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还是不造车划算

2.12月份汽车销售量

3.汽车品牌不断“掀桌子”,赛力斯问界系列给出不一样的新打法

问界汽车销量排行榜2022年12月份_问界m5上市时间

2022年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的是丰田汽车、大众汽车、现代汽车、通用汽车、本田汽车、福特汽车、铃木汽车、奔驰汽车、比亚迪汽车、宝马汽车。

1885年是汽车发明取得决定性突破的一年,当时和戴姆勒在同一工厂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车。他在1885年几乎与戴姆勒同时制成了汽油发动机,装在汽车上,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行驶,获得成功。这一年,英国的巴特勒也发明了装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意大利的贝尔纳也发明了汽车,俄国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两人发明了装有内燃机的汽车。

汽车发展

英国的汽车发展历史悠久,汇集了世界领先的企业、大学、赛车产业及自主项目,已经具备实现转型研发的实力,专业知识和前瞻性的思维是英国开发核心汽车技术的独特优势。英国汽车的制造能力世界排名靠前,从产品的制造范围和所涉及的行业品牌规模便可见一斑。

作为全球汽车发动机研发和生产的中心,英国的动力总成设计始终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尤其在发动机设计方面优势显著。2013年,英国总共生产255万台发动机,占整个欧洲发动机生产总量的30%,其中更有62%的发动机出口至100多个国家。

华为:还是不造车划算

2022年12月suv销量排名有大众途观、北京现代IX35、翼虎。

1、大众途观

途观配备了业界领先的1.8TSI和2.0TSI两款发动机,动力强劲,燃油效率更高,堪称未来发动机高效低耗趋势的引领者。大众途观全系标配ESP车身稳定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及ASR牵引力控制。提及德系车,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安全,安全已成为德系车的代名词。

2、北京现代IX35

北京现代IX35作为一款定位于城市用车环境下的紧凑型SUV,IX35表现得非常尽职尽责,在城市拥堵环境或是狭窄道路上驾驶,IX35既轻松又舒适,完全能让驾驶者感受到该级别SUV所应有的全面性能。

3、翼虎

翼虎所搭载EcoBoost系列发动机具有动力澎湃、启动迅速、加速持久的优势,特别是同级领先的的EcoBoost245发动机,用双涡流涡轮增压技术,涡轮介入更早,动力输出更加迅猛,最大功率180千瓦/5500转,峰值扭矩可达350牛·米/1750-4000转,搭配有AWD智能四驱系统。

总结

以上三种suv汽车特点是底盘高,具有非常好的越野性和安全性能,并有运动感,便于日常生活、外出旅行和野外休闲使用。这是因为大多数的SUV的前悬挂是轿车的独立螺旋弹簧悬架,后悬挂则是越野车车型的非独立钢板弹簧悬架,并且SUV车内的空间很大。

12月份汽车销售量

在销量遭遇挑战后,华为加大了对问界的控制力,至少在宣传力度上。

3月8日,AITO汽车微信公众号发布“HUAWEI 问界,自由掌握方向盘吧!”的文案。至此,“HUAWEI 问界”首次正式露出,这也意味着华为构建生态汽车品牌“HUAWEI 问界”正式走向前台

从华为终端业务CEO余承东提出“华为生态汽车”,到“HUAWEI 问界”进入品牌宣传文案,问界品牌的“含华量”不断提升。

据接近华为人士介绍,其背后原因很大程度在于降低C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理解成本。“尽管业内人都知道华为有智选模式、HI模式,以及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等,但消费者很多不清楚。比如一些认为阿维塔也属于‘华为汽车’。”

在上述人士看来,华为希望通过“生态联盟”概念,告诉消费者哪些产品华为加持份量更重。至于合作模式,则是完全没有变化,华为生态汽车即智选模式,华为从产品定义到设计、研发、销售等依旧全程参与。

另有一层原因可能是,华为与奇瑞、江淮等品牌合作车型已在设计研发中,蓄势待发,后两者肯定不愿意活在赛力斯的“阴影”,与此同时打造新品牌耗时耗力耗钱,在此之下,加重问界品牌的“华为味”,显得十分必要

至于三年之期将至,华为是否会下场造车问题,依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但对此,我们好像也不再意外。

01

智选模式“来钱快”

华为为什么要发展汽车业务。答案很明显:赚钱。

2019年以来,华为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且出现负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华为营收分别为8588.33亿元、8913.68亿元和6368.07亿元。

