站上了历史舞台。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将迎来下一次的技术革新。

汽车的发展史是什么?

汽车历史

二十世纪之前

十五世纪时达芬奇在未确认的时代,设计出一辆发条驱动的车辆。

1620年,意大利人布兰卡发明“反击涡轮式蒸汽轮机”,用以带动轮车。

1649年,德意志的表匠汉斯?郝丘,根据达芬奇的设计,做出一辆用发条驱动的车子。

1670年,荷兰的物理学家惠更斯用火药在汽缸内燃烧,热能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形成了现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1672年耶稣会修士南怀仁曾设计一个用蒸汽作为动力来源的车,给当时中国的康熙帝,是一个65公分长的玩具车,无法载人或司机,不确定设计的车辆后来是否制作成功,这可能是最早设计的汽车。

1766年,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尼古拉·约瑟夫·居纽(Nicolas-Joseph Cugnot)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

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尼古拉·约瑟夫·居纽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公里,牵引4至5吨的货物。

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制成混合气体以供燃烧的构想。

1796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朋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英国工程师理查·特里维西克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公里,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1842年,美国人查理·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橡胶轮胎。

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发明了铅蓄电池,为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被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

1860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艾蒂安·雷诺制成了第一部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的煤气机。

1862年,法国工程师艾蒂安·雷诺发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二冲程卧式内燃机。

罗沙士发表了四冲程理论。

1867年,德国工程师尼考罗斯·奥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发动机。

1876年,奥托制成了单缸卧式、压缩比为2.5的3千瓦内燃机。

1885年,这是真正的现代汽车诞生的时刻。

这一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

这一辆装有内燃动力机的汽车被认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辆汽车,因为它是真正以汽油为动力源的第一辆汽车,而不是蒸汽机。

1886年,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次年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

之后奥托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取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引擎专利。

同年7月,世界第一部四轮汽车正式贩售。

1888年,法国自行车商人埃米尔·罗杰获得卡尔·本茨的许可,开始生产商用汽车。

1893年,鲁道夫·狄塞尔也制成了一台柴油四冲程发动机,即世界首台柴油机。

空气在压缩行程中被活塞剧烈压缩而产生高温,之后燃料被喷入气缸,随即发生自燃。

1895年,卡尔·本茨推出了第一款客车Benz-Omnibus,首次提供载客服务。

1899年,路易·雷诺量产其第一台四门房车,同年取得涡轮增压的专利。

英国首次把马克沁机枪装上汽车上。

二十世纪

在十九世纪末时汽车和摩托车在转动系统开始定型,而以内燃机燃烧石油制品的液体燃料中的汽油和柴油成为主流,但当时的汽车仍然是用手工业方式的制造,虽然已经由标准化的部件组成的量产车,但实际上汽车的产量仍很少。

汽车在实际上被定位为高端的奢侈品,但当时的所谓奢侈并不算很豪华,但只有富裕人士才买得起个人或家庭用的轿车。

亨利·福特在二十世纪头数年开始试制出一种可以大量生产低价出售的汽车,经六次创业失败后,福特汽车终于在1908年成功把福特T型车放到装配线上生产降低售价,又以分期付款进一步普及化了,而且品质甚至优于当时一些手工业制的高价车,因为它可以在烂地上行驶而不发生故障或意外。

福特主义不只是影响了汽车制造业,更是影响到各行各业犹其是广义的制造业,这使到T型车和福特汽车带领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甚至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

因为即使不会或不能驾驶汽车的人群,仍然可以乘搭公共汽车。

并直接或间接受惠于军车?、货车、特种车、工程车辆等其他汽车,所以汽车实际变成了日用品和有取代人畜动力的车辆的趋势 。

而T型车的成功也促成了现时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是在内燃机之外的动力系统没落,而加油站也不再提供汽油和柴油之外的燃料。

重大列表

1902年第一部军用装甲车Motor War Car在英国问世服役。

1903年,挪威工程师埃吉迪乌斯·艾林制成了一台燃气涡轮发动机,这是首台能靠燃烧产生的动力对外做功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因此他也被称作燃气涡轮发动机之父。

1908年福特T型车问世,成为第一种普及化的轿车,使汽车从奢侈品升格为日用品了。

1922年,博世开发出了机械喷射装置。

1929年,德国工程师菲力斯·汪克尔获得了转子发动机的专利,这种特殊的活塞式发动机因此被广泛称作汪克尔发动机,但是发动机的成品直到1950年代才出现。

1930年代,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和德国人汉斯·冯·奥海恩各自取得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专利,而被认为是喷气发动机的发明人。

19年丰田普锐斯开始发售,成为第一种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并开始复兴电动车了。

新世纪

因为进入二十一世纪才仅十多年故标致性的不多。

而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和环保成为了新汽车的发展方向。

2001年首种混合动力电动车丰田普锐斯商业推出国际市场。

2009年首种纯电动车三菱iMiEV电动汽车量产推出市面。

2012年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路面实际试验。

2013年美国部分州通过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法例。

2017年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四国宣告在限期于2040年后,禁止出售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轿车。

扩展资料:

汽车或称机动车(英式英语:car;美式英语:automobile;美国口语:auto),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缆,得以动力行驶之车辆。

广义来说,具有两轮或以上以原动机行驶之车辆,便可称为汽车;狭义来说,仅指四轮以上以原动机行使之车辆为汽车(亦是生活中所说之汽车)。

虽然,长久以来学术各界对“谁是第一位汽车发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论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绝大部分学者皆将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视为第一位发明者。

奔驰制造了三轮汽车以后,戈特利布·戴姆勒首先制造四轮汽车,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产平价汽车,是使汽车得以普及化的人。

分类

汽车的分类方式并无定论,若依使用性质区分,一般分为客车、货车、客货两用车(或称厢形车)及特种车。

其种车种类繁多,包括警察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吊车、礼车、教练车、残障用特制车、洒水车、邮车、垃圾车、清扫车、水肥车、囚车及灵车等。

若依所用燃料分类,则分为汽油车、柴油车、电动车、氢气车、油电混合车及瓦斯车、能源车等。

华泰汽车在发动机方面的发展历程?

