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房车赛-赛事等级怎么划分?

2.奔驰车系列的含义

3.经典m3型号

4.汽车挡风玻璃下的车架号能显示哪些车辆信息?

5.车架号的举例

1994年奔驰190e_1994年奔驰220e

第一代宝马M3 E30,与普通版本的M3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虽然外观相似,M3拥有更强的车身刚性,轮距车体宽度也一并加宽,全车覆盖扰流板。

第二代宝马M3 E36,引擎方面,引入直列六缸3.2L的S52B30引擎,能输出286匹的最大马力,后期排量增加至3.2L,最大马力321匹。

第三代宝马M3 E46,其最高功率为252kW@7900rpm,最大扭矩为37.2kgm@4900rpm。改进后的SMG 6速顺序式变速器可以选择方向盘拨片换档。E46 M3可以在5.2秒内完成0-100km/h加速。

第四代宝马M3 E92,用高转速的V8引擎,减少两个缸后排量变成4.0,最大马力提升到420匹。变速箱弃用传统的SMG,转而用7速的双离合DCT,使其更稳定也更高效。

扩展资料

新一代宝马M3和M4顺应时代地搭载3.0升直列六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317kW(431马力),峰值扭矩为550牛米。

全新的直六发动机用双层封闭式曲轴箱设计,每三气缸一个涡轮,每个涡轮为单涡流;同时,这款发动机具有VALVETRONIC电子气门控制系统和Double-VANOS双凸轴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这两大宝马的招牌技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宝马M3

房车赛-赛事等级怎么划分?

它规定所有车型的底盘代号都以字母加三位数字来表示,其中C代表双门车,R代表跑车,T代表旅行车,W代表轿车,X代表越野车。

A系列 W168 W169B系列 W245

C系列 1982年C级前身190E W201 1994第一代C级W202 T202 2001第二代W203 T203 2007年第三代W204

CL系列 W126 W140 W215 C216

CLK系列 W208 W209

CLS系列 C219

E系列 1947年第一代170 1961年第二代W110 1968年第三代W114 W115 16年第四代W123 T123

1985年第五代W124 T124 1995年第六代W210 T210 2002年第七代W211 T211 小改款W212

G系列 W460 461 W463

GL系列 X164

ML系列 W163 W164R系列 W251

S系列 1954年第一代奔驰220 1959年第二代奔驰220SE 1961年第三代W111 11年第四代W116,首次正式命名“S级”19年第五代W126 1991年第六代W140 1998年第七代W220 2005年第八代W221

迈巴赫 W240

奔驰车系列的含义

最富盛名的顶级房车赛———DTM是当今世界最富盛名的顶级房车赛,在房车比赛类型中是属于最高级别的比赛,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是代表欧洲最高水准的赛事,每年在欧洲举办十场分站比赛,数以十万计的观众在比赛当日到场观看赛事。赛道旁的观众不仅能欣赏高水准、扣人心弦的车赛,目睹一对一激烈竞争和无数令人叫绝的追超表演,同时还可以欣赏一系列活动,从优美的音乐会到拳击锦标赛,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全球顶尖的房车好手云集对决———在全球众多房车赛事中,DTM是云集了最多顶级职业赛车手的比赛,有前任的一级方程式车手转到DTM参加比赛,也曾经有DTM车手晋升一级方程式,大名鼎鼎的世界一级方程式冠军舒马赫便是由DTM晋升一级方程式的典型例子。

赛事激烈,精彩纷呈———DTM每场赛事都以紧张激烈、扣人心悬而著称,冠亚季军之间的差距一般只有百分之几秒,胜数变幻莫测,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敢轻言夺冠,这也是DTM深受大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该赛事只在欧洲地区举办,所以影响力远不如F1为代表的3大赛事。另外DTM的主要亮点是对赛车的性能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改装。

草创的年

说到DTM赛事的历史,就要把时光调回到1983年。当时由於主流的非露轮式/Non Open Wheel赛事的主流Group C.已经走入昂贵与无趣的死胡同,所以德国的最高赛车协会ONS(地位如同国内的CTMSA)就打算兴起一波房车赛的"文艺复兴"邉樱?妒窃诩?Y德国境内主要的赛车重要人士研商之后,决定制定一组叫做量产车赛事/Production Car Championship的组别,就是后来的Group A.。这个组别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一个层级,也就是不论车辆的大或小,都在同一场地内竞技,而立足点的公平,就在於划时代的渐次加重制,也就是说马力犟大或车身尺码大的车必须加重,而引擎动力较小的车型则可使用较宽的轮胎等等,用车辆的马力重量比来决定加重与否,以达到期望中的起点立足平等。而为了避免同一辆车与车手主导整个赛季的赛事,所以每一场的前几名车手必须在下一场比赛中犟迫加重,如果随后成绩未能继续保持前三名,将可於次场卸下加重铅块,如此一来便大致建立了新一代房车赛的中心精神。

首届DPM(German Production Championship)/德国量产房车赛於年的3月11号在比利时的Zolder赛车场举行,受到德国赛车迷疯狂的支持,自此之后,德国量产房车赛就一步步走向为人熟知的DTM赛事。年赛季参赛的车辆有BMW 635 CSi、Rover Vitesse、BMW 323i、Ford Mustang、Alfa Romeo GTV 6、Opel Kadett GTE、Volvo 240 Turbo、及Chevrolet Camaro,一共有7个车厂8种车型,所以不难看出这项赛事的迷人之处。由於这项比赛的草创精神完全将Motorsports摆在第一,所以受到车队大力支持,也连带吸引上百万的德国当地观众。风行之势,甚至也吸引了当时几个F1车队到DPM赛事中寻找车手,例如现任的BMW赛车部门总监、前任F1车手的Gerhard Berger就是在参加首届DPM后,随即於当年F1赛季中被吸收到ATS车队,并且於1985年加入Arrows,从此开始不凡的F1车手生涯。在DPM举办的第二年起,参加的车厂已经从第一年的7家成长至12家,包括Mitsubishi Starion、Fiat Ritmo TC130、MG Metro Turbo、Nissan Silvia、Ford Sierra XR4Ti等等车,都是在1985年加入DPM,赛事成长幅度之钜,更证明了车厂赛车部门对於DPM的重视。所以在两个成功的赛季之后,德国ONS决定在1986年赛季开始前将DPM改名为German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GTTC,随后德国一般赛车迷都将GTCC称为Deutsche Tourenwagen Masters/DTM,所以DTM的名字就渐渐地取代GTCC而广为人知。

DTM主导房车赛事

在1986年正式成为DTM的赛事后,第一家全力投入赛事的车厂为MERCEDES-BENZ,不过却未能在当年度取得积分上的优势,反倒是BMW过时的厂车635Csi以显现出无战力的状况下,BMW决定开发全新的E30 M3加入DTM赛事。1986年的DTM虽然不是由M-BENZ或BMW获得年度冠军,但是却有著划时代的指标意义,因为当时在各种等级赛事中是以Turbo引擎为主导,但是获得1986年的冠军Rover Vitesse就是在DTM的严谨规定下使得NA引擎与Turbo引擎能够在场上一同公平竞技,这也是日后DTM能够在短时间内横扫房车赛事的原因之一,也相对让比赛的可看性更高。