其中,消费者业务(现已更名为终端业务)下滑最为明显。2019年至2021年消费者业务营收分别为4673.04亿元、4829.16亿元和2434.31亿元

资料来源:华为;制图:电动汽车观察家

这主要因为手机销量的下滑。

根据行业研究机构Omdia数据,2021年剥离了荣耀之后,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跌至全球第9位,华为急需拓展新的增量赛道和业务。而想要填补2500亿营收,智能汽车业务是最好的选择。

华为早从2013年就进入汽车业务,最开始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做起;直至2020年10月推出Huawei Inside(HI)模式,尝试和车企联合开发,提供自动驾驶软硬件、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2021年4月,又推出华为智选模式,更加深入参与产品定义和整车设计,产品进入到华为渠道销售。最终华为形成了零部件Tier 1模式、HI和智选三种模式。

显然,伴随着商业模式的不断扩展,华为在其中的参与度逐渐加深,其中,与赛力斯的合作为智选模式首个落地案例,双方在2021年12月发布AITO问界品牌,此后华为智选模式也被称为问界模式。

相比HI模式,智选模式车型“华味”更足,在鸿蒙座舱、核心部件、产品定义、车辆调教、渠道销售、品牌营销等方面获得华为赋能,且有不断加强趋势

智选模式和HI模式对比

首先是配置搭载方面,尽管智选模式和HI模式都选用鸿蒙车机,但前者用原生鸿蒙座舱;后者则是仅使用华为的模块和系统,即运用鸿蒙系统的底层能力,车企自身主导智能座舱的定义,未能充分发挥华为在手机领域的UI设计经验。

至于智能驾驶部分,HI模式目前稍胜一筹,但这并不是当下多数消费者的“痛点”,且后续智选模式车型也将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方案。

其次,在营销和渠道方面,智选模式则是充分享受华为营销的倾斜,一方面,产品首发登陆华为新品发布会;另一方面,进入华为门店进行销售,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快速建立数量较多的问界体验门店,且相较于新势力车企门店数量下沉程度高。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问界品牌共有合计986个体验中心和用户中心,提供销售、交付、售后等综合服务,数量大幅超越特斯拉和蔚小理。此外,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全国已经有170家AITO用户中心完成形象升级。

问界与部分造车新势力门店数量(家)。制图:电动汽车观察家

第三,品宣上则是强化优势、弱化短板,在加大宣传鸿蒙车机“天花板”地位、强调零重力座椅创新的同时,弱化智能驾驶能力不足的短板。

在此之下,问界品牌月销快速破万。

华为之所以愿意给予问界如此大支撑力度背后,是利益的驱动。

根据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的消息,华为高管曾透露,在智选模式下华为与厂家的分成大概是1:9。以售价29.48万元的问界M5四驱性能版为例,华为单车约能拿到3万元。其中,20%为技术授权费用,大概是6000元,剩下2.4万元为华为各大商城的销售费用,这里涉及到门店建设、场地投入、人员培训、售前售后服务等等。

可以看到,销售收入是华为收入的大头,这也是华为力推智选模式的原因。

毕竟余承东在2022年12月8日举办的华为内部会议上宣称,华为车BU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

华为车BU及其他车企研发投入情况(亿元)。制图:电动汽车观察家

根据华为方面财务数据显示,2021年车BU研发投入为70亿元,2022年全年预计约为105亿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粗略计算,以单车获得3万元、研发投入105亿元大致推算,华为想要实现盈利,需要按照智选模式卖出35万辆车。

如果,华为直接下场造车呢?能不能更快创造2500亿的营收,或者盈利呢?

难度都非常大。

营收方面,即便以单车价格30万价格来算,需要83万辆产销才能达到。目前,成立七八年之久的蔚小理,已经是表现上佳的新势力,年销量刚刚过10万辆门槛。特斯拉花了17年,才卖到50万辆规模。

盈利呢?特斯拉花了17年才盈利;蔚小理目前都没有盈利,最有希望盈利的理想汽车,今年可能盈利——用时7年。

这两年,智能电动车企纷纷抱怨,造车不赚钱,钱都让上游赚了,所言不虚。

相对下场造车,华为智选模式,一方面有高价值核心零部件的高毛利,另一方面有强力渠道和粉丝变现,比起苦哈哈的造车生意,更加划算。

也能更快上量。一个华为不造车,三四个、五六个“赛力斯”都在为华为造车——车型平台、供应链、工厂、服务体系都是现成的。赛力斯都能帮华为在2022年卖过7.5万辆,后续的奇瑞、江淮或者其他企业,每家帮华为卖10万辆。“华为汽车”就有望迅速突破50万辆。

对于“等米下锅”的华为门店来说,问界车型要多多益善,而且越快越好,时间真的是生命。

02

华为为什么坚称不造车?

