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创板大门敞开,吉利难逃“真香定律”?

2.从“不可能”到递交材料,吉利为何回归A股?

吉利汽车股票未来趋势_吉利汽车股票前景如何

在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控股”)推动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合并重组的大背景下,吉利汽车回归科创板,也意味着A股市值最高的汽车集团即将易主。

6月1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HK.0175)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

结合吉利汽车2月份发布的内幕消息——“吉利控股将推动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的整合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并且新集团还将谋求在香港和斯德歌尔摩上市”。如此,吉利汽车可能将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打通A股+H股+欧洲三大资本市场的整车企业。

那么吉利汽车的回归有哪些概念呢?《出行财经》梳理了如下三点:

第一、三大融资渠道: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在A股、H股和斯德歌尔摩同时上市,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助力吉利科技转型与未来长期发展。

第二、或冲击A股市值最高:吉利汽车在?2月份的内幕信息公告里所言,这是“一个更为强大的全球企业集团”,旗下将持有吉利汽车、沃尔沃汽车、领克汽车和极星汽车100%的资产,未来还有望将吸纳吉利控股集团持有的49.9%的宝腾资产和50.1%的路特斯资产;产销量堪比戴姆勒,有望跻身全球前十大汽车制造商;市值将超越A股市场所有的车企,成为中国市值第一的汽车集团。

此处需要指出的是,吉利与沃尔沃合并和本次A股发行两个交易相互独立,互不为前提。《出行财经》得到消息是:上市公司将与相关中介机构一起稳妥有序推进两个交易的进行。

第三、首批回归的红筹企业: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将境外已上市红筹企业回归A股上市的市值门槛放低至200亿元,为吉利回归A股市场创造了有利政策条件。吉利成为首批回归A股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

关于吉利汽车:吉利汽车于2005年5月在香港上市,正式流通于港股市场。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吉利汽车被港交所列入首批“港股通”可买卖港股名单。2017年2月10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吉利汽车被纳入恒生指数成分股组合。该公告意味着吉利汽车成为港股中的“蓝筹股”,是当时恒生指数50支成分股内唯一一支汽车行业股票,与汇丰控股、工商银行、腾讯控股、中国移动等行业翘楚并驾齐驱。今年3月30日,吉利汽车宣布公司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成分股,这也是首支入选该指数的汽车股。

2019年,吉利汽车销量达136.2万辆,连续三年保持中国品牌第一。在全球经济动荡加剧、汽车行业进入存量市场、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多重压力下,吉利汽车销量稳步增长,持续领跑大势。今年5月,吉利汽车总销量超过10.88万辆,环比增长约3%、同比增长约20%。1-5月市占率达6.9%。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科创板大门敞开,吉利难逃“真香定律”?

近年来,中国车企收购国外品牌的例子并不少,但大多数车企都在花钱买教训。不过,也有成功的案例,像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从此,两者之间的合作也是只增不减。

近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正在与沃尔沃汽车探讨业务合并重组。意图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实现成本和技术的协同效应,以应对挑战。方案将保留吉利、沃尔沃、领克和极星品牌的独立性,合并后在香港和斯德哥尔摩上市。

该消息一出,刷爆汽车圈和投资圈,不过项目目前还处在阶段,须双方达成合并意向并完成尽职调查之后落实。据悉,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将成立一个联合工作小组,李书福董事长请沃尔沃汽车集团总裁、CEO汉肯·萨缪尔森协调工作小组评估此次战略机会,制定重组建议书,提交双方董事会审议。

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或诞生

虽然目前只是处于“云里雾里”探讨阶段,但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0175)今天开市后上涨超过5%的股价可看出,很多人对这次重组持看好的状态,认为吉利的前景极具有吸引力。

要想知道这对组合为何值得期待,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市场表现开始谈起。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汽车取得了136.2万辆的销量,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销量冠军;沃尔沃汽车2019年全球销量约为70.55万辆,同比增长9.8%。这也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年度全球销量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其中,在中国市场年销量为161436辆,同比增长18.2%。

作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吉利汽车目前的市值为1260.92亿港元,约合1133.21亿人民币。而对未上市的沃尔沃汽车,此前有爆料显示,在2019年5月份时,资本市场给出的估值是160亿-300亿美元,即约1117亿-2094亿人民币。

显然,若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合并,这将是一家年销量超过200万辆,面向全球各个市场,市值有望超过300亿美元的全球性汽车集团。“如果重组达成,一个世界汽车巨头即将诞生!市值可能将超过所有中国A股汽车上市企业!未来,全球每卖出超过30台车,就有一台将来自这个新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表示。

合并之后,受益的究竟是谁?