在1987年DTM赛事之前,BMW已经完成了E30 M3的研发,随即投入当年的赛事。为了争取当年的总冠军,BMW甚至组成了一支全新的BMW Junior Team,在此之前,第一支BMW Junior Team是在16年时组成,当时由Jochen Neerpasch(BMW Motorsports总监)挑选欧洲3位优秀的年轻车手,分别为M. Winkelhock(Smoking Jo/老烟枪、澳门东望洋常胜军J. Winkelhock的哥哥,现效力於DTM2000 OPEL车队)、M. Surer、以及E. Cheever,这3位年轻车手在当时为BMW赢得相当可观的胜利,而3人也於随后一同晋升至Formula-One赛事,所以新的BMW Junior Team显得格外令人注目。新Junior Team的战斗力果真不凡,尤其以比利时籍的Eric van de Poele最为出色,同时Eric也是1987年的年度DTM总冠军车手。不过除此之外,1987年还有几件值得注意的事,首先就是获得1986年德国Formula Ford冠军的女车手-Ellen Lohr的加入,她出色的表现也在随后被吸收至AMG-Mercedes车队中效力。第2件事是驾驶Ford Sierra XR4 Ti的Manuel Reuter的出色表现,在1987年的10场DTM赛事中,BMW M3与Ford Sierra XR4 Ti分别得到5场的冠军,当时M3与Sierra XR4 Ti的马力分别为300及500匹,引擎设计方式也为自然进气与涡轮增压,但是仍然能够公平的同场竞技,证明了DTM对Turbo引擎进气部份截面积控制理论的成功(Air Restrictor),也是日后各项赛事参考的对象。第3件事就是由AMG与Alpina两家改装厂成功的向车厂(M-Benz与BMW)取得技术支援与部份金钱赞助,所以在1987年之后所谓的厂队就衍生为改各装厂与车厂之间的组合,比如说AMG与Mercedes-Benz、AC Schnitzer/Alpina/Racing Dynamics与BMW、Irmscher/Steinmetz与Opel、及Wolf与Ford等组合,其馀则为私人车队形式,如Zakspeed、Ringshausen、Isert等等车队,AMG与Alpina的这个提议也主导了随后DTM生态的发展。

BMW、Ford、M-Benz三足鼎立

1988年赛季的冠军虽然是由老将Klaus Ludwig以Ford Sierra Cosworth获得,但是对於Mercedes-Benz来说,是个收获丰盛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主力车手Roland Asch的表现,在年度排行上只比冠军Klaus Ludwig少16分,对一位年轻车手来说得来不易。不过当时的Ford Sierra Cosworth则是在不断的抗议声中拿下冠军,因为500匹的Turbo引擎即使加上的进气限制器后仍然使300匹左右的190E与M3显得无力招架,不过Klaus Ludwig还是顺利拿下他第1座DTM总冠军杯。

1989年则是相当争议与车手大搬家的一年,首先是为Ford效力达9年的上届冠军Klaus Ludwig跳槽到AMG车队,同时他也与Sauber车队达成Group C.的C9/银箭合约,不过由於Klaus对於Group C.的适应不佳,所以他在1989年的重心仍旧是摆在DTM上。不过Klaus的邭钛K不好,在89年的一场比赛中,他与Armin Hahue发生严重的,Klaus虽然只有几处瘀青,但是Armin却断了一只脚与手臂,这个大大影响了他的表现。反之BMW-Schnitzer车队的新人Robert Raglia则是在中表现出色,更是创下了首次参加DTM就获得当年总冠军的唯一例子。Ford Sierra Cosworth则仍旧是争议不断,首先是车队偷偷将进气限制器由36mm偷挖到40mm,然后又将车重再次减轻100公斤左右,虽然Ford Motorsports以大笔金钱贿赂DTM,而DTM主管也一再为Ford掩护,不过邭狻?嵙?约训腂MW-Schnitzer还是顺利打败马力巨兽Ford Sierra Cosworth,获得1989年的总冠军。因为1989年的这些风风雨雨,Ford随即在1990年退出DTM,让人相当惋惜,不过此时在北美参加Trans Am与IMSA赛事有得的Audi随即捕上空缺,加入1990 DTM,不过Audi的问题在於DTM首次出现的V8引擎与Quattro/4轮传动系统。

1990年时BMW M3与Mercedes-Benz 190E都已经演进到Evolution及Evolution 2版本了,即使如此,引擎设计与排气量也仍旧维持在NA与2.5升这个标准,不过Audi的NA 3.6升V8出力在415匹左右,加上Quattro系统,实在很难与M3与190E进行抬面上的虚拟比较。ITR也是AMG的老大Hans Werner Aufrecht曾建议Audi将Quattro改为后轮传动,但是Audi极力反对,认为这个有违DTM精神,所以1990年Audi V8 Quattro就以1300kg的车重、V8引擎415匹马力、以及Quattro系统加入DTM战局。Audi的V8引擎与Quattro果然在RWD的DTM主要潮流中占尽优势,主力车手Hans Joachim Stuck在年度中与BMW车手Johnny Cecotto拼斗的相当激烈,但是在最关键的一场比赛中,H.J. Stuck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现今F1的当红犟人Michael Schumacher竟会是他的贵人。Schumacher当时是刚刚被AMG签下的年轻车手,没想到在Audi与BMW的关键比赛中,在第一个弯就将BMW的希望Johnny Cecotto给撞了出去,所以Audi首次加入DTM就获得冠军,多少有Michael Schumacher的功劳。同年Opel也以大尺码的Omega取代Kaddet,不过过多的底盘问题使得Omega 3000 24V厂车成为1990年的埝底大王。

经典的1991年1991年的DTM赛季则是所有DTM迷公认最精彩的一年,当时的参赛厂家与车辆数目都是DTM的最高峰,4家车厂-Audi、BMW、M-Benz、Opel与41辆车。在1991年赛季后期,Opel就已经开始研发Class-1规则的Calibra V6赛车,同时也表示如果在1992年DTM不接受Class-1的提案时,就将於1991年赛季结束后停止参加DTM赛事,结果Opel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成真,DTM在1992年仍是用与91年同样的赛例,所以Opel就退出的DTM。Audi则延续了1990年的优势,顺利再次卫冕冠军成功,只是这此的功臣不是Hans Joachim Stuck,而是从AMG转过来的Frank Biela。Frank Biela以Audi V8引擎与Quattro的绝对优势击败昔日队友Klaus Ludwig,同时也开始他与Audi的长期合作,Frank Biela还在2000年驾驶Audi R8R获得Le Mans 24小时耐久赛冠军。

DTM式微1992年的DTM则是充满丑闻与失望,首先是两届冠军Audi私自将曲轴的角度由原本的180度更改为90度,如此一来V8引擎将能够有更高的转速与更快速的反应,也会制造出独特的声响,BMW相当熟悉这一点,所以就在第1站Zolder后,正式向ONS提出抗议,起初ONS解释为合法,但是在BMW不断的施压下,终於将这个曲轴设计判定为违反DTM赛则。Audi在此后随即淡出DTM赛事,在1992年仅有Frank Biela在Nurburgring赢得一回合赛事而已,所以基本上而言,1992年只剩下Mercedes-Benz与BMW还留在DTM中,而明显的发展到最后的BMW M3 Evolution 2在实力上已经落后190E 2.5-16 Evolution 2一大截,所以Klaus Ludwig顺利的在1992年为AMG-Mercedes拿下第1座DTM总冠军杯,同时AMG女车手Ellen Lohr也在Hockenheim单站中拿下冠军,而成为DTM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女性冠军车手。由於BMW Motorsports深深了解E30 M3的实力,所以也於1992年底向BMW建议Class-1计画,可是未能得到母公司支持,所以BMW就在众人叹息中於1992年赛季后退出DTM。

Class-1登台

在Opel、Audi、与BMW相继退出DTM之后,唯一留在DTM的只剩下Mercedes-Benz,原本以为1993年的赛季已经没搞头了,就在这个时候Alfa Romeo的出现给了DTM一个延续的机会。1993年也是新的Class-1赛则施行的第一年,原本以为除了Mercedes-Benz之外会冷冷清清,可是由先前因直升机失事意外断手退出F1的Alessandro Nannini领军大举入侵德国,所以1993年的DTM成了名副其实的意大利对决德意志的一年。Alessandro Nannini挟著155 V6的4轮传动系统给了M-Benz 190 E极大的威胁,AMG可以说是溃不成军,所以原本还在观望Class-1规则的AMG现在才开始努力的利用W201的C-Class进行Class-1厂车的开发。就在M-Benz与Alfa Romeo战得焦头烂额之际,早在1991年就开始Class-1 Calibra V6计画的Opel也选择在1993赛季最后一场Hockenheim重回DTM。93年赛季的DTM顺利由Alfa Romeo与Nicola Larini拿下冠军,Mercedes-Benz军团则以Roland Asch与Bernd Schneider坚犟的战力与以Class-1规则修改的190E EVO 2完成了2、3名的成绩。就在DTM转型为Class-1规则时,同时也衍生了马力小了将近150匹的Class-2赛例来补充其馀部份,所以严格说起来,1993年对DTM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转型期。