华为不下场造车,还有资质、工厂,以及外部环境等多个因素

首先是资质问题,参考其他造车新势力,一般有三个路径来解决汽车生产问题:收购资质、申请资质、代工生产

目前来看,三种方式管控都在加严。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于2019年施行

2018年底,《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发布,汽车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全面取消,改为地方备案管理。由此,新建纯电动乘用车整车类投资项目监管层级,从国家发改委核准变更为省级发改委备案。

市场曾一度乐观地认为上述政策发布标志着新能源汽车资质的放开,但实际上,发改委在备案制下对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一方面,收购资质不容易实现。“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燃油汽车企业整体搬迁至外省或对行业管理部门特别公示的燃油汽车企业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申请生产资质面临高难度。如,要求投资项目所在省份: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现有新建独立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此外,根据多家媒体消息,2021年发改委又发布内部文件,再次将汽车投资项目管理收归管控之中,从严、从紧进行“窗口指导”。

不同车企开发模式对比

第三种方式代工生产也被禁止。2022年4月,工信部曾出台《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委托生产试点工作的通知》,对于代工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都必须是已经获得资质的企业,即所谓“双资质”。这意味着无资质企业找有资质车企代工的模式,几乎变得不可能。

工厂问题,则是基于资质之下。如果无法获得资质,建立整车工厂的价值不大。而一旦资质问题得以解决,华为自建工厂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优于“不造车”模式。建设工厂本身也需要时间、金钱的支撑。以华为江淮工厂为例,项目总投资26亿元,且至2024年1月15日才能竣工验收完成。届时智能汽车市场或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尽管资质获取、工厂建设存在一定的难度,但都不属于完全无法克服的问题。更大的困难在于“制裁”二字。这方面,华为的手机业务是深受其害。

2018年是华为手机高光时刻,跻身世界第二大手机厂商,市场份额达14.6%位于三星之后、苹果之前;2019年,华为的手机业务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出货量2.4亿台左右,市场份额高达20%,保持着第二的地位。

HUAWEI P50 Pocket旗舰折叠屏手机不支持5G

但是从2019年开始,华为3年内受到了美国4次制裁,手机业务遭受冲击,销量、营收等大幅下滑。

2020年、2021年华为手机销量大幅下滑,2020出货量约为1.9亿台,2021年,在剥离荣耀之后,华为的手机出货量更是大幅下降,仅为3500万台,同比下滑82%。基本丧失手机市场统治力。

因此,在手机市场无力回天,布局智能汽车赛道势在必行的当下,既想利用现有渠道、减少投入,又能避开各方面因素干扰,华为“不造车”,或者说不以华为名字造车,是最好的方式

03

问界要打造怎样“朋友圈”

显然,华为已经借由赛力斯完成“敲门砖”,接下来需要扩大规模。

实际上,华为早期曾接触过多家车企,但国资背景居多的自主车企决策机制相对较长、且不愿失去话语权,因此华为智选业务首个合作车企是重庆地方民企背景、决策相对灵活的赛力斯。

赛力斯几乎倾尽公司所有,全力配合华为,成绩也是显著的。自2022年3月正式启动交付至去年底,旗下系列车型累计销售7.5万辆新车。

不过,时间进入2023年,问界有点后劲不足的意思。

2023年1月,问界整个品牌的总销量为4469辆;2月在车市整体回暖趋势下,问界销量却在进一步下滑,只有3000辆。

与此同时,问界一直存在店效较低问题。根据中信证券数据,问界2022年11月的店效为12台(零售销量与月末门店数量的比值),远低于比亚迪60台/月,也低于蔚小理37、14、59台的店效。

华为急需逆转问界销量下滑趋势,提高单店效益,实现盈利,并基于此展开一系列行动。

华为改变品牌宣传语

一方面,不断增加“含华量”,加深消费者脑中问界品牌的“华为意识”。前脚余承东刚提出华为生态汽车概念,后脚华为宣传语也从“ AITO 问界”变成“ HUAWEI 问界”。据接近华为人士称,去年问界品牌的任务是活下来,今年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线索获取能力

另一方面,不断扩大朋友圈。综合中建集团中标信息、合肥日报等消息,奇瑞和江淮都已经加入智选合作的模式。作为传统车企,奇瑞和江淮此前都曾多次尝试推出过15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但销量都表现不佳,与华为合作后或许能实现优势互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品牌不断“掀桌子”,赛力斯问界系列给出不一样的新打法