在收购了沃尔沃10年之后,面对竞争愈加激烈的车市环境,吉利决定与沃尔沃合并重组成为新的全球汽车集团。那在这场合并中,受益的究竟是谁?

从双方面来看,双方可通过规模化效应来削减成本,整合、团队及技术,进一步强化集团内的合作与协同作用,挖掘更大的增长潜力。而对于沃尔沃来说,此举有个最大利好,那就是让沃尔沃拥有更多充裕的资金进行研发。

目前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阶段,电动化是趋势传统内燃机也不可丢,每一项研发都需要真金白银来支持。但由于沃尔沃是刚复兴的豪华品牌,相比老牌传统豪华品牌,在资金方面是没有优势的。虽然沃尔沃汽车早前也准备进行IPO,但因估值没达到期望值遭到搁置。如果沃尔沃以合并重组的方式捆绑上市,溢价势必会更高,而且这样资金也将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而对于吉利来说,沃尔沃不仅帮助其研发出新的技术,合并上市也是一个非常好进军欧洲的机会。上文提到,重组后的新业务集团将通过香港吉利汽车上市主体来实现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对接,下一步还将考虑在斯德哥尔摩上市。吉利和沃尔沃的合并海外上市,感觉像李书福为吉利集团成为世界一流车厂而做准备。

如果能成功合并上市,吉利的股票有望再创新高。要知道吉利已经连续两年成为自主品牌的销量冠军,如果没有其他题材很难再刺激股价提升,而合并重组上市是目前最佳选项。并且,由于之前巨资入股戴姆勒,现在也需要资金偿还债务。与此同时,还能够让优势集中,并将其搭载在旗下的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宝腾汽车、路特斯、伦敦电动汽车等品牌,进一步加强各品牌间的协同效应,总体上达成了多方受益局面。

虽然,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整合上市还为时尚早,但以这对“模范夫妻“取得一系列成果来看,整合上市只是时间问题。事实上,在市场低迷、成本飙升的大环境下,相信2020年的“报团取暖”或者并购新闻将不止这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从“不可能”到递交材料,吉利为何回归A股?

作者:程天琦、编辑:王瑞

核心观点:

1、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的改革顺风车。

2、科创板能给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3、部分新势力车企似乎远未能“够得着”科创板,但其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4、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已开始“抢滩”科创板。

2007年,和港股“新婚”不久的吉利汽车信誓旦旦许下誓言:不可能回归A股!

如今,吉利也难逃“真香定律”,或将成为第一家回归A股科创板的车企。

6月1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

“吉利股价一定会被炒上天。”亿欧科创主编常亮表示,A股股价一向比港股溢价更多,科创板股票一定可以卖得掉,且卖得很贵。

科创板成立于2018年11月5日,于2019年6月13日正式开板。截至2020年6月23日,已有115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其中有20家汽车相关企业。

2020年3月27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更新了三大上市要求:行业、科创、市值与财务。三者与企业的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净利润、经营现金流、市值、主营相关的发明专利密切相关,没有一定硬实力的企业是难以达标的。

在科创板上市的20家汽车业相关公司均为上游中小型企业,平均市值仅为127.9亿元。截至目前,还未有主机厂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出现,吉利汽车或将成为第一家“吃螃蟹”的汽车制造商。

吉利何以回归A股?

吉利搭上了回归A股的改革顺风车。

根据之前的要求,已经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注册地在境外,经营地在境内)若要登陆科创板,市值不得低于2000亿元。截至6月23日14时,吉利的总市值仅为1205亿港元(1100.3亿元人民币),与上市门槛相差甚远。

不久前的一次调整,为吉利带来转机。4月30日,证监会将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市值门槛降至200亿元人民币。但要求申请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技术且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从2000亿元到200亿元,科创板的市值门槛直接打了一折,吉利顺理成章达到了标准。但一个新的疑问出现了:吉利的技术力、创新力、竞争力达到标准了么?