1994年的DTM则是如同重新洗牌后一样,在新的Class-1规则下,有Alfa Romeo、Mercedes-Benz、与Opel一同参赛。由於AMG开发的Class-1 C-class厂车相当优秀,所以明显的155 V6 Ti已经没有去年那般压倒性的优势。对於这3大厂队来说,1994年的Class-1似乎是一个充满契机的一年,但是相对於许多个人车队而言,Class-1就如同当初DTM草创时期所要脱离的Group C.一样昂贵,所以1994年对不少个人车队来说,就是DTM的最后一年,甚至有不少车队在赛季结束之后,还破产留下一大笔烂帐,例如WS DHL BMW就是最出名的案例。不过更重要的是在1994年赛季结束后,为AMG拿下冠军的3届DTM冠军Klaus Ludwig决定在1995年加入Opel,与Keke Rosberg成为队友。

ITC时代

实行Class-1规则后的DTM赛事於1995年在FIA的咦飨拢?礁鼡Q名称为International Touring car Championship/ITC,参加的车队依然是以厂队形式存在的AMG Mercedes-Benz、Alfa Romeo、与Opel为主,由於参赛的花费与赛车科技、制作成本相当昂贵的情况之下,各车厂参与的意愿逐渐降低,因为Motorsports的基础动机在於实践车厂科技,但是ITC厂车上的技术在当时已经超越量产车相当多,直逼Formula One赛车的底盘与引擎技术,所以对於车厂的实质回馈并不大,再加上高昂的花费,使得这项房车赛的原意荡然无存,所以在改制为ITC后,只存在了2年,1996年底之后,由DTM衍生的ITC正式结束,而DTM房车赛也从此划下句点。1995年的冠军由AMG的Bernd Schnider拿下,1996年则是Manuel Reuter以Opel Calibra V6 4x4拿到最后的冠军。ITC结束之后,FIA在房车方面的竞赛等级有向下发展的趋势,而等级更高的FIA-GT赛事却也讽刺的在ITC结束之后产生,整体而言,在FIA-GT与当时的Class-2中间存在著不少的落差。而与Class-1 2.5升的等级前后期诞生的Class-2 2.0升等级随后也因为相同的原因而从房车主流中败下阵来,取而代之的是1990年代末期的Super Production或是N Plus等级房车赛,由於限制相当多,所以相对的在速度上与可看性也不高,当然花费低是其最大优势,但是对Motorsports长远来说,始终不是一件乐於见到的事,但是在Super Production与FIA-GT之间的差距实在太大,所以DTM在此时就有重生的契机。

DTM 2000重回舞台

德国房车大师赛(DTM)在梅赛德斯-奔驰的鼎立支持下再获重生,而在DTM重回赛场的这4年时间里,重返赛道的CLK AMG DTM赛车也随之创造了另人难以置信的辉煌战绩,其中3次问鼎车手冠军,更神奇般的4次蝉联年度车队冠军。

重新开始与规划的DTM赛事称为DTM 2000,慨略规则是使用自然进气4.0升的V8引擎,出力限制在450匹左右,统一使用Bosch的ECU,参赛车辆的轮距、轴距、前后悬、车高等等都有严格的标准,为的就是求Aero Dynamics上的公平。初期参赛的为Mercedes-Benz CLK及Opel Coupe,A车队则以Audi TT破格加入DTM 2000赛事,所以为2家竞争,1家插花的局势,2000年度为10个单站、每站两个Heat的传统DTM竞技方式。DTM 2000在重回赛坛后,相当受到好评,但受限於初期车型过少的原因,未能造成当年的轰动情势,而年度总冠军则由AMG车队转型的HWA-AMG车队老将Bernd Schnider拿下。相信对於所有热爱DTM/德国房车赛的赛车迷来说,一定希望在2001年赛季开始前,能够有新的车厂与车型加入DTM 2000,目前最有希望的很可能是BMW M3与Volvo Coupe,相信以时日、等待一切成熟之后,DTM将相当有希望能够再次成为房车赛的最高学府。

经典m3型号

奔驰A系列车:奔驰最小的车——A级

A级是奔驰的中小型轿车,竞争对手是高尔夫这些出色的家用轿车。A级的高车顶设计是相当有吸引力的,而它的夹层地板又为下斜安装发动机提供了可能性。结果就是:在小巧的车身中能提供出色的空间。第一代A级在推出曾因为行驶不稳定而遭到批评,今天的第二代A级不会了,他的行驶表现相当稳健,完全符合奔驰的形象,制动系统有力,也是典型的奔驰特征。但是别指望这个高个子能像高尔夫GTI或是福克斯那样灵便的过弯,毕竟他的重心高的多。不过悬挂的调教带来了不错的舒适性。还有就是工艺质量,再也不像第一代那样用廉价材料了,A级的内饰是典型的奔驰式的高质量。而且一切操作都很简便,还有出色的行李空间。A级的动力性能只能算不错,不能算太好,但对于大多数这一级别车的顾客而言,应该是够了。 宽敞、安 全、气 派......均是梅赛德斯–奔驰A级轿车所做出的创新突破。其中的优雅型(Elegance)和时尚型(Avantgarde)两款风格独特的轿车,多样化的车身色彩和布饰,还有众多的装备,使轿车内 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

A级中的每一款轿车都装备同样高品质的标准设备,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动力转向、前排和侧面 安全气囊等。还有三种最新研制的发动机供车主选择,这些发动机均具有废气排出量少的特点。而专门为提高安全性和舒适性而配置的车内装备则达30多项

奔驰B系列车:A级的兄弟,也是最大的对手——B级

奔驰B级是基于A级平台的混型车——这样的车型定位很符合美国人的口味。B级在欧洲的主要对手是途安、赛飞利这些小MPV,但显然的,B级更贵也更高档。B级车的特点就是能提供比A级更加出色的空间和行驶表现,而“混型车”的称谓则显得很时髦。事实上他也的确是款时髦的家用车,线条丰富的造型很漂亮,奔驰式的空间能提供相当好的实用性,出色的加工质量和一流材质的内饰很吸引人。至少他的车身已经为他赢得了足够的喝彩。至于行走机构表现,还没测试过,我不好说,但应该比A级好,毕竟他的轴距要长些,这对操控稳定性十分有利。动力配置上,有多种发动机可供选择,如果真的很喜欢开快车,那么可以选择B200,这台发动机的动力对B级而言十分充沛。 基于新的设计思路而制造出来的奔驰B级车,主要定位为时尚的年轻一族,运动性与充足车内空间的兼备的车型是当今消费者最需要的,而新奔驰B级车正是做到了这一点,将出色的操控性与舒适的空间完美的结合起来,让家庭的出行变的十分的惬意。虽然外型紧凑,但是用了新的空间设计观念,提供了十分宽敞的室内空间,大大超出了同级车,车长4270mm,轴距达到2778mm,而储物空间也十分充裕,正常状态下544升,将后排座椅放倒后最大可达2245升,具备了中型旅行车的负载能力,可以轻松的有轿车变为货车,并可以运载长度2.95米的物品

奔驰C系列车: 190E的继任者——C级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奔驰C级的名气并不大。的确,作为一款高档中级轿车,一直是老二——尽管A4的销量追不上他,但是他的销量要追上这个级别的霸主——3系更加困难。不过只要一提到190E,相信不少人都会精神振奋。80年代的190E是奔驰最具活力的车型,最基本的190E1.8可以以180公里的时速身不动膀不摇的巡航,而著名的190E2.3就跟不用说了。当年的190E以他惊人的运动性向世界宣告了奔驰也能提供一流的驾驶乐趣。但是190E的继任者,1994年推出的C级并没有那么成功,第一代C级7年中卖了160万辆,还不错,但这款车很乏味。2000年,奔驰推出了新C级,齿条式转向机等装备似乎在告诉人们他要挑战3系的宝座,但事实并没奔驰想象的那么好。新C级在和除了3系以外的车的竞争中都表现出色,但在3系面前却抬不起头。尽管C级有出色的舒适性、安全性、工艺质量和空间,但操控性一般,驾驶乐趣更是乏味,和3系不能比。C级是款中规中距的奔驰车。 在小型轿车品种中,梅赛德斯—奔驰的C级轿车脱颖而出。她拥有优良的生态保护纪录:不含氯氟烃物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发动机燃耗低、排气少;并可最大限度地回收汽车零部件