汽车的发展史(发展历程)如下:

1、瓦特发明蒸汽机:

在18世纪中后期,欧洲掀起了工业革命的大潮,其中有一个人,为后来的汽车工业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它就是英国发明家,蒸汽机之父——瓦特。瓦特于1769年发明了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关键任务,为后来的汽车制造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

2、德国人发明汽车:

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发明了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揭开了汽车工业的大幕。后来在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通过利用奥托的技术将一台内燃机和加速器装在了一辆三轮车上,这样就造就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由于本茨设计的这辆汽车参考了当时的马车,所以人们也称这辆车为“不用马拉的马车”。

而到了1886年,同样是德国人的戴姆勒成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这辆车也算是现代四轮轿车的“鼻祖”了。1926,本茨和戴姆勒通过合作的方式成立奔驰-戴姆勒公司,开始生产梅赛德斯-奔驰牌轿车。

3、美国人发展汽车: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成功研制双缸发动机,并研制出4轮T字型福特轿车,1903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使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大大促进了汽车市场的发展。在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正式形成了汽车的流水线制造装配系统,为后世的汽车装配提供了新的思路,使汽车制造进入了流水线时代。

在福特T型车的发布会上,亨利福特说:“这是一辆专门为公众设计的,都能买得起的大众汽车”。从此,福特汽车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经过了二百多年的发展,汽车已经从一种代步工具发展为现在多品牌、多用途、多造型的交通工具,到现在为止,汽车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现在我们的出行几乎离不开汽车,汽车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空间更加广阔、交流更加便利。

汽车的发展史是什么?

发展历史2000年——华泰汽车荣成工厂成立。2001年——华泰吉田四驱越野车bai投产。2002年——华泰与韩国现代签订合作协议;华泰延边工厂成立。2003年——华泰特拉卡在山东荣成下线;华泰格林柏德大型客车、康迪中型客车在吉林延边下线。2004年——华泰旗下的SUV产品成为市场增长最快的车型,特拉卡被选为中国维和部队指挥用车;华泰汽车掀起“圆你大学梦”全国大学生扶困行动,席卷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华泰引进韩国现代经典的SUV车型“圣达菲”;华泰特拉卡当选“2005年车市总评榜最受欢迎柴油SUV”。2006年——华泰圣达菲投放中国市场,荣获“2006年CCTV年度SUV车型”;欧意德动力总成基地开工建设;华泰汽车的SUV产品荣获中国汽车风云榜最受消费者喜爱的SUV大奖。2007年——华泰汽车荣获中国长春汽车节汽车奥斯卡“十大消费者信赖的品牌”称号,SUV产品被评选为“最受欢迎节能柴油车”。2008年——华泰汽车年产1 5万台节能环保轿车的鄂尔多斯生产工厂奠基;华泰控股下设的年产30万台柴油发动机、自动变速器的欧意德动力公司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华泰汽车自主开发的首款中高档轿车完成产品试验试制;华泰成功研制出欧意德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2009年——华泰圣达菲C9、华泰特拉卡T9上市;欧意德轿车柴油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正式下线;华泰汽车被选为购最佳节能环保公务车品牌,华泰圣达菲成为购自主品牌越野车首选车型。2010年——华泰汽车自主研发的轿车柴油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成功下线;华泰B11携手英特尔,开创搭载英特尔车载IVI信息系统配置的先河;华泰首款中高级轿车华泰B11于2010年8月16日在荣成工厂下线;华泰B11于2010年12月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上市。2011年——4月19日,华泰宝利格在上海国际车展首次发布;12月21日,华泰宝利格在广州车展全新上市。2012年——华泰汽车集团总部喜迁新址,高高矗立的华泰汽车大厦在北京立水桥交通枢纽旁形成一道新的风景线;华泰汽车营销全面发力:华泰宝利格威海试驾、圣达菲柴能无双争霸赛、宝利格新车演练水下脱困、SUV价值体验营、大型汽车团购会、“798概念”营销、圣达菲“征服中国最具价值SUV领地”等各种活动精彩推出;华泰汽车首家推出“整车5年或15万公里”超长保修,开国内车企先河;华泰汽车新车型推出呈现井喷之势:B11青花瓷版、尊享版、圣达菲飓风版、进口动力版,宝利格智汇版、宝利格爱国版、宝利格智尊版,B21等车型相继问世;8月服务创新常态化,华泰汽车启动“全心服务月”活动,给所有华泰汽车终端用户送去健康畅行服务;华泰汽车又向基金会捐赠10辆总计价值120万元的华泰特拉卡2.4L手动版。2013年——1月,华泰汽车集团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天津举行;3月,华泰汽车与伊朗赛帕汽车集团在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赛帕引进华泰宝利格、B21(已正式命名为路盛E70)在伊朗CKD生产和销售,并利用赛帕全球国际网络销售华泰产品;6月,华泰汽车售后服务再升级,下调旗下4000余种备件价格,备件最高降幅40%;7月,华泰汽车与北京国安战略合作发布会在京举行,发布会上,华泰汽车赞助的全新国安球衣正式亮相;8月,华泰汽车、旅游卫视携手制作的大型专题记录片《华泰汽车中国商道之旅》正式开拍,重走徽浙粤晋四大传统商帮发源地,开启这段被岁月尘封的商道之旅,并力图找到中国新商道的精神与力量;华泰汽车赞助第七届贡献中国高峰会,公司董事张宏亮与200余位各界商业精英、社会名流、官员共谈“融合”之道。

汽车发动机的涡轮,有着怎样的发展史?