依靠“买买买”,吉利已经建立起多维能力。

2010年3月,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获得后者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在沃尔沃收购方面获益良多的吉利此后又进行了一系列收购,包括收购莲花汽车、太力飞行汽车、入股戴姆勒等。这一系列操作使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又更进一步。

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研发投入超200亿元,占销售额的6%。在2019年申请且公布的发明专利企业榜单中,吉利以633个发明公开量位居车企第四位,也是前五名中唯一上榜的自主品牌车企。

在竞争力方面,吉利也有发言权。

2019年,吉利实现营收4亿元,净利润81.9亿元;全年销量达136.2万辆,连续3年摘得自主品牌销量桂冠,其体量足以与头部合资品牌“掰手腕”。

经过年初的疫情冲击,吉利很快重返正轨。其2020年1-5月累计销量超过40万辆,市场份额达6.7%,位居中国乘用车市场第四位。

“吉利既是中国本土品牌龙头企业,又是充分国际化的企业。”吉利相关人士向亿欧汽车表示,公司拟回归科创板既有利于巩固和凸显自身独特优势和地位,也能更好地嫁接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助力公司未来长期发展。

“吉利作为活跃和创新型的民营整车企业回归科创板,意味着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具国际化视野和吸引力,更能为中国具有国际化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起到资本助力作用。”凯联资本联合创始人李哂时认为,中国企业的未来机会在于创新能力和全球化能力。

科创板为何“真香”?

科创板让中国汽车业看到了新的机会。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单一汽车市场。但截至今日,合资品牌仍然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2020年前5个月,中国品牌销量仅占乘用车市场的37.1%,累计销量前五的厂商中仅吉利一家中国品牌。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车企实现超车的新赛道。但就当下而言,在特斯拉面前,中国车企“一个能打的都没有”。2020年前5个月,特斯拉Model?3在华累计销量达3.1万辆,排名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第一位,接近第二名与第三名的销量之和。

美国东部时间6月10日,特斯拉股价报收1025.05美元/股,以1900.15亿美元的市值成为全球市值第一车企,并一直保持至今。

特斯拉股价飙升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

早期,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硬件使用的是英伟达芯片,但其不甘受制于别人,最终自研推出算力更强的芯片。同时,特斯拉的软件功力日益增长,在最新发布的V10.2车机版本中,特斯拉已实现当下最全面的消费级自动驾驶。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特斯拉相当于十几个科技初创企业的结合体。”

以特斯拉为鉴,中国汽车业亦需要走上“软硬”实力兼修的道路。科创板,为包括吉利在内的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科创板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硬性条件规定,不仅推动传统企业加速转型,还促使新型科技企业强化创新能力。此外,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有利于其科技属性和企业实力的认可,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同时,科创板能为具有科技潜力的企业提供更“触手可及”的融资机会。

“打通境内A股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有效提升公司资金实力,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互联化、共享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吉利方面表示。

谁够得着“科创板”?

在吉利这样的传统车企之外,造车新势力们心中也燃起了登陆科创板的小火苗。

“连续亏损16年的特斯拉依然能够长期在美股融资,中国科创板对于盈利的要求也可以适当放宽,”常亮表示,“造车是一项回报周期极长的产业,若不能够给造车新势力提供很好的融资渠道,中国也不会有特斯拉般强大的车企。”

4月29日,蔚来中国获合肥70亿元的投资,不仅脱离了资金短缺的困境,还摇身一变为“地方国企”。这70亿元并非那么好挣,双方在协议中明确指出:蔚来需在2025年前在中国二次上市。

“蔚来中国落地后将打开人民币融资渠道。”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此前的财报会议商也表示,从蔚来中国角度而言,其当然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IPO的可能性。

对于连年亏损的蔚来而言,上市门槛较低的科创板几乎是唯一选择。

截至美东时间6月22日收盘,蔚来市值为87.11亿美元(约616.4亿元人民币),蔚来在市值方面已达到科创板上市门槛。同时,蔚来手头不乏黑科技,其换电技术是技术力、创新力的最好体现。不过,蔚来的市场竞争力是否达标仍有待商榷。

2018年,蔚来销量还能与特斯拉中国基本持平。但到了2019年,前者销量仅为后者的一半。销量停滞不前使其亏损进一步扩大。蔚来2019年净亏损高达114.1亿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蔚来资产负债率达到142.7%,已然资不抵债。

所幸,情况已有所好转。2020年5月,蔚来交付新车3436辆,同比增长215.5%,打破了蔚来月度交付纪录。目前已交付超过4万台的蔚来,取得新势力第一宝座。李斌表示,今年二季度蔚来有望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当然,蔚来并非唯一试图登陆科创板的新势力。