奔驰E系列车:行政级车的标杆——E级

作为一款中高级轿车,奔驰E级提供了人们所能想要的一切——一流的舒适性,宽敞的空间、高质量的内饰、简单实用的操作、出色的安全性,还有稳健可靠的行驶性能。这就是中高级轿车的标志性产品应有的表现。在E级面前,无论是5系还是A6,都不能撼动E级的霸主地位,5系空间不够大,撞击安全性只有欧洲NCAP 4星,A6的减震舒适性不好,对于路面不平因素反应过于激烈了。而舒适、空间、安全又恰恰是中高级车最重要的东西,在这三方面,E级总是最好的——奔驰在中高级车的开发上就是这样老道。全面的表现自然带了出色的销量,去年奔驰E级全球售出28.51万辆,领先排第二的5系10万多。今天的E级在保留了所有诸如安全、舒适、宽敞、实用这些奔驰的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还增添了时尚的元素,从1995年的那代E级开始用的四圆灯车头造型在2002年推出的新E级身上得到了发扬,新E级的造型充满动感,但又不失高雅。现在的E级的动力配置也进行了改动,最重要的就是E350取代了E320(在国内好象还没取代),E320的发动机动力性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另外,E200K的发动机运转欠平顺,这也需要改进。E200K、E240、E320、E350的共同特点是油耗低,他们的实际测试油耗在同级车中明显好于5系和A6,但E200运转不平顺,E320动力软弱。希望国产奔驰能用上E350,而不是E320,这样才符合奔驰一贯的领先作风!在配置上,E级的配置十分丰富,科技含量高,而且操作简单——这是奔驰的一贯作风——标新而不立异。

最新的E级轿车秉承前代轿车的优秀传统,凝聚了梅赛德斯-奔驰不变的热诚。这款轿车把动感设计、增强的舒适性以及创新技术集合在一起。此外,还有极富动感的车身外型能为您添上超尘拔俗的优越驾驶感受

奔驰S系列车:豪华轿车的典范——S级

自从50多年前的第一代S级诞生起,S级就牢牢霸占着世界第一豪华轿车的位子。12年甚至拿到了欧洲年度车的荣誉,要知道这个奖项一般都是给家用车的。上代S级(W220,1998-2005)在7年中销售了48万多辆,是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豪华轿车。今天,W221已经推出,新车在很多方面为豪华轿车树立了新标准。比如那个中央控制按钮,虽然看上去和I-Drive相似,但用起来却比I-Drive好用的多,操作相当简便。W220就是豪华轿车中舒适性最好的,而新的W221的舒适性当然是更进一步,但是ABC系统依然需要选装(在中国是标配)。在驾驶性能方面,操控灵活性不是S级的强项,但可靠的行驶性能、出色的应急能力还是让驾驶S级变的轻松了。但要指望拿他去高速攻弯,那ESP会立刻来干预的。毕竟安全舒适才是这一级别所追求的。动力性S级向来是领先的,S350、S500、S600的发动机都运转平顺有力,在同级车中堪称样板,而且S350还很省油。运转平顺性较差的S430将被S450替代,不知道是否改进了。所有的V6和V8都和7档自动变速器配合,表现相当出色。而S600由于扭距过大,只好和5档自动变速器配合,但表现依旧出色。作为家族的旗舰,S级在与7系和LS430的竞争中,S级又一次率先换代,走在了前面,为7系和A8树立了新的榜样。 梅赛德斯-奔驰官方刚刚发布的全新2006款奔驰S级。新款奔驰在许多细小的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从刹车助力系统,座椅,到夜视系统,众多的全新科技被运用,为的就是达到更加完美的驾乘感受。

奔驰CLS轿跑车系列轿车与跑车的完美结合——CLS 当初CLS要推出时,不少人认为这是在玩火,他们认为一款造型浪漫的车不应该是奔驰。的确,历史上有不少造型浪漫却最终失败的奔驰车,但成功的也有,今天的SL不正是吗?但当测试了CLS之后人们所有的疑虑都打消了——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奔驰车。空间宽敞,工艺精致,细节设计出色,行驶舒适性好,动力充沛,安全性好。但CLS不只有这些典型的奔驰特点,他的操控性相当好,驾驶乐趣十足,而且具有奔驰车上少见的浪漫——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CLS都是这样的美丽。无论是后排乘客,还是喜欢自己驾驶的顾客,都能从CLS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子,CLS成功了!

-奔驰CLK小型折叠硬顶跑车系列奔驰年销量最大的跑车——CLK级

没有SL那样高贵,没有SLK那样灵巧,但造型优雅的CLK是奔驰跑车家族的中坚力量。优雅、高雅、雅致这些词是很多人对CLK的第一印象,事实也的确如此,侧面线条很漂亮,而且没有B柱,当车窗降下后,侧面通透明亮,这就是雅致的CLK跑车。作为一款跑车,CLK的操控性并不出众,他的操控性没有3系敞篷车那样灵便,但应该说还算不错,稳健、轻便的行驶状态是他所追求的。事实也正是如此,CLK十分休闲,CLK配置齐全,工艺精良,操作简便可靠,CLK敞篷车的车顶灵活而坚固(软顶)。尽管是一款跑车,但他依旧保持了奔驰一贯的舒适性,他的行驶舒适性相当好。而且空间宽敞,即使是后排也可以很轻松的坐下两个成年人,这正是CLK吸引人的地方——尽管是跑车,实用性和空间却丝毫不受影响。在动力性能方面,CLK提供很多选择,从基础的CLK200到顶级的CLK500和AMG的CLK55,所有的顾客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动力配置。总的来说,CLK是款性能相当全面的跑车,他或许不是攻弯高手,但他却是市场的宠儿,这款优雅的跑车相当的受欢迎。

奔驰CL大型硬顶跑车系列来自S级的跑车——CL级

CL级其实就是S级的双门轿跑车,过去叫做SEC,SE就是S级,C就是双门轿跑车的意思,除了SLR,CL是奔驰家族最贵的车型。奔驰CL最著名的配置就是ABC(主动式车身稳定系统,CL和SL标准配置,S级上选装),他带给了CL相当的操控稳定性。CL的悬挂调教和S级完全一样,注重舒适性,所以长期以来,奔驰最高档的跑车并不具备出色的运动性,但这一切在1999年改变了,由于装备了ABC,他的悬挂能在快速过弯时迅速变硬,侧倾极小,操控性也因此大大提高。一般的双门轿跑车的后排空间都很小,但CL绝对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而且CL的后排乘客上下车相当方便,但车门在打开时又不需要太大的周边空间,在狭小的停车场中开门下车很容易——奔驰在实用性的设计上总是这样的出色。CL的各个其他方面都和S级差不多,但显得更加庄严、高贵,更加炫耀权势。

奔驰SL大型折叠硬顶跑车系列家族的运动领袖——SL级

如果问谁是奔驰家族的运动统帅,那么SL当之无愧!50多年来,它一直是奔驰乃至整个德国汽车工业的代表,他集中了奔驰所有的先进技术,当然也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技术了。他的科技含量极高,但操作却又十分简单,不会让人觉得麻烦。内饰工艺质量高,用料档次高,车内空间大,宽敞。人们对于敞篷车特别关心的自然是车顶和坚固的问题。早在1989年,第四代SL就配置了电动车顶,是世界上第一个配置电动车顶的敞篷车。2001年推出的第五代SL更是用了电动硬顶。SL的行走机构是汽车中最好的,在ABC的帮助下,他能提供像S级一样的舒适性,而同时出色的调教又带来了极好的操控性,在AMS的对比测试中,他的操控性比玛莎拉帝Coupe都好。动力性方面,他能提供多种选择——典型的德国车。顶级的SL65在取消限速器的测试中跑到了338km/h的速度,让蝙蝠这样的超级跑车也为之汗颜。总之,SL不只是奔驰的家族领袖,更是德国汽车工业强盛的标志性产品。