汽车发展史:1、德国人发明汽车:(1)1867年德国工程师奥托方面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发动机。(2)1885年德国人卡尔奔驰购买了奥托的专利并将内燃机和一台加速器安装在一辆三轮马车上并与1886年1月29日申请了第一辆三缸汽车专利专利证书号37435获得世界第一辆汽车发明权这一天被大家认为是现代汽车诞生日。注:奔驰一号车。(3)1886年德国人戈特利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应该是四轮汽车的鼻祖搭载的是1.1匹马力的汽油机。(4)1887年汽车鼻祖奔驰汽车公司成立1890年戴姆勒公司成立直到1926年奔驰戴姆勒合并称为戴姆勒奔驰公司开始生产梅塞德斯-奔驰牌汽车。2、美国人发展了汽车:(1)1896年亨利福特研制成功2缸4轮汽车于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特别是福特T型车的出现大大促进了汽车市场的消费开始走进千家万户。(2)1913年福特公司最先建立起汽车生产流水线装配系统是汽车发展演变史的第一次革命是世界汽车制造业的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进入了汽车流水线生产化。

内燃机发展史

自吸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最直接的差异就是进气方式不一样,自吸依靠的是大气压力使空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涡轮增压依靠的是涡轮,将外界空气强行泵入缸体!这种情况,涡轮增压发机都很少出现问题。比如这些年在涡轮发动机上出现的机油乳化,涡轮漏油、烧机油的情况在自然吸气发动机上都不用操心。涡轮增压的优势是爆发力强,小排量发动机能够爆发出大动力,油耗也比较低。但是涡轮增压车型对机油、燃油标号、火花塞等要求更高,所以后期保养费用略高。虽然现在的涡轮增压。

那么问题来了,运动员体能比普通人更好,毋庸置疑,但是带来的过度运动后遗症以及隐性伤害也会比普通人多。普通人一般会比运动员要长寿。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一定是基础排量合适的情况下,我们才来考虑是不是需要买涡轮增压,如果基础排量都不够,除非特别便宜,否则不值得买。那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多大的排量。以上的用户最合适,但不适应速度与的爱好者。但针对柴油动力而言,无论何种类型的车辆,带增压器确实是佳配,这是柴油机特征所致。

增压效果有限,所以逐渐被淘汰,有些会安装在一些价值较低的汽油机上(非汽车用),而咱们耳熟能详的两类增压系统就是后两者,也就是机械增压、废气涡轮增压!

电涡轮增压器只适合作为涡轮,因为转速低则电耗低、转速高则电耗高。而汽车的供电系统为启动后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电,发电机的功率越动机的运行负荷越大则油耗越最高的转速只有20000转左右,和涡轮增压器的20万转相比相去甚远,因此,电动涡轮目前最大的应用多是作为发动机低转速区间的涡轮增压的补充。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内燃机以其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机动性强,运行维护简便的优点著称于世。一百多年以来,内燃机的巨大生命力经久不衰。目前世界上内燃机的拥有量大大超过了任何其它的热力发动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现代内燃机更是成为了当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无一与之匹敌的的最重要的热能机械。

当然内燃机同样也存在着不少的缺点,主要是:对燃料的要求高,不能直接燃用劣质燃料和固体燃料;由于间歇换气以及制造的困难,单机功率的提高受到限制,现代内燃机的最大功率一般小于4万千瓦,而蒸汽机的单机功率可以高达数十万千瓦;内燃机不能反转;内燃机的噪声和废气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尤其突出。可以说这一百多年来的内燃机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革新,不断挑战克服这些缺点的历史。

内燃机发展至今,约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了。同其他科学一样,内燃机的每一个进步都是人类生产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内燃机的发明始于对活塞式蒸汽机的研究和改进。在它的发展史中应当特别提到的是德国人奥托和狄塞尔,正是他们在总结了前人无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内燃机的工作循环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奥托循环和狄塞尔循环,才使得到他们为止几十年间无数人的实践和创造活动得到了一个科学地总结,并有了质的飞跃,他们将前任粗浅的、纯经验的、零乱无序的的经验,加以继承、发展、总结、提高,找出了规律性,为现代汽油机和柴油机热力循环奠定了热力学基础,为内燃机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的种类很多,主要的分类方法有这样一些:按所用的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煤油机、煤气机(包括各种气体燃料内燃机)等;按每个工作循环的行程数不同,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按着火方式不同,分为点燃式和压燃式;按冷却方式不同,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按气缸排列形式不同,分为直列式、V型、对置式、星型等;按气缸数不同,分为单缸内燃机和多缸内燃机等;按内燃机的用途不同,分为汽车用、农用、机车用、船用以及固定用等等。本文将会主要针对煤气机、汽油机、柴油机这样一个发展脉络来向大家介绍。