合众、云度、奇点、前途等造车新势力此前也均表达过登陆科创板的意愿。

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作为一个尚未盈利的群体,造车新势力通过上市募资缓解量产的资金压力,登陆美股或者科创板是造车新势力难以回避的抉择。”

部分新势力车企似乎远未能“够得着”科创板,但其上市前景并不悲观。

“除了生物医药类,还没有亏损的企业登陆过科创板。”常亮认为,亏损的造车新势力若要登陆科创板,需要等待有关方面开辟“绿色通道”。

李哂时认为,整车企业的成长不仅需要企业团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巨大的资本助力,“数百亿人民币只是个起点”。他相信,二级市场将为整车企业的成长提供支撑。

除了主机厂,不少汽车零部件厂商也对科创板“跃跃欲试”。

3月13日,均胜电子相关人士表示,公司拟对旗下智能车联业务运营主体宁波均胜普瑞智能车联有限公司和?Preh?Car?Connect?GmbH重组后分拆上市。不出一个月,均胜电子子公司均普智能在3月31日确定IPO板块为科创板。

3月31日,孚能科技成功过会,或将成为科创板“动力电池第一股”;6月1日,与丰田紧密合作的亿华通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注册稿),欲募资12亿元,主要用于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6月2日,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公司敏芯微确认将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汽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均已开始“抢滩”科创板。

中国车企准备好了吗?

科创板既是美味的萝卜,也是严酷的大棒。

对于还未上市的企业来说,科创板上市门槛较低。但上市意味着需要定期对外披露公司的主营业务、财务状况等信息,并时刻接受外界监督,这并非一件易事。

蔚来有前车之鉴,其在纽交所募资数十亿美元,但因为在财报中透露巨额亏损,其股价一度逼近1美元的退市红线。

另外,“板”如其名,科创板上市最重要的条件是“科技创新”。

企业在上市前,如果其科创属性不符合既定评价指标,但自认为短期内可以满足,可以提交至科创板咨询委判断。其最终上市后,若没能实现当初立下的“Flag”,则会面临退市风险。

此外,开板初期市场供求不平衡,加之新的交易机制需要适应,不排除出现短期炒作、涨跌幅较大的情形。

“登陆科创板只是一个起点。”李哂时认为,一家企业优秀与否,更多取决于企业创始团队和管理团队的正确发心和更大的格局、在企业经营中的管理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在机会来临时的把握能力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科创板更像火箭推进助力,企业发展最终要靠团队的长跑能力。”

科创板大门敞开,中国车企真的准备好了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对于现在的吉利汽车来说,一个地方上市可能还真的不够。

“吉利汽车回归A股的可能,不是暂时没有,以后也不可能,一个地方上市就够了。”这是吉利汽车董事长在13年前作为政协委员参加经济组讨论后分享的心得体会。?此时,吉利汽车刚刚在香港金融商海中挂牌两年不到。

而这一“承诺”也仅仅坚守了13年,对于现在的吉利汽车来说,一个地方上市可能还真的不够。

2020年6月17日晚间,吉利汽车披露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批准可能发行人民币股份及于上海科创板上市的初步建议。吉利汽车内部人士也向媒体表示:“下一步将正式向证监会递交材料。”

如此一来,吉利汽车将成为首个回归A股在科创板上市的整车概念股。

为什么是科创板

受此消息影响,吉利汽车大涨涨5.88%,与6月18日报收于12.60港元,成交额14.11亿港元,成交量1.13亿股,总市值来到1236.40亿港元。

与此同时,花旗也立即上调对吉利目标价,由原来16.7港元升至20港元,预测2020年至2021年综合市盈率由此前的14.8倍升值17.7倍,并重申吉利为该行中资汽车股首选。另外,瑞银发表报告表示,吉利汽车股价年初至今已回调21%,因而上调对其股份评级,由“中性”升至“买入”,目标价由13港元上调至15港元。

2005年,吉利汽车刚刚进入汽车行业8年,在那个还是夏利汽车稳坐销冠的年月里,吉利汽车完成了年销售各类轿车近15万辆,同比增长50%以上的亮眼成绩。自由舰、豪情、美日之星、美人豹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正式在那个年代为吉利汽车打下了基础。