奔驰SLK小型折叠硬顶跑车系列 SL的小兄弟——SLK

1995年,奔驰通过一个魔术般的表演向人们展示了SLK的魅力——电动折叠硬顶。很快,SLK上市销售了,自然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04年,奔驰对他进行了换代。新SLK同样拥有折叠硬顶,而且进行了改进,更加节省空间,这样行李空间就大了些——尽管如此,行李箱还是小了点。SLK的迷人之处不只是那个自动硬顶,更有坚固的车身、出色的加工质量和性能。SLK的行走机构调教非常出色,操控性很好,驾驶乐趣足,而且舒适性也是奔驰式的!他的对手可做不到,他的对手Z4、TT都是靠牺牲舒适性来换取操控表现的。SLK的发动机动力强劲,即使是基础的SLK200在欧洲最权威的汽车媒体AMS的测试中0-100加速也只要8.2秒,强劲的SLK350更是只要6秒多一点。而且SLK还能提供敞篷车中少有的头部安全气帘。如此全面的跑车,难怪他的基础车型SLK200就在AMS的测试中获得了5星评价。而事实上他也不辱“SL”的称号,尽管多了个K,但他依然是敞篷车中的经典,不仅丝毫没有丢他大哥SL的脸,还为奔驰的跑车家族争足了面子。

奔驰SLR大型运动赛车

SL+赛车=SLR

SLR中的SL很好理解,R也很简单,就是Racing,赛车的意思。50年前,奔驰在极其成功的300SL(那时奔驰的型号是数字在前,字母在后的)的基础上开发了300SLR,其实很“简单”,把SL身上所有豪华的装备都去掉,然后把悬挂调的适合赛车,把发动机也改进。除此之外,两者都很相象,但是SLR用了轻金属外壳,所以比SL轻的多。如果是空油箱状态,300SLR只有810公斤重!而他有发动机有300马力。结果就是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90km/h!在1956年的一次测试中,他加速到100km/h是7.1秒,而加速到200km/h是20秒,最高速度达到了290km/h。第一代SLR就生产了2辆,现在可供驾驶的只有1辆了!今天,全新的SLR又推出了,依旧是那样的强悍,那样的快速,那样的动感。而且依旧和SL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很多东西都是来自SL的。SLR不是综合性能的高手,他没有在AMS的测试中拿到5星,但他却是最漂亮的奔驰车,也是最高贵的奔驰车。

奔驰M系列:豪华SUV的鼻祖——M级

19年,奔驰率先进军豪华SUV市场。当时的M级在大切、陆虎发现、揽胜面前显得轻巧,他的公路行驶性能比那些传统越野车出色的多,空间大,车身坚固而且实用性强,又有奔驰的形象,上市后自然是销量极好。但这一切在2000年彻底改变了,BMW X5的推出使得M级一下子过时了,X5出色的行驶性能、舒适性和比M级好的多的工艺质量(其实这两车的工艺都不好!)使得X5成了豪华SUV的新宠,尽管X5空间小、车身也吃不了苦,但他的确更符合潮流。2005年,奔驰推出了新一代M级车,新M级的工艺质量相当出色,而且空间宽敞、实用性强。在底盘方面,奔驰并没有完全放弃那些传统的装备,奔驰把那些传统的越野装备变成了选装件,以满足那些传统主义者。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放弃这些装备不仅省钱,还提升了公路性能,节约了汽油。新M级的测试报告我们尚未看见,但可以想象,放弃了传统越野装备的M级将有出色的公路行驶性能,毕竟奔驰在底盘调教上的功力是公认的。 现代越野车的发展步入了新时代:梅赛德斯-奔驰发布了全新的M-Class。通过用大功率引擎、7G-TRONIC7档自动变速器、高效的4-ETS四轮驱动系统、AIRMATIC空气悬架、PRE-SAFE乘员保护系统等引领潮流的技术,M-Class巩固了自19年以来其先前车型在快速成长的市场中确立的领导地位

奔驰G系列车越野之王——G级

谁是世界上越野性能最好的民用车?门外汉们会说是牧马人、揽胜这些车。但真正懂车的人清楚,奔驰G级才是世界上最强的越野车。比如侧倾角度这个数据,多数车在15度时就侧翻,一些出色的越野车可以达到20度,而G级呢?将近30度都不翻!而多数越野爱好者之所以不用G级去越野的原因也很简单——买不起,在德国的统计表明,奔驰G的顾客的收入是S级顾客的1.5倍以上。拥有框架式车身,前、中、后三个差速器锁,越野低速档的G级在野外无所不能,如果对扭距要求高,可以买G400CDI,有560牛米,而顶级G55有700牛米的扭距,是越野车中最厉害的。当然了,在拥有了出色的越野性能后,G级的公路性能很糟糕,操控稳定性差,舒适性差,但G级的顾客是不在乎的,因为他们往往是已经拥有了几辆公路性能极其出色的车的。

奔驰新GL系列:豪华SUV市场又多了一支劲旅:梅塞德斯-奔驰公司发布了一辆新车——新GL级。无论在公路上还是在野地里,这辆7座的高级越野车都能提供优异的操控感,巨大的乘坐空间也为乘客带来了房车般的舒适感。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奔驰的PRE-SAFE——综合性安全系统,也第一次安装到这个级别的车型上。 这是奔驰最新的车款,本来打算用它来代替已经连续生产了30多年的G级,可是由于G级车仍然还有许多其它车型所代替不了的性能,所以奔驰公司决定将它命名为GL,与G加以区分。它的越野性能不亚于G,并且

比G有更高的舒适性。

汽车挡风玻璃下的车架号能显示哪些车辆信息?

M3 E30(1986年至1992年)

M3于1986年正式推向市场,它基于厂方编号E30的普通版本3系改进而来,因此称为E30 M3。迟到4年的E30 M3大获成功,作为宝马M系列中的一个细分车型,第一代M3在E30 3系的基础上加装车尾扰流板,增加尾窗的下垂长度,使得风阻系数更低。

在日常使用中,这款具有运动风格并使用了2.3升四缸发动机的跑车同样获得了车迷的青眯,最大输出195马力的动力,10.5:1的高压缩比,再加上行程很短的五速手动变箱,使M3的0-96km/h达到6.5秒,最高时速达到225km/h,这远远超过了其竞争对手奔驰190E。

此后,经过多次改进,发动机排量由2.3升增加到2.5升,发动机功率也从143kw增加到175kw,配置上也增加了16英寸BBS轮毂,桶型运动座椅,电动天窗,真皮内饰等配置。同时,第一代M3的敞篷版也在1988年投产,直至1992年,E30 M3总共销售了约19000辆。虽然宝马一直坚持自己的NA路线,但多数的M3仍旧被用来改装,经过涡轮增压器压榨出的强大动力,改装后的M3在性能方面并不输给一部Porsche 911 Turbo。 M3 E36(1994年至2000年)

1991年,厂方编号E36的宝马3系问世。两年后的1993年,同样编号E36的M3车型推出。虽然此前的M3一直以纯粹的驾控感作为卖点,但第二代的E36 M3在乘坐舒适上进行了提升。车身长度从上一代的4346mm增加至4433mm,而轴距也从原来的2565mm加长到2700mm,意味着E36 M3的内部空间更为宽敞。

相比第一代的E36 M3,第二代E36 M3搭载了一台用VANOS技术的3.0升直列六缸双顶置凸轮轴24气门发动机,286马力的最大功率,最高速度达到250km/h。1994年又推出了这一代M3的敞篷版跑车。

1995年,M3进行了小改款,首次使用了六速手动变速箱和一个排量为3.2升的新款发动机,由于在进排气凸轮轴上用双VANOS系统,使得发动机的功率提高到321马力,并且多次在“年度发动机”的评选中获得最佳荣誉。在其生产的六年时间里,宝马公司总共生产了71000辆M3跑车。同时,这代M3有了四门版本,于1995年推出。 M3 E46(2000年至2006年)