最早的内燃机——煤气机

最早出现的内燃机是以煤气为燃料的煤气机。1860年,法国发明家莱诺制成了第一台实用内燃机(单缸、二冲程、无压缩和电点火的煤气机,输出功率为0.74—1.47KW,转速为100r/min,热效率为4%)。法国工程师德罗沙认识到,要想尽可能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就必须使单位气缸容积的冷却面积尽量减小,膨胀时活塞的速率尽量快,膨胀的范围(冲程)尽量长。在此基础上,他在1862年提出了著名的等容燃烧四冲程循环:进气、压缩、燃烧和膨胀、排气。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单缸、卧式、以煤气为燃料、功率大约为2.21KW、180r/min)。在这部发动机上,奥托增加了飞轮,使运转平稳,把进气道加长,又改进了气缸盖,使混合气充分形成。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发动机,其热效率相当于当时蒸汽机的两倍。奥托把三个关键的技术思想:内燃、压缩燃气、四冲程融为一体,使这种内燃机具有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和功率大等一系列优点。在1878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被誉为“瓦特以来动力机方面最大的成就”。等容燃烧四冲程循环由奥托实现,也被称为奥托循环。

煤气机虽然比蒸汽机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在社会化大生产情况下,仍不能满通运输业所要求的高速、轻便等性能。因为它以煤气为燃料,需要庞大的煤气发生炉和管道系统。而且煤气的热值低(约1.75×107~2.09×107J/m3),故煤气机转速慢,比功率小。到19世纪下半叶,随着石油工业的兴起,用石油产品取代煤气作燃料已成为必然趋势。

汽油机的出现

1883年,戴姆勒和迈巴赫制成了第一台四冲程往复式汽油机,此发动机上安装了迈巴赫设计的化油器,还用白炽灯管解决了点火问题。以前内燃机的转速都不超过200r/min,而戴姆勒的汽油机转速一跃为800—1000r/min。它的特点是功率大,质量轻、体积小、转速快和效率高,特别适用于交通工具。与此同时,本茨研制成功了现在仍在使用的点火装置和水冷式冷却器。

到十九世纪末,主要的集中活塞式内燃机大体上进入了实用阶段,并且很快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内燃机在广泛应用中不断地得到改善和革新,迄今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中,有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是50年代兴起的增压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广泛应用;再就是70年代开始的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在发动机研制中的应用,这两个发展趋势至今都方兴未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汽油机在本世纪的发展历程。在汽车和飞机工业的推动下汽油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按提高汽油机的功率、热效率、比功率和降低油耗等主要性能指标的过程,可以把汽油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本世纪最初二十年,为适应交通运输的要求,以提高功率和比功率为主。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提高转速、增加缸数和改进相应装置。这个时期内,转速从上世纪的500—800r/min提高到1000—1500r/min,比功率从3.68W/Kg提高到441.3—735.5W/Kg,对提高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汽车的负载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二阶段时间在20年代,主要解决汽油机的爆震燃烧问题。当时汽油机的压缩比达到4时,汽油机就发生爆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研究室的米格雷和鲍义德通过在汽油中加入少量的四乙基铝,干扰氧和汽油分子化合的正常过程,解决了爆震的问题,使压缩比从4提高到了8,大大提高了汽油机的功率和热效率。当时另一严重影响汽油机功率和热效率的因素是燃烧室的形状和结构,英国的里卡多及其合作者通过对多种燃烧室及燃烧原理的研究,改进了燃烧室,使汽油机的功率提高了20%。

第三阶段是从20年代后期到40年代早期,主要是在汽油机上装备增压器。废气涡轮增压可使气压增至1.4—1.6大气压,他的应用为提高汽油机的功率和热效率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但是其真正的广泛应用,却是在50年代后期才普及的。

第四阶段从50年代至今,汽油机技术在原理重大变革之前发展已近极致。它的结构越来越紧凑,转速越来越高。其技术现状为:缸内喷射;多气门技术;进气滚流,稀薄分层燃烧;电子控制点火正时、汽油喷射及空燃比随工况精确控制等全面电子发动机管理;废气在循环及三元催化等排气净化技术等。其集中体现在近年来研制成功并投产的缸内直喷分层充气稀燃汽油机(GDI)。

但是随着70年代开始的电子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为内燃机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条件,使内燃机基本上满足了目前世界各国有关排放、节能、可靠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内燃机电子控制现已包括电控燃油喷射、电控点火、怠速控制、排放控制、进气控制、增压控制、警告提示、自我诊断、失效保护等诸多方面。

同样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内燃机零部件或局部系统的单独控制,如电子油泵、电子点火装置等。

2、内燃机单一系统或几个相关系统的独立控制,如燃油供给系统控制、最佳空燃比控制等。

3、整台内燃机的统一智能化控制,如内燃机电子控制系统。

4、装置与内燃机动力的集中电子控制,如汽车、船舶、发电机组的集中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三部分组成。由此构成各种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控制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保持发动机各运行参数的最佳值,以求得发动机功率、燃油耗和排放性能的最佳平衡,并监视运行工况。如Caterpillar公司的3406PEPC系统是在3406柴油机上用可变程序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具有电子调速功能,用电子控制空燃比,可将喷有提前角始终保持在最佳值。美国Stanaclyne公司将其生产的DB型分配泵改为电子控制喷油泵,称为PFP系统,用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来控制喷油量和喷油定时

柴油机——内燃机家族的另一个明星

柴油机几乎是与汽油机同时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许多相同点。所以柴油机的发展也与汽油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以说在整个内燃机的发展史上,它们是相互推动的。