以长安汽车为例: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73辆,自主品牌新能源2022年12月销量45225辆。

长安汽车公布了2022年全年销量数据为234.6万辆,同比增加1.98%。其中,长安自主品牌销量1874569辆,同比增加6.83%;自主乘用车销量1390387辆,同比增加15.46%。

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673辆,同比增加48.83%。自主品牌新能源2022年12月销量45225辆,同比增加202.21%;2022年1-12月累计销量271240辆,同比增加150.06%。

产品方面,CS系列年销售49万辆,UNI系列年销售20万辆,欧尚品牌年度销量突破22万辆。长安系合资品牌全年销售27万辆。

长安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目标:

2023年长安汽车集团销售目标为280万辆,其中长安汽车100万辆,长安欧尚31万辆,深蓝40万辆,阿维塔10万辆,长安凯程27万辆,海外22万辆。

这一目标在给公司一定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将促使长安汽车奋勇向前,一定程度上锁定了未来业绩增长幅度,为不确定的资本市场市场增加了确定性。

未来,随着公司继续依托先进技术和产品体验引领行业,销售目标和转型规划的不断实现,继续加快发展速度和转型力度,长安汽车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被发现。

3月开始,车市汹涌的“降价潮”席卷而来,汽车品牌不断“掀桌子”,降价、让利、补贴纷至沓来,大有“不服,开干”的架势。随后,降价范围向外蔓延,涉及的品牌与地区不断扩大,传统燃油品牌和造车新势力,纷纷加入战局。

降还是不降,成为摆在汽车厂家面前的“选择题”,也让不少汽车品牌左右为难。车市走到新旧时代交替的“十字路口”,这场猛烈的价格战背后,正在传递着市场洗牌加速的信号。乱战之中,各大汽车品牌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破局之道。

对于大部分品牌来说,“价格战”是必要之战,要应战,又不能盲目应战,只靠终端比价,结果只会“两败俱伤”。面对考验,与华为联合设计了问界系列车型的赛力斯汽车,则做出更理性的应战策略。

一方面,问界系列针对部分车型执行新年新价格,另一方面,凭借出色的产品力与市场表现,问界系列车型也正全面享受政策性补贴。例如近期重庆市推出的超3万元的购车补贴,就进一步提升了问界系列的市场竞争力。

在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在产品、技术、智能、品质等各个维度深修内功的同时,问界系列车型持续提升自身的系统作战能力,以卓越的品质与口碑应对价格战和新能源时代变革,让未来之路越走越宽阔。

上市即走红 问界系列销量“狂飙”

2022年的汽车市场,充满不确定性,车市起起伏伏。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赛力斯汽车催动问界系列驶出“起跑线”,从2022年3月份开始正式交付,整个2022年,问界累计交付超过7.5万辆,出色的市场表现让这位“后来者”直接闯入主流阵营,首年增速超过“蔚小理”,成为年度成长最快的新能源系列车型。

在过去的一年里,问界系列旗下两大明星车型在市场中迅速走红,并取得傲人的销量成绩。其中,问界M5表现相当出色,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该车型累计销量56855辆,直接杀入2022年新能源SUV销量榜TOP15的榜单,排名第九位,成为新能源SUV市场一大“黑马”。

问界M7同样势头强劲,数据显示,2022年累计销量为21226辆,在中大型SUV中,年销量排名第9名。这一成绩可谓含金量十足,毕竟,中大型SUV市场堪称“神仙打架”,向来高手云集,问界M7直接闯入30万级SUV市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取得这样的销量成绩实属不易,充分证明问界M7的不俗实力。

销量之外,问界系列还收获良好的口碑与市场认可。高达80多分的NPS(用户净推荐值)就是最好的佐证,这一成绩高出汽车行业平均NPS水平一倍左右,全面看齐BBA品牌。

此外,赛力斯还注重服务升级,在看车、选车、买车、用车、养车等各个方面提供贴心服务,构建出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验,提升品牌的软实力。

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年年初,特斯拉打响价格战,问界系列针对部分车型进行调价的同时,也不忘关心老客户,赛力斯以延保、赠送积分等形式回馈老车主,价值最高达3.5万元,整场回馈力度达到10亿左右,在车圈里能做到这一点的品牌少之又少。

而且,赛力斯针对问界系列的车主举办春日造趣节,在元宵佳节,问界系列跟车主一同“团圆”,活动现场,有奖互动、有元宵DIY、有围炉煮茶,还有新鲜有趣的试驾活动,让车主们感受到“回家”的归属感。