到了1999年,E36的3系停产,被编号E46的新款3系所替代。次年,E46的M3车型正式上市。2000年的E46 M3继续沿用排气量为3.2升的S54直列6缸汽油引擎,这款由M GmbH设计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活塞运动速率方面已经与F1赛车上的发动机相当接近。其最高功率为252kW@7900rpm,最大扭矩为37.2kgm@4900rpm。改进后的SMG 6速顺序式变速器可以选择方向盘拨片换档。E46 M3可以在5.2秒内完成0-100km/h加速,最高车速被锁定在257km/h。

恐怖的M3 GTR车型于2001年推出,39cc排量的V8引擎用90°夹角设计,拥有261kw和37.2 kgm的动力输出。令M3 GTR足以抗衡Porsche 911 GT2及Ferrari 550 Barchetta这样的超跑。

2001年,宝马公司推出了M3的敞篷版跑车。2003年M3 CSL车型的动力系统与前款车型相比并无变化,但由于它用了智能化的轻质结构,因此M3 CSL的车身重量相比标准版本的M3减轻了110kg。

M3 CSL其0-100km/h加速成绩达到了4.9秒,而特殊的轮胎和经过改进的悬挂系统也使得M3 CSL具备了非常运动化的操控特性。并且M3 CSL还用了碳纤维的前后扰流板,重新设计了发动机的进气口。 M3 E92(2007年9月上市)

宝马为第四代M3高性能车设定的销售目标是超过10万辆。在每一代M3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宝马都能成功的提高销量。

在1986年推出的第一代M3宝马共销售了1.8万辆,1992-1999年生产的二代M3销量达到7.2万辆。而第三代M3销量超过了9万辆。第四代M3将在今年九月上市,起价为67900欧元。该车搭载一台新的4.0升V8引擎,功率为420马力。新一代M3动力比老款车提升17%但车重降低了7%。而制动能量再生系统也使油耗降低了8%。

宝马称新一代M3只有20%的部件是和3系轿跑车共享。这包括车身外壳,车门,行李箱盖,车窗和前后照明系统。客户可以定制的部件包括铝制引擎盖,碳纤维强化塑料车顶盒铝制悬挂。根据宝马内部测试结果表明,新一代宝马M3的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4.8秒,比上一代快了0.4秒。

据悉,新一代宝马M3将于2007年在全球各地陆续上市销售,并且未来还会有轿车版、旅行版以及硬顶敞篷版的M3推出。我们相信,换上了4.0升V8发动机的E92 M3,会继续捍卫自己的神话地位!

车架号的举例

车架号犹如人的指纹,如果车架号的钢板损坏,车主千万不可自行切割带车架号的钢板。必须保存车辆的受损模样,直接把车开到车管科进行认证,证明带车架号的钢板确实损坏了,然后,车管科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为什么不能让车主自行切割带车架号的那块钢板呢?如果允许车主自行这么做,就会有一个漏洞,盗车团伙有可能把事故车的车架号钢板切割下来,安装到赃车上,以往的路检中,经常碰到类似的案例,有人借口因为车架号钢板受损,所以自行切割下来贴在车身上,但最后这些车中有90%以上证明是赃车。1~3位(WMI):制造厂、品牌和类型;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 WMI)第一个字符:是标明一个地理区域的字母数字,如非洲、亚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第二个字符:是标明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一个国家的字母或数字。在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负责分配国家代码。第三个字符:是标明某个特定的制造厂的字母或数字,由各国的授权机构负责分配。当制造厂的年产量少于500辆的时候,世界制造厂识别代码的 第三个字符就是9。美国的WMI前两位区段为1A-10,4A-40,5A-50:中国的WMI前两位区段为LA-LO,它规定了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汽车产品的WMI编号必须在该区段内。以下就是国内常见汽车制造厂家的WMI编号:LSV上海大众LFV一汽大众LDC东风雪铁龙LEN北京吉普LHG广州本田LHB北汽福田LKD哈飞汽车LS5长安汽车LSG上海通用4.4 VIN校验位★ 2)4~8位:车辆特征;轿车:种类、系列、车身类型、发动机类型及约束系统类型;MPV:种类、系列、车身类型、发动机类型及车辆额定总重;载货车:型号或种类、系列、底盘、驾驶室类型、发动机类型、制动系统及车辆额定总重;客车:型号或种类、系列、车身类型、发动机类型及制动系统。★ 3)第9位:校验位,按标准通过加权计算得到。★ 4)第10位:车型年份(一般标识为车辆的出厂年份,是识别车辆的重要标识)★ 5)第11位:车辆装配厂;★ 6)12~17位:顺序号。不同国家或汽车生产厂家,其VIN含义有细微的不同。下面举几个例子福特第一位:生产国别代码第二位:生产或归口部门代码第三位:车型类别代码第四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第五位:车型系列代码第六~七位:车身类型代码第八位:发动机型号代码第九位:VIN检验数代码第十位:车型年款代码第十一位:总装工厂代码第十二位:出厂顺序号代码宝马第一位:生产国别代码第二位:生产厂家代码第三位:车型及种类代码第四~六位:车型代码第七位:发动机型号代码第八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第九位:VIN检验数代码第十位:车型年款代码第十一位:总装工厂代码第十二位:出厂顺序号代码德国汽车公司轿车VIN奔驰第一位:生产国别代码第二~三位:生产厂家代码第四位:车身及底盘系列代码第五位:发动机类型代码第六~七位:车型代码第八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第九位:VIN检验数代码第十位:车型年款代码第十一位:总装工厂代码第十二位:出厂顺序号代码德国奔驰汽车公司1996年VIN车架号17位车架号:WDBGP57B6PB127810例如:W D B G P 5 7 B 6 P B 1 2 7 8 1 0 (17位车架号)

第①位 生产国别代码

W—德国第②、③位 生产厂家代码

DB—戴姆勒·奔驰第④位 车身及底盘系列代码

A—123( 1983~1985 )系列

B—107 系列 C—126 系列

D—201 系列 E—204 系列

F—129 系列 G—140 系列

H—202(C)系列第⑤位 发动机类型代码

A—汽油发动机

B—柴油发动机

D—汽油发动机(4WD)第⑥、⑦位 车型代码 20—300SD 四门轿车3 .0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22—190D 四门轿车2 .2L 柴油发动机(~1985)

22—C220 四门轿车( 1986~1994 )24—190E 四门轿车2 .3L(~1986)

24—300SE 四门轿车3 .0L

25—300SDL 四门轿车3 .0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25—300SEL 四门轿车3 .0L

26—190D 四门轿车2 .5L 柴油发动机(1985~1989)

26—260E 四门轿车2 .6L(1987~1990)

26—300E 四门轿车2 .6L(1986~1993)

28—190D四门轿车2 .5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1987) 28—C280 四门轿车(1988~1994 )

28—300D 四门轿车涡轮增压( 不包括1990~1992 )

28—190E 四门轿车2 .3L(1986~1993)

28—300D 四门轿车2 .8L

28—300E 四门轿车25L

29—190E 四门轿车2 .6L(1987~1993)

30—300E 四门轿车3 .0L(1987~1993)

32—320SE 四门轿车3 .2L( 1993)

32—380SE 四门轿车3 .8L( 1981~1985 )

32—E320 四门轿车3 .2L(1994)

32—S320 四门轿车3 .2L( 1994)

32—300SE 四门轿车3 .2L( 1992~1993 )

33—300D 四门轿车3 .0L 增压柴油机

33—380SEL 四门轿车3 .8L( 1981~1985 )

34—190E 四门轿车3 .2L 16 气门(1986~1991)

34—400E 四门轿车4 .2L

34—E420 四门轿车4 .2L(1994 )

34—300SD 四门轿车3 .5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34—350SD 四门轿车3 .5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35—420SEL 四门轿车4 .2L( 1986~1991 )

35—190E 四门轿车2 .5L~2 .6L(1988 )

35—350SDL 四门轿车3 .5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36—500E 四门轿车5 .0L