德国狄塞尔博士于1892年获得压缩点火压缩机的技术专利,18年制成了第一台压缩点火的“狄塞尔”内燃机,即柴油机。

柴油机的高压缩比带来众多的优点:

1、不但可以省去化油器和点火装置,提高了热效率,而且可以使用比汽油便宜得多的柴油作燃料。

2、柴油机由于其压缩比大,最大功率点、单位功率的油耗低。在现代优秀的发动机中,柴油机的油耗约为汽油机的70%。特别像汽车,通常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行驶,其油耗约为汽油机的60%。柴油机是目前热效率最高的内燃机。

3、柴油机因为压缩比高,发动机结实,故经久耐用、寿命长。

同时高压缩比也带来了缺点:

1、柴油机的结构笨重。通常柴油的单位功率质量约为汽油机的1.5~3倍。柴油机压缩比高,爆发压力也高,可达汽油机的1.5倍左右(不增压的情况下)。为承受高温高压,就要求结实的结构。所以柴油机最初只是作为一种固定式发动机使用。

2、在同一排量下,柴油机的输出功率约为汽油机的1/3。因为柴油机把燃料直接喷入气缸,不能充分利用空气,相应功率输出低。设汽油机的空气利用率为100%,那么柴油机仅有80%~90%。柴油机功率输出小的另一原因是压缩比大,发动机的摩擦损失比汽油机大。这种摩擦损失与转速成正比,不能期望通过增加转速来提高功率。转速最高的汽油机每分钟可运转10000次以上(如赛车发动机),而柴油机的最高转速却只有5000r/min。

近百年来,柴油机的热效率提高近80%,比功率提高几十倍,空气利用率达90%。当今柴油机的技术水平表现为:优良的燃烧系统;用4气门技术;超高压喷射;增压和增压中冷;可控废气再循环和氧化催化器;降低噪声的双弹簧喷油器;全电子发动机管理等,集中体现在以用电控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为特征的新一代柴油机上。目前,日本的Nippondeno公司(ECDU2),德国Bosch(ZECCEL)和美国Caterpilla公司(HELII)是研究和生产共轨式电控喷油系统的主要公司。

增压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要比汽油机晚一些。早在20年代就有人提出压缩空气提高进气密度的设想,直到1926年瑞士人A.J.伯玉希才第一次设计了一台带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增压发动机。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材料的限制,还难以制造出性能良好的涡轮增压器,加上二次大战的影响,增压技术为能迅速普及,直到大战结束后,增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才受到重视。1950年增压技术才开始在柴油机上使用并作为产品提供市场。

50年代,增压度约为50%,四冲程机的平均有效压力约为0.7—0.8MPa,无中冷,处于一个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阶段。其后20多年间,增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地用。

70年代,增压度达200%以上,正式作为商品提供的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四冲程机已达2.0MPa以上,二冲程机已超过1.3MPa,普遍用中冷,使高增亚(>2.0MPa)四冲程机实用化。单级增压比接近5,并发展了两级增压和超高增压系统,相对于50年代初期刚用增压技术的发动机技术水平,30年来有了惊人的发展。

进入80年代,仍保持这种发展势头。进排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提高充气效率,充分利用废气能量,出现谐振进气系统和MPC增压系统。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使得单级涡轮增压比可达到5甚至更高。用超高增压系统,压力比可达10以上,而发动机的压缩比可降至6以下,发动机的功率输出可提高2—3倍。进一步发展到与动力涡轮复合式二级涡轮增压系统。由此可见,高增压、超高增压的效果是可观的,将发动机的性能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转动式内燃机

在蒸汽机的发展历史中有从往复活塞式蒸汽机到蒸汽轮机的演化。这一点,对内燃机的发展大有启发的。往复式内燃机运动要通过曲轴连杆机构或凸轮机构、摆盘机构、摇臂机构等,转换为功率输出轴的转动,这样不仅使机构复杂,而且由于转动机构的摩擦损耗,还会降低机械效率。另外由于活塞组的往复运动造成曲柄连杆机构的往复惯性力,这个惯性力与转速的平方成正比。随转速的提高,轴承上的惯性负荷显著增加,并由于惯性力的不平衡而产生强烈的振动。此外,往复式内燃机还有一套复杂的气门控制机构。于是人们设想:既然工具机的运动形式大部分都是轴的转动,能否效法从往复活塞式蒸汽机到蒸汽轮机的路子,使热能直接转化为轴的转动呢?于是人们开始了在这一领域的探索。

燃气轮机

1873年布拉顿(GeorgeBrayton)制造了一种定压燃烧的发动机。该机能提供使燃气完全膨胀到大气压所发出的功率。20世纪初法国的阿曼卡(BeneArmangaud)等成功地应用布拉顿循环原理制成燃气轮机。但是,因当时条件限制,热效率很低未能得到发展。

到30年代,由于空气动力学及耐高温合金材料和冷却系统的进展,为燃气轮机进入实用创造了条件。燃气轮机虽然是内燃机,但它没有像往复式内燃机那样必须在封闭的空间里和限定的时间内燃烧的限制,所以不会发生像汽油机那样令人担心的爆震,也很少像柴油机那样受摩擦损失的限制;且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直接推动叶轮转动,故它的结构简单(与活塞式内燃机相比,其部件仅为它的1/6左右)、质量轻、体积小、运行费用省,且易于用多种燃料,也较少发生故障。虽然燃气轮机目前尚存在一些缺点:寿命短、需要高级耐热钢材和成本高及排污(主要是NOx)较严重等,致使至今燃气轮机的应用仍局限于飞机、船舶、发电厂和机车,但是由于布拉顿循环的优越性和燃气轮机对燃油的限制少及上述的其它优点,使得它仍为现在和将来人们致力研究的动力技术之一。若突破涡轮入口温度,大大提高热效率,且克服其它缺点,燃气轮机有望取代汽、柴油机。