为了扩大业务,加速企业发展,李书福决定赴港上市。相比A股市场,在港股上市不需要拆除VIE架构,节省了拆除VIE架构以及业务重组的时间成本,相对而言时间大幅缩短,效率提高。

此外,在政策与监管上,港股没有类似连续3年盈利等诸多限制,另一方面也更具国际化背景,对于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大部分企业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从近年来的国际经济形势来看,热钱还是国内的多,千元神股“茅台”就是最好的例子。此时政策也为这些在境外上市的企业们张开了怀抱。

202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公告》显示,已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若要申请在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其市值须满足两类标准之一:一是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二是市值在2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且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显然,吉利汽车是满足的,在科创技术这个层面,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一直强调技术融合,融合了这么多年,想必也是有所建树。

作为一家传统车企而言,吉利在科技创新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互联网出行领域布局有曹操出行,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2018年,吉利控股战略投资航天科技公司时空道宇,大手笔布局商业航天领域,吉利也顺势成为我国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汽车企业。

18年年底,“吉利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增加了智能无人飞行器、卫星传输、互联网等业务范畴。

用百度词条的话说就是,“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聚焦于大出行生态领域的新能源、新技术、新模式的产业投资,定位于“大出行生态领域产业投资商与运营商。目前,吉利科技集团正在卫星通信网络、卫星数据应用、高精时空服务等领域展开布局,逐步实现向未来出行科技集团转型?。”

在笔者曾经关注到的航天领域的消息,也有一条与吉利有关的新闻,至今记忆犹新。在2017年的某天,忙碌的李书福来到了天津的中航直升机所,双方围绕飞行汽车和有缆旋翼飞行器的市场前景、技术途径以及合作方式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订相关合作协议。

吉利真的很需要钱

从上市路径来看,吉利汽车在科创板是无可厚非的。但从目的来看,什么板其实无所谓,他们要的是钱。

无论是今年的疫情影响,还是从去年开始的市场寒冬,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资金链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环境不太理想的当下,更是需要大笔的钱。

与其他企业还不太相同的是,吉利对于钱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

从艰苦中成长起来的李书福似乎在公司发展中并不节约,还有些“大手大脚”。自2010年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后,吉利汽车便开始了一条买买买的“不归路”。

2017年,吉利陆续收购了马来西亚汽车制造商宝腾汽车49.9%的股份、英国品牌路特斯51%的股权、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的股份,又获得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母公司——沃尔沃集团8.2%的股份。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起,吉利总共动用约1023亿元收购国内外资产。而今年2月,吉利汽车再度宣布将与沃尔沃汽车进行业务合并重组,以期成为一家强大的全球汽车集团,引领行业变革。

众所周知,引领变革是需要钱的,价格不菲。

另一方面,在港股市场上,吉利汽车也并不是那么顺利。近两年来吉利汽车的股价,一直在走下坡路。自2017年年底28港元的高点以来,公司股价跌幅超50%,市值缩水了约1500亿港元。

金融市场融资受挫,业绩方面,吉利汽车的净利也遭遇了四年来的首度下滑。根据吉利汽车2019年报告显示,2019年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35%至81.90亿元,而上一年同期净利润为125.53亿元。

在这条无休止的“买买买之路”上,吉利早晚要把卡刷爆。?

吉利为了控制风险,曾设置了65%-70%的资产负债率“安全底线”,但吉利控股高于70%的负债率一直保持到2015年。

从吉利汽车已经公开可以查询到的数据上看到,2014年、2015年,吉利控股的负债率分别为74.9%、74.41%。直到2016年,吉利控股的负债率才出现显著下降,至年末降至69.76%。2017年,负债1678.74亿元,资产负债率68.63%。

单从账面上来看,吉利的负债率的确有些高,但是对于一个重资产、产业链与生产周期双长的汽车行业来说,负债率高是无可避免的事。从国际汽车集团的惯例来看,70%是一个普通的数据,大众宝马、PSA在各种收购重组的过程中负债率也曾一度达到过78%、75%、79%。

高负债不意味着企业发展不太好,另一方面看,高负债的另一面往往是高营收。对于一家百亿利润的汽车企业来说,欠点钱没啥。

目前,吉利汽车作为国内民营汽车企业的领头羊之一?,其前景被外界广为看好。相信在吉利汽车回归A股市场后,将成为引导境外上市的企业回流的现象级。

文/ALTTT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