36—E500 四门轿车5 .0L(1994 )

36—190E 四门轿车2 .5~2 .6L(1989~1990)

37—500SEL 四门轿车5 .0L( 1981~1985 )

39—560SEL 四门轿车5 .6L( 1986~1991 )

42—400SE 四门轿车4 .2L( 1992)

42—S420 四门轿车4 .2L( 1994)

43—380SEC 双门跑车3 .8L( 1982~1985 )

43—400SEL 四门轿车4 .2L( 1993)

45—380SL 双门跑车3 .8L( 1983~1985 )45—560SEC 双门跑车5 .6L(1986~1991 )

45—380SEL 双门单排敞篷汽车3 .8L

48—560SL 双门单排敞篷汽车3 .8L

49—560SEC 双门跑车5 .0L(1982~1985 )

49—500SEC 双门跑车5 .0L(1986~1993 )

50—300CE 双门跑车3 .0L( 1988~1989 )

51—300CE 双门跑车3 .0L( 1990~1992 )

51—500SEL 双门跑车5 .0L(1992~1993 )

51—S500 四门轿车5 .0L( 1994)

52—300CE 双门跑车3 .2L( 1993)

52—E320 双门跑车3 .2L(1994)

53—300CD 单排双门跑车涡轮增压发动机

57—600SEL 四门轿车5 .0L(1992~1993 )

57—S600 四门轿车5 .0L( 1994)

61—300SL 双门跑车3 .0L

61—300SL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3 .0L

66—500SL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5 .0L

66—500SL 双门跑车5 .0L(1990~1992)

66—300CE 双门跑车3 .2L( 1993)

66—ES320 双门跑车3 .2L( 1994)

67—500SL 双门跑车5 .0L( 1993)

67—500SL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5 .0L

70—S500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5 .0L(1994)

70—500SEC 双门跑车5 .0L( 1993)

76—600SL 双门跑车5 .0L( 1993)

76—S600SEC 双门跑车5 .0L(1986~1993)

76—600SL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5 .0L

90—300TE 四门旅行车3 .0L( 1988~1992 )

92—300TE 四门旅行车3 .2L( 1992)

93—300TD 四门旅行车3 .0L 涡轮增压发动机

134—350 四门轿车3 .5L 涡轮增压柴油机(1994 )第⑧位 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

A—三点式安全带

B—三点式安全带及防撞安全气囊

C—三点式安全带及急情况收缩装置

D—座椅式安全带及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

E—座椅式安全带及驾驶员、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第⑨位 VIN 检验数代码

第⑩位 车型年款代码D—1983 E— F—1985G—1986 H—1987 J—1988

K—1989 L—1990 M—1991

N—1992 P—1993 R—1994

S—1995 T—1996第11 位 总装工厂代码

第12 ~17 位 出厂顺序号代码说 明

Benz 轿车有30 多种型号, 200 多种变型, 应由VIN 编码原则了解其型号, 其系列为W201、W124、W126、R129。

W201 系列小轿车( 紧凑型) 排量为1995mL( 四缸) 、2496mL( 五缸)、2596mL(直列六缸)。

W124 系列中级轿车排量为2293mL(四缸)、25mL(直列六缸) 。

W126 系列高级轿车排量为2960mL(直列六缸)、4195mL(V-8) 、43mL( V-8 )、5546mL(V-8 )、6L(V12)

R129 系列是跑车, 排量43mL(V8)

W124、W126 系列是按排量确定的。如230 排量为2293mL , 560 排量为5546mL。除数字以外, 根据结构不同, 数字后

面还外加字母以示区别, 如S—高级、E—汽油喷射发动机、SL—运动轻型、SLR—运动轻型赛车、T—旅行车、L—加长轴

距、G—越野车、C—跑车、D—柴油机等。又如:

190E:排量为19mL , 装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500SE:高级轿车, 排量为43mL , 装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500SEL: 高级轿车, 同以上一样, 但轴距加长, 车全长5135mm, 而500SE 为4995mm;

500SL: 高级轻型轿车, 双门跑车, 一般敞篷车长4390mm;

500SEC: 高级跑车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排量为43mL;

230TE:旅行轿车,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排量为2293mL;

240D: 中级轿车, 柴油机, 排量为2399mL。Benz 轿车同为一个型号生产的年代不同, 规格表示会有较大的不同。1994 年以前用的是1946 年命名的方法。

Mercedes-Benz 公司自1994 年开始简化轿车型号的命名方法, 将轿车分为:

“C”表示小型(紧凑型) , 不是以前“跑车”车型的含义。

“E”表示中级轿车, 不是以前“汽油喷射”的含义。由于Benz 汽车都是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故原来的“E”已没有意义,

“E”表示中级的含义。

“S”表示大型豪华轿车, 与原来含义相同。

现行命名方法除以上区别外, 就是以前将外文字母放在排量数字后面,现则放在前面, 所以3 .2L 排量的S 级轿车原

为320SE , 现则为S320 , 其发动机排量为3 .2L。

W202 系列的1 .8L 小型轿车, 其型号现为C180。柴油机轿车的“D”字改为“Diesel”且放在数字的后面, 例如:

300Diesel。

C 级轿车有六种, 按其系列型号分为:

C180 :四缸1 .8L , 16 气门汽油机, 功率90kW, 扭矩170N·m/ 4200r/ min。

C200 :四缸2 .0L , 16 气门汽油机, 功率100kW, 扭矩190N·m/ 4200r/ min。

C220 :四缸2 .2L , 16 气门汽油机, 功率110kW, 扭矩210N·m/ 4000r/ min。

C280 :四缸2 .8L , 24 气门汽油机, 功率142kW, 扭矩2700N·m/ 37500r/ min。

C220Diesel :四缸2 .2L , 16 气门柴油机功率70kW, 扭矩149N·m/ 3600r/ min。

C250Diesel :五缸2 .5L , 20 气门柴油机功率80kW, 扭矩170N·m/ 3800r/ min。丰田第一位:生产国别代码第二位:生产厂家代码第三位:车型类别代码第四位:发动机型号代码第五位:车型代码第六位:车型与型号代码第七位:系列/级别代码第八位:车身类型代码第九位:VIN检验数代码第十位:车型年款代码第十一位:总装工厂代码第十二位:出厂顺序号代码

不同国家或汽车生产厂家,其VIN含义有细微的不同。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说明: 福特

第一位:生产国别代码

第二位:生产或归口部门代码

第三位:车型类别代码

第四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

第五位:车型系列代码

第六~七位:车身类型代码

第八位:发动机型号代码

第九位:VIN检验数代码

第十位:车型年款代码

第十一位:总装工厂代码

第十二位:出厂顺序号代码 宝马

第一位:生产国别代码

第二位:生产厂家代码

第三位:车型及种类代码

第四~六位:车型代码

第七位:发动机型号代码

第八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

第九位:VIN检验数代码

第十位:车型年款代码

第十一位:总装工厂代码

第十二位:出厂顺序号代码

德国汽车公司轿车VIN

奔驰

第一位:生产国别代码

第二~三位:生产厂家代码

第四位:车身及底盘系列代码

第五位:发动机类型代码

第六~七位:车型代码

第八位: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

第九位:VIN检验数代码

第十位:车型年款代码

第十一位:总装工厂代码

第十二位:出厂顺序号代码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1996年VIN车架号 详解

17位车架号:WDBGP57B6PB127810

例如:W D B G P 5 7 B 6 P B 1 2 7 8 1 0 (17位车架号)  说明: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13 14 15 16 17 (说明17位车架号)

第①位 生产国别代码  W—德国

第②、③位 生产厂家代码  DB—戴姆勒·奔驰

第④位 车身及底盘系列代码  A—123( 1983~1985 )系列  B—107 系列 C—126 系列  D—201 系列 E—204 系列  F—129 系列 G—140 系列  H—202(C)系列

第⑤位 发动机类型代码  A—汽油发动机  B—柴油发动机  D—汽油发动机(4WD)

第⑥、⑦位 车型代码20—300SD 四门轿车3 .0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22—190D 四门轿车2 .2L 柴油发动机(~1985)  22—C220 四门轿车( 1986~1994 )