旋转活塞式发动机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致力于建造旋转式发动机,其目标是避免往复式发动机固有的复杂性。在1910年以前,人们曾提出过2000多个旋转发动机的方案。20世纪初,又有许多人提出不同的方案,但大多因结构复杂或无法解决气缸密封问题而不能实现。直到1954年,德国人汪克尔(FelixWankel)经长期研究,突破了气缸密封这一关键技术,才使具有长短幅圆外旋轮线缸体的三角旋转活塞发动机首次运转成功。转子每转一圈可以实现进气、压缩、燃烧膨胀和排气过程,按奥托循环运转。1962年三角转子发动机作为船用动力,到80年代日本东洋工业公司把它用于汽车引擎。

转子发动机有一系列的优点:

1、它取消了曲柄连杆机构、气门机构等,得以实现高速化。

2、质量轻(比往复式内燃机质量下降1/2到1/3)、结构和操作简单(零件数量比往复式少40%,体积减少50%)。

3、在排气污染方面也有所改善,如NOx产生较少。

但转子发动机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之处:

1、.这种结构的密封性能较差,至今只能作为压缩比低的汽油机使用。

2、由于高速带来了扭矩低,组织经济的燃烧过程困难。

3、寿命短、可靠性低以及加工长短轴旋轮线的专用机床构造复杂等。

内燃机的发展趋势

内燃机的发明,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果把蒸汽机的发明认为是第一次动力革命,那么内燃机的问世当之无愧是第二次动力革命。因为它不仅是动力史上的一次大飞跃,而且其应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也是当今任何一种别的动力机械无与伦比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内燃机在经济性、动力性、可靠性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蒸汽机从初创到完成花去了一个世纪的时间,从完成到极盛又走了一个世纪,从极盛到衰落大约也是一个世纪。内燃机的发明也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历程,从那时起,人类又前进了一个世纪,可以说如今内燃机已进入了极盛时期。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关注内燃机的未来,人们在拭目以待的同时,更希望内燃机能在新的世纪再创辉煌的业绩。这里我将向大家展示新世纪里内燃机的发展趋势。

内燃机增压技术

从内燃机重要参数(压力、温度、转速)的发展规律来看,可以发现这三个参数在1900年以前随着年代的推移提高得很快。而在1900年以后,尤其是1950年以后,温度、转速提高变慢,而平均有效压力随着年代的增加仍直线上升。实践证明: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效率,减轻质量。而提高平均有效压力的技术就是提高增压度。如柴油机增压可大幅度地缩小柴油机进气管尺寸,并使气缸有足够大的充气效率用于提高柴油机的功率,使之能在一个宽广的转速范围内既提高功率又有大的扭矩。一台增压中冷柴油机可以使功率成倍提高,而造价仅提高15%~30%,即每马力造价可平均降低40%。所以增压、高增压、超高增压是当前内燃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发动机强化和超强化会给零部件带来过大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特别是热负荷问题已成为发动机进一步强化的限制;再就是单级高效率、高压比压气机也限制了增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不是增压度越高越好的。

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

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通过70年代的发展,80年代趋于成熟。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将会承担更加重要的任务,其控制面会更宽,控制精度会更高,智能化水平也会更高。诸如燃烧室容积和形状变化的控制、压缩比变化控制、工作状态的机械磨损检测控制等较大难度的内燃机控制将成为现实并得到广泛应用。内燃机电子控制是由单独控制向综合、集中控制方向发展,是由控制的低效率及低精度向控制的高效率及高精度发展的。随着人类进入电子时代,21世纪的内燃机也将步入“内燃机电子时代”,其发展情况将与高速发展的电子技术相适应。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是内燃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主要技术依托,也是内燃机保持21世纪辉煌的重要影响因素。

内燃机材料技术

内燃机使用的传统材料是钢、铸铁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在内燃机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对其经济性、动力性、排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内燃机材料的要求相应提高。根据内燃机今后的发展目标,对内燃机材料的要求主要集中在绝热性、耐热性、耐磨性、减摩性、耐腐蚀性及热膨胀小、质量轻等方面。要促进内燃机材料的发展,除用改变材料化学成分与含量来达到零部件所要求的物理、机械性能这一常规方法外,也可用表面强化工艺来使材料达到所需的要求,但内燃机材料的发展更需要我们去开发适应不同工作状态的新材料。与内燃机传统材料相比,陶瓷材料具有无可比拟的绝热性和耐热性,陶瓷材料和工程塑料(如纤维增强塑料)具有比传统材料优越的减摩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其比重与铝合金不相上下而比钢和铸铁轻得多。因此,陶瓷材料(高性能陶瓷)凭借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可用在许多内燃机零件上,如喷油点火零件、燃烧室、活塞顶等,若能克服脆性、成本等方面的弱点,在新世纪里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工程塑料也可用于许多内燃机零件,如内燃机上的各种罩盖、活塞裙部、正时齿轮、推杆等,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及价格的降低,未来工程塑料在内燃机上的应用将会与日俱增。综合内燃机的各种材料,为扬长避短,在新材料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了以金属、塑料或陶瓷为基材的各种复合材料,并开始在内燃机上逐渐推广使用。