同时,赛力斯对于车主的关怀还体现在日常用车生活中,为车主提供一系列超值服务,包括免费道路救援、免费车联网流量、免费代步车或代步补偿等,帮助用户降低用车成本,减少出行焦虑,做汽车领域的“服务专家”。

打破业态 开启跨界融合新模式

问界系列在销量上之所以能一路狂飙,快速成长,跟全新业态模式有着直接关系。跟传统新能源品牌不同,问界系列车型问世之初就没走常规路线。赛力斯与华为,通过深度跨界融合的方式,用智选车模式,缔造了问界系列车型的好成绩。

这场合作中,赛力斯汽车负责整车产品的研发、智造、交付服务等整个生命周期用车体验;华为为合作伙伴提供电动化、智能化零部件等核心软硬件技术,包括ID设计、软硬件开发、销售渠道、品牌营销等全价值链打造,帮助车企卖好车。

双方分工明确,强强联合,为行业探索新模式开创了先河的同时,也问界系列车型打上牢固的“智能标签”。独有的智能灵魂给消费者带来高能又便利的智能体验。

HarmonyOS智能座舱被称为“车机界的天花板”,跟传统智能车机相比,这套系统突破传统车机“应用少、升级慢、体验差”三大痛点,操作便捷又高能。

以车主最常用的导航为例,问界M5的车主,在登录自己账号后,可以将手机上华为地图的导航路径和目的地直接同步到车机上。到了下车点后,用户还可以继续使用手机导航步行前往目的地。

问界系列的车机系统能实现手机与车机之间的“无缝”切换,而且,它的强大之处还在于,不仅能链接车,还是智联万物的中心,为用户带来沉浸式体验。

同时,问界系列的车机系统还会适时进行软件升级。据悉,前不久,问界M7在OTA升级中新增智慧寻车功能,车主在停车时,能清晰了解停车环境、精准获取车辆停车位置、停车位号码等信息,停车、找车都方便。

这些与众不同的智能体验成为问界系列圈粉消费者的关键要素之一。今年2月25日,赛力斯汽车与华为签署联合业务深化合作协议,这场合作的一大目标就是推动问界系列向“高阶与高级”方向发展。

据悉,在今年4月,问界M5高阶智能驾驶版本将正式发布,智能水平会更上一层楼,车机系统与智能系统做得极其人性化,成为车主真正的智能“搭档”。

除了智能体验与装备,华为与赛力斯的联合创新还体现在销售渠道上,目前问界系列已经覆盖超过230座城市,体验中心及用户中心已经扩展到超过1000家,且门店开在客流量集中的城市中心、核心商区,为用户买车、看车提供更多便利。可以说,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促使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建立“朋友圈” 坚持精品战略

面对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汽车品牌想要站稳脚跟,不仅需要品牌在智能赛道上一路领先,还需要可靠的硬功夫。作为车圈里的“老将”,赛力斯拥有近20年的造车经验,在研发技术、生产制造以及供应链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

新能源时代,核心技术才是汽车品牌立足市场的“底牌”。一直以来,赛力斯坚持自主研发,每年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0%,6年来累计研发投入超100亿元。截止到目前,赛力斯掌握的核心技术专利超过1000项,是车圈里为数不多掌控三电技术的品牌。而且,行业领先的DE-i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为赛力斯进攻新能源市场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DE-i超级电驱智能技术平台能够提供纯电、增程等多种技术路径,这一平台赋能之下,问界系列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其中,增程动力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平台的智能增程控制系统,可自主识别860余种出行场景,让消费者轻松应对各种情况,用得省心,玩儿得开心。

此外,在生产制造方面,赛力斯汽车达到世界级水准,赛力斯的智慧工厂按照工业4.0标准及工业互联网要求打造,去过这一工厂的人知道,那里就像是“机器人”王国,1000余台机器人协同,关键工序100%自动化,24小时全时在线检测,为问界系列以及旗下产品提供一流的工艺与品质保障。

不仅如此,赛力斯构还建起强大的供应链“朋友圈”。目前,赛力斯汽车跟电池大王宁德时代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还与博世、文灿集团、激光雷达企业速腾聚创、禾赛进行合作。在赛力斯的引力之下,不少合作伙伴在重庆工厂附近建厂,打通供应链条,提升运作效率,为市场输出精品车型。

鬼斗车观点:俗话说“领先半步是英雄”,激烈的车市竞争中,问界系列在理性应对价格战的同时,还静下心来练“内功”,在产品、智能、服务、品质等方面全面进化,切中消费者需求,使得产品一直领先对手“半步”。2023年,是问界系列继续向上的一年,赛力斯已全面启航,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鬼斗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