24—190E 四门轿车2 .3L(~1986)  24—300SE 四门轿车3 .0L  25—300SDL 四门轿车3 .0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25—300SEL 四门轿车3 .0L  26—190D 四门轿车2 .5L 柴油发动机(1985~1989)  26—260E 四门轿车2 .6L(1987~1990)  26—300E 四门轿车2 .6L(1986~1993)  28—190D四门轿车2 .5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1987) 28—C280 四门轿车(1988~1994 )  28—300D 四门轿车涡轮增压( 不包括1990~1992 )  28—190E 四门轿车2 .3L(1986~1993)  28—300D 四门轿车2 .8L  28—300E 四门轿车25L  29—190E 四门轿车2 .6L(1987~1993)  30—300E 四门轿车3 .0L(1987~1993)  32—320SE 四门轿车3 .2L( 1993)  32—380SE 四门轿车3 .8L( 1981~1985 )  32—E320 四门轿车3 .2L(1994)  32—S320 四门轿车3 .2L( 1994)  32—300SE 四门轿车3 .2L( 1992~1993 )  33—300D 四门轿车3 .0L 增压柴油机  33—380SEL 四门轿车3 .8L( 1981~1985 )  34—190E 四门轿车3 .2L 16 气门(1986~1991)  34—400E 四门轿车4 .2L  34—E420 四门轿车4 .2L(1994 )  34—300SD 四门轿车3 .5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34—350SD 四门轿车3 .5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35—420SEL 四门轿车4 .2L( 1986~1991 )  35—190E 四门轿车2 .5L~2 .6L(1988 )  35—350SDL 四门轿车3 .5L 柴油涡轮增压发动机  36—500E 四门轿车5 .0L  36—E500 四门轿车5 .0L(1994 )  36—190E 四门轿车2 .5~2 .6L(1989~1990)  37—500SEL 四门轿车5 .0L( 1981~1985 )  39—560SEL 四门轿车5 .6L( 1986~1991 )  42—400SE 四门轿车4 .2L( 1992)  42—S420 四门轿车4 .2L( 1994)  43—380SEC 双门跑车3 .8L( 1982~1985 )  43—400SEL 四门轿车4 .2L( 1993)  45—380SL 双门跑车3 .8L( 1983~1985 )

45—560SEC 双门跑车5 .6L(1986~1991 )  45—380SEL 双门单排敞篷汽车3 .8L  48—560SL 双门单排敞篷汽车3 .8L  49—560SEC 双门跑车5 .0L(1982~1985 )  49—500SEC 双门跑车5 .0L(1986~1993 )  50—300CE 双门跑车3 .0L( 1988~1989 )  51—300CE 双门跑车3 .0L( 1990~1992 )  51—500SEL 双门跑车5 .0L(1992~1993 )  51—S500 四门轿车5 .0L( 1994)  52—300CE 双门跑车3 .2L( 1993)  52—E320 双门跑车3 .2L(1994)  53—300CD 单排双门跑车涡轮增压发动机  57—600SEL 四门轿车5 .0L(1992~1993 )  57—S600 四门轿车5 .0L( 1994)  61—300SL 双门跑车3 .0L  61—300SL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3 .0L  66—500SL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5 .0L  66—500SL 双门跑车5 .0L(1990~1992)  66—300CE 双门跑车3 .2L( 1993)  66—ES320 双门跑车3 .2L( 1994)  67—500SL 双门跑车5 .0L( 1993)  67—500SL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5 .0L  70—S500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5 .0L(1994)  70—500SEC 双门跑车5 .0L( 1993)  76—600SL 双门跑车5 .0L( 1993)  76—S600SEC 双门跑车5 .0L(1986~1993)  76—600SL 双门单排座敞篷车5 .0L  90—300TE 四门旅行车3 .0L( 1988~1992 )  92—300TE 四门旅行车3 .2L( 1992)  93—300TD 四门旅行车3 .0L 涡轮增压发动机  134—350 四门轿车3 .5L 涡轮增压柴油机(1994 )

第⑧位 乘员安全保护装置代码  A—三点式安全带  B—三点式安全带及防撞安全气囊  C—三点式安全带及急情况收缩装置  D—座椅式安全带及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  E—座椅式安全带及驾驶员、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

第⑨位 VIN 检验数代码  第⑩位 车型年款代码

D—1983 E— F—1985

G—1986 H—1987 J—1988  K—1989 L—1990 M—1991  N—1992 P—1993 R—1994  S—1995 T—1996

第11 位 总装工厂代码  第12 ~17 位 出厂顺序号代码

说 明  Benz 轿车有30 多种型号, 200 多种变型, 应由VIN 编码原则了解其型号, 其系列为W201、W124、W126、R129。  W201 系列小轿车( 紧凑型) 排量为1995mL( 四缸) 、2496mL( 五缸)、2596mL(直列六缸)。  W124 系列中级轿车排量为2293mL(四缸)、25mL(直列六缸) 。  W126 系列高级轿车排量为2960mL(直列六缸)、4195mL(V-8) 、43mL( V-8 )、5546mL(V-8 )、6L(V12)  R129 系列是跑车, 排量43mL(V8)  W124、W126 系列是按排量确定的。如230 排量为2293mL , 560 排量为5546mL。除数字以外, 根据结构不同, 数字后  面还外加字母以示区别, 如S—高级、E—汽油喷射发动机、SL—运动轻型、SLR—运动轻型赛车、T—旅行车、L—加长轴  距、G—越野车、C—跑车、D—柴油机等。又如:  190E:排量为19mL , 装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500SE:高级轿车, 排量为43mL , 装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500SEL: 高级轿车, 同以上一样, 但轴距加长, 车全长5135mm, 而500SE 为4995mm;  500SL: 高级轻型轿车, 双门跑车, 一般敞篷车长4390mm;  500SEC: 高级跑车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排量为43mL;  230TE:旅行轿车,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排量为2293mL;  240D: 中级轿车, 柴油机, 排量为2399mL。

Benz 轿车同为一个型号生产的年代不同, 规格表示会有较大的不同。1994 年以前用的是1946 年命名的方法。  Mercedes-Benz 公司自1994 年开始简化轿车型号的命名方法, 将轿车分为:  “C”表示小型(紧凑型) , 不是以前“跑车”车型的含义。  “E”表示中级轿车, 不是以前“汽油喷射”的含义。由于Benz 汽车都是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故原来的“E”已没有意义,  “E”表示中级的含义。  “S”表示大型豪华轿车, 与原来含义相同。  现行命名方法除以上区别外, 就是以前将外文字母放在排量数字后面,现则放在前面, 所以3 .2L 排量的S 级轿车原  为320SE , 现则为S320 , 其发动机排量为3 .2L。  W202 系列的1 .8L 小型轿车, 其型号现为C180。柴油机轿车的“D”字改为“Diesel”且放在数字的后面, 例如:  300Diesel。  C 级轿车有六种, 按其系列型号分为:  C180 :四缸1 .8L , 16 气门汽油机, 功率90kW, 扭矩170N·m/ 4200r/ min。  C200 :四缸2 .0L , 16 气门汽油机, 功率100kW, 扭矩190N·m/ 4200r/ min。  C220 :四缸2 .2L , 16 气门汽油机, 功率110kW, 扭矩210N·m/ 4000r/ min。  C280 :四缸2 .8L , 24 气门汽油机, 功率142kW, 扭矩2700N·m/ 37500r/ min。  C220Diesel :四缸2 .2L , 16 气门柴油机功率70kW, 扭矩149N·m/ 3600r/ min。  C250Diesel :五缸2 .5L , 20 气门柴油机功率80kW, 扭矩170N·m/ 3800r/ min。 丰田

第一位:生产国别代码

第二位:生产厂家代码

第三位:车型类别代码

第四位:发动机型号代码

第五位:车型代码

第六位:车型与型号代码

第七位:系列/级别代码

第八位:车身类型代码

第九位:VIN检验数代码

第十位:车型年款代码

第十一位:总装工厂代码

第十二位:出厂顺序号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