展望新世纪,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钢、铸铁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仍将是内燃机的主要材料。各种表面强化工艺将更加先进,并得到广泛应用。以金属、塑料、陶瓷为基材的各种复合材料将在10年之后进入惊人的高速推广时期,新材料在内燃机上的使用也将同时加速。

内燃机制造技术

内燃机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其零部件的发展水平,而内燃机零部件的发展水平,是由生产制造技术等因素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内燃机零部件的制造技术水平,对主机的性能、寿命及可靠性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样制造技术与设备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每当新一代设备或工艺材料研制成功,都会给制造技术的革新带来突破性的进展。进入新世纪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异常迅猛,新设备的研制周期将越来越短,因此新世纪内燃机制造技术必将形成迅速发展的局面。

由于铸造技术水平的提高,气冲造型、静压造型、树脂自硬砂造型制芯、消失模铸造,使内燃机铸造的主要零件如机体、缸盖可以制成形状复杂曲面及箱型结构的薄壁铸件。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体刚度,降低了噪声辐射,而且使内燃机达到轻量化。由于象喷涂、重熔、烧结、堆焊、电化学加工、激光加工等局部表面强化技术的进步,使材料功能得到完善的发挥;由于设备水平提高,加工制造技术向高精度、高效率、自动化方向发展,带动了内燃机零部件生产向高集中化程度发展。另一方面,柔性制造技术的推广,使内燃机产品更新换代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柔性制造系统引起了内燃机制造商们的广泛认同,也顺应了生产技术发展及市场形势的变化。电子技术及计算机在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工艺过程控制上的应用,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了内燃机的产品质量。新材料的发展也推动了内燃机零部件生产工艺的变革,特别是工程塑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在内燃机上的运用,有力地促进了内燃机制造技术的发展。随着内燃机电控技术的发展,电控系统三大组成部分(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将成为内燃机零部件行业的重要分支,同时向传统的内燃机制造业提出了新的课题。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21世纪,内燃机制造技术将向高精度、多元化方面飞速发展。它的发展速度和方向不仅关系到内燃机的质量,还直接对内燃机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就其产品技术进步快慢而言,汽车内燃机发展最快,其次是机车、船舶、发电机组、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

内燃机代用燃料

由于世界石油危机和发动机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内燃机技术的研究转向高效节能及开发利用洁净的代用燃料。以汽油机和柴油机为基础进行改造或重新设计,开发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氢气等为燃料的气体发动机为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内燃机技术的重点之一。其中气体发动机的功率恢复技术和氢气发动机的燃烧控制等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综述

内燃机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各种内燃机彼此相互竞争,相互渗透,相互综合,从中演化出各种新的混合式发动机。如燃气轮机的发明和发展一方面对柴油机形成竞争,另一方面也补充了柴油机,使柴油机废气涡轮增压得到完善,反过来增强了柴油机的竞争能力。燃气轮机本来也是蒸汽轮机的竞争对手,但人们把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这两种按不同热力循环工作的热机联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崭新的高效循环: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要提高热效率,应尽可能提高热机的加热温度和降低排热温度。蒸汽机的排热温度较低(约300K),但由于水蒸气本身特性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其加热温度不可能太高,目前稳定在800~900K以下。随着冶金和冷却技术的发展,燃气轮机的加热温度一直在上升,目前已达1300~1500K左右;但其排热温度却不能太低,一般为700~800K,甚至更高。所以这两种热机目前的实际热效率都未超过40%。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将燃气轮机的排气送进余热锅炉生产蒸气,供蒸汽轮机利用。联合循环可以同时取得燃气轮机加热温度高和蒸汽轮机排热温度低的双重优点。目前此联合循环机组最高热效率已达47%以上。如果把它作为热电并供机组使用,其燃料利用率可达80%左右。

混合动力的意义越来越广,如电动马达加汽油机或柴油机,以应用各自的优点,屏蔽各自的缺点。而日产汽车工业公司则把高性能的发电机兼电动机装入柴油机飞轮的位置,成功地研制出名符其实的混合式发动机,即成功地开发了使两种原理同时作用的原动机(HIMR发动机)。混合式发动机是未来动力技术的热点之一,它极有望成为既不损害人类已获得的方便,又能保持美好环境的机械。

内燃机的发展史表明,具有本质上优越性的新技术,是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必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第一台实用内燃机热效率只有4%,而当时蒸汽机的热效率已达8%~10%;但内燃机“内燃”本质上的优越性决定了它很快地就超过了蒸汽机。

综上所述,21世纪的内燃机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它将义无返顾地朝着节约能源、燃料多样化、提高功率、延长寿命、提高可靠性、降低排放和噪声、减轻质量、缩小体积、降低成本、简化维护保养等方向迅猛发展。在21世纪,天然气、醇类、植物油及氢等代用燃料将为内燃机增添新的活力,而内燃机电子控制技术在提高品质的同时也延长了内燃机行业的“生命”。新材料、新工艺的技术革命,为21世纪内燃机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推动力。21世纪的内燃机,将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不断弥补自身缺陷,以尽可能完美的形象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制造出第一辆蒸汽驱动汽车。

1771年,法国人居纽设计出蒸汽机三轮车。

1838年,英国人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被称为汽车发展史上一次革命。

1859年,普兰特发明了铅酸蓄电池。

1860年法国工程师洛娜发明第一只陶瓷绝缘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

1860年,法国人雷诺制造出以煤炭瓦斯为燃料的汽车发动机。

1862年长安公司成立。

1867年,德国工程师奥托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发动机,于1885年宣布放弃专利。

1877年,罗孚公司成立。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购买了奥托的内燃机专利,并成功将内燃机和加速器安装在一台自己设计的三轮车架上。

1886年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研制成功的第一辆单缸三轮汽车专利申请,证书号37435,这一天被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

1887年,奔驰汽车公司成立。

1888年,法国标致汽车公司成立,发明齿轮变速器和差速器。

1890年,戴姆勒公司成立。

1896年,亨利福特研制成功2缸4轮汽车。

1896年,ABT公司成立。

18年,兰索姆·E·奥兹,投资5万美元,创办了奥兹莫比汽车公司。

1898年,路易斯·雷诺创建雷诺公司,发明汽车传动轴。

1899年,奥兹莫比汽车公司与奥兹汽车发动机厂合并,成立奥兹汽车生产厂。

1899年,奥古斯特·霍希公司成立(奥迪之父)

1899年,菲亚特汽车公司成立。

1902年,凯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

1903年,别克汽车公司成立。

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

1906年,劳斯莱斯汽车公司成立。

1908年,福特用了流水式生产线,大量生产价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车,促进汽车大众化消费。

1908年,威廉·杜兰特,将别克、澳克兰、凯迪拉克、奥斯比尔等21家汽车公司、10家汽配公司和1家销售公司联合,成立通用汽车公司。

1909年,凯迪拉克公司加入通用汽车公司。

1909年,布加迪汽车公司成立。

1909年,奥迪诞生。

1910年,阿尔法罗密欧成立(原名伦巴第汽车制造厂)

1911年,雪佛龙汽车公司成立。

1912年,凯迪拉克公司推出电子打火启动车,使得妇女也爱上汽车。

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建立流水线汽车装配系统,世界汽车制造业发生大改革。

1913年安德烈·雪铁龙创建雪铁龙公司,发明人字型齿轮。

1914年,玛莎拉蒂汽车公司成立。

1914年凯迪拉克推出美国第一台8缸发动机。

1914年,道奇汽车公司成立。

1916年,宝马公司成立。

1917年,林肯品牌诞生。

1919年,宾利汽车公司成立。

1920年,日本铃木公司成立。

1920年,马自达公司成立,是世界上唯一研发和生产转子发动机的汽车公司。

1920年,日本成立东洋汽车工业公司。

1921年,迈巴赫诞生。

1924年,英国名爵汽车公司成立。

1925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成立。第一辆敞篷车Imperial 80问世。

1926年奔驰和戴姆勒合并成为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汽车。

1927年,沃尔沃汽车公司成立。

1928年,克莱斯勒公司收购道奇兄弟公司,成为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1929年,法拉利汽车公司成立。

1929年,克莱斯勒制造出安全的铝合金轮毂。

1930年,Lorinser(罗伦士)汽车公司成立。

1931年,保时捷汽车公司成立。

1933年,奥迪公司与霍希公司、漫游者公司,DKW汽车公司合并为汽车联盟公司。

1933年,日产前身——塞米股份公司成立。

1934年,第一辆前轮驱动汽车面世。

1935年,捷豹汽车公司成立。

1936年,日本三菱公司开始生产汽车。

1937年,丰田汽车公司成立。

1937年,大众汽车公司成立。

1937年,五十铃汽车公司成立。

1940年,因世界大战,欧洲车商转向生产军用车辆。

1941年,Jeep汽车公司成立。

1944年,韩国起亚汽车公司成立。

1948年,本田公司成立。

1948年,路虎诞生。

1953年,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工。

1953年,斯巴鲁汽车成立。

1955年,Deesse汽车亮相于巴黎车展。

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1958年,北汽制造公司成立。

1958年,红旗轿车诞生。

1958年,克莱斯勒首创电子燃料喷射与点火系统。

1959年,MINI诞生。

1963年,兰博基尼汽车公司成立。

1965年,ALPINA公司成立,主要负责BMW车型基础上调校和生产高端汽车。

1967年,韩国现代汽车公司、大宇汽车公司成立。

1967年,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动工。

17年,巴博斯公司成立。

1982年,帕加尼汽车公司成立。

1983年,道奇推出全球首款前轮驱动厢式旅行车。

年,长城汽车公司成立。

1986年,阿尔法罗密欧被菲亚特集团收购。

1986年,吉利汽车公司成立。

1986年,讴歌诞生。

1989年,英菲尼迪诞生。

1993年玛莎拉蒂被菲亚特收购。

1994年,科尼塞克汽车公司成立。

1994年,奔驰与Swatch手表公司合作打造了smart品牌。

1995年,比亚迪汽车公司成立。

1996年,迈凯伦汽车公司成立。

19年,上海通用汽车成立。

19年,奇瑞汽车公司成立。

1998年,戴姆勒奔驰兼并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成立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1998年,大众集团收购布加迪。

1998年,兰博基尼归于奥迪旗下。

1999年,标致与雪铁龙合并成立雪铁龙汽车公司。

1999年,雷克萨斯诞生。

2002年,五菱汽车公司成立。(公司前身柳州动力机械厂于1958年成立)

2003年,劳斯莱斯被宝马接手。

2003年,特斯拉汽车公司成立。

2005年,南京汽车集团收购MG罗孚汽车公司。

2007年,上海汽车集团收购南京汽车集团。

2008年,保时捷成为大众集团子公司。

2013年,乔治·巴顿首次亮相。

2014年,蔚来电动汽车公司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